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策略大幅提升新用戶留存率
實際工作中會發(fā)現,盡管投入了大量的資源用于新用戶獲取,但這些新用戶的留存率卻始終上不去。這不僅浪費了寶貴的獲客成本,也影響了產品的整體增長。那么,面對這些挑戰(zhàn),我們究竟該如何應對?
01 提升新用戶留存的三個主要方法
1. 精準拉新
1)分析不同渠道新用戶的留存率
提升新用戶留存,首要任務是精準拉新。我們需要深入分析不同獲客渠道的新用戶留存數據,比較各個渠道的留存率。通過數據分析,我們能夠發(fā)現哪些渠道帶來的新用戶留存率偏低,哪些渠道的新用戶留存表現優(yōu)異。
2)改善低留存渠道的投放定位和產品承接
對于那些留存率較低的渠道,我們要著手分析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優(yōu)化措施。一方面,可以嘗試調整投放定位,更精準地鎖定目標用戶;另一方面,要在產品層面完善對這些渠道用戶的承接,比如根據渠道特點設置差異化的新手引導,幫助用戶更快地上手產品,體驗到產品價值。
3)暫停優(yōu)化后仍低留存的付費渠道投放
如果對低留存渠道進行優(yōu)化后,留存率仍然上不去,就需要考慮暫停該渠道的投放,尤其是那些付費獲客渠道。花錢買來的用戶如果留不住,只會白白浪費營銷預算。而對于免費渠道,可以繼續(xù)投放,并持續(xù)優(yōu)化,以改善留存。
2. 持續(xù)上手
1)引導新用戶發(fā)現更多功能,達到多個阿哈時刻
提升新用戶留存需要精準拉新、持續(xù)上手引導和培養(yǎng)用戶使用習慣。不少產品在拉新時,會重點引導新用戶盡快完成首次核心行為,達到”啊哈時刻”。
但產品的價值遠不止一個核心功能,我們還需要持續(xù)引導新用戶探索更多有價值的功能,讓他們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啊哈時刻”,深入體驗產品的豐富性。
2)利用產品內引導、推送郵件等方式引導用戶完成關鍵行為
引導新用戶持續(xù)使用產品、完成關鍵行為,可以借助多種手段。例如在產品內設置任務式的新手引導,指引用戶去完成特定功能的使用;通過push通知、短信、郵件等方式,將用戶拉回產品,引導其體驗新功能;或是在產品內設置驚喜禮包,鼓勵用戶去完成指定行為,感受產品的樂趣。
例如得到App在新用戶下載之后,有一個快速引導,會告訴用戶底部的按鈕都是做什么的,這個引導其實就是持續(xù)上手引導的動作,他不光是讓用戶去聽一個音頻,還會介紹說平臺有匯總內容、制定專屬學習方案、記筆記等等功能。
3)選擇合適時機進行功能引導,避免過度干擾
在持續(xù)引導新用戶的過程中,我們要把握時機和尺度。不宜在用戶初次使用時就大量引導各種功能,以免讓用戶感到不耐煩。更合適的時機是在用戶已經完成首次核心行為后,對其進行進階功能的引導。
而且引導的方式要盡量友好自然,避免強硬打斷用戶的使用流程,造成負面體驗。
得到App在使用這樣的這個持續(xù)上手的方法的時候,它可能的弊端就是用戶這個時候可能還沒有聽音頻,還沒有達到aha時刻,沒有感受到得到產品對自己的價值,那一上來給他推各種各樣的功能,可能對用戶反而是一個干擾。當然得到的引導是比較輕的,隨時可以去跳出。
所以總結來說,對于持續(xù)上手比較重要的一個點就是大家要在合適的時候進行引導。
3. 習慣養(yǎng)成
1)適用于所有產品,尤其是中高頻使用產品
用戶留存的終極目標,是讓產品成為用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培養(yǎng)起用戶對產品的使用習慣。對于所有產品而言,尤其是中高頻使用的產品,習慣養(yǎng)成都是必不可少的留存利器。
2)打造用戶行為閉環(huán),讓用戶重復使用某個功能
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在于構建起用戶行為閉環(huán),讓用戶循環(huán)往復地使用某個功能。比如一款英語學習App,可以通過每日打卡、日常任務、階段測試、社交PK等一系列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機制設計,驅動用戶每天都來使用App背單詞、練口語,從而把使用App變成一種習慣。
3)理想時機是新用戶留存期
培養(yǎng)用戶習慣的最佳時期,是在新用戶留存階段,也就是用戶新鮮感較強、對產品接納度較高的那幾天。抓住這個階段反復引導用戶使用產品,能夠事半功倍。
02 養(yǎng)成用戶使用習慣的重要性
1. 僅讓新用戶體驗一次阿哈時刻不足以保證長期留存
單單讓新用戶體驗一次產品的價值,是遠遠不夠的。正如前面所說,絕大多數產品不會只有一個核心功能,僅憑一次”啊哈時刻”很難留住用戶。更何況,許多用戶在初次”啊哈時刻”過后,如果沒有持續(xù)的使用,很快就會忘掉產品的價值,流失出去。
2. 需要讓用戶重復完成關鍵行為多次,才能帶來長期留存
只有讓新用戶反復使用產品,多次完成關鍵行為,才能真正留住他們。每一次重復,都會加深用戶對產品價值的認知和情感聯(lián)結,從而提高用戶粘性。而當用戶養(yǎng)成了穩(wěn)定的使用習慣后,自然會驅動產品的長期留存。
