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開創(chuàng)個人升維逆襲可能

0 評論 6675 瀏覽 1 收藏 7 分鐘

自媒體的逆襲和傳統(tǒng)媒體的陷落并不會以我生你死的狀況出現(xiàn)。它們會到達各自的一個峰值,然后停留在各自的領地。自媒體負責除“新聞聯(lián)播”和“天氣預報”之外的其他所有節(jié)目。

魯迅先生如果活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估計就很有可能無法達到在民國時期那樣的文學造詣,因為以他的脾性,可能天天就忙著跟網絡文學青年或二逼青年打嘴仗了。

老先生的文風我很喜歡,素來以挖苦反諷擅長,在民國的報刊中也經常與人對罵,不過那時的信息管道極其有限,主戰(zhàn)場就是那么幾份報紙,而且施罵者與被罵者雖然可能都有各自的粉絲群,但很難有信息聚集管道形成“水軍”優(yōu)勢。哪像現(xiàn)在啊,明星如果對罵,網上輕易就可以集結好幾個集團軍規(guī)模的粉絲,為各自的偶像搖旗吶喊加入罵陣!

如果把魯迅先生放在當下,搞個類似“羅輯思維”或“曉說”的自媒體視頻,以先生的文學厚識,及被罵的人都不禁贊嘆的辛辣犀利文風,估計每期的觀看點擊量保不準都是按億來計算!

說到“羅輯思維”和“曉說”,這兩者可以算得上是自媒體的佼佼者之二,一個可以說是時事現(xiàn)狀雜談派,一個算是古今中外包打聽,各成一系,也都籠絡了數百萬的粉絲。

羅胖面對視頻的一顰一笑,還是多少能看出正統(tǒng)媒體人的影子,言辭雖幽默討巧,但身形基本都是正襟危坐,也算是多年科班運作遺留下的影響;但反傳統(tǒng)的精神卻時不時在節(jié)目中流露出來。

就像他節(jié)目中所說:“羅輯思維的內容就是要確保每期沒有規(guī)律可循…”,羅胖很睿智的發(fā)現(xiàn)了互聯(lián)網時代人們對于網絡上話題的注意力極度渙散,說朝三暮四也毫不為過。作為一個以社會熱點時事為調侃基準的自媒體節(jié)目,如果把內容封閉于某一領域,期望吸引特定的死忠粉絲,無異于自尋死路。因此,只有不斷天南海北的胡侃,保證寬泛有趣的同時,又不要有太深的思想境界(說的不能太深,太深了估計又會損失很多腦容量有限只圖聽個痛快的觀眾)。

曉松則更像北京胡同里的孩子。小時候我在北京生活,身邊這種“侃爺”很多,一碟花生米、一碟豬頭肉、一瓶二鍋頭,倆三人就能天南海北一晚上?!皶哉f”只不過把環(huán)境換成了情調小資的茶館或咖啡館,這樣才能吸引文藝女青年嘛,文采再好,也需要好門臉兒先把人吸引進來。你要是叫曉松每期節(jié)目頭上都裹著白毛巾卷著褲頭蹲黃河邊瞎貧,內容就是再豐富有趣,也得損失三分之二的點擊量!

二鍋頭酒瓶換成了咖啡磨豆機,花生米豬頭肉換成了文人騷客扇,本質還是“侃大山”。

但是憑借互聯(lián)網、移動互聯(lián)網的滲透效應,自媒體能實現(xiàn)最大化的潛在客戶吸引力度,不喜歡的僅僅就是不看你的內容而已,但是喜歡你的內容風格的,會源源不斷的聚攏而來.這就像一個精準吸收的“黑洞”, 它只吸收那些對它感興趣的,而放過那些路過的。

通觀網絡上比較火的自媒體,基本都是輕內容重花式(輕內容并不是說內容膚淺,而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把道理說得淺顯易懂,這還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重花式則是你要一張伶牙俐齒,能把上個廁所上升成一個人體自我糾錯排除機制的話題),因為網絡自媒體爭取的是人們的碎片化時間,誰都不想在碎片化時間內還收聽嚴謹深邃晦澀難懂的理論。

這也注定了自媒體不可能像正統(tǒng)媒體那樣,動用充分的資源對一個內容去做更長時間更深層次的話題延伸,任何一個能夠玩轉自媒體的“人精兒”都不會傻到去做那樣“以己之短,博人之長”的蠢事。

傳統(tǒng)媒體放下身段去和自媒體肉搏,則差不多是該達到“何棄療”的病況了。帕瓦羅蒂有他的粉絲,邁克爾·杰克遜有他的粉絲,帕瓦羅蒂絕不會蠢到改唱R&B去博取邁克爾的歌迷,但是我們卻常??吹絺鹘y(tǒng)媒體脫下禮服,投身互聯(lián)網自媒體的泥淖中,打著自己并不擅長的英式橄欖球。結果可想而知。

自媒體的逆襲和傳統(tǒng)媒體的陷落并不會以我生你死的狀況出現(xiàn)。它們會到達各自的一個峰值,然后停留在各自的領地。自媒體負責除“新聞聯(lián)播”和“天氣預報”之外的其他所有節(jié)目,呵呵,也許吧。

互聯(lián)網乃至移動互聯(lián)網應該是人類誕生以來最好的發(fā)明之一,它把個人思想投射的能力放大到了極致,正印證了兩千多年前荀子的那句話:“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如果說二向箔(詳見劉慈欣《三體》)是降維攻擊武器的話,移動互聯(lián)網也許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升維逆襲。

來源: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