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媒體思維玩轉電商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96.jpg)
現(xiàn)在很多做電商的商家都覺得電商越來越難做了。我們暫且撇開行業(yè)的激烈競爭不說,根本原因是很多商家對電商快速變化的認知不足。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很多商家跟不上移動電商的變化,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電商的思維。PC互聯(lián)網時代的傳統(tǒng)電商是連接人與機器的生意,生意是圍繞平臺建立起來的。而移動電商時代是連接人的生意,做自媒體同樣是建立在以人為中心,不妨用自媒體的思維去做電商。
自我導向思維
自媒體是捍衛(wèi)自我個性化解讀的獨立性,是以原創(chuàng)內容為王的。同樣,移動電商要以產品為王,產品就是自媒體的內容。選款就是你的內容定位,產品設計就是你的文風。
首先,在選款上,必須體現(xiàn)出個人優(yōu)勢或特點。最好是自己原創(chuàng)或手工制作的,比如手工裝飾品;或者與自已所在領域相關的產品,比如搞音樂的人,可以賣樂器;還有可以選擇自己有渠道優(yōu)勢的產品,比如有廠家資源的產品或自家的土特產。
其次,在產品的設計上,必須是自我認知的情感抒發(fā)。現(xiàn)在淘寶天貓上數以億計的產品,同質化太嚴重,包裝太過度,很多商家只知道抄襲、跟風,而忽略產品的本質。移動電商時代的產品設計就應該拋開浮夸的表面,挖掘內在,歸本溯源,再加上個人的小情懷。不過這個實現(xiàn)起來不容易,需要對行業(yè)有專業(yè)的認識,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
極致單品思維
自媒體強調的是個性和立場,極致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意見。傳統(tǒng)電商的商家往往追求大而全,想盡量的多做,這樣會導致生產過剩,同質化嚴重,個性化需求被忽視。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日趨強烈,商家只有走極致、專注的路線,才能尋求突破。
首先,要去SKU化,店鋪的產品數量盡量精簡,越少越好,甚至一兩款產品都是可以的。很多店鋪的現(xiàn)狀是上架了很多款產品,以為就能多賣,其實這是很不科學的。產品越多,管理越滯后,沒有重點。并且很多產品都沒銷量,嚴重影響店鋪的動銷率。
然后,在品類上也要專注在單一的細分品類,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店鋪的專業(yè),行業(yè)相關度也是很高的。這就是極致單品的思維,將個性化特點發(fā)揮到極致。
反競爭思維
自媒體的核心就是個人,對自己的媒體產品有絕對的話語權,不受市場競爭的影響。移動電商時代的做法就是要忘掉競爭,突出個性。
首先,要忘掉銷量,忘掉KPI,要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產品品質上,要以品質取勝,要更加關注DSR、買家體驗,產品品質才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然后,不要去打價格戰(zhàn)。過度的價格戰(zhàn)只會損害品質,影響體驗度,丟掉老客戶。要讓買家看好的是你的產品,你的個性化,而不是你的價格。
粉絲經濟思維
運營自媒體就是要獲取特定的粉絲群體,就是要有一群忠實的擁躉愿意聽你嘮叨,傾訴你的內心世界。久而久之,粉絲就成了你的自媒體的核心價值。同樣可以把做電商當成是玩粉絲來運營:
第一,注重客戶引導。在客戶下單成交后,可以通過各種售后途徑,引導客戶關注微信、微博,有意識地將客戶培養(yǎng)成自己的粉絲。
第二,拉近客戶距離。可建立QQ群、微信群、微社區(qū)等特定的組織群,發(fā)布一些產品相關的資訊,分享,活動,互動游戲,維護客戶資源,調動粉絲參與度,拉近與客戶之間的關系,讓老客戶變成你的忠實客戶。
第三,客戶價值轉化。當積累了一定的客戶信任度之后,可以通過一些誘導活動,鼓勵老客戶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上面曬圖、分享,甚至忠實客戶還會自發(fā)的秀一些產品使用心得,這樣無形中客戶就幫你打了一個很好的廣告。最終讓老客戶主動做你的“免費推銷員”,達到了客戶價值轉化的目的。
如今的電商不是越來越難做,而是商家還是停留在傳統(tǒng)電商的思維,跟不上行業(yè)的變化。用玩自媒體的思維去顛覆傳統(tǒng)電商,移動電商做的就是連接人的生意,而不是平臺和店鋪的生意。最終可以歸結為一個中心,即「無店思維」,這是移動電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投廣告,不靠平臺,生意還能保持持續(xù)的增長。
作者:巴斯
來源:艾瑞網
原文地址:http://column.iresearch.cn/u/ybsk/699997.shtml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