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界面細節(jié)不夠?你需要掌握的17條關鍵原則

1 評論 11586 瀏覽 55 收藏 16 分鐘

上一篇講到了作品集中的圖標問題 (《圖標設計細節(jié)不夠?你需要掌握的10條關鍵原則》) ,今天這一篇會給大家講到UI界面中的細節(jié)問題。希望通過今天這篇文章,能夠讓大家自檢作品集中的界面問題,并找到一些可以快速執(zhí)行落地的優(yōu)化方向。

初級與高階設計師的區(qū)別,有時候不在于說整體大的布局上有什么差別,其實往往就在于文中提到的這些小細節(jié)點上。在騰訊,一個界面中的細節(jié),往往會摳到像素級,大1px或者小px都可能要出幾稿,調優(yōu)后也確實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所以一定要重視起來呀。

這篇文章對初學者來說特別有用,但我還是建議所有設計師都應該把這些設計基礎牢記在心,無論是否有經驗。本文更偏向一些基礎性的設計原則,而這些原則在實踐中卻往往被人遺忘。希望下面這些原則對你的設計能起到一個進階調優(yōu)的作用。

(彩云經常在一些工作多年的設計師作品中,發(fā)現他們同樣會在這些基礎問題上犯錯,所以一定不要輕視這些基礎。常掛在嘴邊的,所謂的細節(jié)也就是這些了。)

01 排版設計

首先聲明一下,在一個項目中不應該使用2種以上的字體,以及它們的多種風格樣式。這句話非常重要,希望大家無論如何也要遵循這個原則。下面我們來談點更具體的細節(jié)。

1. 文字間距

每當你使用完全由大寫字母組成的文字時,不要忘記設置字母間距。這樣可以防止字符之間的粘連,也會讓文字有更好的可讀性。

2. 文字粗細

在使用細體和極細體字體的時候要格外注意。中細體字可以用,但要看具體的字體細到啥程度。如果你做的產品最終會被用戶在屏幕上看到,那么最好不要使用細體和極細字體,因為它們非常難閱讀,在某些屏幕上甚至會造成半像素模糊的效果。

3. 標題和正文字體大小

我們來談談網頁排版。標題的級別有6個(h1-h6)。首先你應該確保你的項目中的標題級別不超過四個,并控制好它們的邏輯和一致性。一個網站或著陸頁的最大標題(可能出現在主頁面的第一塊)可以隨心所欲:目前的趨勢是鼓勵有表現力的排版。但是,確保你的標題的其余部分不要太大,因為太大的文字和太小的文字一樣難以閱讀。

現在說下正文。瀏覽器的默認設置(以Chrome瀏覽器為參照),會以16px大小顯示每個文字。這個大小閱讀起來是相當舒服的,但我傾向于主文字用不小于17px,附加文字用14px。保留12px作為最小的尺寸,而較小的尺寸由于視力問題或顯示器不好而變得幾乎無法閱讀。

記住,要避免近似的尺寸,不要在同一段中使用16px和17px,這樣會給產品的外觀帶來混亂和視覺上的不協調,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是錯誤。

4. 行高

很少可以直接利用默認行高。通常情況下,必須比默認值稍大一些來提高可讀性。這對于大的文本塊尤其如此:博客、文章、網站或移動應用的信息塊。同樣的方法也適用于標題:確保字母上下不會互相碰觸。

5. 內容的層次

應使用加粗來突出顯示文本的重要部分,包括標題、鏈接和按鈕,有時也包括文本中被強調的部分。但如果所有文本內容都被加粗,就會變得不清楚該看哪里,分不清哪些部分更重要。內容需要有一定的層次性。

6. 文字對比度

在設計中要特別注意文字的顏色。它應該有足夠的對比度,這樣文字在任何類型的顯示器上都可以易讀。這對于經常使用淺灰色的輸入字段中的占位符尤其重要。

02 間距和邊距

負空間(元素之間的 “空氣”)對于一個好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留白有助于理清元素之間的關系,提升節(jié)奏和平衡感。

1. 去掉多余的框和線

將多個模塊分開的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一個框或1px線。但這還不是最好的方法。我見過一些設計作品,框里有框,每個框都有1px框線。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停下來思考:這樣做真的合適和必要嗎?如今的界面往往到處都是卡片:電商平臺里商品的卡片,動物護理應用里的卡片,外賣APP里披薩餐廳的卡片。

有時使用1px的邊框是合理的,但也有其他方法來區(qū)分這類元素,比如陰影或間距。最主要的是,卡片之間的外邊距應該大于卡片內填充元素的內邊距。去掉任何元素上不必要的框架,就可以為內容節(jié)省空間。畢竟,內容才是任何產品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不要沒理由的去掉地為它預留的空間。

2. 元素層級

邊距有助于從視覺上確定一個元素是否屬于另一個元素。讓我們考慮一下新聞網站上的一篇文章的布局。假設它由一張圖片、一個標題、3-4行預覽文本和發(fā)布日期組成。標題應該與內容成為一組,日期的邊距應該比標題和文字之間的邊距略大一些。最后,圖片應該和標題-文本單元的日期一樣,甚至更遠。不明白么?還是看看下面的圖片吧。

3. 少即是多

總有一個客戶或者經理要求所有的信息必須塞進一個區(qū)塊或者一張界面上。所以,標題、電話,以及整個菜單、優(yōu)惠信息都要塞進去。還有,別忘了一個大大的LOGO。我不怎么會談判,也想不出如何讓他們輕易改變主意的辦法。

