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廠產品中學習用戶體驗的7項原則

4 評論 8281 瀏覽 51 收藏 15 分鐘

編輯導語:大廠的產品設計往往遵循著哪些用戶體驗設計原則?了解了這個問題,也許可以幫助設計師設計出更符合用戶期待、滿足用戶體驗需求的產品。本篇文章里,作者便總結了7條用戶體驗原則,一起來看一下吧。

我從我日常使用的軟件里學習知識并成為一個設計師,這些知識并不是源于 dribble 或者 behance。優(yōu)秀的應用往往遵循著相同的UX定律,大多數人會忽視這些定律,或者從來沒有試著去總結。我寫這篇文章就是希望你可以和我一樣,通過分析常用軟件來學習這些知識。

在這篇文章里,我們會學習7條源于我經常使用的軟件的用戶體驗原則。我賭你會愛上這篇文章的,因為讀完它之后,你會成為那金字塔頂上 1% 的優(yōu)秀設計師。

讓我們簡要看看一些最常用的用戶體驗原則。

一、美學可用性效應?Aesthetic-usability effect

用戶往往認為漂亮的設計更有用。

人類熱愛美,這沒什么好反駁的。在設計中同樣如此,用戶喜歡使用能吸引眼球的設計,用設計術語來表述就是美觀設計。當我們設計的界面很漂亮時,用戶會忽視掉一些小錯誤并仍然熱愛這款軟件。每一個大型軟件都知道這一點,因此他們用圓角、簡化的icon、吸引人的圖片、粗體的文字和鮮艷的顏色做設計。

從大廠產品中學習用戶體驗的7項原則

使用這條用戶體驗原則能夠使你的設計更加友好,同時這也能幫助你更好地審查設計,從而幫助你成長。

但僅僅是漂亮的界面并不能使軟件走的更遠,短期內用戶可能會愿意請求幫助,但是如果這樣的情況太多了,他們會感覺到沮喪并停止使用你的軟件。因此,讓你的界面好看且有用吧。

總結

  1. 美觀的設計會在用戶腦中產生正向反饋,并使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用的軟件;
  2. 在使用漂亮的軟件或產品的過程中,用戶會更加包容其中隱藏的細小錯誤;
  3. 在應用測試中,漂亮的設計可能會掩蓋一些使用問題。

二、簡潔法則?Law of Pr?gnanz

人們會以最簡單的形式來理解模糊或復雜的圖像,因為這樣可以使用戶花費最少的認知精力。

讓事情變簡單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喜歡簡單的事情。人類不喜歡復雜的事情,用戶同樣也來自地球,所以他們也喜歡簡單而直接的事情,例如簡單的界面、簡單的icon、簡單的顏色、簡單的東西以及可用的東西。

看見復雜的事物,大腦會將他們轉換為簡單的事物,就像是我們的大腦處理月亮一般,月球上有很多巖石和突起物形成的復雜形狀,我們的大腦就簡單地把他們理解為一個微笑。

從大廠產品中學習用戶體驗的7項原則

我從 Spotify 中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最好去使用簡單的事物。復雜的 icon 會迷惑用戶,因此他們用新的 icon 更新了標簽欄。他們同時也通過合并兩種功能,降低用戶在使用功能時的選擇成本。

總結

  1. 人眼喜歡在復雜的形狀中尋找簡單性和規(guī)則,因為這樣可以避免信息過載。
  2. 研究證實,比起復雜的東西,用戶更容易閱讀和記憶簡單的東西。

三、菲茨定律?Fitts Law

移動到目標位置所花費的時間,與目標的尺寸以及距離有很大關聯

你知道嗎?為什么立即購買、立即訂閱、立即購物、加入購物車這些按鈕在任何軟件里都比正常按鈕要大?答案就是菲茨定律。

菲茨定律解釋了獲取目標所需要的時間和這個元素的距離以及尺寸有直接關聯。如果這個目標或按鈕很小,用戶需要花費時間去找到它們,這很可能會使用戶改變自己的初衷并最終導致目標丟失。

從大廠產品中學習用戶體驗的7項原則

因此,建議將你的目標放在用戶可以輕松快速地找到并點擊的位置。例如,Air Bnb 遵循此規(guī)則,將按鈕放在拇指可以快速且輕易點擊到的范圍內。

Uber、亞馬遜、耐克、Lyft 和其他很多軟件都通過自己的方法應用了這個原則。你可以使用不同的顏色、尺寸和 icon 來使得你的按鈕突出而明顯并使得用戶可以輕松地點擊到它。

總結

  1. 主要點擊目標必須足夠大,以供用戶精確地選擇他們;
  2. 主要點擊目標之間需要有足夠大的距離;
  3. 主要點擊目標需要被放在可以輕松點擊到屏幕區(qū)域內。

四、索梯定律?Jacob’s Law

用戶在其他軟件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這意味著用戶希望通過熟悉的方式使用你的軟件。

索梯定律是很有用的我們使用的所有軟件都有一些相似的點??赡苁菢撕灆?、圖標、樣式或者排版等。那并不是設計好的巧合。大型軟件都知道這一原則,他們知道用戶在其他軟件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因此為了提高可用性,他們會采用類似的設計。

Pinterest、TikTok、Ins 等社交媒體平臺都擁有類似的 tab bar,這樣他們的用戶如果花了大量的時間使用 Ins,同樣也可以低成本地使用 TikTok 和 Pinterest 。因為他們的主頁、搜索、通知、個人中心等按鈕都非常類似。多從 TikTok、Youtube、 Pinterest、Spotify、Ins、 Slack、 Duolingo 等軟件中學習如何設計 tab bar。

