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完善一句話需求?(下)
上一篇文章寫到了根據(jù)業(yè)務流程去完成功能結構圖,那么這篇就接著往下說,如何根據(jù)功能結構圖來完成功能流程圖。
從功能結構圖到功能流程圖
之前我們把買家的功能模塊梳理了出來,歸納為:
然后又拆分了一下購買商品這個功能模塊,細化到了購買商品的功能結構圖。那么下一步就是將這四個功能模塊全部拆解一下,然后通過流程圖將這些功能點串起來形成一條完整的功能流程。分解的方法和上一章提到的一樣,將四個功能模塊全部拆解成功能結構之后,根據(jù)功能流程將它們連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功能流程圖。
這邊要強調一下,功能流程圖是寫給你自己看的,是最后梳理頁面流程用的,他不是畫給開發(fā)人員看的,所以其中是不包含邏輯,沒有if-else。可能只會包含一些簡單的跳轉邏輯。
完成了功能流程圖之后,接下來就是頁面流程圖了,這個就是要把上面的功能點對應的放到相關的頁面當中了,那么應該如何做呢,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終極目標:頁面流程圖
頁面流程圖的顆粒度其實就是我們用戶看到的界面了,通過界面中功能的遞進來推進頁面的切換。
看到上面的功能流程圖,是不是就會有一種一個功能對應一個頁面的感覺。如果你真的這么去設計了,我打賭你的用戶絕對會罵街。APP設計的初衷就是幫助用戶更好更快的去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如果流程太多,頁面跳轉太過頻繁,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用戶體驗。所以如果直接簡單粗暴的一個功能點對應一個界面的話,那就不好了。
那么一個頁面中間應該包含多少個功能點呢?這個說實話沒有一定的要求,應該按照項目的需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邊我就說幾個設計頁面流程需要注意的點:
1.目標是為了完成一個功能模塊的功能點盡量放在一個頁面中,不要讓用戶的體驗中斷,產生我是誰,我在哪里的感覺。
舉例:一般我們不會把登錄界面拆成兩個頁面,一個頁面讓用戶輸入用戶名/手機,一個頁面讓用戶輸入密碼。
2.需要考慮到一個功能點需要展示的內容,不要將過多元素一下子全部展現(xiàn)給用戶,該拆還是要拆開!
舉例:上面的功能流程圖中,挑選商品中就包含了查看商品列表的功能點,這個功能由于要展現(xiàn)所有相關的商品,所以展示信息較多,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單獨成頁。
3.明確觸發(fā)頁面跳轉的trigger,即觸發(fā)條件。頁面跳轉肯定是有一定跳轉邏輯的,要明確好跳轉的邏輯。
4.完成頁面流程之后再次確認一遍功能點已經全部收納到頁面中了,防止功能缺失和遺漏。
按照上面幾點,我將之前的功能流程圖中的功能點收納到了下面6個頁面中:
之后明確了每個頁面需要包含的功能點,我們就可以開始單獨頁面的設計了。而頁面設計又是一個新的世界,又要考慮到許多東西,這邊就不再展開說了。
本篇文章也只是說了一種方法而已,我相信很多人在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中,會產生很多自己直覺性的行為,形成自己獨有的,適合自己的一套流程體系,我相信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本文目的只是分享了我自己腦子里想到的東西,其中肯定也會有許多問題,也請大家多多指正,多多包涵。
相關閱讀
本文由 @Chris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xié)議
已經形成了簡單的邏輯,但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