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調查不會研究,營銷實干派怎么辦?
隨著權力和理想的提高,理論這種“務虛”的能力在職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如果你覺得理論沒用,要么是你的理論應用水平一般,要么是你發(fā)展得不夠壯大。那么面對這種情況,營銷實干派要怎么做呢?
這幾年商業(yè)媒體上有個見慣不怪的現象:理論專家越來越多。
對于大多數連《營銷管理》都沒有耐心讀完的人來說,分辨理論專家是否靠譜其實很難。但是,這幾年依靠理論起家的成功人士越來越明顯。比如吳曉波、羅振宇、李叫獸、沈帥波。
其實,隨著權力和理想的提高,理論這種“務虛”的能力在職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如果你覺得理論沒用,要么是你的理論應用水平一般,要么是你發(fā)展得不夠壯大。
面對理論派一呼百應的商業(yè)洞見,那些只會調查不會研究的營銷實干派,往往成了人家執(zhí)行策略的跟班。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怎么辦?
Grant分享3種基本分析方法,教你從營銷實干派進階,學會研究商業(yè)問題:
- 樹層分析法:打破散點思維,建立層次認知。
- SWOT分析法:不做排列組合,創(chuàng)造轉化優(yōu)勢。
- 5Why分析法:不迷信根本解,找到均衡解。
Grant談SWOT和5Why與你在教科書里學到的可不是一回事。
1.?樹層分析法:打破散點思維,建立層次認知
原本備受追捧的品牌近幾年銷量持續(xù)下滑,消費者關注度持續(xù)降低。營銷界稱之為“品牌老化”。
因此有專家提出了解決方案:品牌需要重新定位,迎合年輕人的需求特點,產品設計、包裝和廣告要新潮。比如跨界聯名、國潮風、00后明星代言。
這是典型的散點思維(點子主義)。
姑且不談專家們對“品牌老化”的定義是否準確,單就品牌銷量持續(xù)下滑的問題,就可能存在三個層面的原因,逐次遞進:需求層面、品類層面、產品層面。
2019年大白兔奶糖推出一系列跨界聯名,得到消費者乃至專家們一致追捧,比如大白兔奶糖味香水、潤唇膏、沐浴乳、護手霜、身體乳等。
但背后的真相是過去幾年,大白兔奶糖經營利潤連續(xù)直線下滑。
其實,大白兔奶糖經營頹勢的根本原因不是品牌形象陳舊,而是糖果行業(yè)的市場大盤整體萎縮。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健康意識越來越強,糖果逐漸淡出購物車。(同理,這幾年碳酸飲料衰退,NFC果汁和酸奶崛起)英敏特市場研究公司早在2016年發(fā)布報告宣稱,2016年中國糖果市場的總銷售額下跌至850億元人民幣,并預測在2016~2021年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3%。
消費者對奶糖的需求逐漸衰減,大白兔品牌跨界聯名實屬無奈之舉,杯水車薪。
據《華夏時報》報道,大白兔品牌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在做跨界營銷時,大白兔也考慮到對品牌的透支問題,但是目前大白兔如果不去嘗試這些新的手段,只依靠糖果行業(yè)推廣,效率太低?!?/p>
如果市場需求尚未衰退,品牌銷量仍然下滑,那么下一層次的原因就是該品類不如其他品類更能滿足需求,即品類遭到侵襲而衰退。比如,紅酒的流行擠占了白酒的市場份額,低碳的公共交通擠占了私人用車的市場份額。
當然也有極端的情況,索尼的數碼相機把柯達的膠卷相機送進博物館,iPhone等智能手機把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傳統手機趕到垃圾箱。
如果市場需求尚未衰退,品類也十分迎合需求,這時品牌銷量下滑的問題才會歸因到產品層次。你需要進一步調研,決定改善產品還是重塑品牌。
需求層-品類層-產品層,影響效果從市場端傳遞到企業(yè)端,解決方案也各不相同。如果有專家動不動就說你的品牌老化,你要當心是不是這個專家的認知老化了。
樹層分析法專門用于建立分析層次,像上述分析過程一樣,用“上帝視角”俯瞰問題。
假如你得到VC的一筆投資,打算開發(fā)一個社交方面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你該如何分析市場細分和競爭優(yōu)勢?
