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找工作,你需要注意這三點

0 評論 8780 瀏覽 24 收藏 8 分鐘

非常時期如何找工作?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找工作經歷并整理了3點具體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終于等到春暖花開時,疫情防御戰(zhàn)已經接近尾聲。只不過,對于企業(yè)和職場人,戰(zhàn)役也許才剛剛開始。

疫情結束了,公司沒了;疫情結束了,工作沒了。這不只是段子中的故事,而是實實在在發(fā)生的事情。裁員、降薪、拖欠工資,我想這樣的事情,不光出現(xiàn)在新聞里。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shù)人肯定都在蠢蠢欲動,尋找機會。只不過,需要做好長期戰(zhàn)斗的準備,市場行情可能比你想象中的還要困難。

如果你也想,或者正在找工作,那么接下來的這些親身經歷,也許能對你有所啟發(fā)。

說經歷之前,先來說一組我自己的數(shù)據:

也許這些數(shù)據,就是下一個你。

接下來,說說這一個月找工作過程中的一些感悟。當然,前置條件是我們身為普通人,那種不差錢、不差資源的土豪可以忽略。

一、騎驢找馬

雖然騎驢找馬在大多數(shù)人眼里都是消極的,但在現(xiàn)實面前,那些所謂的理想,也許就沒那么矯情了。再說了,理想是可以變的嘛。

所以,記住一點,千萬不要裸辭。之所以這么說,主要有下面兩個原因:

  1. 現(xiàn)在的情況下,找工作大概率周期會很長,如果裸辭,也就意味著你要承擔這段空白周期內的所有風險。如果還有家庭,那這樣的風險又增加一倍。工作可以等,但生活得繼續(xù)。
  2. 如果裸辭,也就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你的全部精力都將放在找工作上,幾乎沒有任何退路。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要么置之死地而后生,要么孤注一擲壓力倍增。而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是后者。

建議:收到offer后,再考慮離職的事情。

二、關于簡歷

簡歷寫的好,HR很好找;HR很好找,機會少不了。

如果你了解HR每天要看多少份簡歷,你就知道寫好簡歷的重要性了,這就是敲門磚。

1. 真實

這其實是最基本要求,現(xiàn)在都21世紀了,我們的那些信息,只要別人想查,是沒有查不出來的。

當然,不排除有些人通過造假的手段獲得了工作機會,但這其實就是一個定時炸彈,什么時候會爆,就不知道了。

而且有一點大家要清楚,絕大多數(shù)公司,在員工入職的時候都需要提供材料原件,有些公司還會做背調。所以,簡歷上的那些信息,終究有被證實的那一天。

2. 有效

雖然要真實,但簡歷上并不是什么信息都需要,只要寫對我們有利的有效信息就可以。

舉個關于學歷的例子,我們的簡歷上只需要寫本科就可以,沒必要寫二本還是三本。雖然大部分公司沒有這個門檻,但是如果你非要寫個三本,那可能HR在篩選的時候就會有個心理預期。

所謂簡歷,就是要讓別人能夠快速的了解你,所以盡量寫對自己有利的信息。

3. 數(shù)據說話

這一點其實是關于工作經歷方面的。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只會寫在某某公司,負責什么、做了什么。就像下面這樣:

但是這樣并不能反映你的實際能力,也就是說,通過這個介紹,對方是無法感知你在這個工作中的作用的。

比較經典的寫法是:在什么時間、做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結果。就像下面這樣:

其中的結果是我們需要突出的,如果還有數(shù)據做支撐,那是最好。

所以,關于簡歷的一句話建議:真實的展現(xiàn)對自己有利的數(shù)據。

三、關于面試

簡歷敲門之后,接下來的面試就是展現(xiàn)自身實力的時候的。

1. 多準備,多總結

這里其實是面試的首尾階段,開始做準備,結束做總結。

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百勝。接到面試邀請后,我們至少需要去了解下對方的信息,比如是做什么的,是什么類型的公司。心里有數(shù),面試不慌。

每次面試結束,最好能做好總結。滿意的地方,多保留。不滿意的地方,多提升。大部分面試的問題都很類似,只要善于總結,在以后的面試中,肯定能夠輕松應對。

2. 先練手,后意向

這其實對應著一個心理變化過程。

剛開始面試的時候,無論是從心態(tài)和感覺上,都會有種生疏感,表現(xiàn)不好也很正常。隨著面試次數(shù)越來越多,被問的頻率越來越高,心里越有把握。而且通過之前的面試,我們還可以總結經驗,提升認知。

如果有特別意向的公司,建議放在后面,盡量先找兩家公司進行面試練手,掌握一些常用的套路和方法,這會讓你在后面從容許多。

3. 常見問題

以下是我自己的在面試中被問最多的問題,沒有參考答案。

一些想說的話

換工作,是對前段經歷的告別,是對未來生活的期許。

不妄自菲薄,不好高騖遠。

市場,沒理想的那么美好,但也沒現(xiàn)實的那么糟糕。

做好自己,找準定位,確定目標。

愿天下沒有難找的工作。

 

本文由 @明天上線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