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住電商的尾巴?還是擁抱新時代

1 評論 5862 瀏覽 27 收藏 11 分鐘

現在是否還能抓住電商的尾巴呢?

最早在電商界混跡三、四年,到年初被拉上在電商的末時代肩負起了抓住電商尾巴的任務,So決定因地因時的嘗試。

一、電商的現狀

起步晚,但不是沒有機會,是懶惰讓我們失去了更多的想象力,是缺少戰(zhàn)略思維才沒有更好的擁抱新時代??葱袠I(yè)的國內與國外,全球16家“超級獨角獸”公司,8家美國、7家中國、1家印度。其中電商1家。

圖片貌似來自騰訊的一個內部分析

未來會可能產生獨角獸的行業(yè),擁抱新的消費升級才是王道。

新電商時代的六大關鍵詞

新模式(新物種)

比如盒馬鮮生,無人零售都是商業(yè)元素數據化和碎片化人貨場的體現。

重塑體驗(人貨場一體化體驗)

  1. 互動體驗(VR/AR體驗)
  2. 智能導購(虛擬試妝間、試衣魔鏡
  3. 智慧門店(豐富的多媒體快閃店)

重塑品牌和營銷

圖片來自網絡

微商獨家發(fā)明了裂變營銷模式,而社群新零售的本質是價值互換

  1. 何為社群價值分為三個點:第一、領導者影響力是否強大,第二、社群會員的身價及資本是否過硬,第三、社群是否有清晰定位,資源是否豐富。
  2. 一個社群如何長期發(fā)展下去:1.快速成交,建立關系;2.重復購買,加強關系3.提升客單,挖掘更高價值;4.延長生命周期,保持關系;5.轉介紹,不斷裂變。
  3. 一個社群最大的價值就是讓更多的人資源對接成功讓更多的會員賺錢發(fā)財,這才是一個電商社群真正的價值。

重構供應鏈

新零售供應鏈:智能分倉、一盤貨與門店發(fā)貨、柔性快速反省,如:蒙牛是與菜鳥合作,根據大數據定位,將產品進行智能分倉;雀巢實現實庫虛庫一盤貨,大部分貨物在本地倉,跨區(qū)域發(fā)貨不到10%。

重新定義制造

數據倒逼產業(yè)配置、數據驅動即時定制、數據打通產業(yè)鏈,從平臺化鏈接消費者和工廠,到平臺打通上下游產業(yè)鏈接消費者。

渠道變革

線上線下數據打通,線上下單就近配送,只能分銷網絡。

幻想一個場景,當你下單的時候,你的商品不是來自遙遠的庫存再通過馬駒橋分揀、運送到配送點,由配送員送到你手中。而是通過大數據早已預測好,從最近的無人貨架或者小型店鋪送到你手中。老劉曾經說過,物流的核心是降低搬運次數,現在平均一件商品要被搬運5-7次,最終僅需要2次。他不斷通過倒三角模型,提高效率。

迎接新零售時代,讓消費互聯網與產業(yè)互聯網實現連接與協同。從以往的更省,變化為更爽、更快、更好,體驗為王、便利/即時、品質/顏值顯得更為重要了。跨境電商也開始更多的出現中國方案(波司登借助天貓出海全球),也有很多平臺在做一些幫助C端或者B端出海。

二、怎么快速實驗(每一個分支都待后續(xù)詳述)

從戰(zhàn)略層面

結合公司現有形態(tài)和未來戰(zhàn)略。可能兩個出路,一種基設和變現的補充,這種基礎設施體現在feed內容、新媒體、引流、各個入口下的垂直電商。更多的作用是增加用戶粘性,提升App使用時長。但跳出去看,另一種出路是如果你有足夠的決心與資金可以試試自成一派的電商。當然不論哪種路徑有一個重要的一點是,要做的是突出你電商的品牌而不是原品牌,類似抄的火熱的網易嚴選。

從落地來看

1、團隊搭建

根據戰(zhàn)略的落地節(jié)奏來,最初可能只需要對接第三方運營平臺,逐步需要自建然后開始搭建自己的運營、產品、技術團隊,后來要做自己的產品開始引入采銷、供應商甚至有可能是頂尖設計師和制造業(yè)大拿。

