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D:微信朋友圈文字折疊功能

13 評論 11513 瀏覽 76 收藏 19 分鐘

筆者對微信朋友圈文字折疊功能進行了倒推,根據用戶的不同,這項功能產生的影響也不同。

作為互聯網小白,抱著走入產品社區(qū)的心態(tài)。

下面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思考撰寫了微信朋友圈文字折疊功能需求文檔,該文檔站在文字折疊功能是符合用戶需求的角度來寫,或者說微信朋友圈文字折疊功能上線后倒推需求文檔。

雖然已經寫了部分的PRD,但抱著第一次投稿的心態(tài),就話不閑聊,直奔主題。

一、產品簡介

微信是一款全方位的手機通訊應用,幫助你輕松連接全球好友,微信可以群聊、進行視頻聊天、與好友一起游戲,以及分享自己的生活到朋友圈,讓你感受耳目一新的移動生活方式。

而微信官方對于為什么要使用微信?給出了原因:與好友分享每個精彩瞬間,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摦a品簡介來源于App Store。

1.1 平臺定位

通過微信官方給出的介紹,微信-朋友圈的定位關鍵詞為:好友、分享、自己、生活點滴。從平臺層面來說,可將平臺定位從商業(yè)價值和用戶價值兩方面進行文字折疊功能解讀。

商業(yè)價值方面

微信朋友圈會向用戶展示中高質量廣告,比如“Python天天學”。最初微信是工具社交軟件,后續(xù)通過高質量的廣告以提升產品的商業(yè)價值(間接)。

與其他低門檻的廣告相比,也有利于用戶對平臺的良好感知。且朋友圈好友可在同一廣告下進行點贊、評論互動,也增加了用戶粘性。而微商、企業(yè)的營銷廣告及垃圾廣告會影響用戶體驗,甚至降低平臺的商業(yè)價值。

用戶價值方面

平臺為用戶旨在打造一個輕松、原創(chuàng)的好友社交環(huán)境,上線朋友圈文字折疊功能,能夠適度凈化朋友圈,減少營銷內容霸屏行為,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也可以更多展現出原創(chuàng)、有價值等內容,更大限度地為平臺爭取用戶時間。

1.2 內容類別

用戶朋友圈展示內容主要分為四大類:

  1. 微信官方廣告;
  2. 除平臺外第三方(微商和企業(yè)用戶)營銷廣告;
  3. 分享自己認為好的,但并不是原創(chuàng)的內容;
  4. 用戶原創(chuàng)的內容。

1.3 用戶分群

朋友圈的用戶可大致區(qū)分為2大類、5小類(這里不考慮微信平臺管理者):

1.4 上線后影響

第1類用戶

發(fā)布者-原創(chuàng)-在朋友圈發(fā)布處粘貼已編輯好的內容。

因為用戶習慣在朋友圈之外的場景編輯文字,上線文字折疊功能后,可能會被誤判為非原創(chuàng)內容,對展示內容進行折疊;會影響這部分原創(chuàng)用戶發(fā)朋友圈場景下的感知及體驗,產生一定的沖擊。

第2類用戶

發(fā)布者-原創(chuàng)-直接在朋友圈發(fā)布處編輯內容。

由于用戶是屬于原創(chuàng)并直接在朋友圈發(fā)布,上線文字折疊功能后,對這類用戶可能沒有較多影響;且會體驗到被平臺保護的氛圍,對這類用戶會起到正向激勵的作用,并促進平臺的即興原創(chuàng)氛圍。

第3類用戶

發(fā)布者-非原創(chuàng)-出于利益動機進行粘貼已有內容。

該類用戶是出于利益考慮,通過各類營銷內容、廣告在朋友圈內進行刷屏行為,以達到盈利目的。上線文字折疊功能后,會對該類用戶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文字內容會被折疊成一行或部分折疊,降低了營銷內容的傳播效果。

