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車App之初體驗:爽就一個字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74.jpg)
關(guān)于打車App,已經(jīng)被翻來覆去炒爛了。我一直認為,沒有實踐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看100篇別人寫的分析文章,還不如自己一次切身的體驗和調(diào)查。前幾天我正好要從莘莊打車到虹橋機場,這也是我第一次體驗打車App。
其實我的手機里只有一個打車App,以前也下載過幾個來研究,發(fā)現(xiàn)界面和功能幾乎都差不多,最終比拼的就是用戶數(shù)量和穩(wěn)定性。我用的是滴滴打車,在我的印象中,有一段時間滴滴一直被蘋果放在首頁推薦位,這樣的推薦位一天怎么也得帶來上萬的下載量,這段時間為滴滴積累了非常多的用戶。打開App后,界面簡單易上手,點擊“現(xiàn)在用車”后,輸入手機號碼,獲得短信驗證碼,短信驗證碼不用打開即可看到,這個小細節(jié)要贊一下。話說有些腦殘產(chǎn)品發(fā)送短信驗證碼時,驗證碼非要放在短信結(jié)尾處,只有點擊進去才能看到。難道你不知道這樣點擊、進入短信頁面、記驗證碼、再回到軟件輸入驗證碼,這幾個步驟有多么讓人抓狂嗎?!設(shè)計這樣腦殘短信驗證碼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都應(yīng)該扣半個月薪水。
驗證完成后,很快我就接到一個出租車師傅的電話,看來他搶單成功了,畢竟到機場還算是一個不錯的單子。5分鐘以后,他到了我樓下并再次給我打電話。上車后我就和出租車師傅閑聊,出租車師傅姓陳,陳師傅很能侃,他說他也剛開始用打車App,效果還不錯,前幾天用這玩意兒搶到一個200多元的長途單子。陳師傅為了提高搶單成功率,還專門買了一個三星S3,他說本來打算買S4的,可是缺貨,電話卡也換成了電信的3G。陳師傅說出租車公司自己也有一個電招系統(tǒng),不過幾乎沒人用,而且那個系統(tǒng)很難用,用過一次再也不想用了。在上海大家用的比較多的還是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他們一般是同時打開這兩個App。還有個上海本地的大黃蜂,不過大黃蜂總是出問題,我理解他所說的出問題是閃退。從莘莊到機場半個小時的車程,幾乎每隔1分鐘都會收到來自于打車App的叫車信息。
從一個普通打車用戶的角度和一個出租車司機的角度出發(fā),我們都認為打車App是一個有用的東西。
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我有幾個感想:
1)使用打車App的場景是非常復(fù)雜的,我這次是因為行李比較多、路程比較長,所以必須要叫車,即使不用app,我也會用電話叫車,所以打車App確實是搶占的是電招用戶,所以必然會招致出租車公司的抵制。其實,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都不會用App來叫車,但是即使這個概率只有百分之一,再想想中國市場這個超大的基數(shù),百分之一都足夠多了,不過這個概率絕不止1%這么小。
2)打車App可以建立一個信任的渠道,從目前的隨機選擇司機,到建立評價體系,司機和用戶雙向的評價體系;
3)目前打車App確實很燒錢。對于一些司機不大愿意接的單子,打車App會自己掏錢鼓勵司機接單,在我乘車半小時的過程中,這種情況出現(xiàn)過2次;
4)App盈利的路還漫長,這些打車app面臨太多的困難:同行之間的競爭、出租車公司的競爭、線下推廣、發(fā)展更多的用戶….最大的挑戰(zhàn)還是來自于不確定的政策因素,據(jù)說有的出租車公司嚴禁司機用打車app,一旦發(fā)現(xiàn)就會嚴懲。所以,這些打車App能夠活下來都是硬骨頭,我們應(yīng)該對他們多一些鼓勵和掌聲,而不是說風(fēng)涼話。
5)關(guān)于盈利模式。當有了用戶,并且用戶形成使用習(xí)慣后,盈利方式太多了,那些說打車App不賺錢的人你們真以為vc是傻子嗎?這個東西想象的空間太大了,靠接單抽成的賺錢方式是最低級的賺錢方式。你就想想,如果每個城市一半以上的出租車師傅都在用你這個App,有多恐怖。這些出租車師傅是最懂這個城市的人,他們對于路況的熟悉程度比導(dǎo)航儀智能100倍。他們還知道哪兒的飯館好吃,哪個KTV音響好,哪個景點有什么特色,哪條路最容易違章,哪兒的漂亮妹紙最多……這些出租車師傅完全就是一個城市的活的百科全書。我期待有一天,這些打車app能夠?qū)⒊鲎廛噹煾档娜后w智慧發(fā)揮出來,用大數(shù)據(jù)的手段讓我們這些普通用戶生活更美好,這個時候,你們就放心的找普通用戶收費吧!
6)衷心希望有關(guān)部門不要蠻橫粗暴的干涉司機使用手機和App的權(quán)利。
來源:leiphone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