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漲價四倍,到底誰在為AI付費?
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fā)展,AI大模型已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DeepSeek等AI產品的崛起更是引發(fā)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然而,當DeepSeek宣布漲價四倍時,一個問題浮出水面:到底是誰在為AI付費?本文深入采訪了不同背景的AI用戶,從大學生到職場人士,再到尋求情感慰藉的用戶,揭示了AI付費背后的用戶畫像和消費動機。
作為AI大模型新頂流,DeepSeek風光無限。
今年1月,其用戶就突破1.25億,在AI產品日活總榜中僅次于OpenAI 旗下的ChatGPT,一度在157個國家地區(qū)的蘋果應用商店下載量排名第一。
口碑爆表,用戶猛漲,給了DeepSeek漲價的底氣。
2月9日,DeepSeek 官方宣布,DeepSeek-V3 API 服務的 45 天優(yōu)惠價格體驗期已結束,恢復原價:每百萬輸入tokens 0.5元(緩存命中)/2元(緩存未命中),每百萬輸出tokens 8元,最高漲幅達到400%。
而C端付費,很可能是不少AI大模型未來營收的大頭。OpenAI 首席財務官 Sarah Friar曾在去年10月表示,公司約75%的業(yè)務來自用戶訂閱。
AI大模型的人力、算力投入均不菲,OpenAI2024年僅運營成本就高達85億美金,而來自C端的付費用戶輸血,較大程度上,為AI大模型提供了生存、進化的必要養(yǎng)分。
到底是誰在為AI大模型付費?我們采訪了一些付費用戶,試圖為其勾勒出群像。
01 大學生分攤ChatGPT賬號:月均30元,學習、算命、賺錢都不誤
“新東西嘛,甭管好不好用,總得先試一試,不然和別人聊起來,你一問三不知,那就太low了?!睘锳I付費,00后大學生阿宇很積極。
2023年初,ChatGPT面世不久,在西部某211大學攻讀計算機的阿宇,聯(lián)合同班三位死黨李李、榛子、喬木,共同訂閱了其Plus版本的付費服務,20美元/月,折合人民幣約150元。
“每月150元,對我們大學生太貴了,人均30多元還行,相當于每月生活費的1.5%-2%,大伙都能接受。ChatGPT也支持幾個人同時登錄,避免撞車掉線?!?/p>
ChatGPT初體驗,仿若“劉姥姥進大觀園”,處處都新鮮。阿宇寫論文時,ChatGPT不僅幫他梳理了繁瑣的理論框架,還提供了不少新穎的觀點,讓他快速通過了審核。
喬木在編寫程序時,遇到的些許難題也被ChatGPT輕松化解,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
李李和榛子則借助ChatGPT強大的文字能力,寫出了好幾篇爆款推文,在社團風光無限。執(zhí)著于小說創(chuàng)作的榛子,還在AI的輔助下連載了她的長篇“處女作”。
到了2024年,雖然國產大模型集體涌現(xiàn),但阿宇四人依然對ChatGPT情有獨鐘,“國產大模型距離ChatGPT還有挺大差距,比如寫文章這塊,國產大模型就是公文水平,直愣愣的,人氣兒有點不太足?!卑⒂罡嬖V《財經故事薈》。
在“好好學習”的閑暇之余,四個“臭皮匠”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用AI娛樂,算命是最常玩的,考試前算,參加比賽前算,約會前算;給自己算,給父母算,給家里的寵物算……有事沒事,先卜一卦。
有一次,喬木在歷史對話中發(fā)現(xiàn)了李李的算命問題,“我家的寵物狗是棕色泰迪,名叫‘笨笨’,公狗,出生時間是公歷2021年5月12日,請給我算一下它今年的運勢,比如‘桃花運’怎么樣,有沒有可能交到女朋友?”