你可能了解到拍照在社交中越來越流行,于是打算開發(fā)一款拍照手機。
- Vivo:2000萬柔光雙攝,照亮你的美
- Oppo:前后2000萬,拍照更清晰
- 華為:人像攝影大師,每一拍都是大片
- 小米:變焦雙攝,4軸防抖,拍人更美
但是有沒有其他類型的手機呢?
- 黑鯊游戲手機
- 美圖女性手機
- 金立商務手機
這時手機行業(yè)就產生了并列的四條備選賽道:拍照、游戲、時尚女性、商務男性。假如你最終選擇了拍照手機,那么該如何進一步明確你的市場細分和競爭優(yōu)勢呢?
拍照手機又可以細分出若干選擇:夜景、動態(tài)、變焦。
話說回來,社交需求就只有手機這個選擇嗎?
當然不是,你還可以選擇社交軟件,比如微信、陌陌、領英,或者周邊硬件,比如Apple Watch。
這時你就構建起了社交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樹狀分析層次:
- 始端回歸(樹根):要做硬件,還是軟件,或者提供服務?
- 中端并發(fā)(樹干):如果選擇硬件手機,那么主打拍照、游戲、時尚女性、商務男性?
- 末端拆解(樹梢):如果選擇拍照手機,那么優(yōu)勢集中在夜景、動態(tài)、變焦?
樹層分析法不僅限于商業(yè)領域。隨著新媒體和知識服務行業(yè)的興起,消費者開始抱怨碎片化知識。其實,知識是否碎片化并不取決于知識提供者,而取決于自己是否建立了知識層次。比如商業(yè)類書籍本就汗牛充棟,又冒出來一群專家揚言布道。
怎么辦?
Grant把商業(yè)知識像目錄一樣建立了層次結構,無論看到什么知識,都會放到對應的分類和層級中,然后按照金字塔原理,考慮怎樣合并同類項、拆分或補充。最終形成了持續(xù)迭代的【增長戰(zhàn)略系統】,專門用于咨詢和培訓。
衣服本不雜亂,只是缺少衣柜。
樹層分析法就是“思維的衣柜”,當你的思維局限在某個思考點時,不妨審視一下:
- 還有什么并列的思考點沒有考慮?(中端并發(fā)-樹干)
- 思考點包含多少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因素?(末端拆解-樹梢)
- 回到問題的原點,看看事物本來的面目?(始端回歸-樹根)
2.?SWOT分析法:不做排列組合,創(chuàng)造轉化優(yōu)勢
很多人在用SWOT模型時會陷入“寫作困境”——不知道下文該怎么寫,而不是該怎么分析。
于是,SWOT分析法變成了“八股文”或“填空題”。比如:
這種用法的思維邏輯是先把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分類排列,再對SO、WO、ST、WT四種組合進行聯想和解釋。(據Grant所知很多大學老師就是這么教的)
這像極了小學生看圖寫話,根據圖片中若干事物的組合,發(fā)揮想象力,編寫情節(jié)。
姑且不談這種用法對錯,如果你也這樣做過,你一定有過尷尬——SO、WO、ST、WT四種戰(zhàn)略總能解釋得通,但卻感到沒用。(Grant也曾經歷過)
其實,SWOT模型的作用不只是表面上建立分析框架,更重要的是提供優(yōu)勢、劣勢互相轉化的依據。
什么意思?
