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成功實戰(zhàn)筆記(13):人效提升的1大前提和2大關鍵
編輯導語:企業(yè)人效與企業(yè)經營、企業(yè)商業(yè)模式有一定關系,而若想提升企業(yè)人效,則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量,如服務標準化、流程化等。本篇文章里,作者便結合自身經驗,總結了提升服務人效的幾大要點,一起來看一下。
企業(yè)人效一直是企業(yè)經營中后期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通常也是評估一個商業(yè)模式優(yōu)劣的重要標準。
經常有人討論,為什么公司開的工資這么低,為什么不給漲薪或者漲薪比例很低,其實拋開公司經營和管理能力來說,最底層的因素是這家公司的商業(yè)模式可能不是很好,人均產值較低,導致能夠給到的利潤空間就這么點。
為什么BAT人均薪資這么高,阿里P7、騰訊10級年薪百萬(網傳),核心在于其商業(yè)模式好,人均產值高。
以阿里巴巴為例,其2020財年營收5097億,凈利潤1492億,全球員工約25w,人均營業(yè)收入203w,人均凈利潤59w。這個才是支撐其高額的人力報酬的基礎。
那么同樣,對于SaaS公司而言,除了人均營收,服務側的人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尤其是當服務部門前期直接的營收產出較少的時候,在財務上會歸為一個成本部門。
服務人效的提升,對于客戶成功負責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既要做好服務的深度,又要保障產出和人效。
今天就服務人效的提升,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提升服務人效過程中的一些認知和經驗,主要有以下3點。
一、人效提升的前提是標準化
人效提升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服務的標準化,因為統(tǒng)一的、明確的標準,解決了不確定性的問題,不確定意味著等待、討論和發(fā)散,而且有了標準之后,也減少了大部分的溝通討論成本,因為標準具有確定性和明確的執(zhí)行要求。
什么是標準化,就是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
- 以客戶培訓為例,培訓什么內容,分為哪幾個板塊,培訓的主要對象是誰,這個是做什么,表示工作內容;
- 用什么樣的方式培訓,遠程還是線下,一對一還是一對多,錄播還是直播,這個是培訓的方式,是怎么做;
- 培訓效果怎么驗收,怎樣代表培訓工作完成了,是客戶簽字驗收,還是系統(tǒng)完成了初始化的搭建,這個是做到什么程度。
服務的標準化,具體來說有兩個方面。
1. 對客服務標準化
- 培訓的方式和內容;
- 服務的時間和方式;
- 日常服務響應及解決的時長;
- 系統(tǒng)故障響應及解決的時長;
- 不同客戶規(guī)模的服務標準;
- ……
2. 內部操作標準化
- 培訓效果驗收的標準,最好是量化的標準;
- 重大客訴響應及解決的時長;
- 客戶案例的框架及效果驗收標準;
- 內部需求及BUG提交的規(guī)范;
- ……
二、人效提升的第一大關鍵是流程化
人效提升的一個落地關鍵是流程化,流程和標準是兩個概念,很多人會搞混淆。
標準往往代表落地要求,是大家要按照這個標準去執(zhí)行,不然會受到處罰,這本質上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管理思維;
而流程不一樣,流程是做事的步驟和順序,需要結合不同業(yè)務、不同場景的實際情況,給到不同的流程方案,本質上是一種運營思維。
管理是堵,運營是疏,兩種思維方式不一樣。
那為什么說人效提升的關鍵是流程化,因為不明確的,甚至不同的步驟和順序,會影響做事的效率,也會影響后期的產品化(下面會講)。
還是以培訓為例,培訓的內容、方式、驗收是標準,培訓內容的先后順序、培訓信息的對接、培訓完成后下一步動作的銜接是流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和誰對接、如何閉環(huán)。
流程這里還有一個重要的點是,流程拆解和分工。
以客戶流轉為例,初創(chuàng)型的企業(yè)或者是新項目,一般不會把流程拆解太細,也不會劃分很多細分職能,往往是一個CSM,既負責客戶培訓,又負責客戶服務,還負責續(xù)費增簽,但是當客戶規(guī)模達到一定量級之后,CSM很難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到極致高效,因為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那么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對客戶服務的流程進行拆解和分工,如新客戶簽約后,由銷售交接給實施,實施完成培訓后,交接給CSM,客戶快到期之后,CSM又可以把客戶交接給續(xù)費經理,中間過程中所有的在線服務,又可以由客服部門負責承接,每個職能都可以基于各自環(huán)節(jié)的特點,去提升效率。
三、人效提升的第二大關鍵是產品化
標準和流程都明確之后,就是落地的問題了,是完全通過人工去落地,還是配套一些工具去做輔助,這兩者的效率毫無疑問是不同的。
以客戶答疑為例,微信體系內的答疑和在線客服系統(tǒng)的答疑效率差距是非常大的,在線客服系統(tǒng)能夠分流,解決波峰波谷、人效不均的問題,而且還能充分發(fā)揮AI機器人的功能,至少能解決50%標準、簡單的問題。
而在標準和流程產品化的過過程中,筆者認為不同平臺信息的打通非常重要,因為信息輸入和獲取的便捷性,非常影響操作的效率,客戶的檔案、服務記錄。
銷售訂單、活躍數(shù)據(jù)、操作記錄等等,客服和CSM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非常高頻的查詢、填寫這些數(shù)據(jù)。
以客戶檔案為例,如果我們能夠將內部的CRM平臺和對客服務平臺數(shù)據(jù)打通,客戶一進線就能看到客戶的基本檔案,那么就能大大提升我們定位客戶問題、解決客戶問題的速度。
如通過企業(yè)微信的公開接口,獲取到用戶的union id,調用CRM系統(tǒng)內同id的客戶檔案,展示在企業(yè)微信的側邊欄,同時又可以將企業(yè)微信的側邊欄填寫的客戶信息回傳到CRM系統(tǒng),方便后續(xù)做客戶盤點。
而要打通平臺,是非常難的,要調用內部的很多資源,在很多創(chuàng)業(yè)型的SaaS公司,研發(fā)資源用于內部系統(tǒng),是非常難得的。
最后總結一下,服務人效的提升有3個要點:
- 標準化是前提,因為標準帶來了確定性;
- 流程化是第一關鍵,因為流程影響確定性工作落地的效率;
- 產品化是第二關鍵,因為產品化非常重要但又很難推動。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內容。
#專欄作家#
SAAS老司機,公眾號:SAAS老司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客戶成功實戰(zhàn)筆記》系列文章作者,長期專注SaaS,深耕客戶成功,擅長客戶運營體系設計。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錢算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