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維度的解讀與社群門檻的設置
社群運營,需要從這三種維度出發(fā):第一種,不斷往里面增加分數;第二種,換梯術;第三種:升維思維。
運營社群,需要有三種思維
第一種思維:不斷往里面增加分數
一個故事:有幾個士兵迷路了,找不到東西吃,他們來到一個村莊,發(fā)現村民也不給他們東西吃。他們就把幾塊大石頭搬到一起,說我們有一個秘方,可以煮出最好吃的石頭湯。
很多村民來圍觀,他們便告訴村民,他們缺一點水,問誰可以貢獻一點水出來,于是有村民拿來了水,他們又繼續(xù)說,還需要一點鹽和味精,又有村民拿來這兩樣東西。
隨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他們讓村民貢獻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比如雞肉啊,等等美食,這樣煮出來的石頭湯,確實很美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社群一開始就要做遠景的規(guī)劃,對大家來說,有什么好處,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喝到石頭湯,他需要一個門檻才可以進入。
第二種思維:換梯術
一個游戲:給游戲者一些牙簽,讓他們去敲別人的門,告訴別人,我們在玩游戲,你能不能幫我換一個更大或更好的東西?
于是有人就拿走他的牙簽,給他一盒口香糖或者舊報紙。
于是這個人又拿著換來的東西去敲下一戶的門,換來一副碗筷。
他們的口徑,都是要更大或更好的東西。
一個原則,就是拿著手上的東西,去換更大或更好的東西,經過這樣的置換,有人可以在一晚上,用牙簽換到一棟別墅或者一輛好車。
這個換梯術的思維,用在做社群營銷的過程當中,非常有效果。
比如一個社群按照0-100分來算,你現在運營的社群,如果能量級是60分的話,你現在要去吸引90分的大牛,一般都是不可能的。
于是你就只能去吸引或者換65分的人,人家是愿意與你分享他的能量級的。
你找到10個65分的人,你這個社群的價值是650分,你再去與70分的人交換,人家就愿意加入你的社群了。
換梯術要換更大更好的,你要循序漸進去做這件事,不要一開始就找到這些大牛,人家看你等級不匹配,是不會愿意跟你合作的。
第三種思維:升維打擊
如果在一個維度下,客戶看效果都感覺差不多,就只能搞價格戰(zhàn)。我用兩個維度,打你一個維度,你是很難干過我的。
光有兩個維度,還是不夠的,比如說,你還應該做自明星。
這種維度的競爭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候不是看對手做什么,就要做的比對方更好,而是應該為自己升一個維度,別人缺乏或者不會什么的,自己恰好在這個領域有所專長。
很多人做社群,并不成功,建立了很多群,但是很多被人屏蔽,你覺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我們做社群,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要先塑造你想做社群的價值。
人很多時候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能量與信息才加入群的,所以說,群的成功運營,就是高能量吸引著低能量的人。
這是一個社會的規(guī)律。
你要做的,就是從能量與信息的角度來塑造你的社群,你的社群能量高,信息豐富,你的群就會吸引很多人。
建立這樣的群之后,你要做的就是設置門檻,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到你的社群里來,要符合你的標準才能進來。
當這個人跨越了你的門檻進來,你就可以成交他。成交完之后,這個人也是自帶能量與信息的。
如果你現在社群的價值是10000分,你現在進來這個人是1000分,你的社群就是11000分。這個分量級別,你就能去吸引那些不到這個分量級別的人進來。
這樣的人一進來,他帶有比較強的目的性,也從這個群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是可有可無,他才會重視這個群。
運營群,有些什么技巧或者步驟?
運營群,不是發(fā)個二維碼,拉人進群就可以的。是有幾個步驟的:
第一步,要準備好群的定位,并圍繞這個群的定位,準備好很多的資料整合收集。
但是,你的社群不是只有資料,有的人是沖著社群的創(chuàng)始人,或者某些人而去的。
第二步,你要先邀請一些關系鐵的,或者對你比較認同的人。你可以邀請一些分數不低的朋友,加入到你的社群中,塑造你的社群價值,這樣,你的社群就像是獎品一樣,會吸引來很多人。
第三步,你就可以設置門檻了,如何設置門檻?
