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分析拆解:如何設計一個運營活動類H5?

13 評論 52335 瀏覽 304 收藏 25 分鐘

本篇可以滿足以下需求:想知道產(chǎn)品從0到1的詳細設計思路?想知道運營提出的活動類H5該怎么實現(xiàn)?解構一個真實的案例?原型之前PRD之前有哪些工作?

最近,做運營的朋友要跟進公司的一個活動H5,第一次跟產(chǎn)品對接,因為希望能夠溝通順利,要我推薦學習產(chǎn)品的資料。

關于產(chǎn)品方法論跟設計的資料是有許多,但考慮到她也只是短期任務,我很遺憾地表示,沒有多少合適的。是的,iOS人機交互指南、啟示錄、用戶體驗要素、don’t make me think、梁寧產(chǎn)品思維三十講等經(jīng)典材料并不能讓人渡過初學期的手忙慌亂。

真正的從零到一的系統(tǒng)性資料很少,有的,都去開課賺錢了,還良莠不齊。

即使是在線課程,當年學習為期三個月的騰訊課堂的BAT導師陣容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入門實戰(zhàn)班時,同期學員問的最多的,一直是同一句話,有沒有案例。案例可以參考別人解題思路,從而糾正自己的思考方向。但完整的案例很少,往往不全,既然如此,那不妨我直接來寫一篇來說明。

作為運營的高頻需求,活動類需求有明確的策劃目的,完整的生命周期,獨立的邏輯,靈活多變的形態(tài),設計的時候接近于一個小產(chǎn)品,還適合用于拿來當案例。

本文就以實際的活動,來展示一個活動類H5,如何幾經(jīng)波折地從一紙方案到產(chǎn)品成型的。

項目起點

產(chǎn)品的日常。

運營QQ傳了個word文檔,說要做一個H5。打開文檔一看,是一個活動的策劃方案,如下圖所示。重點是,這并不是個簡單的活動方案。

簡單的活動方案,運營直接用一張海報自己也能解決;但是涉及到限定條件報名、展示個性化用戶信息、數(shù)據(jù)收集、線上計分、數(shù)據(jù)實時更新、活動狀態(tài)隨時間變更、用戶互動、多頁面條件判斷切換的,尤其是越多要素重疊的,這種綜合性考慮的工作就果斷交給產(chǎn)品經(jīng)理吧。

主流程上,無論是靠自己想還是靠借鑒,細心一點,確實是可以做出八九不離十的東西。但是隨之而產(chǎn)生的異常流程、支線流程和反向流程,未經(jīng)訓練的人不要說考慮,甚至都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專業(yè)的事情交給專業(yè)的人。

我們來看看這份作為需求的起點的文檔:

活動策劃方案

這個文檔跟實際的差不多,只刪減了一些跟產(chǎn)品無關的要素。對于這種確定的需求,可以省點真假需求的功夫,將重點落在需求的產(chǎn)品化上。

閱讀文本,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至少知道這是一個以活躍主播的比賽類活動,有觀眾攢票、投票環(huán)節(jié);有主播爭奪榜單排名、選擇獎品、魚豆加成環(huán)節(jié)。

在講怎么跟運營進一步溝通細節(jié)之前,先簡單介紹下當時背景,關于行業(yè)、用戶、產(chǎn)品、功能模塊,有個整體的認識。

項目背景

我們的產(chǎn)品是細分領域的平臺型APP,用戶人群是休閑垂釣愛好者,男性用戶為主,是C端用戶的場景化服務類平臺(類似悅跑圈、GOSIK),有直播的模塊做社交,試水商城做商業(yè)變現(xiàn)。

跟素人直播的不一樣,我們的直播是限定垂釣主題的,偏戶外,業(yè)余時間較活躍。所以直播間的設計,也并不會特別花哨,有所側重地配置常規(guī)的互動,如:紅包發(fā)放和禮物打賞。直播強調實時性跟互動,日?;顒佣家鞑ジ脩綦p端配合。

魚豆是虛擬幣,主播收到禮物會根據(jù)價值折算成魚豆,魚豆可以提現(xiàn)為人民幣,是主播的商業(yè)線。

確定需求

了解完背景,回到當前,現(xiàn)在,運營將活動方案交到你手中了,你接下來該怎么做呢?

很多人是立刻去畫原型圖先給個方案出來。

不,別傻,你在這個節(jié)點上立刻畫出來的原型,只是意淫的原型。你得意地交付文檔時,收獲的不過是運營跟技術的深深的鄙視。

所以此時你該干嘛?

