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日漸完善,APP為何還有一席之地?

16 評論 11011 瀏覽 32 收藏 18 分鐘

編輯導讀:現(xiàn)在小程序已經(jīng)普及到越來越多商家,消費者不需要下載APP就能享受到服務。即便如此,企業(yè)開發(fā)APP的腳步并未停止,并且APP的數(shù)量還在增加。既然小程序已經(jīng)日漸完善了,為什么還要開發(fā)并使用APP呢?我們在天天問發(fā)起了這個問題,一起來看看小伙伴是怎么說的吧~

從2017年至今,小程序已經(jīng)走過了四年多的時間。

起初,小程序以小游戲為主,例如人們熟知的“跳一跳”就是一款出圈且經(jīng)典的小程序游戲。

后來,經(jīng)過不斷的開發(fā)和完善,小程序的功能越來越多,玩法也是花樣百出,既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流量入口,也是各個商家的必爭之地。

目前,無論是微信還是支付寶,其小程序的自身生態(tài)均不斷完善,服務場景逐漸多元,應用邊界持續(xù)拓展,且可以實現(xiàn)眾多APP的部分功能,基本涵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既然如此,為什么眾多用戶還會選擇下載并且使用APP呢?已經(jīng)運營了小程序的企業(yè),又為什么還要打造自己的APP?

針對這些問題,天天問小伙伴們展開了討論,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么說的吧~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61期:小程序那么方便,為什么用戶還要下載并使用App呢?

文章內(nèi)容部分來源于 @和尚 @汪仔言 @快樂江南魚 @阿斌哥2936 @梨沅_ @不可分類者 @小胖紙 @丫頭的小豬頭 @路中間的鐵釘 的精彩回答

一、有了小程序,仍使用APP的用戶

1. 習慣使然

國人在移動端養(yǎng)成了下載APP的操作習慣,小程序一時難以改變。就像大家習慣在PC端用搜索引擎去找尋網(wǎng)站一樣,在移動端也習慣通過下載APP進行產(chǎn)品體驗。

尤其是在應用市場火爆的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早期,用戶教育已完成?;旧?,所有用戶體驗移動端產(chǎn)品都是通過APP來實現(xiàn)。

這種操作習慣有很大的勢能,一時難以改變。當一個新小程序出來,如果它不能讓用戶感覺到更有用,用戶還是愿意選擇使用APP。

當新功能減去替換成本的價值要大于舊習慣的價值時,用戶才會替換。

就像是當你給朋友推薦新產(chǎn)品時,朋友第一反應會是去應用市場搜索和下載,而不是打開微信搜索小程序,這就是用戶習慣的強大勢能。

2. 功能限制

不少小程序對APP功能做了閹割,這種閹割雖然也大體滿足用戶需求,但是相對APP大而全的功能,還是有不少差距。

相比于傳統(tǒng)APP,小程序很小。根據(jù)規(guī)定,小程序的大小不得超過2M,而很多APP的體量超過100M。通常為了接入微信和支付寶,小程序會犧牲部分用戶體驗和性能來滿足其功能性要求,這種用戶體驗的差距,用戶感知會很明顯的。

小程序設計的出發(fā)點是即用即走,保留的也是APP的核心功能,這也就意味著更適合輕度用戶,而深度用戶只能去APP。

下面舉幾個常見的例子。

案例一:在同時在線人數(shù)過多的小游戲類小程序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掉線、頁面顯示不全等情況,此種對于用戶體驗的傷害,肯定會讓用戶難以舍棄原生APP。

在線人數(shù)較多的小程序游戲加載緩慢

案例二:不少用戶為了積分和螞蟻森林,偏好使用支付寶支付,但是支付寶首頁點外賣僅限使用餓了么小程序,在美團外賣小程序中卻無法實現(xiàn)(支付寶沒有美團小程序,且微信小程序不能使用支付寶支付),這讓部分習慣使用美團的用戶選擇回到美團APP操作。

支付寶點單得能量

案例三:支付寶里的餓了么小程序不支持編輯個人信息,如果有這方面需求的用戶,則需要在餓了么APP上進行處理。

餓了么小程序僅支持換綁手機號

3. 便捷程度

小程序依附于微信,屬于微信中的一個子功能,便捷度不如APP。

部分用戶認為,使用小程序比較便捷的情況是直接掃碼進入,比如掃碼點餐,或者是公眾號文章關聯(lián),點擊直接跳轉。但是,除了這樣一些方便的情況,其他的現(xiàn)實情況要復雜一些。

比如,用戶在使用某一小程序的思考路徑可能是這樣的:微信在哪?這一小程序在微信哪里可以找到?我是從首頁下拉入口進還是從發(fā)現(xiàn)頁面進?