- 第一,收費,過濾掉那些觀望的人,另外可以有一些收費,有費用,社群的運營還是需要一些費用的,正好。
- 第二,可以讓兩三個推薦人舉薦。
- 第三,要做某個任務,比如做信息的朋友圈發(fā)布,要停留三天。
做任務,就像投名狀一樣,你想加入,你要做一件事,你才會珍惜這個機會。
不要輕視這個門檻,門檻的價值很大,有人覺得突破不了收費的心理門檻,你突破不了,是你對你自己的社群價值,是心虛的,不夠有底氣。
比如你收費是1萬,你提供給別人的是10萬,或者100萬的東西,這樣反復掂量,你總能邁出自己的第一步。
這三步,是做好一個社群的基本必備條件,除了這些,還有什么是需要重點去關注的?
真正開始運營群了,有一個重要的動作,就是要為你的社群增加一些維度。
社群建立起來了,你就要反思,你社群的價值本身大不大?如果不大,就去加大社群的價值。
為什么要強調維度,因為維度思維,太重要了。
當你采用這種維度思維之后,你會時不時停下來,我現在有幾個維度了,不會只停留在 一個維度上,咬緊牙怎么努力,也只是拉鋸競爭。
所以不斷增加維度很重要。
不斷增加維度
第一個維度,要有首領。
你既然想做社群,你就是你社群的首領。那么當你是首領的時候,你要做與首領相配的一些事。
有一些言論與信息,曾這樣探討過社群,認為社群要去中心化,我認為不對,反而社群應該有主心骨,有靈魂人物,要做自明星,你一定要站出來。
你每天怎么站出來彰顯自己的存在?就是寫文章。
我每天可以寫什么呢?
你要寫以下的東西,一,行業(yè)的新聞,這些新聞是別的地方可以找到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是無意識接觸到這些信息的。而你可以了解得知這些信息的信息源,源源不斷的為群里的用戶提供這一類資訊。
很多人會問,每天一篇,我能寫些什么?
只要你想寫的話,其實可以每天不重樣。
你可以寫個人的訪談。你可以采訪各行業(yè)老板的訪談,讓這些老板接受采訪后,傳播自己的文章。
第二個,寫你的觀點,不要擔心自己觀點寫錯,反而你有血有肉,有你的喜樂,大家才喜歡
第三個,寫你的故事,提前為年老的你寫自傳,讓人覺得你是個鮮活的人。
第四個,寫你的讀書筆記,你看了什么書,這個書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什么叫舉一反三,你看到一個什么樣的知識點,這個知識點可以解釋些什么現象,你將怎么運用這些知識點。
你既輸出了價值,又給別人留下你善于學習的印象。
第五個,寫自己的行蹤。
第六點,你的理論體系。
在每天堅持寫的過程中,你就不斷在累積自己的勢能,同時別人也能在你的文章傳播中,去認識你,了解你。
很多人,會忽略首領與社群之間的關系,首領的勢能越大,你就越能吸引到能量高的人進來。那你從60分提高到80,90分,你就能吸引那些90分的進來你的社群。所以說,社群與你個人品牌的建立,是相輔相成的。
資訊的尋找,還有自我堅持寫文章的宣傳,是需要一個資訊管理的能力的。
一個社群建立起來之后,會有探討,也會有問診,也有資源分享與經驗分享等,這其中,涉及到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知識管理。
社群中的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的作用非常大。很多時候,做社群,你在給別人傳遞知識和能量。
第一,你要先收集這些知識。
第二,加工,儲存,分享。
你可以看成 一頭奶牛,吃草的過程。
你找到這些草之后,你要把草進行加工,嚼爛,變成自己所能理解,一部分,供自己自身的成長,一部分,分享出去。
在社群營銷里面,知識管理尤其重要。
不做知識管理,會存在哪些問題?