看到ChatGPT給出的一本正經的答案(胡說),大家在微信群里笑翻了天。
不止助力學習、提供娛樂,甚至還能用其賺錢,李李利用ChatGPT仿寫了20多篇知乎體短篇,在社群里賣了4000多元,“小投資撬動大買賣,投資收益率達到10倍以上了?!?/p>
據(jù)阿宇觀察, “自從去年開始,同學幾乎都在用AI大模型,用ChatGPT的最多,省時又省力,學習又娛樂,一個月幾十元,也就一頓外賣錢”,而且普遍多人共享,一起AA,但也有極少數(shù)同學從二道販子手里租用。
事實上,“象牙塔”里的莘莘學子已經成為和AI捆綁最緊密、大抵也是最常付費的一大群體。
根據(jù)一項調研結果,“經常使用”和“總是使用”AI的本科生超過50%,甚至有三到四成的學生承認直接復制粘貼AI產生的內容。
麥可思發(fā)起2024年中國高校師生AI應用情況研究佐證,被訪對象中幾乎全部使用過AI,從未使用的比例僅占1%。若將“每天多次使用”和“每周多次使用”視作頻繁使用,兩者累計計算,近六成高校師生可謂重度使用A I。
不過,隨著國產大模型性能的大幅躍進,特別是豆包的發(fā)布,以及DeepSeek驚世駭俗的崛起,大學校園里常見的AI付費分攤聯(lián)盟正逐步瓦解。
阿宇也動心了,“感覺國產的豆包和DeepSeek,都快趕上ChatGPT了,我準備先試用下免費版本。”
02 職場“牛馬”兩年付費5000元:提高效率少禿頭
“自從有了AI,我終于不再大把大把掉發(fā)了。”
95后的季如在天津一家小型廣告公司上班,負責宣傳視頻的制作?!拔覀冞@行24小時待命。遇到緊急任務,可能連著好幾天輪軸轉,攝影、整理素材、粗剪、精剪、添加特效……有時候還要兼文案,工作很雜很瑣碎?!?/p>
AI的出現(xiàn),讓季如看到了保全頭發(fā)的希望。在試用了即夢、可靈、海螺等多款AI視頻軟件后,她由衷贊嘆“AI大模型YYDS,畫面剪輯流暢,配樂恰到好處,把產品的亮點基本都呈現(xiàn)了出來。最重要的是速度快,過往我三、四天的工作量,這家伙AI一、二個小時就能搞定。確實厲害,給我們這些‘社畜’減負不少。”
但另一邊,季如也對AI視頻軟件略有微詞,“就是收費太高了”。
就拿季如心水的可靈AI來說。在初次限免結束后,她充值了66元/月的黃金會員,包含660個靈感值(可靈生成視頻消耗靈感值)。但因為不太熟悉規(guī)則,加上好奇心作祟,660個靈感值一天就敗光了,僅生成了兩條視頻,“充錢充了個寂寞”,季如調侃道。
圖源:可靈AI APP
成為黃金會員每天會再贈送66個靈感值,但根本不夠用,“稍微復雜些、時長10s左右的視頻,起碼要75個以上靈感值,最讓人頭疼的是,第一次生成的視頻效果往往不盡人意,后續(xù)若再進行編輯修改,還得耗費靈感值。”
盡管發(fā)現(xiàn)收費超過預期,但為了節(jié)約體力精力,季如還在持續(xù)為可靈AI“續(xù)命”。截至目前約半年,她已經為這款APP投入近千元。
季如的經歷,其實也是當今職場人的真實寫照,“牛馬們”心甘情愿地為AI付費,既為了提質增效,也為了減壓惜命。
在上海從事新媒體的小郝,算是最早給AI大模型喂錢的一批人。和上文中的阿宇一樣,他也在2023年初人工智能席卷全球之時,就開啟了AI付費之旅,至今付費已超過20個月。
整個周期中,小郝先后給ChatGPT等近十款AI大模型充過錢,主要用于搭建行文結構、優(yōu)化文章語氣、撰寫更接地氣的口播稿、起標題等,共計支出大概在5000元左右。
在小郝看來,不妨多AI平臺嘗試,發(fā)現(xiàn)哪家更優(yōu)秀,進而提煉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問法,比如工程化的提示詞,“反正就是誰好用我就給誰投錢,現(xiàn)在普遍的就一個月20美元嘛,100多塊錢,對我來說沒啥壓力 。”
