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產品運營入門篇:先搞懂你的運營對象是誰

9 評論 23921 瀏覽 185 收藏 9 分鐘

本文作者簡單地講述了B端產品上的用戶,一起來看看~

一、識別你的對象

B端產品對運營人員的要求更高,因面向的用戶更加復雜和多維,每一個方向的用戶其訴求都不一致。準確地識別你當前動作面向的用戶,是B端運營同學時刻要提醒自己的一點。

1. 第一運營對象:老板、企業(yè)主、有決策權的人,買單的人

這類人群的需求不外乎以下三點: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其消費者提供更好服務。

2. 第二運營對象:管理員、可能占據(jù)某些關鍵崗位,可能沒有很高的決策權,但是也是至關重要的人群

這類人群的需求主要有:出色完成崗位工作、工作成績突出獲得升職加薪、獲得個人成就感、簡單清晰事少有價值(你就想,這類人群的需求跟每一個職場人士一毛一樣)

3. 第三運營對象:產品的使用人,普通員工,沒有決策權,只能領導讓干啥就干啥

這類人群的需求主要有:你提供的產品簡單易上手、讓我工作更簡單,讓我可以多點時間劃水,讓我可以不增加負擔的工作,讓我可以早點下班回家爽。這些用戶可能占據(jù)了你的產品日活的大部分,其實全程蒙蔽,“這是啥東西,為什么我要用這個?哎呀好煩又是來壓榨我們的”、“公司還用這個哎,還蠻高大上的”——跳槽換工作之后,新東家沒用這個產品,立馬卸載app,取消關注公號。

基本上你所面對的人群分為以上三類了。不同的人群,決定著你每一次的行為動作應該采用怎樣的基本邏輯、策略和方法。

二、面對不同對象的基本策略

1. 第一運營對象

首先尋找能夠接觸到這些人的渠道,如果你發(fā)現(xiàn)很難高效的接觸到這批人,那可能需要先放棄對于這一類人群的運營了。這些人雖然買單了,但是可能完全不或很少出現(xiàn)你的產品上。

一般情況下,可能在哪些渠道或通過哪些方式尋找到這些人群呢?——這個問題的回答就是目前很多B端產品經常在做的一些事情。

  • 參加各類型大型會議、峰會、展會等
  • 主辦大型論壇、峰會、會議等
  • 各類型廣告形式:樓宇電梯廣告、報紙電視廣告等

以自主辦來說,釘釘至今已經舉行過數(shù)十個城市的釘峰會,甚至于掛名深圳衛(wèi)視的《超級發(fā)布會》,騰訊云每年都會舉辦的《騰訊云+未來峰會》等都是常見的手法。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你會發(fā)現(xiàn),我們所理解的互聯(lián)網線上運營方式似乎存在感很低,甚至似乎不那么重要。而這些展會、峰會、論壇等玩法,似乎也是傳統(tǒng)企業(yè)的傳統(tǒng)營銷手法。

因此,在這里,工作人員的職責就是實現(xiàn)更高品牌打造和曝光,獲取更多的新客咨詢,完成此后的一系列動作。不必過多糾結你的工作稱呼和實際工作內容的疏離感。沒錯,你這個時候就是一個帶有充分互聯(lián)網思維的市場策劃人員。

這個環(huán)節(jié)看起來似乎是那么的“傳統(tǒng)”,組織各類型活動或廣告的產出數(shù)字似乎也沒有那么亮眼,跟動輒數(shù)百萬上千萬的PV、UV相比,似乎弱爆了。

沒關系,事實就是這樣,這個時候你不是在刷數(shù)字。

這個階段的運營目標可以理解為:拉新。只不過這里的拉新方式與C端產品大不相同。

2. 第二運營對象

當你能夠接觸到這類人群,恭喜,他已經是你的用戶了。正在試用或準備試用或試用了一段時間即將得出試用報告匯報給領導。那怎樣才能做好這部分人群的運營工作呢?或這一階段你的運營目標是什么呢?這部分人群需要滿足的心理是什么呢?