因此,用戶在進入小程序時,需要打開微信,下拉,再從最近使用或者我的小程序找出來,或者去點擊發(fā)現(xiàn),再搜索小程序進入。如果不是非常高頻的小程序,往往找到它,就要花很多時間。

每一個步驟都意味著一個選擇,用戶為了使用XX小程序需要記住的內(nèi)容太多,增加了使用成本。其次用戶在小程序中完成了某一項事務后,如果需要持續(xù)跟蹤任務信息,就顯得不是特別方便了。

這種弊端在高頻使用的小程序上十分明顯。用戶如果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查看微信消息,退出重進以后頁面已經(jīng)與上一次不同,先前進行的步驟需要重來一次,體驗感不佳。

部分用戶認為,在微信聊天時看不到小程序界面,再切換回來就被初始化了,甚至需要重新登陸,填寫驗證信息。如果使用APP,就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可以在微信聊天和其他事項之間無縫切換。

4. 商家引導

無論是基于早期營銷傳統(tǒng)(下載APP送福利的營銷慣性)、商業(yè)競爭(害怕被微信和支付寶掌控)以及更好地沉淀和營銷客戶(小程序限于規(guī)則容易受限,APP更易多方位營銷客戶)等,商家更傾向于引導用戶下載APP,然后進行用戶沉淀和后續(xù)營銷。

  • 比如看一篇文章,想要看更多的評論,提示“請下載APP查看完整評論”。
  • 比如小程序送你優(yōu)惠券或紅包,提示“請前往APP使用”。
  • 比如積分兌換,“請前往APP進行兌換”。

肯德基APP專屬優(yōu)惠券

餓了么APP掃碼領紅包翻倍

商家前期引入小程序,就是為了方便,等用戶離不開這個應用,就轉成app將流量完全收為己用,這個典型的代表就是拼多多前期。

簡單來說就是商家有點小心思,讓你在小程序用基本功能,但是高級一點的功能要前往app使用。

打個比方,現(xiàn)在火熱的社區(qū)團購,不僅有小程序,也有自己的APP,他們在線上、線下宣傳時不約而同地引導用戶下載APP,注冊后贈送對應的優(yōu)惠券和贈品,且部分優(yōu)惠券是“僅限APP內(nèi)使用”。

每日優(yōu)鮮的小程序和APP

二、有了小程序,仍運營APP的企業(yè)

1. 安全考慮

小程序依賴于微信和支付寶,而對于商家而言,過度依賴別家產(chǎn)品去開展業(yè)務本身就不夠安全。

首先,在微信和支付寶上運營小程序,要遵守微信和支付寶的運營規(guī)則、開發(fā)規(guī)范,對用戶推送消息通知也需要遵守相應規(guī)則,如果出現(xiàn)問題或者事故,協(xié)調(diào)周期會比較長。

“興盛優(yōu)選”微信小程序推送申請

其次,在小程序上獲得的客戶資源、各類商業(yè)數(shù)據(jù)都依托于其它企業(yè),風險不可控,若出現(xiàn)紕漏,溯源的難度相對于自有APP就大得多了。

2. 私域流量

微信上各式的小程序確實很方便,即開即用,不占內(nèi)存,支付寶上的各種商家會員卡也很好用,積分一體,沒什么顧慮,但這些終究不是商家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寶對于大部分的商家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流量來源,但如果讓流量一直停留在小程序也是不可取的。