該錙銖必較地了解事情的全貌。沒有人能一次性地傳遞所有的信息,即使能,也沒有人能一次性地接收到所有的信息。

不信?

關于溝通過程的損耗,可以看上一篇文章【從底層邏輯到實踐應用,產(chǎn)品經(jīng)理應該擁有怎樣的溝通能力?

活動方案提到的不過是必要的信息,你最多能得到些基礎的認識,是現(xiàn)象?,F(xiàn)象背后的考慮,你一無所知。所以此時要打鐵趁熱,跟運營通盤了解活動方案產(chǎn)生的來龍去脈、步驟節(jié)點、注意事項、角色行為…

了解到什么程度?

最理想的情況是,比運營還要熟悉方案。

1. 理清主流程

了解事情的全貌應該從宏觀到微觀,第一步先了解大方向和主流程,細節(jié)點都可以放在后面慢慢來。因為溝通也不是一次兩次,將會完全貫穿整個設計和開發(fā)流程。

理解目的,也就是在設計中把握了大方向和原則。

本活動目的是以活躍主播為主線程,以提高福利為驅動點,在這個過程中拉動用戶活躍(攢票 、投票),做商業(yè)試水(主播禮包、直播間禮包)。

所以,主流程是:主播報名-觀眾攢票-比賽日PK-Top10主播入圍-選禮包-掛禮包-主播攢分-達標有獎。

2. 梳理業(yè)務流程

主流程是個很粗略的認識而已,進一步跟運營梳理主流程的細分流程、支線流程,流程能夠推進,都是靠角色,所以要確定角色的關鍵步驟。

角色之間的配合和互動,用圖形來顯示會更直觀清晰,一圖解千愁,下方的主播-用戶的任務流程圖,將含混不清的主流程理成不同的角色線。

從圖中你可以看出,主播線是主線,用戶線是輔線,在設計上考慮零散輔線如何拼合到主線里。

業(yè)務流程圖

3. 場景推演

業(yè)務流程可復雜可簡單,畫出來之后,可以知道該活動的比賽落在前半段,后半段是主播掙錢之路。稍微以場景一推演,就會發(fā)現(xiàn)有不合理的點在。

主播可以始終靠利益驅動,比賽入圍有獎品,入圍之后還可以持續(xù)掙高提成。但是用戶端呢,基于榮譽感,將主播合理推上榜入圍之后,他們就不再有理由做后續(xù)的支持了。畢竟,看直播本身是個娛樂消遣行為,談到掙錢就很違背初衷了。

于是,當時我建議將活動改為二段賽制,入圍之后的主播還會進行同臺競技,并且為了營造緊湊感,實時反饋,榜單設為周榜,魚豆也該按周加成。

運營很快就接受建議并用了新的方案。

需求是可以更改的,但的為了更有效的結果,最好有理有據(jù),有解決方案。作為需求產(chǎn)品化的負責人,一切都是用戶體驗,你是有義務替運營完善方案的。

在場景推演階段,可如圖般用思維導圖來做梳理和分析,不重不漏記錄想法。用角色視角想象他們的關注點,有利于安排信息架構。

需求分析和梳理

4. 功能結構

方案給定,需求、業(yè)務流程、場景確定,此時可以跟運營暫告一段落,將注意力放在將想法轉化為方案上。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文檔規(guī)范,而不同的產(chǎn)品經(jīng)理也有不同的工作習慣。產(chǎn)品無定法,基本上能完成地具現(xiàn)化你的構思和設計的,就是成功的文檔。

將想法轉為具體功能點,可用全局功能結構圖表達,時刻留意用MECE法則來梳理,保證邏輯和完整。

從圖中可以看出:客戶端的功能是分別由H5端跟APP端分別承擔的,APP稍微調整,借用已有的直播間互動功能。而H5端是從零設計的頁面,展示現(xiàn)實活動信息和進度明細,后臺配合客戶端的修改,增加禮包管理和數(shù)據(jù)導出的功能。

全局功能結構圖

有些小伙伴可能發(fā)現(xiàn)名詞前后不一致了,這個是經(jīng)過主題和創(chuàng)意確定后的版本。

一般來講,運營有要求的話,交給產(chǎn)品前,活動方案應該定好一切能確定的部分。但因為本人文案是團隊最好的,所以運營很放心將創(chuàng)意、文案部分交給了我(方案里活動主題一直都是空的),我在做產(chǎn)品方案的時候才確定下來,但是為了文檔的一致性,這里采取最終版。

