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案例學會杠桿思維,標桿效應撬動整個市場

0 評論 846 瀏覽 4 收藏 19 分鐘

如何用最小的資源撬動最大的市場效應?如何從零起步快速積累影響力?這背后有一套被驗證無數(shù)次的思維方法,通過3個實戰(zhàn)案例,掌握這種杠桿化思維的核心邏輯,讓每一步都事半功倍。

01 杠桿化思維的核心

1.基本概念

杠桿化思維是互聯(lián)網運營領域中一種至關重要的底層思考方法。在面對各種規(guī)模的挑戰(zhàn)時,無論是經營公司、打造個人影響力還是實現(xiàn)其他目標,經常會遇到無法一蹴而就的情況。這種思維方法的核心在于:當找不到能夠一舉拿下、通過一個動作就能立即獲得想要結果的方法時,可以考慮杠桿思維的運用。

杠桿思維的本質是通過實現(xiàn)某些小事,借助這些事情或條件的發(fā)生來更好地助推,最終獲得預期中的結果。用戶增長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尋找那些能夠放大效應的關鍵點,通過精準施力,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種數(shù)據(jù)驅動增長的方式,能夠幫助運營者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獲得最大化的回報。

2.關鍵原理:小事牽動大局

杠桿化思維的關鍵原理是”小事牽動大局”。在實際應用中,這種思維方法通常表現(xiàn)為先借由實現(xiàn)一些小的成就或突破,然后將這些成就作為杠桿,撬動更大范圍的成果。

這一原理在用戶運營中尤為重要,因為它提供了一種可行的路徑:先集中有限資源實現(xiàn)一個小的目標,然后利用這個小目標的成功作為杠桿,撬動下一個更大的目標。

通過這種小成就撬動的方式,層層推進,最終實現(xiàn)整體目標。

杠桿思維強調找到關鍵的支點,而不是平均用力。這種思維方法認為,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找到能夠帶來撬動效應的關鍵點,全力攻克這個點,比分散資源更有效。這種策略在互聯(lián)網運營中尤其適用,因為網絡效應往往能夠放大初始的成功。

02 實際應用案例

1.語言教育網站獲客

(1)問答網站獲高贊回答

某語言學習教育網站團隊在今年二三月份發(fā)現(xiàn)某問答網站聚集了大量目標用戶,平臺上用戶表現(xiàn)出非常活躍的行為。該團隊希望通過問答網站獲取流量和用戶,但面臨的挑戰(zhàn)是:賬號是完全的新人,沒有任何粉絲和關注。

另外,該語言教育網站的課程客單價不低,通常在幾千元以上,這增加了轉化難度。

眾所周知,要從問答網站獲得持續(xù)流量和用戶,最現(xiàn)實的做法是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因為有影響力和專業(yè)度,用戶愿意認可和相信,從而所說的話有人聽,推薦的產品也會有人相信。

但顯然,成為有影響力的大V不是一蹴而就能實現(xiàn)的事情。

面對這一困境,團隊在一個月內逐步執(zhí)行了策略。首先,他們找了一個語言學習相關的問題,這個問題的關注人數(shù)不是特別多,大概幾千人,而不是那種幾萬人關注的熱門問題。團隊精心準備了回答,結果獲得了最高贊,大概兩三百個贊。

這次問答獲客的成功成為了第一個杠桿點。

(2)舉辦成功線上講座

借由最高贊回答帶來的初步認可,團隊迅速找了一個吸引人的話題——「如何在三年內學會三門外語」。因為這是團隊成員的親身經歷,所以內容真實有說服力。

他們開設了一場在線直播講座,吸引觀眾關注的核心點正是此前獲得的高贊回答,這為他們建立了初步的專業(yè)度背書。如果沒有這個背書,作為全新用戶,可能沒有人愿意相信他們。

這場直播講座在半個月內迅速實現(xiàn)了 1000 人報名的成績,這又成為了一個小小的成就。團隊借此再次對外宣傳,促使報名參與的人數(shù)進一步增加。

直播講座結束后,整體評分達到了 4.9 分(滿分 5 分),這個高分又成為了新的宣傳亮點。這種杠桿營銷的方式不斷積累影響力。

(3)積累口碑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經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動作,僅僅一個半月時間,團隊在問答平臺已經獲得了超過 3 萬粉絲。重要的是,這只是一個月的時間就獲得了如此多的粉絲。

同時,平臺收入已經達到數(shù)萬元,并且通過這一系列動作為業(yè)務帶來了數(shù)十萬元的收入。這是在短短一個多月內發(fā)生的真實事件。

回顧整個過程,每一步都是為了實現(xiàn)下一個目標的杠桿。第一步找到問題并獲得最高贊回答(200 多贊),這個回答成為個人背書;借助這個背書開展直播講座,實現(xiàn) 1000 人報名;報名成功后又成為新的杠桿;講座獲得 4.9 分高評分后再次成為新的杠桿。