小程序是便捷,但是控制權不在自己,短期可以考慮,但是長期得考慮自己的獨立性。

比如部分初創(chuàng)團隊,在前期會使用小程序去進行商業(yè)驗證、快速獲取客戶,等業(yè)務發(fā)展到一定的規(guī)模,便會打造自己的APP,把更多的系統(tǒng)功能、營銷資源都向APP傾斜,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通過APP為客戶直接提供服務,然后基于用戶的使用場景或者好評率也可以進一步地升級版本內(nèi)容和使用方式。

打造一個APP,商家可以在大行業(yè)流量中挖出一個自己的池子,沉淀自己的用戶群體,實現(xiàn)更高的用戶價值,使用戶生命周期變得更長。

打個簡單的比方,小程序是一個拎包入住的別墅,簡單調(diào)試就行了,但是別墅的門禁是別人家的,人家不給你用就別想用了(比如公眾號的封號套餐)。

APP是自己的蝸居,自主性強,即使不上應用商城,也能自己進行維護。

舉個例子,我們熟悉的永輝超市,同時支持微信和支付寶小程序,但是它還是致力于打造自己的APP,目的是為了建立起自身的護城河,不完全依賴于微信和支付寶,形成自有渠道。

從左至右依次為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APP

三、總結

1. 從用戶角度

從用戶角度,小程序的便捷程度、功能覆蓋還遠遠達不到替換APP的層次,適合輕度用戶使用。

如果是深度用戶,則對于產(chǎn)品本身有更高的要求,長期穩(wěn)定使用下來,嘗試其他功能的意愿也會更強烈,則會下載APP進行深度體驗,并持續(xù)更新版本。

另外,商家在進行宣傳營銷時會有意識引導用戶下載APP,并且會給出其他渠道沒有的優(yōu)惠,這也是用戶愿意下載APP的一個重要原因。

2. 從商家角度

從商家角度,首先,小程序基于微信和支付寶生態(tài),即便是一個很好的流量入口,可控制權不在自己,需要遵守他們的運營規(guī)則和開發(fā)規(guī)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身拓展,且通過小程序獲得的用戶,用戶信息及商業(yè)數(shù)據(jù)也均存在于微信、支付寶,具有一定的風險。

其次,大部分的商家選擇將小程序作為引流工具,在業(yè)務發(fā)展到一定規(guī)模,擁有一定穩(wěn)定的客戶群時,營銷資源會向APP傾斜。目的是更加方便地展開后續(xù)的營銷工作,沉淀忠實用戶,形成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總的來說,即便小程序使用方便、門檻低,但商家始終沒有自主權,從長遠看來,為了更好地拓展業(yè)務,商家還是會傾向打造自有APP。

 

關于“小程序那么方便,為什么用戶還要下載并使用App呢?”,你有什么看法?點擊下面的鏈接,一起來聊聊吧~

戳:http://996.pm/7qe3p

 

#天天問神回復#

「天天神回復」是天天問的一個新欄目,致力于發(fā)現(xiàn)天天問小伙伴的精彩語錄。抖機靈,大伙兒也是認真的!如果喜歡,記得點擊問題鏈接,和TA一起互動吧,我們也在這里期待你的發(fā)言喲~

如何改變需求評審會時,你在說,其他人不聽,等會后又單獨來問的局面?

@冷布丁。:

無所謂,最怕他們不來問自己腦補

下班放假都無條件工作的員工,是不是可以作為升職的判斷標準之一。

@路中間的鐵釘:

不應該。

舉個案例,一個圖書管理員,吃住都在圖書館,不眠不休地給圖書地每一頁蓋上圖書館地章,這種員工是老黃牛和足夠敬業(yè)了吧??墒钱a(chǎn)出是什么?這種作為升值地條件,很扯。

蓋章又不能提升人效和盤點效率,還不如引入一個圖書館地管理系統(tǒng),對于圖書進行管理,對庫存和借讀情況進行分析,這種創(chuàng)造價值的,才應該升值。

來聊聊你不會關掉的APP PUSH是什么?為什么?

