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演講:直視脆弱的力量
在工作中,當我們狂躁時,想到知足,我們就能停止狂躁,學會聆聽,我們會變得更加和藹有禮,對別人如此,對自己亦如是。
承認自己也會脆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充滿脆弱感的世界。但,我們處理脆弱感的方法不能是——視而不見。
那些具有強烈自我價值感的人,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幾個共同之處:
首先,他們充滿勇氣。他們有勇氣真心告訴大家我是誰。敢于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他們具有同情心,先是對自己,再是對他人。
其次,他們都能和他人建立關(guān)系。他們敢于坦誠相交。他們愿意放開理想自我,以換取真正的自我。
他們還有另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他們?nèi)唤邮艽嗳?。他們相信,讓他們變得脆弱的東西,也讓他們變得美麗。他們只是簡單地認為,脆弱是必須的。
因為,事實是,如果我們不能善待自己,我們也無法善待他人。
要想與脆弱共存,我們就得停止逃避。承認自己不完美。接受脆弱,相信自己。
本文來自《脆弱的力量》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她花了二十年時間研究人類心靈的脆弱、勇氣和價值感。分享給你們。
事情開始于我的博士生活的第一年,那時我是個年輕的研究員。我的一位教授說,如果一件事情沒辦法衡量的話,它就相當于不存在。我以為他在開玩笑,就問“真的嗎?”,他說“確確實實”。你們知道,當時我已經(jīng)取得了社會學的本科和碩士學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而我以前接觸到的老師和學者們都告訴我,生活是一團麻,愛就是了,而這位老師卻是在說,生活是一團麻,抽絲剝繭整理清楚,放到盒子里吧。
我非常激動,我覺得自己好像找到了新的研究的方向,因為我一直都秉承一種信念,就是要準備隨時跳出你的舒適圈,接受挑戰(zhàn)才能成長。我覺得,這就是我要走的路,因為我一直都對一些模糊的課題很感興趣,但是我想把它們理清楚,我想從根本上了解他們,解構(gòu)他們,以為大家所用。
社會關(guān)系是一切的基礎(chǔ)
我的介入點是社會關(guān)系。你知道,在社會學領(lǐng)域沉浸了十年之久,你會意識到我們是社會關(guān)系的產(chǎn)物。社會關(guān)系賦予我們生活的意義和追求。不管你的研究領(lǐng)域是社會公正還是精神健康等,都會認同,社會關(guān)系是最基礎(chǔ)的部分,我們每個人都處在一個巨大的社會關(guān)系網(wǎng)中。所以,我想從社會關(guān)系入手。
你們應該都有過這種經(jīng)歷,年終評估時,老板夸了你很多事情都做的很好,但有一點還是可以改進的,最后你所能記住的就是那可以改進的一點了,對前面所說的優(yōu)點都像沒聽到一樣。這種思想模式也是我的工作特點之一。
當你想跟別人談論愛情時,她們說的都是心碎的事情;當你想跟別人談論歸屬感時,她們說的都是痛苦的被排斥的經(jīng)歷;當你跟別人談論社會關(guān)系時,她們想到的都是自己被孤立的事情。
我們害怕被孤立是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
所以,很快地,也就是開始研究之后的第六周,我就被一種無以名狀的東西所困擾,這個東西似乎從一種我以前從未接觸到也無法理解的方式揭示了社會關(guān)系的本質(zhì)。我從研究中抽身出來想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后來我發(fā)現(xiàn)是“羞愧感”。
羞愧感的產(chǎn)生是因為害怕被孤立,別人有沒有覺得我身上有哪些缺點,因而不愿意跟我成為朋友呢?
