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書的傲慢

0 評論 2026 瀏覽 0 收藏 7 分鐘

飛書團隊的“傲慢”態(tài)度和對自身定位的模糊認知,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面臨諸多挑戰(zhàn)。本文將深入剖析飛書的傲慢根源、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困境,供大家參考。

01 飛書的傲慢

不止一位朋友給我提起過飛書的傲慢。

雖然我是一位飛書文檔的忠實用戶,但是也不得不承認:飛書團隊的驕傲,是刻在骨子里的。

比如,我曾經拿飛書和Salesforce、Oracle比較,后者的市值在 2 萬億人民幣以上。

但是我萬萬沒想到,這個比較很快遭到了幾個飛書朋友的鄙視,他們認為:這些都是傳統(tǒng)軟件,但飛書要做的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我隨即請教道:這個全新的物種,是一個什么樣的產品呢?

然后就沒有答復了。

我猜他們自己也沒想清楚。

不屑于與 Salesforce、Oracle 比較,也許并不是飛書瞧不起他們,而是飛書團隊真的想做出“獨特的東西”。

這種執(zhí)念的根源,是飛書的高層,更確切的說,是飛書的 CEO。

曾經有粉絲告訴我,飛書高層經常會因為一個體驗細節(jié)問題,和團隊討論半個小時。

這有沒有錯?當然沒有錯。

這實際上也是飛書的用戶體驗如此之好的原因所在。

但是,對于 B 端產品來說,體驗細節(jié)問題,值得 CEO 這么沉浸式的投入嗎?

畢竟相對于用戶體驗,飛書有太多需要優(yōu)先解決的問題。

比如飛書的定位:除了少數功能,飛書并不是一個足夠創(chuàng)新的產品。

不管是作為一個辦公協同產品,還是作為一個 people 產品,或者作為一個低代碼產品,飛書都只是一個追隨者。

辦公協同有釘釘,people 產品有北森,低代碼產品更是一片紅海,飛書在哪都是硬仗。

再比如,飛書其實并沒有充分利用好集團的資源。

這方面飛書真的應該好好向企業(yè)微信學習。

但是,這些飛書都看不到。

本質上是因為,飛書根本沒有把釘釘、北森和企業(yè)微信視為競爭對手。

就好像他們也不屑于和 Salesforce、Oracle 比較一樣——因為他們想做的根本不是 B 端軟件,而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雖然他們自己也沒搞清楚,這個全新的物種到底是一個什么東西。

我一個朋友前段時間剛從飛書離職,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大客戶他都快拿下來了,甚至標書都幫客戶寫好了。

然后另一個大廠競對了,用飛書幾分之一的價格拿下項目。

最搞笑的一點是:競對直接 copy 了他寫的方案,只是把‘飛書’改成了競對的名字,居然毫無違和感!

所以,飛書挫敗的根源在哪里?

其實就在于看不到競爭對手,在于瞧不起傳統(tǒng)B 端軟件,在于他們的傲慢。

當然了,在飛書最近一次發(fā)布會上,我也看到了飛書 CEO 謝欣的改變。

謝欣說:過去,大家通常認為飛書的用戶體驗良好,但很少有人提到它的強大。今年,我們希望改變這種印象,讓大家感受到飛書的產品不僅美觀,而且功能強大。

從這個發(fā)言可以看出,謝欣正在跳出他內心的執(zhí)念,開始用“B 端軟件”的思維來運營飛書。

02 飛書接下來仍然很難

雖然飛書在改變,但是在很長一場時間內,飛書都要面對“紅海的詛咒”。

看看飛書最近發(fā)布的新版本,除了久負盛名的多維表格,項目管理、低代碼都是紅海產品。

飛書一邊說要做“一個全新的物種”,一邊又投身于已經相當慘烈的競賽。

但是,飛書可能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曾經轟轟烈烈大干快上的 AI,謝欣也反思了:我感覺過去大家對AI過于上頭了,而現在可能有些人開始意識到AI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兒,實際應用并沒有那么廣泛。

AI 肯定是未來,這條創(chuàng)新的路子還要持續(xù)走,但是短期肯定是不用指望了。

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出海。

但是這條路也不好走,中國 SaaS 缺失的東西不少。

缺好的產品定位,缺種子客戶,更重要的是缺合適的人才。

飛書這方面肯定好于一般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但是至今也沒有取得足以公開的成果。

也就是說,飛書接下來仍然要靠“內卷”。

當然了,謝欣已經接受了這個現實,他說:微軟的 Office 做到今天 200 多億美元的收入,用了 34 年。所以這是個需要用 10 年以上耐心和眼光來規(guī)劃的行業(yè)。

所以,接下來仍然會很難。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王戴明】,微信公眾號:【ToB老人家】,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