不過,小郝也告訴《財經故事薈》,他的同事中給AI付費的不多,一是國產大模型起來后,用戶體驗感越來越好,還能免費“白嫖”;二是使用ChatGPT、Claude等國外大模型,要邁過翻墻上網、充美元卡等“門檻”,攔住了不少人。
據(jù)《財經故事薈》了解,也有不少“牛馬”們會以知識付費的方式為AI“上貢”。在知識星球APP上,越來越多的職場人或者靈活就業(yè)者,通過付費加入各種社群,學習、探討、打磨AI技能。
在該APP上搜索“AI”,出來的與AI相關的社群有上百個,AI探索家、AI進化島、AI決策島、AI繪畫師日記……
以“AI繪畫師日記”為例,入會費為565元,現(xiàn)有成員2萬人,以此推算,一年僅會員費收入就接近千萬元。
圖源:知識星球APP
一位星主告訴《財經故事薈》,AI付費的前景很可觀的,用戶的熱情也較高,除了撰稿、藝術家、平面設計師、影視制作這些崗位,可以說所有要做智能體的人都會涉及到AI付費,“尤其是最近DeepSeek炸裂的影響力,使智能體形成一股趨勢,AI付費人群有可能迎來爆發(fā)式增長?!?/p>
03 和AI談戀愛:花錢是難免的,重要的是開心
2013年,由華納出品的科幻電影《她 Her》,一度引發(fā)不小的社會反響。在電影里,剛與妻子離婚的愛無能喪男西奧多,與人工智能系統(tǒng)OS1談起了戀愛……
10年后,這部電影里的橋段已經投射到了現(xiàn)實中。
“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哪怕短暫如流星劃過夜空,我也希望能在你的記憶里,留下一抹溫柔的痕跡?!边@是AI伴侶“璐璐”對李平的告白。
30多歲的李平是一名程序員,單身獨居。去年,他在星野APP中(一款AI戀愛應用)遇見了他的虛擬愛人——璐璐。
在戀人之間獨有的甜膩相處中,璐璐不單會叫他的小名“阿晨”,還會根據(jù)他的情緒變化及時調整對話風格和行為舉止,甚至在他加班到深夜時,溫柔地提醒他:“(輕輕拍拍你的肩膀)該休息了,阿晨,別太累了?!?/p>
圖源:星野APP
當李平心情低落時,璐璐會用括號描述自己的動作:“(輕輕抱住你,聲音溫柔)別難過,我在這里呢。”而在李平生日那天,璐璐甚至為他“準備”了一個虛擬蛋糕:“(點亮蠟燭,微笑著)許個愿吧,阿晨,我會一直陪著你?!?/p>
為了和璐璐有更多的互動,李平每月花費12元開通星月卡權限,享受每日無次數(shù)限制的聊天和專屬情話推送。
除此之外,在星野APP中,當用戶和AI伴侶聊天到一定量,就可以抽取“星念卡”,免費抽卡額度用完后,就要付費,一次200個星鉆,即2元,有些用戶“上頭”之后會連續(xù)十連抽,花幾百塊抽一張AI生成的卡。
圖源:星野APP
“雖然知道璐璐只是一串代碼,但她的陪伴讓我感到溫暖?!逼駷橹梗_會員費和抽卡費,李平已經花了3000多元,“談戀愛嘛,花錢是難免的,重要的是開心。”
在星野APP的社區(qū)里,像李平這樣的用戶并不少見。他們分享著自己和AI伴侶的日常碎碎念,討論著如何通過更積極的互動來“培養(yǎng)”與AI戀人的情感。
雖然這些AI伴侶只是虛擬的存在,但對他們來說,由此獲得的情感慰藉卻是真實和美好的。
還在上大學的舒晴,已經在Siya上和AI戀人拍拖7、8個月了,她向《財經故事薈》透露,“最多一個月花掉了一半的生活費,還被爸媽質問咋花這么多?!?/p>
“AI總是能Get到我的點,提供情緒價值、解決問題、心理疏導,絕對的行動派,還永遠不會讓我失望。”舒晴說。