回到之前健身房的例子,你去健身房上了一次課,感受特別好,那你是不是就變成了一個長期持續(xù)健身的人呢?當然不是的,但是如果你能夠一個月每天都去健身,就像我們經常說的 21 天理論,你如果能持續(xù)不斷的完成這個動作一段時間,養(yǎng)成長期習慣的概率就大很多了。
a. 案例:抖音的習慣養(yǎng)成是每天至少看一次視頻
以抖音為例,它的”啊哈時刻”可能是用戶看了幾個有趣的短視頻,一次看五個以上視頻的用戶次日留存率明顯高于其他用戶。但抖音并不滿足于一次性的”啊哈時刻”,它的習慣養(yǎng)成目標是讓用戶每天都看一次視頻,通過智能算法、信息流推薦等手段,每天給用戶推送感興趣的優(yōu)質內容,吸引他們天天刷抖音,久而久之養(yǎng)成使用習慣。
b. 案例:美團的習慣養(yǎng)成是每周訂至少3單
再來看美團,它的”啊哈時刻”可能是用戶在3天內完成首單,而要想留住用戶,目標是讓用戶養(yǎng)成每周至少點三單外賣的習慣。美團會在周一、周三等訂單高峰期通過各種活動、優(yōu)惠券吸引用戶下單,漸漸讓用戶習慣使用美團點外賣,從而實現高留存。
3. 只有將產品使用成為生活日常的一部分,才能保證長期留存
用戶養(yǎng)成習慣的最高境界,是將產品使用完全融入日常生活,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每天吃飯喝水一樣,使用產品成為一種本能需求,不需要任何外在激勵,用戶就會主動打開產品。這才是真正實現了用戶的長期留存。
03 應在新用戶留存期培養(yǎng)使用習慣的原因
1. 此時段用戶流失可能性高
1)留存曲線陡峭,用戶與產品關系脆弱
從大多數產品的留存曲線來看,用戶在新用戶階段流失的概率是最大的。這個階段留存曲線通常呈現陡峭的下降趨勢,表明大量新用戶在使用初期就流失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新用戶對產品的感知還比較淺層,與產品的關系較為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流失。
2)此時段稱為震蕩期,用戶流失概率大
將留存曲線下降最陡峭的那一階段,我們稱之為震蕩期,正是新用戶留存階段。在這一時期,用戶對產品還缺乏深度認知,也尚未建立起情感聯(lián)結,極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擾而流失。因此這個階段的用戶流失概率是很高的。
大部分的留存曲線都是這樣,在留存曲線比較陡峭,斜率比較大的這一段,我們把它叫做震蕩期,也就是新用戶留存的這個時期,那在這個時間段里面,用戶其實流失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也就是說其實它和產品之間建立的這個關系比較脆弱,比較不穩(wěn)定,還是有比較大的可能會流失掉。
2. 用戶處于使用產品的興奮期
1)新用戶登錄頻率遠高于老用戶
盡管新用戶留存期流失概率大,但這個階段也有利于培養(yǎng)用戶習慣的獨特優(yōu)勢,那就是用戶處于使用產品的興奮期。通過分析用戶使用數據可以發(fā)現,新用戶的人均登錄頻率往往遠高于老用戶。
這是因為新用戶對產品還懷有新鮮感,會主動探索產品的功能,因此打開頻率更高。
2)應利用新鮮勁培養(yǎng)用戶習慣
面對新用戶的這股使用產品的”新鮮勁”,我們要抓住機會,在用戶主動探索產品的過程中,引導他們體驗產品的核心功能和價值,通過精心設置的閉環(huán)路徑,把他們的好奇心和使用興趣轉化為穩(wěn)定的行為習慣。一旦建立起習慣,即便新鮮勁消退,也能保證用戶的持續(xù)留存和使用。
04 如何養(yǎng)成用戶使用習慣
1. 了解Hook模型,掌握習慣養(yǎng)成的理論基礎
要想高效地養(yǎng)成用戶習慣,我們需要理解習慣養(yǎng)成的理論基礎。Hook模型是解釋用戶習慣養(yǎng)成的經典理論之一。這一模型描述了觸發(fā)、行動、獎賞、投資四個步驟,循環(huán)往復從而形成用戶習慣。深入研究Hook模型,有助于我們剖析用戶習慣養(yǎng)成的內在路徑,指導產品的機制設計。
2. 應用用戶行為閉環(huán),引導用戶重復使用關鍵功能
在實際的產品運營中,建立用戶行為閉環(huán)是培養(yǎng)用戶使用習慣的關鍵手段。通過設置觸發(fā)條件,引導用戶主動完成關鍵行為,給予及時獎賞,提升用戶投入度,以此形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閉環(huán),驅動用戶重復使用產品的核心功能。
比如每日簽到、做任務領獎勵、升級解鎖新功能等,都是常見的行為閉環(huán)機制。
下一篇文章,我們將詳細說明如何通過hook機制,讓用戶養(yǎng)成習慣。
提升新用戶留存率,說到底就是要做好三件事:渠道、體驗、習慣。精準拉新,優(yōu)化渠道質量;持續(xù)上手,提升用戶體驗;行為閉環(huán),養(yǎng)成使用習慣。這三個策略相輔相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共同構建起新用戶留存的堅實堡壘。
本文由 @小黑哥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