- 資料繁多,儲存在不同的地方,使用起來不方便。
- 寶貴資料和經驗不留存,遇到同樣的問題,每次操作都要重新把經驗與做法。
- 儲存在電腦上,離開電腦后很難取到寶貴的經驗。
- 團隊隱性知識不能顯性化,沒發(fā)揮員工的潛能。
- 新人加入公司,不知道從何入手。
- 員工離職,寶貴經驗隨之流失。
社群聊天,很多時候,像瀑布一樣,我們把每個人參與討論的精華,全部放在公眾號上,這些知識已經存儲下來,這種知識管理,對于你的社群的美譽度,忠誠度傳播,是很有益處。
如果我們聊完,就聊完了,現在我把我們聊過的存儲下來,后面來的人,想了解你們之前聊什么,你可以分享給他,他一進群就覺得收獲滿滿的。
無論你運營什么樣的群,你想成為各個領域的社群運營頂尖高手,你需要做以下的事,就是做出自己的模型。
模型為什么好?
因為模型可以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的事情模型化。
這樣整理好知識管理的東西后,你還可以出書。
如果沒有把當時現場交流的各個領域的高手知識整理下來,現在想起來要去整理,已經很難了。
一個是大家有沒有時間,另外他當時的狀態(tài),現在能完全呈現嗎?
比如把如何組織線下聚會,細節(jié)更加細化,根據聚會人群的特點再細化一下,做了一個線下聚會操作版本2.0。
聚會前做通訊錄,聚會前該如何吆喝,線上如何分享,線下怎么見面,怎么聊天,怎么做好知識管理,怎么吃飯,如何做文案,如何分工,已經非常詳細。
你看半小時,你就能方便復制這個模式,組織一場非常高質量的線下聚會。
診斷會是增強社群價值,增強會員滿意度的非常重要的活動,需要在特定的條件下做。
你要做診斷會,要把握好一個原則,就是診斷的嘉賓,與被診斷的人,之間要有一個比較大的差距,診斷的人,要比被診斷的人牛很多。
診斷會分兩種,一種是重型診斷會,一種是輕型的診斷會。
- 被診斷人要準備一個個人的經歷。
- 要準備好你的商業(yè)計劃書。
- 你最希望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輕型的診斷會,你要給一個商業(yè)計劃書,你寫成一篇文章,羅列你的問題,我來解答,這個是新型的診斷。
一個社群,最好還要有自己的儀式感。比如迎新,迎新對于一個社群來言,對于新人來說,是一個儀式。
儀式做的好,會員對你的滿意度會很高。
微信的運營最關鍵的還是要有專業(yè)的人員或者團隊做為支撐。
把自己優(yōu)秀的一面通過特意包裝和描述后,有針對性的會遞給我們的受眾,讓他們感知我們、了解我們、接觸我們,與我們成為朋友,幫助我們傳播,是社群運營的成功所在。
這樣設置門檻,微信群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設置門檻,保持群價值的純度。
我的微信群以前是免費群,只要有興趣的人,不需要任何條件就都可以拉進去。后來在管理群的過程中,發(fā)現一些弊端。
有些人只知道索取,當沒有滿足他的索取時,就會發(fā)出怨言,表現出不滿意,讓我覺得疲倦與無趣。
后來我果斷地設置門檻,從原來的免費升級為收費100元。
這個費用與群所提供的價值比較而言,是非常便宜的。
并且對群規(guī)做了更嚴格的要求,對于過去沒有付費的人群,可以繼續(xù)留在群里,但有條件,就是必須為群提供價值,無論價值大小。
連續(xù)三個月不符合條件就刪除出群,互動有效地增強,群活躍度大大提升。
當這樣設置門檻后,就會過濾掉那些不愿意付出的人,有效地保持群價值的純度。
門檻的設置,最終是要依據社群的類型來確定,看你是要打造一個什么樣的社群。下面我就從群類型方面展開門檻設置的分析:
1. 產品VIP會員群
建議門檻:必須消費過產品,認可產品(當然商家有信心保證產品的性價比高),負能量客戶勿留。
很明顯,這樣的微信群目的就是商家把其產品消費者集中到一個群組成的會員群。