這個屬于團隊成員優(yōu)勢互補,各展所長吧。有,很好;沒有,就各司其職。

產(chǎn)品方案

從抽象功能點,到技術可執(zhí)行,是通過原型和產(chǎn)品文檔來轉化的。

產(chǎn)品方案以原型的方式確立之后,可以找運營跟技術過一遍。在確定需求滿足,技術上可行,成本精簡后,就交付給設計、測試和開發(fā),如果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問題,還得來回修改到基本無異議。之后還需補全其他文檔。

原型是產(chǎn)品文檔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因產(chǎn)品形態(tài)、復雜度、開發(fā)進度,其他類的產(chǎn)品文檔也許有所取舍,但是原型是必不可少的,它展示產(chǎn)品的最終形態(tài)和功能,是所有人溝通的共識,尤其在小團隊。

1. 整體構思

在此次的設計中,活動有效動作是APP直播間互動,而活動信息是在H5端,設計時注意兩端信息的聯(lián)動。相關的后臺功能,在此處省略不提。

APP跟H5的連接點在直播間的廣告位,和首頁的banner廣告位。

App端和H5端主界面

首頁banner獲取用戶信息,而直播間H5頁面,獲取的是當前直播間主播的參賽信息。無論是主播還是用戶,在直播間切H5,都會中斷當前的進程。

所以呢,H5設計的時候信息要高度集中在主版面展示,削減層級,做到信息都在手邊,縮短查找時間和步驟。一些強調實時性的信息,也會在直播間的評論區(qū)以消息的形式播報,減少用戶和主播的頻繁切換頁面查看。

2. H5活動頁

H5的活動頁的整體框架扁平,按照常規(guī)的做法降低學習成本,將相對低頻的信息,獎勵跟規(guī)則放在第二層級,高頻的榜單跟主播進度放在第一層級。

我們拿主播信息欄跟榜單來說下設計的思路。

(1)主播信息欄設計

主播信息欄承擔比榜單更多功能,是用戶和主播第一關心的信息。實際上理解到二段賽程、多狀態(tài)、多項分值統(tǒng)計、魚豆比例加成,就知道主播處的設計必定要更復雜,但是這些復雜盡量留給設計人員跟后臺程序,任何時候用戶能感知的遵循簡單和必要原則。

1)未報名-啟航期

分階段來說明主播的狀態(tài)信息欄的設計,先放第一階段,下圖顯示的順序依次是:未報名—>啟航期-非比賽日—>啟航期-比賽日-Top10—>啟航期-比賽日-非Top10。(報名成功與否,失敗理由并不在此展示)

設計思路:

  1. 狀態(tài)條顯示主播當前賽程,有努力啟航與遠航尋寶兩個狀態(tài);
  2. 對于未報名的用戶為獎品、規(guī)則和報名截止期限;
  3. 已報名的新手關注當前任務,未到比賽日是拉票攢票,攢票規(guī)則,一周僅周六是投票比賽,其余時間都是需要靠用戶看直播累積票數(shù),此處可以同時提醒主播跟粉絲;
  4. 關注自己的排名跟進度,Top10關注自己跟臨近對手的差距,非Top10的關注跟第十名的差距,顯示項目會有所不同;
  5. 此處不需要區(qū)分主播跟用戶的可見的信息。

主播信息欄-未報名到啟航期

2)遠航期-活動結束

第二階段的圖片順序為:遠航期-用戶版—>遠航期-主播版-明細收起—>遠航期-主播版-明細展開—>活動結束。

設計思路:

  1. 魚豆的明細信息是僅主播可見的,所以在遠航階段要區(qū)分用戶版跟主播版;
  2. 遠航賽主播的關注點都在魚豆,所以直接地看到本周的魚豆獎勵;
  3. 魚豆加成是個最終結果,基于我們的用戶非常較真的性格,減少可預見解釋性的工作,此處的轉換關系要明白地表達出來,從起點到終點:周分值-分值魚豆換算比例-基礎魚豆乘以比例-獎勵魚豆;
  4. 可以使用圖表說明的地方,盡量都用圖表,一圖解千愁,注意視覺線索清晰,數(shù)據(jù)點多就分區(qū)表示;
  5. 在用戶會迷惑的地方加上規(guī)則的跳轉,此處魚豆開礦指南是原規(guī)則說明的一部分。