一切優(yōu)勢都伴隨著與生俱來、難以割舍的劣勢。
可口可樂在一些人眼中是開創(chuàng)和經典,但在另一些人眼中就是陳舊和頑固,所以百事可樂彰顯年輕和新潮。小米在一些人眼中是高性價比,但在另一些人眼中就是low,所以華為強攻技術,主打高端。
企業(yè)內部的優(yōu)勢和劣勢,在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的變化中隨時可能逆轉。
2019年華為借“愛國”東風,銷量扶搖直上,但在“李洪元”事件后又被指責消遣“愛國情懷”。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p>
SWOT分析的關鍵是找到在何種情況下,優(yōu)勢會成倍放大,劣勢會因禍得福。
平安銀行成立較晚,而且銀行網點少。在國有五大行,尤其號稱“宇宙行”的工商銀行面前,幾乎毫無地位。但是平安銀行網點少,也意味著經營成本更低、管理效率更高。因此,平安銀行把節(jié)省的成本用于補貼客戶,率先取消了跨行業(yè)務和異地業(yè)務的手續(xù)費。
而且,隨著交通工具發(fā)展,城鎮(zhèn)人口集中化,以及互聯網的普及,銀行網點稀疏對客戶造成的不利影響愈加減弱。
經過十余年發(fā)展,平安銀行已經成為國內崛起最快的銀行。
平安銀行SWOT模型:
- 優(yōu)勢:銀行網點經營成本低,管理效率高
- 劣勢:銀行網點少而稀疏
- 機會:交通更加便利,城鎮(zhèn)人口集中化,互聯網普及
- 威脅:國有五大行網點多而密集
除了分析企業(yè)競爭戰(zhàn)略,SWOT模型還能指導品牌定位。
飛鶴奶粉早年在個別地方市場占有率很高,但是放眼全國,消費者對飛鶴的品牌認知度非常薄弱。面對雅培、惠氏等歐美品牌,飛鶴不堪一擊。隨著國內奶源質量和奶粉工業(yè)提高,飛鶴的產品質量已經逐漸追平。但是消費者仍然認為國外的奶源才好,歐美品牌的奶粉工業(yè)更先進。
飛鶴奶粉如何突圍?
食品、醫(yī)藥、護膚品等接觸身體的產品,對不同的人種體質通常會表現出不同的效果。換言之,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
歐美品牌擁有國外優(yōu)質奶源和奶粉工業(yè),也意味著他們的產品是根據國外消費者體質發(fā)展起來的,不一定適合中國消費者。而飛鶴立足中國,更了解中國人的體質。(不確定事實是否如此,但至少消費者直覺上是相信的)
為了進一步突出“更適合中國人體質”的優(yōu)勢,飛鶴選擇了體質最敏感的用戶群體——嬰幼兒。
父母在選購嬰幼兒產品時,一旦用慣和認可一個品牌,出于健康安全的考慮,往往不愿意再轉換其他品牌。而且,隨著近幾年國內商業(yè)和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消費者的民族自豪感持續(xù)升溫。
“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口號充分迎合了愛國的社會文化。
飛鶴奶粉SWOT模型:
- 優(yōu)勢:產品優(yōu)質,民族品牌
- 劣勢:品牌認知度低
- 機會:國內奶源質量和工業(yè)水平提高、愛國思潮持續(xù)升溫
- 威脅:歐美品牌的優(yōu)質奶源和先進工藝,消費者歧視國內品牌
你看,如果不會用SWOT分析,即便學完定位系列22本書,也只是口號套路的搬運工。SWOT分析不是在做排列組合,而是發(fā)現優(yōu)勢和劣勢在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中如何互相轉化,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
《孫子兵法》《老子》名傳千古,全書不過五六千字。有效的SWOT分析同樣不需要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
關于優(yōu)勢、劣勢互相轉化的N種策略模型,Grant提出的“反轉優(yōu)勢戰(zhàn)略”將會在以后的文章中發(fā)布。
3.?5Why分析法:不迷信根本解,找到均衡解
現在越來越流行談論“底層邏輯”、“本質問題”。
比如為什么現在聯想的業(yè)績不如華為?專家說這是因為聯想早期選擇了“貿工技”,研發(fā)投入不夠。可是他們卻不考慮當時的聯想積貧積弱,先活下來才是首要原則。(這種思想跟批判乞丐只顧要飯,不上大學有什么區(qū)別)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底層邏輯”著實不靠譜,原因就在于這種思維過于迷信根本解,缺乏可行性。
何謂“根本解”?
