需求頻繁變動,差點被設計砍死,怎么破?
建立框架,把握產品的核心模塊,真正做到你的產品你做主。
我想很多2-3年的PM都會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
- 熬夜辛苦構思的產品被老板說想得不夠清晰;
- 需求頻繁變動,差點沒被設計和coder砍死;
- 面對沒有參考的頁面設計時,不知從何下手。
最近在我的工作中也遇到類似的問題,明明自己已經(jīng)將需求和功能點都梳理得很清楚,為什么和老板討論的時候就變得不堪一擊。我開始想,到底是哪里出問題?
回溯我的工作過程:
- 接到任務后,我馬上開始執(zhí)行,開始梳理每個需求點和功能;
- 我開始講這些功能mix在原型中;
- 做到一半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不對,于是又將之前的原型重新修改了;
- 反復經(jīng)過2-3次第3個步驟后,我終于完成了一個自以為的完美產品;
然而,最終完成的產品原型也是不盡人意。沒錯,我是將模塊、功能點都梳理了,但我只是單點梳理,并沒有在開始之前理清模塊和模塊之間的關系,因此做出來的產品并不如意,導致翻工成本很高。而梳理模塊之間的關系就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建立框架。
一、什么是框架?
框架的百度解釋:框架(framework)是一個基本概念上的結構。
我個人理解就是幾個事物間的一種邏輯關系??蚣艿乃季S是隨處可見的,
比如
- 一個產品會有“主頁”、“發(fā)現(xiàn)”、“我的”等模塊;
- 一個宣傳頁面有“這是什么”、“和用戶有什么關系”、“引導用戶xxx”等內容;
- 一篇發(fā)布在人人PM上的文章,有1、2、3幾個重點;
這些其實就是框架。
在我們構思一個產品頁面時也是最常見的,一個頁面分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
二、建立框架有什么用?
人類的思維是比較傾向于結構化、抽象化的,建立框架有助于我們思考和記憶。
建立框架,其實就是在梳理事物的核心要素,把握事物的本質。在產品中就是核心模塊/功能。只有把核心模塊梳理得夠清楚,才能把握整個產品的定位和方向。
前期花時間把核心模塊定好了,后續(xù)設計的時候就會更加有方向性。建立框架還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效率。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在設計一個產品時,沒有提前建立框架時,是不是很容易出現(xiàn)想到什么就設計什么?不僅在自己設計的過程中耗時長,產出也不一定有價值,到后面還是要改。
三、如何建立框架?
梳理出所有要素
下面按兩類事物來分析
(1)流程性事物
流程無非就是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再做什么。對于這類事物梳理出整個事物流程所有的節(jié)點。我們拿共享單車最常見的使用流程舉例。
- 用戶尋找單車
- 用戶找到單車
- 用戶開始開鎖
- 用戶開鎖成功
- 用戶騎上單車
- 用戶騎車到目的地
- 用戶停下車,鎖車
- 用戶支付
這些流程里面還會涉及到很多子流程,比如開鎖不成功,換車等情況。在這里暫不一一說明。
那么,以上的流程中,對于用戶來說,最核心的是什么呢?
開鎖、鎖車、支付?好,我們先假設是這3個核心。
(2)描述性事物
再拿共享單車舉例,影響用戶使用的原因有:
- 覆蓋面
- 產品體驗
- 外形設計
- 優(yōu)惠活動
- 品牌形象
對于用戶來說,用戶最關心的是哪些呢?
我們已經(jīng)列出所有的元素了。用我們老板經(jīng)常跟我們講的,就是窮盡思維。接下來,我們就一個個來分析核心的要素了。
假設驗證、反復推敲
小明想騎車,但是走到街上發(fā)現(xiàn)
- 周圍沒有一輛共享單車
- 周圍有幾輛小綠(顏值較低的優(yōu)拜)
- 周圍有小藍、小黃、摩拜
- 周圍有小藍、小黃、摩拜,而今天摩拜不僅免費騎,還有紅包
假設小明同時裝有ofo、摩拜、小藍、小綠的APP
- 第一種情況,小明可能會選擇其他方式達到目的地,或者打開摩拜、小藍的APP搜索附近的單車。而沒有定位功能的ofo明顯在體驗上沒有其他的好
- 第二種情況,小明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會使用小綠。因為打開APP搜索附近的單車存在未知,而且也要花時間找車,一般不會考慮。由此可見覆蓋面是最基本的要素,反而顏值并不是那么重要。
- 第三種情況,由于小明都騎過這三種單車,他知道小藍騎得最舒服,因此毫不猶豫走到小藍車掃碼開鎖??梢?,在滿足基本覆蓋面,用戶對產品體驗是最看重的。
- 第四種情況,如果小明知道有優(yōu)惠活動,也有可能會使用摩拜。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認為共享單車的核心要素是:覆蓋面、產品體驗、優(yōu)惠活動。而這三者的關系是:
- 在保證基本的覆蓋面,用戶會選擇產品體驗好的單車。
- 優(yōu)惠活動在某些時候能影響用戶選擇,但過后還是會選擇產品體驗好的。
所以我們看到ofo早期的重心是在鋪市場保證覆蓋面,到最近這段時間,部分地區(qū)才開始試點智能鎖。
養(yǎng)成建立框架的思維習慣
我相信世界上大部分事情是有共同之處,上文我也提到,框架隨處可見。
每一本書傳達的內容就是一個框架,而書中的內容就是描述框架的邏輯關系。我們看書的時候,是否可以抽象出一兩句話來描述作者想表達的內容,以及其關系?
我們在戶外或者瀏覽網(wǎng)站看到的廣告頁面,是否也可以思考下廣告圖的內容框架是什么?
久而久之,你看一個簡單的句子都會抽象出主謂賓等結構。(很期望自己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總結
建立框架,把握產品的核心模塊,不再讓產品改來改去!真正做到你的產品你做主!
本文由 @Yobin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所以到底怎么破?
2-3的PM還能出現(xiàn)這種問題 回家吧
你很行嗎?
文不對題就不說了。你內容寫的真是讓人難以理解
小編改的文不對題呀 ??
作者寫的很好。難以理解的人腦子有坑
2-3年的PM還有這樣的問題,說明他不行
你又有多行?
應該把那個產品經(jīng)理和研發(fā)/UI的gif圖貼到文章后面來著。
?? ?? 歡迎小伙伴加微信討論,一起吐槽。微信號:Oyoubin
加不上
先買份保險,在該需求。
??
沒錯 ??
笑噴了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