人人都有羞愧感。沒有羞愧感的人沒有同理心,也不會跟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關(guān)系。但對羞愧感,人們都難以啟齒,而你越不愿談論,羞愧感在你心里扎得越深。我們經(jīng)常有這種感覺,我不夠好,我皮膚太黑,我不夠苗條,我經(jīng)濟條件不好,我不夠漂亮,我不夠聰明,我職業(yè)發(fā)展太慢等等。羞恥感下面潛藏的是痛苦的脆弱感。但為了跟別人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我們必須,把真實的自己展現(xiàn)出來,包括我們的脆弱。
我憎恨脆弱,我想,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機會,我要用我的量尺打敗它。我打算花一年的時間,弄明白脆弱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要對它進行全面的解析,弄清它的工作原理,超越它。我準備好了,我非常激動,但結(jié)果,正如你們所想,進展并不順利。
關(guān)于羞恥感,我可以講很多,但由于時間原因,我只給大家講一個結(jié)論,這也是我過去十幾年研究最重大的發(fā)現(xiàn)。
我預計的一年研究最后變成了六年,這六年,我收集了大量的數(shù)據(jù),很多的故事和采訪,焦點小組討論,還有人把日記寄給我。我的研究后來好像有了頭緒,我好像明白了羞恥感是什么,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出了書,在報紙上發(fā)表了文章,但我總感覺還是沒有研究透。后來我發(fā)現(xiàn),我的研究對象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有自我價值感的人,他們會感受到愛和歸屬,一類是苦苦追求自我價值感的人,他們經(jīng)常問自己是否足夠好。
而且這兩類人的區(qū)分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有自我價值感的人相信他們值得愛,值得擁有歸屬感。只有這一個標準。他們相信他們值得。對我來說,最難的部分是從個人和專業(yè)的角度,怎么能從根本上進行分析,我們不配擁有良好的關(guān)系的這種恐懼是如何導致了我們沒有建立良好的社會關(guān)系。所以我把有自我價值感的研究資料分離出來進行分析。
直面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脆弱感
這些人有什么共同點呢?開始一項研究之前,我都習慣準備一個文件夾和筆,然后想該給這次研究起個什么名字呢?第一個出現(xiàn)在我腦海里的詞是“真心實意”,他們是用心生活的人,擁有很強的自我價值感。我花了四天時間,對收集到大量采訪和故事等進行了數(shù)據(jù)分析,能不能提煉出一個主題,有沒有模式可循?當時,我的丈夫帶著孩子都不在家,因為我做研究時經(jīng)常就像杰克遜·波洛克那樣狂躁。
下面是我的研究成果。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非常有勇氣。勇氣和勇敢不同,英語中的勇氣這個詞來源于拉丁文,最初的定義是毫無隱瞞的告訴別人你是誰,所以,他們能直面自己的不完美。他們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同樣對他人也是如此。因為事實證明,如果我們都對自己不好的話,我們根本無法體諒包容他人。因為他們的真實,所以很容易跟別人建立起良好的關(guān)系,他們會不斷修正對自己的期望,這是建立良好關(guān)系所必須經(jīng)歷的。
這些人的另一個共同點是他們接受脆弱感,他們相信,使他們感到脆弱的事情是使生活更美好的事情。在之前的羞恥感訪談中,談到脆弱,他們既不是毫不在意,也不是非常痛苦,他們只是覺得脆弱感是一種必要的存在。他們愿意先說出我愛你,愿意去做那些誰都不能保障未來的嘗試,愿意投入一段未知的感情,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最基礎(chǔ)的付出。
承認自己也會脆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當時的我感受到了一種背叛。因為我付出全部心力,就是希望通過對現(xiàn)象的分析,能達到預測和控制的目的,這也是做研究的初衷。但我最后發(fā)現(xiàn),結(jié)果就是,接受脆弱,停止對生活的預測和控制,我有種要崩潰的感覺。
我把數(shù)據(jù)丟到一邊,決定去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在第一次跟心理醫(yī)生Diana見面的時候,我隨身帶著我的研究成果。她問“你好嗎”,我說“我很好”,她問我“發(fā)生了什么事”,心理醫(yī)生辨別謊言的能力是一流的,所以我只能實話實話。