豐田汽車的豐田佐吉提出了5Why分析法:對所有問題追問五層“為什么”,從而發(fā)現根本原因(5只是概數,6、7、8……都行)。
5Why分析法的確有助于徹底解決問題,但應用范圍也存在局限性:一個問題的各種原因,隨著根本性的提高,可行性往往會降低。
因此,5Why分析法最關鍵的是在根本性和可行性之間找到均衡點——均衡解。
比如飛鶴奶粉當年打不開全國市場存在如下原因:
- 1 Why:消費者對飛鶴品牌認知度太低;
- 2 Why:消費者普遍偏愛歐美奶粉品牌;
- 3 Why:消費者認為歐美的奶粉質量好;
- 4 Why:歐美品牌奶源優(yōu)質和工業(yè)發(fā)達;
- 5 Why:歐美工業(yè)化和市場化發(fā)展更早。
顯然,5 Why最根本,但是你不可能逆轉世界經濟的發(fā)展歷史。
4 Why呢?飛鶴乳業(yè)在奶源和工業(yè)水平上已經趕上歐美品牌,但消費者仍然不認可。在這方面更多的投資,邊際收益反而遞減。
這時2 Why和3 Why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品牌重新定位,把消費者認為“歐美奶粉更優(yōu)質”的觀念變?yōu)椤爸袊谭鄹线m”。
既然根本解的可行性往往較差,那還有必要考慮根本解嗎?
其實,根本解不一定作為解決方案。
了解根本解是為了劃定解決問題的能力邊界,防止投入過多卻收益甚微。比如大白兔奶糖銷量多年持續(xù)下滑,根本原因是消費者健康意識提高,對糖果的需求量驟減。這是你無法改變的事實和趨勢。
當然,這也為你解決這個問題劃定了一條能力邊界:你不可能逆轉形勢,你能做的只是止損,然后尋求其他增長途徑。
因此,大白兔奶糖需要為跨界聯名等貌似光鮮、實則短效的自救手段設置限度,避免在糖果行業(yè)市場衰退的大勢中,做出得不償失的營銷投資。
這才是根本解的深層用途。
4.?輔助你的是工具,提升你的是格局
樹層分析法、SWOT分析法、5Why分析法是一套相互關聯的分析工具組合。
- 樹層分析法幫助你打破散點思維,建立問題的分析層次;
- SWOT分析法幫助你在各層次之間找到優(yōu)勢、劣勢互相轉化的若干策略;
- 5Why分析法幫助你在若干策略中明確哪些是劃定能力邊界的根本解,哪些是值得采用的均衡解。
工具是人類能力的延伸,幫助我們相對容易地實現原本難以實現的任務,但最終的使用效果卻因人而異。
中國古代有“宮廷畫”和“文人畫”之分,分別代表了宮廷畫師和文人墨客的畫作。
流傳至今,前者大多只能稱為“畫師”,作為皇室貴胄的“攝像師”;而后者卻被稱為“文豪”,作為社會思潮的記錄者。背后的差距不在于繪畫技法,而是不同的文化底蘊和藝術追求。
市場調研或商業(yè)分析,其實也是這樣的手藝活。每個人掌握的分析工具相差無幾,真正拉開距離的是工具之外的經驗和洞察,或者說認知格局。
#專欄作家#
鄭光濤Grant,微信公眾號:鄭光濤Grant(ID:Grant-Insight),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只談有洞見的商業(yè)方法論,專注研究營銷管理、商業(yè)模式、增長戰(zhàn)略。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