因為有了這一系列成就,團隊在平臺的回答和后續(xù)講座都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整個運營過程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這就是團隊在短時間內能夠獲得顯著產出和成果的背后邏輯和軌跡。

這種用戶運營策略充分體現(xiàn)了杠桿思維的精髓。

2.臨時電商平臺招商

(1)放棄廣撒網策略

某新創(chuàng)立的臨時售賣電商平臺在上線初期面臨招商困境。平臺需要引進大量臨時品牌入駐,進行臨時售賣。

但因為是初創(chuàng)平臺,是新興品牌,沒有人聽說過他們,招商工作異常艱難。

負責招商的團隊成員出去談了十幾二十家臨時品牌商,基本沒有人愿意搭理。品牌商普遍認為:作為新平臺,無法確保收入,不知道平臺靠不靠譜,如果平臺哪天倒閉,后續(xù)投入就打了水漂,所以為什么要合作?這導致招商團隊長時間工作非常辛苦但收效甚微。

經過兩個月的困難探索,團隊痛定思痛,開始重新思考平臺招商策略。繼續(xù)每天找十幾二十家臨時品牌商談判似乎不會有什么成果,于是他們思考:在這樣的困境下,是否可能通過完成一件事就讓整個局面得到突破?

沿著這個思路,他們想到了一種可能性,決定放棄之前所有臨時品牌商的跟進。

(2)死磕單一標桿品牌

團隊調整策略,回過頭來只專注于一家臨時品牌商——行業(yè)中頗有知名度的「良品鋪子」。他們花了連續(xù)一個半月的時間死磕這一標桿客戶,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在良品鋪子上面。

死磕策略的具體表現(xiàn)是:每天纏著良品鋪子的相關負責人,幫助良品鋪子解決各種問題,主動幫助填寫相關資料,處理客服問題,為良品鋪子介紹資源,創(chuàng)造價值等等。

這種關鍵客戶策略體現(xiàn)了杠桿思維中的資源聚焦原則。

(3)利用標桿效應撬動全局

經過一系列努力,良品鋪子最終答應入駐平臺,理由是:「你們?yōu)槲覀冏隽诉@么多事情,無論是出于人情還是對你們的認可,我們愿意入駐你們平臺?!?/p>

一旦搞定了良品鋪子這個標桿客戶,后續(xù)所有事情都變得異常容易。團隊再去跟其他臨時品牌商談判時,只需說一句話:「良品鋪子現(xiàn)在已經入駐我們平臺了,你要不要來?」當其他臨時品牌商聽說良品鋪子已經入駐,他們都趨之若鶩,紛紛表示也要加入,因為連良品鋪子都已入駐,他們不能落后。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應用杠桿思維解決問題的案例。通過標桿策略和品牌效應,實現(xiàn)了招商工作的突破性進展。一個有分量的標桿客戶帶來的背書效應,遠超分散精力爭取多個普通客戶。

3.招聘網站功能推廣

(1)選擇標桿HR群體

某招聘網站在 2014-15 年期間上線了一個新功能:希望 HR 能夠在用戶投遞簡歷后盡快回復處理情況,以及面試后及時提供進展反饋。

這項功能旨在解決求職者投遞簡歷后石沉大海的糟糕體驗問題。

然而功能上線后,平臺發(fā)現(xiàn) HR 普遍不愿意使用這個功能。原因是 HR 工作時間緊張,沒有額外時間給用戶進行簡歷投遞后的反饋。

而且 HR 們也不清楚使用此功能后自己能得到什么好處和價值。這導致新功能的普及面臨嚴峻挑戰(zhàn)。

面對這一產品普及困境,平臺團隊思考是否可以找到更小的切入點來推廣這個功能。最終,他們決定樹立一批標桿類的企業(yè)用戶和 HR 群體。這些標桿 HR 需要配合平臺使用新功能,及時給予用戶反饋。

這種功能推廣策略是杠桿思維在新用戶破局中的典型應用。

(2)提供專屬資源支持

為了激勵這些標桿 HR 使用新功能,平臺承諾提供特別支持:因為這些 HR 及時處理了用戶信息,平臺會在站內給予他們更多資源,比如推薦更多簡歷,提供更多招聘信息推薦位和廣告位。

平臺花了大約三個月時間拉了二三十家企業(yè)和 HR 共同打磨這個功能。在這段時間里,平臺要求這些 HR 必須配合及時給予用戶反饋,作為回報,平臺會提供更多推廣資源和支持。

這種交換使 HR 們有了明確動機來配合平臺工作。

通過給予這些企業(yè)和 HR 特殊照顧,平臺成功建立了一個試點群體,為后續(xù)大范圍推廣奠定了基礎。這種方法很好地解決了新功能推廣初期的冷啟動問題。

(3)用數(shù)據(jù)證明價值

經過三個月的培養(yǎng),這些標桿 HR 已經養(yǎng)成了使用新功能的習慣。此時,平臺可以利用這群 HR 的現(xiàn)狀向站內更多企業(yè)進行宣傳和推廣。

