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生說】如何判斷自己適合互聯網行業(yè)?

0 評論 31010 瀏覽 8 收藏 11 分鐘

導讀:臨近春招,很多同學在甄選職位投遞簡歷時,會將目光聚集在互聯網領域,部分同學由于沒有專業(yè)技術背景,將眼光聚焦在了硬件條件相對不明確的產品崗位、運營崗位。拋開具體崗位先不談,在這個系列的開頭,我們先聊聊,你,究竟合不合適互聯網。

踏進2015年3月,春天來了,又到了互聯網公司校招實習生的季節(jié),作為2015年還沒畢業(yè)的應屆生,北葑和天一一起,和你聊聊我們作為小鮮肉的新鮮經歷,聊聊互聯網,聊聊產品經理,也聊聊大家朝思暮想的OFFER問題。

王沁涵(北葑):2014春招進入阿里巴巴,后獲得阿里巴巴產品經理、騰訊產品培訓生Offer。

趙天一:2014春招進入騰訊,后獲得騰訊產品培訓生Offer。

@趙天一:

這一期的主題是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適合互聯網行業(yè)。在最初的設想里,我寫下了互聯網行業(yè)的行業(yè)特點和從業(yè)特點。后來,我又想了很久,刪去了原先的內容,總結出了一些互聯網行業(yè)的核心要素讓大家來自行判斷。就在我?guī)缀蹩偨Y完了所有要素之后,忽然看到了知乎上的一個問題:人的一生中,有哪些非常重要的問題值得反復思考?

排名最高的知友mu peng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答案:「我想要的是什么?我愿意拿什么去交換?」

來自mu peng的答案讓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我想,什么是互聯網行業(yè)希望的人這樣的話題早已被千百次的談及,我再次涉足也不過是老生常談,所以我思量再三還是刪掉了舊的內容。這一次,我就以他的答案為引子,用另外一種思路談談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適合互聯網行業(yè)。

我是一個典型的實用主義者,所以我一直推崇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p>

文天祥曾在衣帶贊中寫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在我理解的實用主義中,內心的安寧也是一種值的追求的「利」,至于改變世界的夢想、讓世界變得美好的愿望都可以看成是一種「利」。

寫了這么多看似跑題的內容,其實我希望的是借助我的思考引出一個問題:互聯網行業(yè)的「利」是什么?而我們又愿意為這種「利」付出怎樣的代價?

在我看來,成為互聯網行業(yè)產品經理的「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收益高。這里我不列舉官方的統(tǒng)計數據了,互聯網從業(yè)人員的收入毫無疑問的走在了其他行業(yè)之前。精確到產品經理這一職位,收入雖然略低于工程師,但是依然可觀。

2.職業(yè)包容性強。對于一個產品經理來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樣就意味著我們從小到大的知識與閱歷都有機會在我們的工作中有所體現。如果你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實在很難找到一個比產品經理更適合你的工作。

3.職業(yè)附加收益高。對于一個成功的產品經理來說,優(yōu)秀的產品就是他們最好的名片。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代表了他們的光榮與夢想,隨之而來的是他人的尊敬和感謝。從這一角度上來說,產品經理和藝術家倒是大有相似之處。

4.自帶時代潮流增益BUFF。互聯網行業(yè)的發(fā)展伴隨著一次又一次的信息革命,從更遠的時間維度來看,信息革命會不斷地繼續(xù)下去,故而互聯網行業(yè)永遠都會是新興行業(yè)?;ヂ摼W行業(yè)也會有高潮和低谷,但是永遠不可能衰敗。

那么,為了這些「利」我們勢必要付出一些代價。這些代價涉及到時間、健康、違背內心的行動等等,每個人可能為止付出的代價都是不同的,而且在我看來,很多代價,都是可以避免的。

比如健康,互聯網公司從業(yè)人員處于的健康問題一直被不斷提及,然而事實上,脊椎等體態(tài)問題都能通過鍛煉來預防。反倒是對于個體,可能存在無法妥協(xié)的代價,恐怕這才是大家面臨選擇時最大的障礙吧。