@數(shù)據(jù)產(chǎn)品小lee:

我曾經(jīng)把這些push都關掉了,但是做了產(chǎn)品一段時間之后,我又開了:我想看看大家是怎么喚醒用戶的。

比如,我就有一段時間,關注騰訊音樂每天推送的文案,有的文案確實挺好玩的,人格化。頭條的我也開了,我就想看看,一些媒體、自媒體是怎么標題黨的。

切換視角,挺好玩的。原來,我是消息的消費者,現(xiàn)在,我是各種消息的分析者。

#相關閱讀#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60期:電商產(chǎn)品模仿“踩坑榜”,自埋“炸彈”?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59期:外賣評分機制:為什么不能給騎手“五星級”好評?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58期:為什么積分只能兌換商品,不能抵現(xiàn)?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57期:語音or手動,短視頻需要聲控嗎?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56期:一部手機能解決的事,為什么要買大屏智能冰箱?

 

素材來源:天天問話題精選

「天天問」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社區(qū)旗下的互助問答模塊,致力產(chǎn)品、運營、營銷等領域知識的學習交流。

本欄目由 @王樹儀 整理編輯發(fā)布,歡迎大家踴躍提問,一起交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fā)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yè)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tǒng)。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xiàn)、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huán)系統(tǒng)。覆蓋企業(yè)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yè)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來自廣東 回復
  2. 再補充一點,每次使用小程序總讓我確認獲取微信啥的信息權限發(fā)通知什么的,安全問題隱私問題,比較擔憂

    回復
  3. 1.從個人用戶體驗角度,每次使用小程序的門檻在于,我不能一下找到需要的小程序,我要進入微信或者支付寶,再去找,而且不像app在手機中管理起來那么方便。2.各種小程序太繁雜,出門吃飯點單一家店一個小程序,使用場景受限且養(yǎng)成習慣。3.小程序操作我自己經(jīng)常退出或者操作不當失去當前頁面信息狀態(tài)之類的情況,可能是我手殘吧

    回復
    1. 手殘+1,哭泣

      來自廣東 回復
  4. 原因很簡單:用APP的時候我微信還在聊天/刷圈/看文章,去了小程序,微信這邊切過去比切應用麻煩多了,而且有些APP我就是希望有通知的。不想下載的,一些比如快遞快捷下單的就經(jīng)常用小程序。

    回復
    1. 我是快遞下單用微信小程序,查要收的快遞用支付寶小程序,但就是不想下APP~

      來自廣東 回復
  5. 因為微信太難用,入口太深,不想打開。

    回復
  6. 其實當我們圖方便快捷的時候還是用小程序比較多,省去了下載的時間

    來自江西 回復
  7. 各有各的優(yōu)缺點吧,小程序更方便但是功能沒有那么齊全,APP要下載,但是如果長期用的話還是APP比較好。

    來自江西 回復
  8. 之前在某平臺小程序點餐,發(fā)現(xiàn)它不能跟商家發(fā)起聊天..不得不說還是APP方便一些

    來自江西 回復
  9. 就我個人而言,還是傾向于APP,感覺更加方便、快捷些,小程序不小心退出后,就很麻煩了…

    來自江蘇 回復
  10. 有的既有小程序又有APP,如果經(jīng)常使用,我是比較傾向于APP的;不常使用,并且用到的功能很少的時候,我會使用小程序的。

    來自陜西 回復
  11. 對于商家來說,小程序相當于一個宣傳,引入流量,但是沒有控制權,并且客戶信息等數(shù)據(jù)不在自己手里,安全性低,所以開發(fā)APP還是很有必要的。

    來自陜西 回復
  12. 小程序有時候十分方便,但是功能不完全,不常用或者一段時間用的小程序多了就會被頂?shù)较逻吶?,有時候還不如下一個APP使用,位置固定好找。

    來自陜西 回復
  13. 問答版本出了一篇好文章, 是老曹壓KPI了?(??)

    來自上海 回復
    1. 謝謝支持,希望精彩的問答內(nèi)容被更多人看見(寫文,我們是自愿的!哈哈)

      來自廣東 回復
  14. 總的來說,即便小程序使用方便、門檻低,但商家始終沒有自主權,從長遠看來,為了更好地拓展業(yè)務,商家還是會傾向打造自有APP。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