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產(chǎn)品如何做好學習反饋?
編輯導語:“反饋”對于一個學生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這也是為什么各個教育主體都在不遺余力地堅持做“反饋”這件事情的原因。那么要如何進行反饋,什么樣的反饋才是有效反饋呢?一起來看看吧。
幾乎每個在線教育公司都在給學生進行學習反饋,可以說反饋無處不在。但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反饋,這在行業(yè)內(nèi)目前為止沒有一個非常統(tǒng)一的標準。那么什么樣的反饋是一個有效的反饋,應該如何去做反饋呢?以下內(nèi)容與大家分享和探討。
一、為什么要做反饋?
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為什么要做反饋,反饋有何意義。
這里需要引入一個研究概念——哈蒂排名。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教育研究所主任約翰·哈蒂教授運用元分析的統(tǒng)計技術,耗時15年,對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涉及2.46億兒童進行教育實證研究,并對138項因素按照影響力進行排名,這就是國際著名的“哈蒂排名”。“哈蒂排名”以實證研究和直觀數(shù)據(jù)的方式回答人們的困惑。
哈蒂在800多項元分析中,對影響學業(yè)成就的 252個因素進行了排序,并將他們按照影響力和效應量進行了排名。得出影響個人學業(yè)成就的因素中,“反饋”在“哈蒂排名”中位于前10,他所做的多次元分析綜合反饋的效應量在 0.70-0.79之間,遠高于平均效應量 0.40。
Ps:效應量是樣本間差異或相關程度的量化指標。效應量越大,表示兩個總體重疊的程度越小,效應越明顯。
(圖片中圈出的為反饋的效應量排名,原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通過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反饋對于一個學生的成長成就是至關重要的,也就是為什么各個教育主體都在不遺余力地堅持做“反饋”這件事情。
二、如何進行反饋
1. 什么樣的反饋是有效反饋
我們要做反饋,首先應該知道什么樣的反饋是有效的反饋,如果不知道這件事,相當于無頭蒼蠅白忙活,只是做了“自己認為的該給學生的反饋”。
一個有效的反饋需要具備三個特點且缺一不可:
- 要去哪里(目標)
- 當前在哪里(進度)
- 接下來怎么做(建議)
假設我們現(xiàn)在要對學生進行反饋,第一步可以通過測評明確知道學生當前的水平為其制定目標;第二步在設定目標的基礎上,告訴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哪個階段;第三步,需要告訴學生建議是什么,應該如何去做,這樣的一個反饋才是一個有效的有意義的反饋。
那么現(xiàn)在我們就可以判斷市面上哪些反饋是有效的有意義的,哪些反饋是“做了也白做”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在做競品分析的時候就有了“好與壞”的標準。
2. 反饋什么內(nèi)容
反饋需要有側重點,而且需要根據(jù)學生當前的學習階段去進行,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
對于學習者來說,從小白到進階再到精通,通常會經(jīng)歷表層學習、深層學習和遷移學習三個階段。
1)表層學習(小白階段)
他會在基礎知識、概念學習上投入很長的時間,這時候需要知道自己表現(xiàn)怎樣,錯在哪里,所以小白學習者應該在事實本身上進行反饋。
2)深層學習階段(進階階段)
他會進行概念關聯(lián),知識點關聯(lián),并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維和理解框架,這時候他需要得到更多的備選策略,也需要知道更加本質(zhì)發(fā)生事實的原因,促進他深層學習舉一反三。
所以進階階段的學生應該在更本質(zhì)的原因?qū)用孢M行反饋。
3)遷移學習(精通階段)
學生會把掌握的知識和理論應用到其他情景里面,他們需要并期待能夠自主地管理和掌控自己的學習,所以精通階段的學生需要在個人調(diào)節(jié)能力“軟實力”層面進行反饋。
也就是說,在學生各個不同的階段,我們需要給到學生應該不同的反饋視角和維度,而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統(tǒng)一反饋。
3. 什么時候去反饋
反饋的時機也是非常重要的,把握準反饋的時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饋應該有不同的時機,包括學習開始前的反饋、學習中的反饋、學習后的反饋,這里有點像我們所說的課前課中課后的概念。
1)學習開始前的反饋
需要明確告知學生當前的水平/階段,可以嘗試測評、或者問題溝通,了解到學生已經(jīng)知道什么。
對于已經(jīng)知道的可以降低重復,對于不知道不了解的著重教學。并為學生制定學習策略和目標,告知學生需要達成什么目標,以及達到目標或做的好的表現(xiàn)是什么。
2)學習過程中的反饋
因為學生在學習中已經(jīng)處于情境中,及時的反饋可以及時糾正學生的思維想法,更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盡可能不要把這種反饋放在課后。
3)學習后的反饋
其實當反饋在學習之后,價值會大大降低,但實際上不可避免的是我們的老師每天會在課后投入很大的精力進行課后反饋,如評作業(yè)、評卷子、寫評價等。
課后的反饋哈蒂在研究中建議減少使用評分,更多的采用有信息量和情感鏈接的面談和書面評論。
因為評分是一個總結性質(zhì)的反饋,也不包含改建的建議和下一步要怎么做,很難起到積極的效果,而且當學生把分數(shù)用于與他人比較時,他們接收到的更多的是一種情緒反饋,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學習。
4. 什么樣的反饋形式效果好
最好可以面談反饋,口頭的反饋可以產(chǎn)生情感上的聯(lián)系。
對于現(xiàn)在在線教育普遍的情況下,可以嘗試使用音頻或者視頻進行反饋,建立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情感鏈接的同時,減輕學生/家長的閱讀壓力,讓反饋變得更加有趣。
三、總結與建議
想要做一個有效的反饋,應該在學生學習前做好水平測評和目標制定、學習中做好及時反饋、學習后采用更具有情感鏈接的反饋。尤其是在學習中的即時反饋應該花大力氣去做,在實際反饋到學生主體層面,需要有3個要素:
- 學生目標
- 學生當前進度
- 對學生下一步建議
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小白到精通)應該給到不同側重點的反饋。同時需要注重過程,多做實時反饋,而不要去固定一個結果,在實時過程中捕捉情況,用于實時反饋。
在學習過程中完成反饋指導,可以嘗試個性化教學,分析學生水平情況之后,運用學習分析學、人工智能技術為學生個性化制定自適應的學習路線,對學生的表現(xiàn)作出智能診斷,并給出即時的反饋和提示。
反饋不必是一個大的反饋結果,可以拆分成各個場景的反饋,如課堂表現(xiàn)反饋、作業(yè)反饋、互動交流反饋等等,更有針對性,用于學生家長來說也更有針對性的可以了解到情況。
不必每個學生的反饋時間都一致,可以根據(jù)學生不同情況及時反饋;可以減少評分反饋,而多使用具有信息量和情感鏈接的反饋形式,可以使用口頭/音頻/視頻的反饋方式。
參考文獻:《可見的學習》,約翰·哈蒂(John Hattie),教育科學出版社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數(shù)據(jù)來源于部分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信息,特此申明。
本文由 @lilis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