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優(yōu)秀的作品集,需要準備6個月時間
本文的主要內容主要有兩點,一分析作品集需要的合理時間及合理時間的由來,二對待工作中界面的態(tài)度問題及解決方案。
今天我要分享的內容,相信很多設計師都感同身受。每當我們另謀高就時,才發(fā)現(xiàn)作品集中沒作品,線上產品又拿不出手;緊接著就是一味的訴苦抱怨,恨自己沒有遇到好的平臺,沒有遇到一個重視設計的好老板,沒有好的產品經(jīng)理,沒有可以實現(xiàn)自己設計的好開發(fā)等等,太多的苦水吐不完。
其實呢,自己沒有好的作品怨不到其他人,我們活該而已。
喂……等等……別激動……大家收起菜刀,請往下看,相信下面的內容可以讓你改變認知,盡早回頭是岸:
一、什么,作品集準備周期要6個月?
我們來回憶下,每當身邊的人問你有沒有準備作品集時,我們是不是都有過類似的回答:“我還沒打算換工作,等要換的時候再準備吧!”;亦或是“現(xiàn)在手上的作品都不太滿意,等我改到滿意的時候在開始準備”。
其實這些都是借口,問題在于:我們對優(yōu)秀作品集需要的時間的沒有概念,才會一拖再拖。
我們要清楚:準備作品集就和期末考試一樣,沒有前半年的學習,只靠一兩周的突擊是不會有好成績的。
所以我認為:一個優(yōu)秀的作品集準備周期最低要需要用半年的時間(強調下,我說的準備作品集是指,從0到1,不是作品集改版)。
心存質疑的童鞋請往下看,接下來我會通過三點說明為什么我們要準備6個月:
1. 設計依據(jù)
作品集不僅要把我們平日的設計稿挑選精品集合起來,還要對每一個我們自己覺得好的地方作出設計說明——因為面試官也會通過作品的內容提出很多專業(yè)性的問題,所以整理作品集的過程也是我們對項目再次認知的過程。
通常我們會在界面附近加入一些設計依據(jù)和產品概述等文字(即便不放到作品集中,我也是需要花時間去思考的,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充分體現(xiàn)出自身對專業(yè)的理解和運用。對于作品集而言,我們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的調查研究過程與完成作品本身同樣重要。
時間消耗:掌握基本的設計理論,了解產品思路,可以完整并流暢的說出設計依據(jù);為了體現(xiàn)表達的邏輯性,還需要練習文字的書寫能力。
2. 反復更改
我們在整理作品集的時候由于每套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間周期不同,即便是自己的設計作品,也會因時間差導致設計質量的不同,所以需要我們不定期進行維護來保證放入作品集后不會拉低你整體的分數(shù)。
對于維護的范圍那就很廣了,可以是目前的項目,也可以是之前的項目,甚至已經(jīng)死掉的項目(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反正我是除沒上線的,全是死掉的,微笑)——如果你覺得這是你喜歡的,或者是可以體現(xiàn)你想法的項目,就可以自己去優(yōu)化迭代,變成自己的作品。
時間消耗:回顧往期項目需求,合理更改界面模塊的內容,定期對已有界面進行更新維護。
(除公司內必須做的之外,我們自己的也需要維護)
3. 碎片化
大部分人的作品集都是利用碎片化時間去做的,了解上面兩點后,可能有些人還是會認為半年的時間太久了。
但是要知道的是:大部分人的作品集都是利用碎片化時間去做的,我們可以做道數(shù)學題求證一下:半年到底約等于多長時間?
理想一點,我們每天抽出2個小時來整理作品集:
100天 = 200個小時,200小時 ÷ 24小時 = 8.3天
當然8.3天是每天全體24小時的做圖,這樣不現(xiàn)實。
我們在把時間分一下:一天8小時工作量:
200小時÷8=25天
——所以看似準備半年的作品集,實際上我們也只用了25天而已。
上面所述還不排除娛樂、聚餐、看電影、加班等不確定因素在內,所以半年的準備時間已經(jīng)很緊迫了——真的等你開始準備換工作才去做執(zhí)行的話,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為0(當然如果你的目標可以低到爆,還是有機會找到的)。
二、線上作品登不上大雅之堂
很多人都抱怨過自己的公司的項目不成熟,最終線上展示效果和設計圖相差甚遠等問題(曾經(jīng)我也是小憤青一枚)。
幾年過去后,作品集里依然沒有線上稿的存在,只有自己的平日練習。
線上稿的效果,一直以來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大廠的部分應用除外),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因素太多。
但是我們不能無所作為,我們要從自身改變。
做到這3點便可以提升線上稿的效果,讓我們的作品集更完善:
1. 你在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做設計?
