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用戶,產品需求的三種表現(xiàn)

0 評論 2914 瀏覽 5 收藏 7 分鐘

編輯導語:團隊在開發(fā)產品時往往需要從用戶角度切入,洞察用戶需求,并推進產品的后續(xù)迭代優(yōu)化。不過,產品的需求還來自于哪兒?也許還來自于產品自身。本篇文章里,作者發(fā)表了他對產品需求的看法與解讀,一起來看一下。

我是胡子,一名野生產品經(jīng)理,在產品經(jīng)理崗位的成長期行業(yè)規(guī)范和方法論促進了崗位的繁榮,但在當下崗位飽和、內卷嚴重的成熟期,又需要跳出規(guī)范,尋找新的方法論,來突破限制。基于此我開始嘗試分享我在產品設計上的思考,將野生進行到底。這是第五篇。

本片文章啟發(fā)來自于《非暴力溝通》第五章:感受的根源,原文中強調感受的根源,源自于我們內心,我們的需求和期待,以及對他人的言行看法,導致了我們的感受,簡單說就是我生氣是因為我想生氣。如要詳細了解請自行查閱。

不高興??胡爺

產品的需求來自于哪?

在產品中有沒有不考慮用戶需求的情況?產品需求必然和用戶需求有關,用戶可以是C端用戶,也可以是B端的各種角色,但用戶需求并不是產品需求的起因,所以說產品的需求源自于產品自身。

你一定會懷疑我說的話,所有的產品文章都在強調用戶需求,產品需求源自于用戶需求早已成為真理,這樣說無非是有駱駝不吹牛,竟揀大個的吹。

思考一下,中國媽媽為了讓孩子多吃飯,會為喜歡用勺子吃飯的孩子一直準備更好用的勺子嗎?麥當勞為了帶孩子的父母也能吃好,會為他們提供拉面和蓋飯嗎?房地產商為了提高銷量,會降價銷售嗎?……這樣的例子有很多,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來分析一下。

一、產品“強勢”背后是長期價值

筷子和勺子??胡爺

孩子的需求是方便地吃飯,中國媽媽的需求是讓孩子學會用筷子,這件事里媽媽比孩子強勢;產品設計中是不是存在產品比用戶強勢的產品?

當然有,例如:我只是想看看周圍的異性,但必須要注冊探探并填寫信息才能看到,因為我沒有選擇,所以探探就比用戶“強勢”。我兒子用微信里的壓歲錢買東西,必須要綁定銀行卡開通微信支付,同樣他沒有選擇,微信更“強勢”。

不過需要注意,產品的強勢是建立在排他的基礎上,背后的動機是提升感受。

二、為核心需求放棄滿足衍生需求

麥當勞??胡爺

麥當勞作為企業(yè)以盈利為目的,在餐廳里提供拉面和蓋飯,不僅滿足父母們的需求,也能創(chuàng)造收益,無論從用戶需求還是企業(yè)需求上看都是有益的,何樂而不為呢?

但事實上我們從沒有看過麥當勞賣拉面和蓋飯,想想父母們的需求是什么?是去麥當勞吃拉面和蓋飯嗎?還是陪孩子吃麥當勞?顯然是后者,所以在麥當勞吃拉面和蓋飯是帶孩子吃麥當勞的衍生需求。

再想想父母們?yōu)槭裁床粠е⒆尤ブ惺娇觳统詽h堡?餐廳有定位,核心需求和衍生需求之間也會存在矛盾沖突,應圍繞核心需求,這就解釋了麥當勞為什么不賣拉面和蓋飯。

產品中這樣的例子更多,美麗說只開放女性用戶注冊,因為女性用戶為了商品,男性用戶為了女性。知乎早期是邀請注冊,因為用戶需要看到高質量的信息,開放帶來的信息泛濫,淹沒高質量信息,影響用感受。

三、放棄滿足具有“負面暗示”特點的需求

購房意愿??胡爺

無數(shù)次事實告訴我們房地產商絕不會降價,即便房地產商資金出了問題多半也會選擇其他房地產商接盤的方式。降價暗示降價ing,漲價暗示漲價ing。經(jīng)過房地產的瘋狂20年,已經(jīng)沒人相信房子會降價。當一個產品設計起到負面暗示的作用時,即便需求再強烈,產品經(jīng)理也應慎重。

總結,產品需求來自于產品自身,具體表現(xiàn):

  • 為產品長期價值,犧牲用戶短期體驗。產品應具有不可替代性,否則很容易流失用戶;
  • 為產品核心需求,對與核心需求矛盾的衍生需求可放棄滿足;
  • 為維護產品生態(tài),對具有負面暗示特點的用戶需求可放棄滿足。

同學們,在研究用戶需求的同時也要記得初心(產品自身需求)哦~

 

作者:胡爺,職陪伴知識研習社發(fā)起人,公眾號:zhipeiban

本文由 @胡爺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