第4類用戶

發(fā)布者-非原創(chuàng)-出于單純分享的粘貼轉發(fā)。

該類用戶主要是基于分享的動機,在朋友圈向好友分享自己看到好的內容。上線該功能后,可能會影響這類用戶的使用體驗,覺得平臺限制了用戶的權利。

第5類用戶

瀏覽者-瀏覽朋友圈

上線文字折疊功能后,會輕度凈化用戶的朋友圈,為用戶打造一個輕松的瀏覽環(huán)境。目前,用戶時間分布碎片化,上線該功能可以更多展現出原創(chuàng)、有價值等內容,提升該類用戶的體驗。

二、文檔綜述

2.1版本修訂記錄

2.2 PRD輸出環(huán)境

三、需求概述

3.1 背景現狀

目前,微信-朋友圈的媒體屬性越來越強。

微信用戶朋友圈展示內容大多是微商和企業(yè)的宣傳、營銷廣告。一方面,造成了用戶朋友圈內容的霸屏行為,利用一套統(tǒng)一的文案廣告占用朋友圈宣傳;另一方面,也存在較多直接復制他人的朋友圈內容,發(fā)至自己朋友圈?;诖饲闆r,在一定程度上對朋友圈原創(chuàng)內容氛圍的良性循環(huán)不利。

另外,現在用戶的時間呈現碎片化現象。微信朋友圈作為一個熟人社交,用戶想要看到的是微信好友發(fā)的真情實感、有價值的文章等精彩內容,來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而不是機械化的廣告營銷文案。

朋友圈營銷內容的嚴重霸屏現象,長篇大論的垃圾內容,更與平臺致力于打造“與好友分享每個精彩瞬間,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的定位不符,更使用戶體驗感下降,減低用戶對平臺的粘性。

3.2 需求目的

為了改善上述現象,并從用戶角度出發(fā),通過上線朋友圈文字折疊功能的方式,對非原創(chuàng)內容(包括微商和企業(yè)營銷廣告、垃圾內容及復制粘貼他人朋友圈的內容)進行限制,呈現文字折疊的效果;能夠有效改善營銷、垃圾內容刷屏霸屏行為,鼓勵并保護朋友圈原創(chuàng)內容的氛圍;能夠為用戶打造一個輕松的好友社交環(huán)境,適度凈化朋友圈,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可以向用戶更多展現原創(chuàng)、有價值等內容,更大限度地為平臺爭取用戶時間。

四、用戶角色描述

五、需求概述

5.1 功能流程圖

流程圖基于發(fā)布用戶和瀏覽用戶兩類用戶,將判斷邏輯文字內容的原則設定為基于微信數據庫、粘貼行為作為判斷是否為復制內容的條件;邏輯設定為復制內容是否超過6行,是否超過200字進行兩個判斷;非復制內容是否超過6行進行判斷。

5.2 功能摘要

六、需求詳述

6.1?朋友圈文字折疊功能

界面原型:

注:原型圖分為復制內容和非復制內容兩部分展現。

6.2 需求描述

6.2.1 場景1

用戶作為【第1類用戶】發(fā)布者-原創(chuàng)-在朋友圈發(fā)布處粘貼已編輯好的內容,被后臺判定為復制內容。

功能描述:

  • 【若顯示未超過6行】,則內容【全部展示】。
  • 【若顯示超過6行,但未超過200字】,則內容【部分折疊,并在文末左下角出現“全文”按鈕,點擊可展示全文,同時文末左下角顯示“收起”按鈕,點擊后收起,仍呈現部分折疊效果,且展示內容為5行】。
  • 【若顯示超過6行,同時也超過200字】,則內容【折疊為一行展示,且背景色為灰色,點擊一行文本后,跳轉文字詳情頁】。

6.2.2 場景2

用戶作為【第2類用戶】發(fā)布者-原創(chuàng)-直接在朋友圈發(fā)布處編輯好的內容,被后臺判定為原創(chuàng)內容。

功能描述:

