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ppy bird模式值得追捧么?

3 評論 6978 瀏覽 1 收藏 10 分鐘

Flappy bird想必已經不用再介紹了。一張圖就可表現(xiàn)它現(xiàn)在的風靡程度。對,那個到處都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它了。

這是個越南“個體戶”開發(fā)的游戲,開發(fā)者叫阮哈東(Nguyen Ha Dong)。除了Flappy bird外,阮哈東還開發(fā)了Super Ball Juggling和Shuriken Block。后兩款游戲也采用與Flappy bird相似的設計思維,即:像素畫面、極其簡單的操作、一上來就特別變態(tài)的難度。除Flappy bird到處排第一外,SuperBall Juggling目前也排在美國區(qū)APP Store免費榜第三位。

我一直在思考Flappy bird為什么會這么火?事實上,如果你不告訴我Flappy bird已經取得了很火的成績,我根本就看不出它會是一個很火的游戲。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Flappy bird的游戲設計并不符合一個傳統(tǒng)的游戲設計思維。在上述列舉的Flappy bird三個游戲特點中,像素畫面和極其簡單的游戲操作這兩項,我是非常認同的。前者走的是一個差異化和個性化的畫面體驗,尤其在當下拼美術的手游產品里面,與之類似的是“打飛機”的界面。盡管這可能并不是阮哈東的刻意行為,但像素畫面在客觀上確實產生了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討巧效果。

操作簡單就不必多說了,它是決定一款手游快速風靡的元素之一。

但我不太理解的是Flappy bird “一上來就特別變態(tài)的難度”。按照以往的游戲設計思維,一定是給玩家營造一種循序漸進的難度,來提升玩家不斷闖關的欲望,以此來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或留存率。比如:俄羅斯方塊,速度是越來越快,而不是一開始就很快;再比如打飛機,難度也是漸進的。

但Flappy bird卻不這樣做,反而也火了起來。這可能是阮哈東的歪打正著。因為Flappy bird的風靡可能并不是一種產品游戲性本身的成功,而是一種媒體性的成功。

這個媒體性體現(xiàn)在,第一,其它游戲都是美術精美,而我是像素畫面,有點小霸王游戲機復古風潮的懷念吧?第二,我就是要通過“一上來就特別變態(tài)的難度”來標榜自己,給自己打上“史上最難玩的游戲”的標簽,這個標簽此前在市場上比較少見,又能激發(fā)用戶挑戰(zhàn)欲,剩下就交給用戶口碑傳播了。

因此,你并不能用一種成功游戲產品的視角去看待Flappy bird的風靡,而應該用一種媒體產品的角度去看待它。

所以,當Flash游戲Piou Piou告Flappy bird侵權的時候,你千萬不要以為PiouPiou放在iOS平臺也能成功。Flappy bird的成功并不靠它的游戲元素,而是靠“找虐”、像素畫面這種與眾不同的媒體元素來激發(fā)短期之內的口碑爆發(fā)。

當然,阮哈東畢竟是個沒有太多經驗的“個體戶”??梢钥吹降氖?,F(xiàn)lappy bird的分享機制并不完善,不支持分享到Twitter、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絡,只支持分享到短信、郵件……不過,用戶無窮大的分享欲望反而填補了這一切。

當然,任何一個產品的成功都會有天時、地利、人和。Flappy bird并不是完全依賴口碑。事實上,F(xiàn)lappy bird早在2013年5月就登陸iOS了,但并沒有爆發(fā),直到2013年11月才在美國地區(qū)開始井噴式增長。

有人說,F(xiàn)lappy bird在2013年11月的井噴,是從刷榜開始的,刷了幾下榜,而后引起了注意,就沒再刷了;也有人說,F(xiàn)lappy bird的爆發(fā)是從一個游戲論壇里一個關于iOS自虐游戲名單開始的。但這些說法顯然不是Flappy bird火爆流行的根本原因。