主播信息欄-遠航期到活動結束

3)主播全流程即使是用來說明主播欄的一個狀態(tài),上面的截取的原型圖也只是部分,完整流程可以見下方的主播欄頁面流程圖-主播版,將沒有在上圖顯示的支線流程和異常流程補全。

主播欄頁面流程圖-主播版

主播信息欄流程相對復雜,信息量大,分角色視角,擁有完整的生命周期。以原型和頁面流程圖加設計思路講解,看到這里,其實你已經(jīng)知曉一個小產(chǎn)品是怎樣成型了。

但是設計過程有時候并不總能這樣一氣呵成,即使在前期充分溝通,也免不了在過原型的時候,需求方變更或者補充需求。接下來部分借票選啟航榜的設計順道介紹改需求這件事。

(2)票選啟航榜

主播信息欄采取了雙榜單的形式,因為榜單是不跟主播的時間線的,啟航跟遠航是有兩個月的并行重疊,不能假定用戶只關注一個主播,所以排版上是雙榜單并列。

第一個榜單-票選啟航榜的設計會比較特殊,原本是常規(guī)的本周榜跟上周榜,垂直列表。但是過原型的時候,運營希望可以弱化競爭。理由是上次沖榜競爭造成主播的不愉快,在核心用戶群也有反饋。

還記得我們的此次活動的目的么,其實并不在于選出最具人氣的主播,所以是可以更改的。

難題:

雖然需求是正確的,但是滿足起來是有難度的:

  1. 每周Top10+500票的規(guī)則是不變的,也就是所有人都得直觀看到Top10;
  2. 淡化競爭要素,表觀上得弱化榜單排名;
  3. 主播和粉絲必須看到實時排名,以決定自己的行動對策;
  4. 榜單不是采取及格制,而是排名制,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確定哪些參賽選手是勝利者…

本質上就是在一個必須呈現(xiàn)榜單和實時排名的地方,要求弱化排名,是不是有點像五彩斑斕的黑?

解決思路:

最終的方案是,將主播跟粉絲關心的排名差距,分到主播狀態(tài)信息欄去;而榜單從全部主播的垂直排位,改為將Top10獨立區(qū)分作橫向的滾動專區(qū)。因為競爭最激烈的正好是在頭部。對于平臺和主播而言,進入Top10就足夠了,名次是無所謂的。

為了給Top10橫向滾動區(qū)出師有名,結合我們的用戶群和產(chǎn)品特性,將第一賽段的在創(chuàng)意上定為每周所有主播爭奪十張船票(弱化排名),滾動區(qū)定義為起航席位爭奪區(qū),UI設計上以船載形象來強化認知,比賽結束還待在十個席位里的主播就為勝,可以成功啟航。進入第二賽段,開船出海,遠航尋寶,開采魚豆寶礦。

(P.S.所以說這個運營上的個性化限制最后補完了活動的創(chuàng)意和主題)

原型定稿:

設計思路為:

  1. 比賽分值統(tǒng)計是在周六12點截止,周日凌晨即開始新賽周,所以除了本周榜之外還需上周榜,上周榜只需要顯示成功啟航的主播即可;
  2. 本周榜又分為啟航席位爭奪區(qū),和普通垂直列表區(qū),直觀地拉開準Top10和其他選手的差距;
  3. 所有直播中選手,以直播標識標記出來,用戶可以快速加入并將手頭選票投出;
  4. Top10最直觀的就只有自己的排位(此處沒顯示),其他Top10的不會一目了然,弱化了排位競爭;
  5. 對于有主觀查看意愿的用戶而言,可以手動滾動席位爭奪區(qū)查看明細;
  6. Top10因為有500票的門檻設置,實際人數(shù)可能少于10,所以垂直列表區(qū)的No.11的數(shù)值需要服務端可控。

實際上設計思路處處體現(xiàn)在功能結構、流程、頁面原型上,在輸出文檔的時候就已經(jīng)包括在內(nèi),并不真的都需要寫下來。但是設計要合情合理,自己心中有數(shù),在其他同事要求說明的時候能答出來能寫出來。

3. APP端

APP都是利用好已有的直播間功能,因為活動是階段性的,盡量減少對原有APP的邏輯的影響,在滿足需求的情況下,考慮技術成本,復用已有模塊。

在APP端要注意做好往H5活動導流,在賽前、賽中和賽后在評論區(qū)和禮物打賞區(qū)做引導和提醒,其中注意兼顧平衡對潛在參與用戶的動員,和不感興趣用戶的防打擾。