  • 【若顯示未超過6行】,則內容【全部展示】。
  • 【若顯示超過6行】,則內容【部分折疊,并在文末左下角出現“全文”按鈕,點擊可展示全文,同時文末左下角顯示“收起”按鈕,點擊后收起,仍呈現部分折疊效果,且展示內容為5行】。

6.2.3 場景3

用戶作為【第3類用戶】發(fā)布者-非原創(chuàng)-出于利益動機進行粘貼已有內容時,被后臺判定為復制內容。

功能描述:

  • 【若顯示未超過6行】,則內容【全部展示】。
  • 【若顯示超過6行,但未超過200字】,則內容【部分折疊,并在文末左下角出現“全文”按鈕,點擊可展示全文,同時文末左下角顯示“收起”按鈕,點擊后收起,仍呈現部分折疊效果,且展示內容為5行】。
  • 【若顯示超過6行,同時也超過200字】,則內容【折疊為一行展示,且背景色為灰色,點擊一行文本后,跳轉文字詳情頁】。

6.2.4 場景4

用戶作為【第4類用戶】發(fā)布者-非原創(chuàng)-出于單純分享的粘貼轉發(fā)已有內容時,被后臺判定為復制內容。

功能描述:

  • 【若顯示未超過6行】,則內容【全部展示】。
  • 【若顯示超過6行,但未超過200字】,則內容【部分折疊,并在文末左下角出現“全文”按鈕,點擊可展示全文,同時文末左下角顯示“收起”按鈕,點擊后收起,仍呈現部分折疊效果,且展示內容為5行】。
  • 【若顯示超過6行,同時也超過200字】,則內容【折疊為一行展示,且背景色為灰色,點擊一行文本后,跳轉文字詳情頁】。

6.2.5 場景5

用戶作為【第5類用戶】瀏覽者-瀏覽朋友圈的用戶:

功能描述:

  • 點擊“全文”按鈕,點擊展示全文,同時文末左下角顯示“收起”按鈕。
  • 點擊“收起”按鈕,仍呈現部分折疊效果,且展示內容為5行,同時文末左下角顯示“全文”按鈕。
  • 點擊–折疊為一行展示,且背景為灰色的文本后,跳轉內容詳情頁。

七、風險分析

八、數據統(tǒng)計及效果評估

8.1?數據需求

  • 微信朋友圈內容編輯入口點擊/頁面曝光、彈窗中【拍攝】、【從手機相冊選擇】、【取消】的點擊量。
  • 微信朋友圈發(fā)表文字編輯頁面/頁面曝光。
  • 微信朋友圈發(fā)表文字頁面發(fā)表、取消按鈕點擊量。
  • 朋友圈內容展示效果為折疊為一行、部分折疊、全部展示的數量及部分折疊–文末左下角出現“全文”、“收起”按鈕點擊量。
  • 用戶每日停留在朋友圈的平均時間。

8.2?效果評估

  • 朋友圈發(fā)布數量,用以衡量該功能是否會降低用戶發(fā)朋友圈的頻率。
  • 朋友圈內容全部展示比例=朋友圈內容全部展示的數量/朋友圈發(fā)布數量,用以衡量該功能是否會增加發(fā)布原創(chuàng)的比例,起到鼓勵原創(chuàng)的作用。但由于展示的內容未必是原創(chuàng)內容,原創(chuàng)內容也未必全部展示,所以該機制并不高級。
  • 朋友圈占比時間=用戶每日停留在朋友圈平均時長/每日停留在微信平臺的平均時長,用以衡量該功能是否可以為平臺,朋友圈增加用戶粘性。

九、該功能的思考(歡迎留言拍磚)

上線該功能后,從平臺角度用戶和(發(fā)布者、瀏覽者)來說,思考如下:

發(fā)布者

優(yōu)點:

