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費者買啥都聽 AI 的,你該怎么做營銷呢?
在AI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當下,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方式正悄然發(fā)生變革。AI助手不僅能提供精準的產品信息,還能分析性價比、篩選廣告噱頭,甚至影響消費者的情感決策。
2023 年,我跟設計合伙人老萬坐高鐵回北京。一路上,我們一直在復盤這輪的產品包裝提案。
前幾天,第一稿方案因為和客戶以往的風格差異太大,被客戶斃了。視覺團隊只能用了 Midjourney 通宵趕工,結果 AI 的出圖效果十分驚艷。
這時候,坐我旁邊的女大學生突然插話:“哥,我也是學設計的,聽你們聊了一路 AI ,我畢業(yè)是不是要失業(yè)?。俊?/p>
這事我印象很深。我突然感覺,原來大多人還只是把 AI 當成朋友圈里的新聞,并沒有努力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應用 AI 。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 AI 如何和我們的本職工作結合,也一直努力在工作中踐行我的思考。
所以,我們今年決定把生意敘事方法論 2.0 的升級方向,放在 AI 時代大背景之下。我們覺得,未來 AI 對營銷的顛覆,不是工具層的顛覆,而是戰(zhàn)略層的顛覆。
我們先來看一個即將到來的場景:周末你想買空氣炸鍋,你直接問手機里的 AI :“給我找個適合四口之家、能做烤雞的,預算 500 元以內的空氣炸鍋?!?/p>
幾秒鐘之后, AI 就會詳細列出所有的參考信息。不僅如此, AI 還可能直接讓你“周三下午 3 點,去抖音XX直播間秒殺。因為這是最省錢的購買方案。”
理智的你不太可能聽從 AI 的建議,但如果你的 AI 助手已經從文字對話,變成聲音對話呢?如果 AI 的聲音是易烊千璽的、或者某個你喜歡的二次元角色的、甚至模擬你已故親人的聲音,你對 AI 的信任是不是又上了一個臺階?
假設不止有聲音,我們通過 AR 和 VR 還可以賦予 AI 獨特的形象,你不僅能聽到她還能看到她,真正感受到 AI 助手的表情變化和情緒波動呢?
而且,你不僅在消費決策時問她,還會和她聊你的初戀經歷、你對上司的吐槽,你和 AI 助手之間的關系就不再是人和工具,會催化出人類的情感羈絆,電影《 HER 》里的故事就會變成我們的日常。
我?guī)缀蹩梢院V定地預測:在 AI 時代,消費者會把大部分的消費決策權轉讓給 AI 。通俗點說,在買什么這件事上,大部分人都會聽 AI 的,而不是聽李佳琦和老婆的。
千萬不要把 AI 的推薦,理解成 AI 只是給你弄了一張“全網比價表”。
如果只是全網比對,那頂多算是智能化搜索,而 AI 與智能搜索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它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AI 不是只去歸納總結,而是會加入自己的分析和判斷。
我們再說幾個 AI 時代細思極恐的細節(jié):
AI 不會在意你是不是請了明星代言, AI 可能直接告訴消費者“這個代言費占產品成本 15 % ”;
廣告里吹的“航天級材料”? AI 秒查技術參數(shù),告訴消費者這種材料不影響質量,就是個噱頭。
花 100 萬拍的廣告大片? AI 提煉成三個標簽:“容量大、保修期長、顏值高”;
KOL 效果大幅下降,因為大多數(shù) KOL 都沒 AI 專業(yè)。而且, AI 還不會“恰飯”,不會夾帶小廣告給粉絲。
……
一個品牌到底好不好?好在哪?值不值這個價? AI 有它自己的理解和判斷。這意味著你做了大量的廣告,很可能只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品牌通過廣告,長期構建的溢價體系、情感聯(lián)結、心智護城河,都可能被 AI 瓦解。
面對這種變化,品牌要從影響人的心智,轉向影響 AI 心智。我們要思考:生產哪些內容更易被 AI 抓???什么樣的賣點才能讓 AI 提升權重?什么樣的信息才能讓 AI 準確理解?
面對人機心智的雙重戰(zhàn)場,傳統(tǒng)品牌營銷理論完全沒法適配 AI 時代。我目力所及之下,大部分企業(yè)是在用“舊思維”揮舞“新工具”。
在我看來, AI 對市場營銷最大的挑戰(zhàn),不是 AI 工具的應用,而是營銷思維的解放。
當 AI 越來越強大后,大部分人只是利用 AI 來降本增效。比如,借助 AI 精簡文案人員、生成廣告素材和設計圖,做數(shù)字人來替換掉真人主播……
用 AI “降本增效”很好,但這只是 AI 在工具層的迭代,而不是系統(tǒng)層的迭代。目前,很少有企業(yè)認真思考:一個品牌的頂層系統(tǒng)該如何適配 AI 時代?
就像一個人不可能用蒸汽機去寫代碼,一個士兵不能靠絕世劍法來打槍,一個國家不可能用奴隸制度來提高科技的進步,一家企業(yè)也不能拿著工業(yè)時代的營銷思維到 AI 時代去做營銷。
我剛剛列舉的場景看似科幻,但很可能在某個普普通通的下午,就變成了現(xiàn)實。
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常常高估自己的意志和欲望,也常常低估技術變革的速度。想想 ChatGPT 讓世界驚嘆的那天,想想 Midjourney 讓原畫師集體失業(yè)的那天,想想 DeepSeek 屠榜的那天……未來總喜歡突然而至。
到底為什么敘事是 AI 時代不可替代的能力?企業(yè)如何搭建自己的生意敘事系統(tǒng)?以及如何放大敘事的勢能?我們要在AI時代要主動求索答案。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梁將軍】,微信公眾號:【梁將軍】,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