2、導流測試

用別人的資源實現自己的目的,讓別人提供運營成本自己負責戰(zhàn)略規(guī)劃,通過大量導流得出想要的結論。

3、內容測試

微信-原創(chuàng)價值排第一,讓運營人員成為專業(yè)玩家,自稱自媒體;要堅持,而互動是必須,砸錢(紅包、抽獎)是有效的輔助手段。微博-則不同內容傳播排序降序依次是大事、八卦、搞笑、干貨

4、生態(tài)營造

  • 應用內的生態(tài),主要是入口和落地頁的連接。
  • 對外渠道形成閉環(huán),更精準的渠道投放與數據反饋。
  • 用戶群體生態(tài)的管理。

看到細節(jié)-商品運營的四項基本

1、產品本身

  • 看產品本身屬性(日常消費品、發(fā)燒友、非理性消費品、新奇特等等)是否符合用戶剛需(用戶畫像),滿足用戶什么需求
  • 看產品在市場上歷史熱度、預估目前市場容量
  • 看產品自身供應情況是否能滿足營銷在貨源生產供應上支持
  • 價格利潤方面 要估算扣除預計可能推廣的各渠道費用
  • 產品的設計包裝、易用性、產品質量風險評估

2、看市場和競品數據

  • 通過阿里指數、百度指數、熱銷榜、第三方工具查看產品類目營銷數據和熱度,看市場時間和需求
  • 查詢該類目該貨品前三甲和同水平(銷量 轉化差不多)的店鋪目前貨品銷量、圖片、詳情、評價等情況,看產品是否可能超越或者有沒有可能做量
  • 如果是長期監(jiān)測的或者通過第三方監(jiān)測查詢貨品或同質化商品的營銷周期、價格、質量等維度評估對比,是否打造優(yōu)勢

3、巧測試

  • 新品上線前通過自然上架后3-7天內流量和轉化數據——在不干預情況下
  • 通過把新品分別發(fā)給社群、購物車等老用戶,看評估或下單情況看有沒有消費沖動
  • 條件允許甚至可以通過小范圍的預定、認籌等方式測試
  • 通過直通車或鉆展單一精準少量消費測試,看轉化情況

4、?看渠道

  • 要研究產品是否能在全渠道或者用戶所在的場景下能夠直接觸達,避免禁區(qū)或無法推廣
  • 要大致預估如果要打這款貨品,要通過哪些渠道,每個渠道成本
  • 圍繞數據來說,就是高點擊、高轉化、高效率、高排名、高利潤,性價高,多測試

最終的結果與分析

 

記錄-作為老大要確定好維度

  • 什么時候
  • 做了什么
  • 效果如何

分析

  • 成功-復制;失敗-復原
  • 頻次-正常項目初期每天、然后每周、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
  • 異常情況馬上復盤

結果

  • 階段性
  • 最終

三、如何突圍的核心

品牌-重新打造屬于新零售的品牌,有自己的定位

  1. 微博是媒體屬性,微信才是真正的社交屬性
  2. 微博做聲量,做傳播,做營銷,做IP
  3. 微信做社交,做成交,做裂變,以人為中心

做正確和好的產品

  1. 從制造者角度設計好的產品和供應商或者工廠合作直達用戶
  2. 提供體驗好的產品購買和使用流程
  3. 擁有更高品質
  4. 讓用戶感到驚喜

到線下去,貼近新零售時代的關鍵字

  1. 比如銀泰百貨開了新的零食和家居概念店,自身門店也實現了完全數字化,補貨單和品類sku實時化,智能補貨。
  2. 開快閃店、共享店鋪

四、學到什么

新的工作方法論

  • 有人喜歡你就必定有人不喜歡你
  • 任何公司都有潛規(guī)則,找準大腿一定要抱,如果你不屑于那就還是趁早離開
  • 堅持做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踏實走下去
  • 宏觀的成功產品方法論可以使用到一切領域
  • 現在做的事情要想清楚,做徹底,活自在
  • 對組員的管理:了解、培養(yǎng)、組織,待詳述

新技能

自認為修煉了多年的戰(zhàn)略思考能力終于可以在積淀了技術與產品能力后,更多的了解到運營(內容、用戶、產品)那些事和市場推廣是什么從而更好地落地了。以后有時間慢慢說。。。

總之每一個點都需要打到測透,然后決策出最有殺傷力的戰(zhàn)略方向,往死里搞就好。不是每一次嘗試都會成功,但每一次都竭盡全力的嘗試總會成功!

——好像是一盆雞湯

 

本文由 @Dark.蔣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ggg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