對非原創(chuàng)內容(包括微商、企業(yè)營銷廣告、垃圾內容及復制粘貼他人朋友圈的行為)進行限制,為用戶創(chuàng)造了一個鼓勵原創(chuàng)的氛圍,并體驗到被平臺保護進而被正向激勵,以此來促進原創(chuàng)氛圍的良性循環(huán)。

缺點:

  • 在朋友圈發(fā)布處復制已編輯好原創(chuàng)內容的用戶或者出于單純分享的復制轉發(fā)的非原創(chuàng)用戶來說,可能會降低使用朋友圈的體驗感;
  • 該折疊功能的機制并不清晰,也沒有傳達明確的規(guī)則,導致發(fā)送原創(chuàng)內容時也會被折疊造成用戶困惑,對于原創(chuàng)用戶來說也是一種傷害。

瀏覽者

優(yōu)點:

輕度凈化用戶的朋友圈內容,并為用戶打造一個輕松、有價值的瀏覽環(huán)境。

缺點:

作為熟人社交工具,大部分用戶對朋友圈內容進行自我把控的選擇意愿比較強烈的。該功能一定程度上幫用戶選擇朋友圈內容,干涉了用戶對于自己朋友圈的選擇權,無法實現發(fā)朋友圈的真正自由。

平臺

優(yōu)點:

  • 旨在為用戶打造一個輕松、原創(chuàng)的好友社交環(huán)境,能夠適度凈化朋友圈,減少營銷內容霸屏行為,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 可以向用戶更多展現原創(chuàng)、有價值等內容,更大限度地為平臺爭取用戶時間;
  • 相對來說增加了微信自有廣告的曝光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臺的商業(yè)價值。

缺點:

  • 相比屏蔽好友朋友圈功能,折疊功能的效果顯得不太理想。
  • 原創(chuàng)保護機制不高級,而且依據是否復制粘貼來判斷內容是否即興的原創(chuàng)并不合理。
  • 難以把握朋友圈文字折疊的度,或者說是對用戶發(fā)布內容的門檻。

朋友圈的媒體屬性越來越強。所以,該功能是否可以真正從根本上改善營銷刷和起到鼓勵即興原創(chuàng)的作用,是否真正是為用戶所需的功能,是不好衡量的,有待市場檢驗。

建議微信針對用戶瀏覽側可設置類似“是否不看他人朋友圈動態(tài)”的自主選擇選項,減少對用戶朋友圈展示內容的強干涉性,增加用戶對自己朋友圈內容展示的自控型。

另外,微信在上線該功能后,陸續(xù)就出現了防文字折疊的輸入法(搜狗、訊飛、百度等輸入法)和小技巧,這應該是微信和輸入法公司斗智斗勇的對抗,看來微信要想真正做好這個文字折疊功能,要做的還有很多。

對于新產品或是已上線的產品需優(yōu)化的功能來說,需要真正走進用戶調研,對調研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這樣才能真正了解用戶的需求,才能上線使大部分用戶滿意的功能及產品。

 

本文由 @干煸茶樹菇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原創(chuàng)=有價值?

    來自上海 回復
  2. 學習了~~~ ??

    來自北京 回復
  3. 支持作者的第一篇文章,之前沒有關注過朋友圈具體發(fā)文的邏輯,學習了。

    來自北京 回復
    1. 感謝!

      回復
  4. 流程上,判定200字應該先行吧

    來自上海 回復
  5. 從5.1這個流程圖來看,作者月薪應該不會超過20000 ??

    來自上海 回復
    1. 哈哈,第一次寫,小白,希望以后慢慢進步

      回復
  6. 并不角色朋友圈文字迭代功能很厲害

    來自廣東 回復
  7. 贊??

    回復
  8. 贊??

    回復
  9. 初始目的是好的,但是就因為折疊導致發(fā)布者都會將內容在評論中再次發(fā)一遍保證不被折疊,最終似乎瀏覽者的體驗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

    來自北京 回復
  10. 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真的是魚龍混雜

    來自廣東 回復
    1. ??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