@北葑:

之前寫了很多關于做產品經理的好處,結果看完天一的回答后,感覺我還是聊聊互聯網行業(yè)的問題以及一些職能和定位,供大家參考。

1.互聯網行業(yè)不可能永遠是“新興產業(yè)”,資本的泡沫總有退去的一天。由于2014年資本的追逐,2014-2015年度的招聘顯得非?;馃?,我相信這個趨勢到2016年仍會保持,但在中國整體經濟步入調整期的同時,會不會重現2012年的寒流,甚至比2012年更萎靡的行情,我不得而知。希望進入這個行業(yè)的同學也需要注意到這個問題,尤其是進入了中小規(guī)模互聯網公司的同學,更是要留意資本市場對行業(yè)的影響。

2.互聯網“尚無成型知識體系”以及“明確的業(yè)內評判標準”,相信在潮水退去的那天,將會看到誰在裸泳。互聯網的知識體系還處于建立過程中,而且目前更新的速度還非常快。90后年輕人目前而言很容易趕上這個知識更新的步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上時代的進步,這個需要應聘的同學在選擇產品這個崗位之前想清楚。對比一些傳統(tǒng)的職位,產品崗的知識變動受技術、市場等影響非常大,已有的知識體系分分鐘需要打破重建,例如“PC的設計思維”和“移動互聯網的設計思維”,在很多問題上的解決觀點或許是完全不一樣的。只有一股沖勁而沒有系統(tǒng)的建立自己的知識代謝體系,是沒有辦法在這個行業(yè)走遠的。

這里,順便扯下一些傳統(tǒng)行業(yè)的好處,許多傳統(tǒng)行業(yè),是有明確的培養(yǎng)路徑的,同時具有一些明確的里程碑考核。目標明確且有足夠的借鑒教材案例,如果不善于自己制定成長目標,不建議選擇互聯網行業(yè)。

3.青春飯問題。和很多行業(yè)一樣,剛畢業(yè)的應屆生是發(fā)展最有潛力的幾年,也是最容易被定性的幾年。但由于缺乏確定穩(wěn)定的上升通道(鮮明對比的可以看下公務員),頭幾年玩命拼成果是互聯網人普遍的常態(tài)。一旦進入30歲,成就會直接決定個人資源,進而直接局限到個人的發(fā)展。所以,初期的投入對于互聯網人非常的重要,往往這個時候健康、家庭等問題就難以特別好的權衡。當然,隨著行業(yè)的進步,相信這個問題會逐步的有所改善。

關于職能及定位,在廣泛的互聯網公司招聘上,主要分技術類和非技術類兩大種。其中,設計師和工程師由于能夠有較高的入行門檻及較好的評判標準,應聘問題上爭議不是很大。但以運營和產品為代表的非技術類招聘中,大家是比較有疑惑的,不知道如何選擇。

我認為,從職能上講,產品的職能主要是“發(fā)現問題,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而運營則是側重“運用已有的工具,高效的解決問題”。從性格上,善于構筑解決方案的同學建議選擇產品經理,而執(zhí)行力更強,做事目標性更強的同學則建議投遞運營的崗位。從應聘的角度來講,沒有過產品設計經歷、產品運營經理的同學不建議投遞BAT產品經理的崗位,難度非常大。而更普遍的學生干部經驗、社團活動經驗、兼職創(chuàng)業(yè)經驗等,則能夠有效提高投遞運營崗位的中標概率。

好了,今天先聊到這里。

如果你對趙天一以及他未來可能產生的內容感興趣,可以關注他的知乎專欄:http://zhuanlan.zhihu.com/pmzixishi

如果你對王沁涵以及他未來可能產生的內容感興趣,可以關注他的微信公眾賬號:qinhan_wang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 @北葑,轉載請注明出處并保留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