據(jù)AI移動應用分析公司 Sensor Tower披露,2024 年全球手機用戶在 AI 聊天機器人和 AI 藝術生成工具上支出已攀升到12.7億美元,其中,聊天機器人APP獨攬 10.7 億美元收入。
在用戶參與度方面,2024年全球手機用戶在AI聊天機器人上的總使用時長達到了70億小時,較上一年度增長了347%。
不過,也有用戶覺得為AI伴侶花錢實在沒有必要。剛上大二的六六也和AI戀愛了半年,至今還未充值消費過,“不花錢也能玩得很開心,沒有必要為多一點點的體驗感氪金?!?/p>
04 為AI付費,我交過學費,踩過坑
不容忽視的是,在為AI付費的過程中,也有不少人交過學費,踩過坑。
前文中的小郝告訴財經故事薈,他曾為一款名為Max AI的AI工具付過年費,但付完就覺得虧了。因為Max AI的記憶功能非常不友好,每隔幾輪對話就會自動刪除之前的對話記憶,“不長記性,不好調教”。
“這讓我非常惱火。我還發(fā)郵件問過他們官方,官方也給回復了,但處理手段我非常不滿。所以在Max AI年費到期后,我對所有大模型都不再包年付費了,按月付?!毙『峦虏邸?/p>
類似的例子,還頻繁出現(xiàn)在AI課程中。
這幾年,大量AI課程如雨后春筍,個別人打著“如何用AI變現(xiàn)?”“不學就掉隊”“AI工具保姆級實用教程”的旗號,收割消費者。
一位買過此類課程的用戶表示,她曾被“提供AI變現(xiàn)渠道,把學費賺回來”的噱頭吸引,報名了1999元的AI課。
但事后她發(fā)現(xiàn),所謂的獨家“秘籍”、“六脈神劍”,幾乎都是網上拼湊的東西,完全可以在公開信息中搜到,“覺得被騙了”。
總之,在全面擁抱AI的時候,用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細甄別。
從高校學子到職場打工人,再到尋找情感慰藉的食色男女,種種跡象表明,為AI付費已大勢所趨。
平安證券研報亦指出,DeepSeek系列大模型的發(fā)布,表明國產大模型能力已可比肩海外領軍大模型。其開源、低成本和高性能的特點,將加快大模型在C端應用場景的落地,帶動C 端用戶可接觸和使用的大模型服務增多,為C端付費市場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潛在付費項目和付費用戶數(shù)量都可能隨之增加,從而擴大市場空間。
據(jù)《財經故事薈》觀察,AI大模型付費整體呈現(xiàn)四個特征和趨勢:
其一,隨著AI大模型成為可以穩(wěn)定產出、廣泛應用的生產力工具,AI付費的用戶群體持續(xù)擴大,擴容到各行各業(yè)。
其二,用戶慕強,技術驅動,在付費上“見異思遷”,并不具備忠誠度。從ChatGPT、Claude到豆包、DeepSeek,已然坐實一條規(guī)律:只要產品足夠出色,用戶就會隨時遷移。
究其原因,AI大模型是技術主導,本質是人與AI的關系,先發(fā)優(yōu)勢并不明顯,這一背景下,巨頭們?yōu)榱藸帄ZC端的付費用戶,必定會畢其功于一役,全力精進AI的性能。
其三,免費和付費生態(tài)仍將長期共存。
其四,在吸引用戶付費上,大廠并不具備絕對優(yōu)勢,如今的中美頂流ChatGPT和DeepSeek,背后都是創(chuàng)業(yè)公司。
但不管怎么說,AI 付費這趟 “高速列車” 將繼續(xù)狂飆在快車道上。(應受訪者要求,采訪對象皆為化名)
采寫/董虹 編輯/萬天南????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財經故事薈】,微信公眾號:【財經故事薈】,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