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用戶心智的「訂閱」功能淺析

2 評論 12816 瀏覽 62 收藏 8 分鐘

脫離了用戶興趣的訂閱,其實是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的。

「訂閱」的場景是如何產生的?

訂閱功能比較主流的使用場景,是閱讀軟件、新聞頻道?;赗SS技術,逐漸衍生到不同的產品形態(tài)。RSS是一種信息聚合的技術,為了提供一種更為方便、高效的互聯網信息的發(fā)布和共享,用更少的時間分享更多的信息。簡單說,RSS也就是簡易信息聚合。

如同報紙期刊一樣,APP訂閱,有免費及收費兩大模式,免費模式能減輕用戶使用負擔及瀏覽壓力,收費模式,實際上是一種促進不斷開發(fā),創(chuàng)造新內容的行為,用新內容,或者高質量吸引用戶持續(xù)關注自己的產品。拋開收費的訂閱模式咱們暫且不說,今天小Q主要分析免費形態(tài)下的訂閱功能,并給一些總結及啟發(fā)。

「訂閱」功能能提供哪些便捷?

  1. 提高曝光率:第一時間讓用戶獲取更新;
  2. 個性化突出:可方便的對獲取信息進行整理;
  3. 減輕使用負擔:通過篩選后的內容,閱讀效率變高;
  4. 優(yōu)化使用場景:不易受到鏈接等事物干擾,便于用戶專心閱讀。

產生「訂閱」的心流是怎樣的?

1、容易遺忘,怕錯過一些關注信息時

(1)場景盤點

重要日程計劃(如,郵箱訂閱功能)、團購信息、打折優(yōu)惠、秒殺等

(2)用戶行為

有目的的收藏并關注

2、暫時沒有合適的內容,需要等待較長時間,且在出現的時刻獲得提醒

(1)場景盤點

特殊活動倒計時、低價機票提醒、等更(貼吧、連載小說等)推送提醒

(2)用戶行為

較長時間的關注,預留一定周期的等待

3、信息太過冗余,需要找到自己最常關注的內容,不想花費太多無用的時間尋找

(1)場景盤點

熱點時事、所關注的人更新的動態(tài)、更新頻率較高的相關信息,如:股票、天氣、機票等

(2)用戶行為

較高頻率的查看,需要精準推送和觸達

「訂閱」的產品功能怎么設計?

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化就意味著讓用戶的生活的便利。任何一類產品的智能化,無外乎是通過模擬線下用戶的使用場景,通過機器的高階方式,予以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減少用戶的思考成本,以上帝的視角解決用戶的普遍需求。

訂閱這一功能,簡單說來就是通過記錄用戶的行為喜好,產品通過機器的方式,推送合理的內容。對于推送對象的選擇, 盡量做到精準化,按照不同的維度、不同標簽去做細分推送。做細分推送很重要的一項基礎工作是對不同類型的用戶打標簽。通過豐富的標簽維度將用戶分類。比如按年齡、興趣愛好、用戶等級、照交易次數、新老、注冊時間、留存等。除非是針對全量用戶的消息,否則要減少全量推送。全量推送一方面會頻繁打擾用戶,另一方面多數用戶收到的是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這或將導致用戶卸載你的應用。

方法思路分析

(1)用戶端

提供一套能夠表達偏好的功能路線,如訂閱、收藏、關注等。

客戶端相關內容詳情頁,放置訂閱入口,用戶點選完成操作,后臺記錄結果。后臺根據業(yè)務邏輯匹配,講數據推送給前端APP。APP接收到消息后(訂閱類消息,通常為業(yè)務推送。業(yè)務推送,需要觸發(fā)某個業(yè)務邏輯后,程序自動完成推送。如發(fā)貨提醒,程序監(jiān)控到訂單已經產生運單號或已出庫,會主動給用戶發(fā)推送。),一般在顯示于手機通知欄,點擊消息調起APP進入消息詳情頁,點擊詳情頁左上角返回按鈕,則回到APP首頁。

(2)產品端

用最簡單的方式,收集用戶偏好,分析并智能化推送。

對于懶惰的用戶而言,輸入是最高的成本,通過點擊、選擇(甚至是單選)而產生的行為路徑是性價較高的方式?。這里所說的訂閱,前生就是“猜你喜歡”功能。猜你喜歡,從字面看,就能知道其含義。簡而言之就是產品可以簡略的收集用戶對內容的偏好,通過訂閱數值便可以拿到用戶對細分(粗略)內容的關注度。當獲取到用戶的信息后,可以根據TA的偏好通過算法對TA提供定制化的內容推送,消息推送是讓自己的用戶獲取信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式。在產品后臺將這些數據進行合理的算法分析,再反饋給個人用戶。換句話說,沒等用戶開口提出需求,產品就已經把用戶的需求解決了。

所以,類似聚合類閱讀平臺的產品模式,如新聞、資訊、O2O。最合理的訂閱推送模式,應該是:根據用戶「興趣」形成 Feed 流,如商品列表、貨源列表等,都可以效仿。其中,對于O2O模式的產品,畢竟感興趣的內容才是主體。因此,最大化的展示個性化的內容,才是王道。

小Q來總結

尊重用戶第一步就是把選擇的主動權還給用戶。喜歡與否,都應該讓用戶自己做出選擇!產品的設計如果要做好,更應該通過合理的數據推測出用戶的偏好,最大程度的貼近用戶的真實行為,讓用戶用著舒服。從數據去提煉用戶需求和使用場景,對不同的用戶群推送不同的內容,能大幅度提高消息的準確度和匹配度。

脫離了用戶興趣的訂閱,其實是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的。這樣做必然是得不到用戶認可的,根本不可能對用戶產生粘性。

#專欄作家#

Mandy權,微信公眾號:小Q聊產品,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善于資訊、母嬰、教育類產品設計與分析。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請問您覺得訂閱與收藏,除了主動推送和被動查看的區(qū)別之外,訂閱的特殊性在哪?

    回復
    1. 我覺得內容層面也不一樣,訂閱的主體主要是頻道/模塊/用戶,推送的內容往往是feed流;收藏的主體往往是某個用戶的某條內容,如果考慮加入推薦機制的話需要設計推薦維度模型:是否推薦收藏的這個用戶或這條內容相關標簽的其他內容。應用場景主要看用戶的需求偏好是興趣導向還是用戶導向為主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