職場人的心理無法就是:

  • 我出色高效的完成了工作
  • 我的工作內容繁雜且重要
  • 我想獲得上級的認可,繼而加薪升職。

對應的策略就是:

  • 打造目標群體范圍內的KOL:制作案例、峰會邀請演講分享、將其打造為標桿;官方舉辦各類型的賽事;各類型的線上線下小型社群活動
  • 協(xié)助輸出其工作內容和報告:月度、季度、年度報告等,滿足一切“炫”的心理;
  • 打造上下級之間的溝通橋梁:產品上的社交屬性特色。給予其更大范圍的曝光。

在對這部分人群的運營,不僅是拉新,也不僅是促活,更多的是轉化和獲取。需要從用戶方獲取的是給產品的認可和背書,對其上級決策方、對其下級影響方、對外部平臺方等,全方位的背書。

做好這部分人群的運營工作,需要花費更高的耐心,做好用戶運營,與用戶達成一片是最重要的。給予用戶充分的反饋(精神和物質),是基本的思路。

剩下要思考的,就是根據(jù)自己產品調性,確定怎樣有理有據(jù)的做好用戶反饋。

3. 第三運營對象

這部分人群就是B短產品上的C端用戶了。當然很多B段產品可能并沒有這部分群體,根本就不存在這些人群。那邏輯就更為清晰和簡單,更有調性和風格的、更聰明和務實的做好前面2類人群的運營就好了。

那么繼續(xù)說這部分人群,這部分人群與傳統(tǒng)C端產品最大的區(qū)別就是,被動使用。并非出于主動意愿的使用你的產品。但是這部分用戶的心理模式還是比較清晰的,因此傳統(tǒng)C端產品的運營手法就可以用上來了。

運營比較清晰:各種名目的發(fā)紅包、優(yōu)惠券、以及各種類型的精神獎勵,獲得用戶的日活,讓用戶能夠保持至少是愉悅不那么抵制的心理,持續(xù)登錄你的產品就OK了。傳統(tǒng)的線上活動運營方法,根據(jù)各大熱點、節(jié)假日,能蹭上就蹭上,不要放過和錯過任何一個和你可以沾邊的機會。開工大吉了,年終獎了,送祝福了,許愿了。

產品也要做好配合,比如移動辦公類型的B端產品上,給用戶打卡時候分享的動機,即滿足了他炫耀的心理,也滿足了你想要曝光的目的。

同時要注意的,就是以第一二類運營人群為出發(fā)點的,對第三類人群的運營。就是幫助上層用戶對普通使用者的運營。這是一個員工關懷的工具,而非一個壓榨勞動力的工具。這是要傳達的基本思路。

這一篇基本籠統(tǒng)地談了一下B端產品上的用戶;下篇我們具體分析幾個B端產品,來看下他們是怎么做的。

 

本文由 @迪迪點點滴滴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B端產品運營是否有什么書籍或者培訓課程推薦呢?

    來自福建 回復
  2. 這里的產品指的是PM…

    來自浙江 回復
  3. 很多時候B端運營和B端銷售還是兩回事兒的。雖然有些公司沒有做區(qū)分。
    B端運營要和B端產品緊密接觸,互相溝通,形成連接產品與客戶的紐帶。
    讓客戶的需求和出發(fā)點可以被產品理解,讓產品的改進可以更好的滿足客戶,或者開拓新的市場。
    這也是B端運營工作內容的一部分。

    來自浙江 回復
  4. 很清楚 謝謝

    回復
  5. 原來這就是b端運營?我一直以為這些是市場的活兒 ??

    來自廣東 回復
  6. 厲害的

    來自浙江 回復
  7. 有微信公眾號或者微信么,希望能和大神交流784402934

    回復
  8. 期待下篇

    回復
  9. 真棒 ??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