其目的無非是: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福利養(yǎng)熟為回頭客,新品特惠優(yōu)先提供給會員等等,屬會員福利性質群。意向客戶可另建群管理。
2. 資源交流型群
建議門檻:成員推薦,有項目或絕活。
比如說:各行各業(yè)的老板群,個體戶的負責人群,骨科專家交流群,互聯網大咖秀群等。
這些模式微信群應該都是行業(yè)專家或有資源有項目的頂尖人才組建的微信群。他們的成員主要是以交流促進合作為主,都基本是以推薦制加入,而且要靠譜的推薦。
那么,作為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也可以組建管理推薦型社群,以達到提高群成員的質量。
3. 高價值服務微信群
建議門檻:收費,外加其它必要的條件。
如果你的微信群價值比較大,那么收費就是唯一最好的手段,收費才能過濾質量更高的用戶出來,過濾同頻的人有高價值觀的人。
只有收費才能讓你持續(xù)性的提供高價值服務
比如說培訓群,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資源維護群價值。也只有收費才能保證穩(wěn)健的持續(xù)發(fā)展你的高級微信群,一步一步的讓你的微信群知名度越來越大。
要根據微信群所能提供的價值來設置門檻的高低。
1. 低級門檻
比如會員福利群,因為群只是為了把粉絲聚集起來方便發(fā)送一些福利,那么只要來店子消費過的人,就可以獲得進群資格了。
或者只要把店子信息轉發(fā)朋友圈也可以獲得進群資格了。
2. 高級門檻
如果微信群提供的價值很大,那么就可以設置高收費的門檻。
可以設置幾百元的收費門檻,給粉絲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務。
設置門檻除了讓自己能更好的服務付費粉絲外,還有一點就是只有付費了,群員才會珍惜,才會重視,才能在群里有所收獲。
如果不是花了錢才能進去我相信也不會這么認真的去對待。
社群一定要設置門檻,沒有門檻的社群,粉絲不會珍惜。
1. 收取一定費用的社群
比如說繳納年費199或者是1000元,2000元,根據情況來決定。
2. 做任務的形式
如美食群要求買多少金額的食品才能入群。親子樂園需要發(fā)海報到群里才能夠入群,并保留三天等等這樣的形式就是做任務入群。
3. 自己入群并介紹一個伙伴入群,這種情況也是可以的
設置門檻,根據自己社群的情況來決定,但是一定要設置門檻才能夠過濾不同頻的人,讓社群同頻并健康地發(fā)展。
針對性設置門檻
根據社群的類型,分為產品型社群,資源型社群,還有老板創(chuàng)業(yè)型社群,這些需要針對性設置門檻的。
社群的門檻過濾核心就是過濾、吸引同頻。
1. 產品型社群:
建議門檻設置:購買體驗過產品的用戶,或者購買金額達到一定金額
注意點:負能量一定要過濾掉,一個老鼠屎會壞掉一鍋粥的
2. 資源性社群:
信任推薦,必須是群內會員推薦,有個擔保、連帶的概念;
還有個建議就是擅長的領域,比如有自己的絕活;
3. 創(chuàng)業(yè)型社群:
大家都是創(chuàng)業(yè)者,都有自己的項目,聚在一起一方面學習,共同進步;一方面結交人脈,整合資源,建議門檻設置:
1)收費+其他(比如提交作業(yè),學習心得,樂于分享);
2)還有種比較流行的過濾方法就是做任務:比較常見的就是轉發(fā)朋友圈,保留多長時間;
證明你在某方面有沉淀,如果大家不同頻,聚在一起大家都難受。
門檻設置的方法和方式都可以創(chuàng)新,把握設置門檻的核心是過濾和吸引同頻就可以了。
本文由 @社群星球-CC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