“我對脆弱感這件事很困惑,我知道脆弱感是羞愧恐懼和自我價值感缺失的核心,但它似乎也滋養(yǎng)了快樂創(chuàng)造力歸屬感和愛,我很矛盾,我需要幫助,但這是我自己的問題,跟家庭和孩子無關(guān),我只是需要一些策略”,我問,“很糟糕是吧”,她說“沒有,沒有很糟糕,但也不是好事”。
大概整整一年的時間,我都在跟脆弱感做斗爭。因為當我意識到脆弱和溫柔很重要,當我想走入他們的時候,固有的觀念總會不肯遠離戰(zhàn)場,因為我不是脆弱的人,而我也沒有那種朋友。脆弱感占上風,我就后退,最后,我輸了這場戰(zhàn)爭,但贏回了我的整個生活。
當你逃避脆弱的時,也逃避了生活中美好的情感
我回到研究中,想找出那些真實生活的人,他們的選擇模式是怎樣的,以及他們是如何處理脆弱感的。為什么我們經(jīng)常要與脆弱感直面相對,只有我一個人是這樣的嗎,肯定不是。
我們對脆弱感選擇視而不見,這就是我學到的。這非常有趣,我在Twitter和Facebook上發(fā)起了提問,你對脆弱感的定義是什么,什么會使你感到脆弱?大概一個半小時內(nèi),我收到了150條留言。結(jié)婚不久身體不適需要老公幫忙時;跟老公或老婆第一次性生活時;被拒絕的時候;約人出去時;等待醫(yī)生告知結(jié)果時;下崗時;解雇他人時。這就是我們生活的日常,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著脆弱感的世界,我們處理脆弱感的方法之一就是視而不見。
但視而不見就真的好嗎?我們這一代在美國歷史上是個人負債率最高,肥胖問題和吸毒問題最嚴重,用藥最多的一代。我的研究告訴我,你無法對感覺做出取舍,你不能說,我不想體驗脆弱,傷心,羞愧,恐懼和失望等不好的情感,我只想要啤酒和松餅就可以了,所以,我們的社會才會出現(xiàn)了上述的許多問題。
在你對這些不舒服的情感選擇逃避的時候,你同時也失去了感知美好的能力。我們無法對情感做出取舍,當我們逃避不好的情感時,我們也逃避了快樂感恩和幸福,然后我們會變得更加痛苦,不斷尋找生活的意義和目的,然后又感到脆弱,然后又通過喝酒和大吃大喝來逃避,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惡性循環(huán)。有一個問題我們需要考慮,就是我們對不好的情感體驗為什么會選擇視而不見以及我們是怎么做的。
除此之外,我們還會因為害怕面對脆弱,隨意試圖把不確定變成確定。宗教已經(jīng)從對忠誠和神秘的信仰變成了一種確定性,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閉嘴,就是這樣,都變成了確定的。我們越害怕,就越脆弱,進而越害怕??纯唇裉斓恼蛡儯贈]有演說和溝通,只是互相責備。對責備的專業(yè)解釋是排解痛苦和不適的途徑,我們每個人都想要生活是完美的,但事實卻不是這樣,我們?yōu)榱俗非笸昝雷隽撕芏嗯?,包括整容手術(shù)等。
我們甚至還要求孩子要完美。當孩子出生時,我們相信他們具備了努力的先天條件。當你懷抱剛出生的嬰兒時,你說的不應該是“看,她多完美,我的任務就是保持她的完美,五年級就進入網(wǎng)球隊七年級進入耶魯”,你應該說的是“,寶貝,我知道你不完美,也知道你會努力,但一定要記住,無論什么情況你都值得被愛,我們都因你的出生而特別高興”。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如果我們的孩子是在這種理念下長大的,上述的很多社會問題將會消失。
我們有時選擇逃避,假裝不知道我們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這種思想普遍存在于我們的個人生活和公司行為(比如救市或油泄露或召回事件等)。我們假裝我們的行為不會對別人造成嚴重的后果,我只想對那些公司說,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我們想要的只是一句真誠的道歉“對不起,我們會盡量彌補”。
我很棒!
我的發(fā)現(xiàn)還有一點,就是讓別人能看到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脆弱,全心去愛,盡管沒有任何保證。這非常難,作為父母更加的難,在感到恐懼的時候?qū)W會感激和尋找歡樂。我可以這樣愛么?我能相信這股激情嗎?我能這么強烈的去愛么?當我們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靜下來,與其擔心未來的災難,不如對自己說“我已經(jīng)很棒了,因為能感受到脆弱說明我還活著”。
最后,我覺得也是最重要的,學會知足。在工作中,當我們狂躁時,想到知足,我們就能停止狂躁,學會聆聽,我們會變得更加和藹有禮,對別人如此,對自己亦如是。
來自布芮尼. 布朗的TED演講
譯者:拾玥的十月
來源:微信公眾號【盛盛GO】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