認清自己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
很多童鞋平日里練習的設計稿都要比在公司的設計好很多,我自己也是一樣,我也問過自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因為自己做的時候可以天馬行空,還是因為可以用漂亮的圖片做搭配?
后來我想明白了:這些都是客觀的原因,主觀因素是我們在做公司產品的設計時,無意間附上了“敵人”的標簽。
很多人都覺得:即便設計做的再好都不會有好的效果,所以從不全力以赴的做公司的產品;設計平平,長時間沒有突破自我的過程,只會嚴重影響了自己的設計生涯。
自我完善:全力以赴的做公司產品,即便有時需求確實不合理,那么我們也要盡可能的在不合理的需求下做到好看;不要懶惰,一版不好就再來一版,只會越來越好。
2. 為什么開發(fā)時間不夠用?
當我們提出線上效果不好時,經(jīng)常聽到原因是開發(fā)時間不夠用,無法達到我們效果圖的預期效果。
可是我們有沒有思考過開發(fā)時間不夠用的原因會不會和我們有直接關系呢?
例如:設計不合理,切圖不規(guī)范,標注錯亂等問題增加了工程師工作難度。
——因為你的爛攤子,導致開發(fā)效率降低。
所以我們必須有意識的在我們的職責范圍內去解決本該屬于我們的工作,來節(jié)省開發(fā)的時間。
例如:設計界面時,考慮不同機型的適配問題;標注的清晰,有詳細的備注說明;切圖規(guī)范,學會給文件夾分類起名等。
看似這些小的細節(jié),卻可以幫助工程師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落地后的設計效果。
自我完善:掌握各平臺界面的適配問題,多站在開發(fā)角度去思考問題,學習正確的標注和切圖。
3. 制定設計規(guī)范
任何時候不要小看規(guī)范的力量。
剛剛上班的一段時間里我不會去做設計規(guī)范,有問題直接坐到工程師旁邊指指點點(感覺似成相識是不是),雖然看似非常具有效率,但這種方式的溝通成本是很大的。
當面對多個工程師同時開發(fā)不同模塊時,設計規(guī)范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我們可以把工程師們組織起來,統(tǒng)一講述我們的設計規(guī)范,讓工程師在界面開發(fā)時有據(jù)可循。
越清晰的設計規(guī)范越減少我們時間成本,同時界面的統(tǒng)一性也會越高。
自我完善:即便公司不給你留制作設計規(guī)范的時間,我們也要找業(yè)余時間去完成一套設計規(guī)范,哪怕是簡易,從長遠看制作設計規(guī)范的時間要小于日后的溝通時間。
4. 最后的大招
上面的3點都可以幫助我們優(yōu)化線上稿——當然,凡事都有例外,我們不得不留有后招。
當我們線上產品無法進行優(yōu)化時,要怎么辦呢?
改一版自己滿意的設計稿,也可以放入你的作品集中。
(曾經(jīng)我去一家公司面試,我對我的面試官說了我對自己的線上效果并不是很滿意,面試反問那你有自己改版滿意的設計稿嗎?和很多人一樣,我當初只是一味的抱怨,并無任何作為)
所以,改一版自己滿意的設計稿放入作品集中,它可以體現(xiàn)你的專業(yè)素養(yǎng),自我追求,執(zhí)行力等多方面的素質。
總結
積極進取的心,每次都可以達到自己本該實現(xiàn)的效果。所以我們不要再把沒有作品這種荒唐的事情“口口相傳”了,還不如多思考一下如何對自己不滿意的線上稿進行改版設計更實用,祝大家都可以用自己滿意作品,找到自己滿意的平臺。
作者:小溜Epik,公眾號:海鹽社
本文由 @小溜Epik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xié)議
設計依據(jù)的那張圖片,左上角有返回,底部有標簽欄
哈哈哈
眼光獨具,看來要換一張參考了,哈
看的好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