APP端部分原型圖如下,整體的文案圖案跟主題風格一致,在禮物區(qū)指定禮物的點擊和不點擊里,體現(xiàn)活動進程和做好引導。

產(chǎn)品方案的其他部分也按照相似的流程形成,不再一一列出。如果有需要的話,后續(xù)會將整理后的原型的鏈接附上。

開發(fā)上線:

原型和相關文檔跟運營確定之后,跟技術溝通過之后,就可以交付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開發(fā)。

接下來按照以下步驟推進:

  1. 開發(fā)期間保持密切的溝通,重視來自開發(fā)同學的修改意見;
  2. 在上線之前,測試驗收需求是否完整實現(xiàn);
  3. 上線運營后,在各個重要節(jié)點跟運營保持密切溝通,留意下是否行為和數(shù)據(jù)正常;
  4. 活動結束之后,復盤流程,總結經(jīng)驗,下次改進。

上線是檢驗一款產(chǎn)品的試金石,上線之后小問題大狀況都可能有,至于多少,取決很多因素,看團隊。當然,如果你有追求,至少要減少在自己負責和交接環(huán)節(jié)上的坑,提升實力任何時候都是一個人的基本面。

結語

至此,一個活動H5從0到1到100的生命周期,你都已經(jīng)見證完畢。

無論是從一個想法還是一份活動方案作為項目起點,無論你前期是否參與討論,作為產(chǎn)品,在開始產(chǎn)品設計之前,必需先巨細無遺地向需求方理解需求,再梳理業(yè)務流程,將需求轉化為具體功能點,全局排布分配功能,繪制原型,跟需求方確認方案滿足需求,然后向技術交付最終版的原型、流程圖、腦圖、文字、表格等產(chǎn)品文檔。之后跟進產(chǎn)品實現(xiàn)和上線,到最終實施的效果跟預期一致,才算暫告一段落。

關于改動和需求變更,越早提越好,問題越早發(fā)現(xiàn)越好。一個基本節(jié)點是,項目進入了開發(fā)環(huán)節(jié),就不能隨意改動了,越到開發(fā)末期越是如此,除非關鍵邏輯和大問題。

本文完整看下來,你就算是入門了,至于進階跟提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由 @?閱天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精彩,尤其是對一個需求進行抽絲剝繭,最終化為產(chǎn)品需求,還有正逆向流程的考慮,受用了。

    來自江蘇 回復
  2. 寫的很詳細了 系統(tǒng)的思考過程 也是對初學者的一個學習教程,目前在做這塊事情,感同身受,斗魚吧這是,,魚豆,貌似是同行了

    來自北京 回復
  3. 后面講的太。。局外人聽不懂了都,最好把成品也分享出來,看起來更連貫整體

    來自上海 回復
  4. 本人是個交互,講實話,文章確實有些難理解。

    來自北京 回復
    1. 這個會比較偏業(yè)務跟運營的視角,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fā)

      來自廣東 回復
  5. 你好;可以附上業(yè)務流程、原型的鏈接嗎?

    來自廣東 回復
  6. 您好~覺得您的文章寫得很好,有些問題還想問您,可以私聊一下嗎?

    來自上海 回復
  7. 給你點贊~,寫得太好了,立馬就能用上。

    來自上海 回復
  8. 筆者為什么不去提煉一下,全程把自己的項目記錄了一遍,好像在做項目復盤,沒有提煉出什么東西

    來自浙江 回復
    1. 這篇文章有需求在的,就是給像我朋友一樣的對產(chǎn)品設計流程不清楚的讀者了解情況。至于提煉,其實已經(jīng)有許多文章在做這樣的事情,提煉不是難題,后續(xù)會有別的文章做這個事情,難的是系統(tǒng)性的思考。

      btw,你想看哪個方面上的提煉?

      來自廣東 回復
    2. ??

      來自浙江 回復
  9. 對小白來說有點難掌握啊 ??

    來自遼寧 回復
    1. 這個活動本身并不簡單,所以實現(xiàn)起來沒有多少可簡化的環(huán)節(jié),對新手來說是有些難度的。
      小白一開始不會交給你整個模塊的,是從小的功能點,部分的界面入手的,做到本文的水平還是需要時間的。
      相對獨立簡單又通用的案例,就是登錄注冊設計了,你可以自己做一個,再找對應的文章對比下。我之前也寫過一篇關于登錄注冊設計的,也可以看下。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