總結

  1. 用戶希望他們使用的軟件都是類似的。
  2. 利用已有的心智模型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出卓越的用戶體驗,在這種體驗中,用戶可以專注于任務本身,而不用學習新的模型。
  3. 當產品做出改變時,允許用戶在一定時間內繼續(xù)使用類似的設計,讓用戶逐漸接受改變,從而減少不和諧因素。

五、蔡格尼克效應和目標梯度效應?Zeigarnik & Goal-Gradient Effect

蔡格尼克效應:比起已完成的任務,人們對未完成的或被中斷的項目記憶更深刻。

目標梯度:越接近目標達成,用戶想完成目標的欲望越強。

人們不喜歡半途而廢,如果人們沒有完成他們需要完成的事情,大腦會持續(xù)提醒你,直到完成這件事情。這就是為什么上癮很難被戒斷。

設計師也利用這種效應使用戶更沉溺于使用軟件,從而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回報率。

從大廠產品中學習用戶體驗的7項原則

Pinterest 使用進度條來提醒用戶還有多少任務進程沒有完成,使用戶知道自己只需要完成三個步驟。如果不這樣做,用戶可能認為自己需要完成很多步驟,導致他們決定先關掉軟件以后再做。

這個進度條同時使用了這兩條原則,在它暗示用戶快要完成自己的目標的同時,也提醒用戶記得完成這個任務,用戶不喜歡停在任務的中段,因為他們已經花費了一些時間,因此進度條能夠幫助并提醒他們完成這件事情。

總結

  1. 用戶越接近終點,越傾向于快速完成任務;
  2. 設計可視化的任務進程幫助用戶更有動力完成任務;
  3. 提供一個清晰的進度條可以催促用戶完成進程;
  4. 使用清晰的內容標識來提供額外的進度提示。

六、峰終定律和序位效應?Peak-End Rule & Serial Position Effect

峰終定律:人們對一段經歷的判斷大多是依靠他們對事件高潮和結局的回味,而不是對整個過程的平均感受加以評判。

序位效應:用戶傾向于記住系列事件中的開頭與結尾。

這些規(guī)則解釋了兩件不同的事情,但是軟件設計通常會一起使用。這些規(guī)則解釋了用戶在判斷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是通過事情的高潮和結果而不是平均情況。用戶最容易記住事件的開頭和結尾。

很多軟件遵循這些規(guī)則,將重要的事物放在第一個和最后一個界面中,把不是很重要但是有用的東西放在中間幾個界面中。

從大廠產品中學習用戶體驗的7項原則

舉個例子:Duolingo 利用很酷的吉祥物和插畫讓系列事件的開頭和結尾很棒。Duolingo 也同樣在任務中間增加了插畫讓你感覺到被鼓勵。你也可以設計一些像這一類客戶想看見的東西。

總結

  1. 做設計的時候重點注意用戶旅程中開頭和結尾的頁面。
  2. 設計要突出展示產品有用的、有價值的、令人愉悅的方面,從而取悅你的終端用戶。
  3. 記住,用戶更容易回憶起不好的體驗。
  4. 將最不重要的東西放在列表的中端很有幫助,因為這些項目在長期記憶和工作記憶中的存儲頻率較低。
  5. 將關鍵操作安排在頁面的左右兩邊有利于增強記憶。

七、隔離效應?Von Restorff Effect

馮·雷斯托夫效應(Von Restorff Effect)也被稱為隔離效應。它的意思是當頁面中有多個類似的元素時,那個不同的元素將更容易被記憶。

不同的元素格外醒目,這條法則強調讓重要的事物變得不同能夠幫助你收獲更好的結果。

從大廠產品中學習用戶體驗的7項原則

舉個例子:相較于谷歌和 facebook,Spotify、Evernote、Esty 等軟件更加強調自己軟件的登錄按鈕。會使用戶傾向于去點擊那個被突出展示的按鈕。

你可以利用隔離效應去突出一些位于繁雜信息中的元素,使得他們獲得更多用戶注意。

總結

  1. 使重要的信息或關鍵的操作在視覺上與其他元素不同。
  2. 在強調視覺元素時要克制,避免它們相互競爭,并確保突出的內容不會被錯誤地識別為廣告。
  3. 不要完全通過顏色對比來實現重要元素的突出,因為這會使那些有視力缺陷的人無法判斷。
  4. 當利用動效去溝通信息的時候要注意動效靈敏度

以上是我在優(yōu)秀軟件里見過的用戶體驗設計原則。既然這些大廠會遵循這些原則,你也可以遵循這些原則來使你的軟件變得更好。這是每個設計師都應該知道的基礎知識,因此我將這些知識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學習吧。學習新的知識,享受我們的生活。

本文翻譯已獲得作者的正式授權(授權截圖如下)

從大廠產品中學習用戶體驗的7項原則

 

作者:Jaskaran Singh;譯者:鄭伊妮;審校:劉倩茹、李澤慧、張聿彤;編輯:孫淑雅

原文鏈接:https://uxplanet.org/laws-of-ux-learned-from-spotify-youtube-medium-twitter-pinterest-netflix-uber-instagram-etc-d3755bf27e7c

本文由@TCC翻譯情報局 翻譯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用戶往往認為漂亮的設計更有用,人都是視覺動物。

    來自浙江 回復
  2. 作者總結的很詳細,條理清晰,非常的有幫助。

    回復
  3. 不喜歡復雜的事情,用戶同樣也來自地球,寫的非常好

    來自江蘇 回復
  4. 總結的很好,我都不曉得說什么了??,加油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