長城會負責看游戲項目的陳柯宇跟我說了這么幾個觀點。

1、APP Store的編輯看了太多網游和多彩畫面,突然來了一個另類的,編輯們很喜歡。

2、開發(fā)者來自越南,一個貧窮國家,且是個人開發(fā)者,這些都是蘋果編輯們很鼓勵的。

3、Flappy bird在北美iOS榜的火爆引發(fā)了其他地區(qū)的跟隨。但我并沒有拿到蘋果APP Store北美區(qū)編輯推薦這款游戲的證據,因此不敢信服。

不過,陳柯宇總結的其它幾點相比上述則更有意思。一個是,F(xiàn)lappy bird精準切入了用戶的碎片時間。怎么講?一般用戶堅持一條命的時間在15秒以上就很強了,而按照經驗,一般一個用戶要連續(xù)的玩上10條命才會疲勞,才會罷休,才會停止游戲。如果一條命是15秒,那么10條命的時間累積則不到2分鐘,也就是平均一個用戶連續(xù)玩一次游戲的時間不會超過2分鐘。

而通過數(shù)據分析,也是這樣。據Gamelook給出的一張表看出,F(xiàn)lappybird下載量的最低點都在周日,而下載高峰都是在每周的中期幾天。Gamelook認為,這表明Flappy bird主要在工作、學習的時間來玩,而不是在家里的時間。(但我從該圖判斷,這更像是一個刷榜行為。)見下圖。


陳柯宇談到的第二點則是商業(yè)化。Flappybird的變現(xiàn)途徑僅靠游戲內的banner廣告。在游戲一開始進行時,以及一條生命掛了的時候,F(xiàn)lappy bird都會在界面最上端彈出一個banner。

有人認為,游戲內彈banner的方式很愚蠢。但如果你要計算一下,就知道Flappy bird靠這種很“蠢”的方式,賺了很多錢。

可以計算一下。

一個banner廣告CPM(1000次展示)的收益約2美分。而一個用戶玩一條命是2次banner廣告。平均一個用戶一天玩10條命(這個游戲連續(xù)玩10條命也就2分鐘以內)就是20次banner廣告。假設有5000萬的下載用戶,就是10億次banner廣告。那么一天的廣告收益就是10億/1000*2美分=2萬美元。也就是說,5000萬用戶,平均每個用戶每天玩不到2分鐘,F(xiàn)lappy bird就能每天有2萬美元收入。

而阮哈東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每天的收入是5萬美元。因此可以想象一下,F(xiàn)lappybird的用戶量一定已經超過了5000萬,每用戶平均每天消耗的生命條數(shù),也遠大于10條命。

不過,F(xiàn)lappy bird能夠持久么?多數(shù)的游戲行業(yè)人認為其并不會持久,而只是出于游戲媒體性設計所引發(fā)用戶的一時圍觀,而這種一上來就高強度的自虐,對用戶心里也會造成一種比一般手游更早的疲勞感。

可以看到的是,日本和韓國的iOS免費區(qū)排行榜中,F(xiàn)lappybird已不在前五的位置了。新浪游戲的楚云帆告訴我,他在年前就在日本免費榜看到了該游戲,但日本玩家見過的世面更多,所以熱度散去的也更快。那么,其它地區(qū)的玩家是否也會馬上對它失去熱情呢?對了,國內的小伙伴們,你們手機里還有Flappy bird么?如果已經刪了,是過了幾天后刪除的?

虎嗅尾注:

美國東部時間周六下午2點(北京時間2月9日凌晨3點),該游戲開發(fā)者Dong Nguyen在推特上發(fā)布消息稱:“很抱歉,22小時后我將撤下Flappy Bird。我不能這樣繼續(xù)下去了?!?/p>

Dong Nguyen還表示:“(撤下Flappy Bird)與法律問題無關。只是我不能讓其存在下去?!?/p>

Dong Nguyen發(fā)布的其它推特消息顯示,他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游戲制作人,從來沒打算開發(fā)一款會讓他獲得如此多關注的游戲。

周六早些時候,Dong Nguyen在推特上表示:“可以說Flappy Bird是我的成功之作,但同時它也毀掉了我的簡單生活。所以現(xiàn)在我討厭它?!?/p>

來源:虎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