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產品經理在做什么?
這個周末又把大學時看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拿出來梳理,看看阿里的產品經理在頭幾年都做了些什么?
總的來說有三個方面,需求分析、項目管理以及戰(zhàn)略思維。
需求分析一般作為產品經理的入門工作,包括用戶研究、需求采集、需求分析、需求篩選以及最后的需求管理。
用戶研究也就是說研究使用該產品的客戶,理解客戶是產品經理的基本素質之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以用戶為中心,但實際中也有不少項目是以老板為中心。同時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也是不可能的,公司的項目都要講究性價比,要與商業(yè)目標結合。這是作為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思想。
用戶研究是手段是persona方法,也就是對典型產品使用者的一個描述,通常一個項目中有3-6個persona。一般包括的內容有個人基本信息、家庭、工作、生活環(huán)境等。需求采集按照定性定量的說或者做,可以分為用戶訪談、調查問卷、數據分析、可用性測試四種方法。手段可以通過單項需求卡片。
需求的分析是將用戶需求轉換成產品需求的過程,通常產出物有產品需求列表。需求的篩選也要結合商業(yè)考慮,即性價比等。
最后的需求管理,包括整理出需求的詳細屬性,有需求提交人、商業(yè)價值、狀態(tài)、分類以及模塊等。
項目管理也就是一般項目經理做的事情,主要職責就是計劃和控制。
內容包括文檔、流程、敏捷,其中開始之前還有一個kick off大會,即項目啟動大會,主要包括團隊組建和計劃確立。文檔包括BRD、MRD、PRD、FSD四種文檔。BRD一般以ppt的形式進行市場分析、銷售策略和盈利預測,一般無產品細節(jié),主要是為了獲得領導的認可和爭取資源。MRD是更細致的市場分析和競爭對手分析,包括Feature List以及業(yè)務邏輯圖。PRD是對產品的整體說明,包括用例文檔、產品DEMO等,主要面向技術人員。FSD也就是概要設計說明書。
流程主要是設計、設計評審、編碼、單元測試。產品經理主要在設計評審階段,看需求理解是否準確。同時整理項目的周報、月報,主要關注里程碑。后期包括項目發(fā)布公告,項目小結。敏捷開發(fā),包括持續(xù)細化需求,強調測試。更加傾向于“保質不保量”。
做老板項目的時候,關注TRQ,給自己留足夠的T緩沖,Q盡量說大,R找老板。項目的發(fā)布一般選在周二或周四。同時牢記“無論最終發(fā)現(xiàn)什么,我們必須理解并完全相信:每個人在其當時所處的情況下,在其能力范圍中,做了最大的努力”。
關于戰(zhàn)略,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可行性分析。有時候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不從目的出發(fā)去評論一個用戶體驗的好壞。而分析的流程一般是“我們在哪兒,我們去哪兒,我們怎么去”,我們的現(xiàn)狀,通過市場分析(PEST),競品分析($appeals),自我分析(SWOT)。我們去哪兒,我們的目標用戶,我們需要解決目標用戶的什么問題,我們怎么去就是策略。
本文為作者:madeinpangang投稿發(fā)布,轉載請注明出處并附帶本文鏈接
總結的不錯
跟阿里的產品沒有關系,跟阿里的產品經理也沒關系。。。
怎么沒覺得這篇文章正文與標題有關呢?難道是我理解能力問題?
您好,我是本文的作者,本文主要是從蘇杰的《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中,梳理出阿里產品經理初期的主要工作內容,即需求分析、項目管理、戰(zhàn)略思維三塊。當然由于我不是阿里員工,因此文章的局限性也很明顯。希望進一步探討,我的個人博客:http://madeinpang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