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教你用流程圖來梳理邏輯

3 評論 39738 瀏覽 183 收藏 6 分鐘

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全面,邏輯鏈條清晰。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

問:作為一個產品經理或產品負責人可能忽視哪些實際上很重要的小事?

答: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全面,邏輯鏈條清晰。(七條中的一條)

對這一條深以為然。最開始的時候,一個功能常常想了一個主線邏輯后,就以為萬事大吉,殊不知給自己挖了多少坑。忽略其他相關case和異常情況,最終就是評審的時候,以為自己會舌戰(zhàn)群儒,結果卻是被圍攻吊打。被吊打的多了,總是想要翻身的,所有自己也漸漸去尋找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避免遺漏邏輯,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拆解頁面元素,使用流程圖輔助思考。

一. 工具

目前畫流程圖的工具很多,桌面應用、在線流程圖工具等balabala。但其實最好用還是一張大紙,一支筆,感覺紙筆的速度更容易跟上思考的速度,更容易體驗爽到飛起的感覺。

二. 實例

最近也在梳理購物車相關聯(lián)的一些功能,用就這個例子說明一下如何使用流程圖幫助梳理邏輯。

購物車作為一個存儲商品和最終下單的中間過程,梳理時,必然不能忽略其上下游。

一個用戶通??赡苡袃煞N路徑查看購物車,如下圖:

電商平臺中,購物車常常會作為一個重要icon直接出現(xiàn)在底部導航中,用戶新裝完APP后,為了熟悉,可能會依次分別操作底部導航按鈕,所以上圖中區(qū)分了路徑B。

通過上圖,能夠明顯分出購物車的空狀態(tài)和有商品狀態(tài)。其中空狀態(tài)也有很多延展情況,比如是否要給用戶一個跳轉至其他頁面的引導?是否要給用戶推薦商品?這個涉及到其他邏輯,暫不贅述。

以下的內容主要針對購物車有商品的情況。

我們能夠很自然的想到購物車中要展示商品的圖片、名稱、已選的規(guī)格及數(shù)量,價錢等信息,所以能夠產出如下的原型:

然而,這個原型是否全面呢?我們不妨多問自己幾個問什么。購物車的商品如果賣完了怎么辦?什么時候商品才會顯示被選中的狀態(tài)?小圖是要展示哪一張圖呢?商品的名稱是顯示完整還是要依據(jù)什么規(guī)則截?。恳?guī)格是否要顯示完整……如此,基本上頁面的每一個元素,都要想一下為什么出現(xiàn),作用是什么,切記想當然。這樣將頁面的元素拆解后,很容易得到拆分后的局部的小邏輯。

從一個元素(或者問題)入手,開始梳理局部邏輯。比如第一個問題,加入購物車的商品如果賣完了怎么辦?這種情況需要給用戶一個“缺貨”的提示。缺貨后如果被下架呢?那么需要有一個下架的提示。

其中,庫存不足的這個狀態(tài)正??赡鼙容^容易忽略,但實際上,庫存不足是從正常狀態(tài)過渡到售罄狀態(tài)的一個中間狀態(tài)。

這樣,基本能夠將購物車中的各種可能的狀態(tài)補全,更友好的提示用戶。

當我們補全的購物車的商品狀態(tài)后,就各種不同的商品狀態(tài),又可以再分別進行梳理?;氐降谝粡垐D,購物車的行為有三種,那么各個不同的商品狀態(tài)都能夠執(zhí)行這些行為嗎?

這樣一步一步的遞進思考,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邏輯就可能被漸漸補充完整了。

最后,上述方法能夠避免一些邏輯遺漏,但離萬無一失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所有,多溝通還是重要的,經常吊打你的小伙伴也總是能幫你發(fā)現(xiàn)問題,不是么?

 

本文由 @咸魚?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來學習了 ??

    來自北京 回復
  2. 嗯,很有啟發(fā)。

    來自美國 回復
  3. 思路清晰,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