但至少你可以這樣說:用戶一次接收的信息越少,他就越容易采取行動(例如,打一個電話)。循序漸進的信息接收,可以確保更容易、更愉悅的用戶體驗。不要讓用戶在識別你的界面布局時遇到困難,而一堆元素堆積在一起是很難產生美觀愉悅的體驗。

4. 不均勻的邊緣邊距

如果你在制作海報、banner或我們最喜歡的卡片時,要注意邊緣的邊距。如果你以經典的從左上角到右下角的方式來布局內容,那讓頂部的邊距比左側的邊距稍大一點,看起來會比四面均勻的邊距更加舒服,美觀。

03 顏色和配圖

圖片、圖標和背景決定了產品的基調。圖片應該準確地展示公司、APP或網站所提供的東西。

1. 一些Logo的想法

我不太經常做logo,在我的職業(yè)生涯中,做了大概20個左右的logo,我的心得是,一個好的logo是很難做的。但是,作為一個設計師,只要遵循基本的規(guī)則和原則,一定可以制作出一個像樣的logo。比如精心選擇顏色。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叫 “VIP catch “的漁具店用了一個紫色的logo。紫色和 “VIP “兩個字的組合,并不能真正讓人產生對釣魚的聯想。一般來說,任何行業(yè)都可以用任何顏色,除非有明顯的脫節(jié),比如上面講的那個例子。如果你覺得把圖片(符號)放進logo很難,那就不要做,盡量把它做成一個純字體的logo,少即是多。

2. 投影

物體的投影絕對不應該是黑色的。投影的顏色永遠都需要結合環(huán)境的顏色(彩云注:就想象成界面中有一個太陽光打過來,會反射周圍的環(huán)境色,所以會帶有周圍物件的顏色)。物體通常有幾個投影:一個是小而亮的,直接在它的正下方(如果是站著或躺著的東西),第二個是比較模糊、透明的投影。避免項目中臟的、不自然的投影。

3. 圖標和配圖

凡是可以矢量的東西都應該矢量。所有的圖標,箭頭和logo都應該以SVG格式(iOS開發(fā)的PDF格式)交給開發(fā)者。PNG圖標邊緣模糊,看起來很糟糕,尤其是在視網膜顯示器上。此外,用矢量圖占用內存也較少。

4. 關于圖標

如果你正在為一個網站或應用開發(fā)一套圖標,請確保所有的圖標都屬于一個 “家族”。這意味著相同的筆畫寬度,相同的邊框半徑。檢查一下,確保每個圖標都適合在相同大小的正方形中,并且有相同的視覺重量。如果有些圖標有圓圈,確保這些圓圈的直徑相同。圖標應該有一致的風格。

04 其他

還有幾件事情想說,但我沒有想好怎么分類,所以放在這部分。

1. 避免奇怪的布局

讓我們回到我們在空間和邊距部分學習過的新聞預覽的例子。如果我們將元素(圖片、標題、文字和日期)以非常規(guī)的順序排列,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試著堅持使用通用的界面布局。通用不一定意味著枯燥,你可以隨時在項目的其他部分展示創(chuàng)意。

避免在沒有充分理由的情況下,在屏幕/頁面/卡片上實驗性地定位元素。否則用戶可能會感到困惑而離開你的網站或應用。請記住,設計師和藝術家是不同的職業(yè)。在設計中,我們是為人創(chuàng)造產品,這意味著你的個人創(chuàng)意沖動只能應用在不會干擾用戶體驗的地方。

2. 界面尺寸

在開始設計一個手機APP之前,一定要先向開發(fā)者詢問一下屏幕尺寸。通常情況下,iOS的屏幕尺寸為320px,Android的屏幕尺寸為360px。雖然在移動APP上或多或少都會有明確的預期,但網站設計可能會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因為它將在多種設備上展示。下面這種情況在我自己做前端開發(fā)的經驗中非常常見:提供的布局是為巨大的顯示器做的。塊之間有400-600像素的邊距,巨大的字體大小,奇怪的網格。

好在我也是一個設計師,我自己也可以通過調整頁邊距和大小來解決這個問題,讓它在任何屏幕上都能好看。然而,前端開發(fā)人員通常沒有設計背景,會完全按照提供給他們的設計方式來實現。因此,在普通的筆記本電腦屏幕上,元素會過大。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筆記本電腦屏幕的垂直寬度限制在700px左右,所以要盡量將一個模塊放入這個顯示范圍內。

3. 內容填充

重復的示例文本放在設計中看起來會很廉價,不專業(yè),所以應當避免使用。它只會讓人覺得你懶得得去做一些像樣的內容。此外,現在不再需要自己創(chuàng)建,有一堆Sketch和Figma的插件可以自動填充內容。內容盡量不要重復,哪怕只是為了演示的目的。放上不同的圖片、標題和不同長度的預覽文本,效果看起來會更好。

每條規(guī)則都有其例外。所有給出的建議從來都不是教條,總會有不同的情況。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建議會幫助你提高設計水平。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謝謝你的閱讀。

#相關閱讀#

圖標設計細節(jié)不夠?你需要掌握的10條關鍵原則

 

原文鏈接:https://uxdesign.cc/how-to-improve-your-product-ui-designers-checklist-58510947e6ab

原作者:Anna Sh – UX Collective

翻譯:Scott,目前是莫納什大學交互設計在讀,設計小透明一枚,對設計,科技和生活充滿熱情。公眾號:彩云譯設計

本文由 @彩云Sky 翻譯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非常受教

    來自福建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