平臺向其他企業(yè)傳達的信息是:只要配合完成這項工作,給予用戶及時反饋,就有可能在站內獲得更多資源。

更有說服力的是,平臺可以展示過去三個月里這些配合企業(yè)收到的簡歷數(shù)據(jù),讓大家看到這些企業(yè)確實獲得了更多簡歷,提升了招聘效率和質量。

有了數(shù)據(jù)支持,更多企業(yè)和 HR 愿意配合使用這個功能。數(shù)據(jù)驅動增長的方式讓功能推廣變得更有說服力,這是杠桿思維應用的又一個具體例子。

通過小群體的成功案例帶動整個用戶群體,實現(xiàn)了從點到面的擴展。

03 杠桿化思維要點

1.常見杠桿形式

在實際應用中,杠桿化思維可以表現(xiàn)為多種形式??偨Y歸納,常見的杠桿形式包括以下幾種:

(1)獲得明星背書

明星背書是一種強大的杠桿形式。這里的「明星」不限于娛樂明星,還包括行業(yè)領軍企業(yè)、知名人物或機構等。

比如招聘網站案例中,如果能獲得 BAT 等一線企業(yè)的使用背書,這對其他 HR 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明星背書的杠桿效應在于,它快速建立了信任和認可。小企業(yè)可能難以直接贏得市場信任,但若獲得行業(yè)領軍企業(yè)的背書,就能借助其品牌效應迅速提升自身可信度。

這是一種典型的背書效應在運營策略中的應用。

(2)實現(xiàn)亮眼業(yè)績

突出的業(yè)績成就也是重要的杠桿形式。在第一個案例中,語言教育網站獲得的高贊回答、千人報名的講座、4.9 分的高評分,都是可以用來吸引更多關注的亮眼業(yè)績。

這些里程碑式的產出具有強大的說服力,能夠證明實力并吸引更多關注。在用戶運營中,創(chuàng)造并宣傳這些亮眼業(yè)績,能夠形成強大的杠桿效應,帶來持續(xù)的用戶增長。

當一個產品或服務能夠展示出某些突出成就時,這些成就本身就成為了影響力打造的杠桿。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互聯(lián)網領域,一個顯著的數(shù)據(jù)或成就可以成為脫穎而出的關鍵點。

(3)建立信任關系

通過小事建立起的信任關系也是一種重要杠桿。正如臨時電商平臺案例中,為了贏得良品鋪子的信任,團隊花費大量時間引入資源、牽線搭橋、做前置上線工作甚至客服工作,最終贏得了對方的信任和好感。

這種信任建立的過程看似簡單,卻能帶來巨大回報。在人與人交往中,一旦建立了信任關系,后續(xù)的合作往往會變得更加順暢。

這種小事成杠桿的方式在業(yè)務發(fā)展中尤為重要。

信任一旦建立,就會形成長期的合作基礎,這比單純的交易關系更有價值。在互聯(lián)網運營領域,信任的建立雖然需要時間和付出,但一旦形成,回報通常會超出預期。

2.應用思路總結

杠桿化思維的應用思路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當面臨無法一步跨越的大問題時,需要尋找可行的子問題作為突破口。在這個子問題上,全力以赴實現(xiàn)引人矚目的成果或成就,然后借此將自己推向更高層次,或影響更多人和用戶,或贏得更多資源的青睞。

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由于其本身的復雜度和變量特別多,運用杠桿思維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通過找到關鍵支點,集中資源攻克這個點,然后利用成功案例的影響力撬動更大范圍,實現(xiàn)快速增長和突破。

杠桿化思維不僅適用于業(yè)務發(fā)展,也適用于個人成長和影響力打造。無論是企業(yè)還是個人,都可以通過尋找合適的杠桿點,以最小的資源投入獲得最大的回報。

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需要善于發(fā)現(xiàn)那些能產生杠桿效應的關鍵點,并且有戰(zhàn)略地規(guī)劃每一步行動,讓每一個小的成功都成為下一步的助力。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要用最小的努力撬動最重要的成果,杠桿化思維是關鍵。拆解問題,找到核心節(jié)點,精準發(fā)力;集中資源,提升成功率,積累影響力;以點帶面,放大成效,形成資源循環(huán)。無論是個人成長還是業(yè)務發(fā)展,找到關鍵節(jié)點,以點帶面,才能撬動更大的資源與市場。

增長黑哥劃重點——

知識點1 找準突破節(jié)點:從問題中拆解出關鍵點,找到最小的切入點作為突破口。

知識點2 放大初步成果:通過亮點成就積累信任,利用已有成果吸引更多資源與關注。

知識點3 借勢形成循環(huán):將初始杠桿撬動的資源逐步放大,形成資源與影響力的正向循環(huán)。

作者:小黑哥 公眾號:增長黑客之道

本文由 @小黑哥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