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個朋友、東方甄選紛紛入淘,超級主播們該著急了

0 評論 1435 瀏覽 3 收藏 18 分鐘

就在前些時間,東方甄選完成了淘寶直播首秀,而再往前看,“交個朋友”在去年也選擇了入駐淘寶。那么在超級主播們“出走”入淘背后,我們可以看見直播電商怎樣的進化趨勢?不妨來看看作者的解讀和分析。

直播電商正在發(fā)生很大變化,超級主播正在由IP向品牌進化。

IP與品牌最大的區(qū)別就是IP走心,而品牌入腦——IP更多靠情感維系,考驗的是講故事、維系情感的能力;品牌更講求一些理性和邏輯,也非??简灝a品力。

要做一個IP,就要求盡量做窄,窄的品類、窄的人群才能吃透特定圈層,跟他們建立信任或深度情感共鳴。比如曾經的化妝品柜員李佳琦主打美妝,科技咖羅永浩主打3C、家電、手機。所以追求“做窄”,講求跟用戶建立情感鏈接的個人IP很容易跟平臺綁定,甚至離開了某個平臺就變味了。

但品牌就不一樣了,不能只靠情感維系,需要更深度的布局,才能經過用戶理智和邏輯的校檢,擁有比個人IP更持久的生命力。品牌也不會寄居在單個平臺,而是多渠道尋找機會,曾經“淘品牌”在淘寶提供的流量戛然而止后紛紛衰落就是一個反例。

從這個邏輯出發(fā),我們就不難理解近幾年羅永浩、東方甄選等超級主播“出走”的現(xiàn)象。甚至不難斷定,在淘寶深耕多年,現(xiàn)在正努力用個人IP為旗下品牌賦能,試圖刷新自家品牌的李佳琦,也很可能最終會走上多平臺探索的道路。

如果我們只是把超級主播們的“出走”原因歸結為與起家平臺產生了矛盾和嫌隙,甚至看作是超級主播對起家平臺的“背棄”,顯然忽略了背后直播電商進化的大趨勢。

一、超級主播“出走”成為常態(tài)

前幾天,東方甄選淘寶直播首秀“東方盤淘會”正式開場,俞敏洪和東方甄選CEO孫東旭親自帶隊,頓頓、YOYO、中燦、冬冬等主播緊隨其后。雖然頂流董宇輝沒有參與這次直播,但東方甄選還是取得了10小時GMV破億元、最終GMV1.75億元的成績。

自從宣布在自家APP進行直播以來,東方甄選的所有新動向幾乎讓人聯(lián)系到抖音平臺,畢竟東方甄選是在抖音起家的。

2021年下半年,新東方賴以生存的教培業(yè)務瓦解。11月俞敏洪在抖音直播間宣布會做農產品的直播帶貨。與此同時,俞敏洪把新東方8萬套桌椅捐給鄉(xiāng)村小學,一輛輛貨車載著桌椅絕塵而去的照片感動了很多網民。

但新東方團隊對做直播毫無經驗,他們只是在想方設法“活下去”,如果不成功,也只能原地解散。就像金庸說的,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新東方是一個不少人在那上過課的品牌,它的這種求生欲望讓人很有情感共鳴,所以一開始就為東方甄選贏得了不小的人氣,開通半年后粉絲量就突破了100萬。

與此同時,東方甄選團隊也在抖音直播間里進行著艱難摸索,具有強知識屬性、當時算是稀缺品類的雙語知識帶貨模式逐漸成型。

這時候,東方甄選這個品牌還缺一個能更直接、更具體承載人們情感的IP。

恰在此時,舉著方鍋的董宇輝在直播間以一種清新脫俗的風格登場,人們感受到如此有才華的人卻在直播間賣農產品,奮力求生形象讓大家蜂擁進入東方甄選的直播間,董宇輝由此成為新一代直播頂流。此后就有了東方甄選這個品牌和董宇輝這個IP的雙雙爆火。

當時抖音的“直播帶貨一哥”羅永浩剛宣布退出社交網絡不久,東方甄選迅速填補了這個空缺,也用別具一格的知識性內容豐富了抖音生態(tài),抖音也從中獲益頗多。

這本是一個抖音與東方甄選互相救急、互相成就的故事。

所以,東方甄選宣布入駐淘寶后,很多人認為是其與抖音之間的深刻情感已成往事,兩者間出現(xiàn)了矛盾與嫌隙,最終造成了東方甄選的“出走”。

但如果對直播電商有更多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謀求多平臺發(fā)展的超級主播或品牌不只是東方甄選一家。

比如曾經被羅永浩帶起來的“交個朋友”,去年雙11入駐淘寶后,今年618又與京東成為了朋友;薇婭前助播琦兒跨平臺入駐了抖音,還多次登上抖音帶貨榜前十,甚至有時其直播銷售額能超過東方甄選;遙望科技也在抖音、快手和淘寶三個平臺進行了多平臺布局……

這些選擇其實是被背后直播電商發(fā)展的大勢所驅動:超級主播正在從IP向品牌進化。

二、從IP到品牌

中國直播電商興起于2016年,最早由社區(qū)型女性時尚消費平臺蘑菇街推出,此后淘寶也推出了自己的直播功能。接著,各個綜合電商、跨境電商、母嬰電商等也紛紛加入直播大軍。同年,抖音正式上線。這一年后來被看作是“移動直播元年”。

為什么直播電商不是誕生于淘寶這樣的電商平臺,而是誕生于蘑菇街這樣的導購社區(qū)?

實際上,淘寶的定位是貨架式電商,平臺運營的核心是商品,變現(xiàn)手段是將平臺流量售賣給商家。如果讓商家通過直播獲取私域流量,可能影響平臺的變現(xiàn)效率。

隨著抖音、快手等不斷崛起,淘寶很快意識到必須改變對直播的定位,不能讓這些新平臺成為商家直播帶貨的首選,而讓自己淪為商品的“貨架”。于是,淘寶開始發(fā)力直播電商。

直播電商能在那時候興起并在此后每年呈現(xiàn)出爆炸式發(fā)展的態(tài)勢,其底層條件毫無疑問就是移動端上網的快捷便利和低成本。

除此之外,中國逐漸進入商品極度豐富的時代,普通消費者對于選品變得愈發(fā)茫然不知所措。一個電商平臺可能有幾億種商品,這幾億種商品如何挑選,什么才是性價比更高、更適合自己消費的產品,眾多普普通通的消費者出現(xiàn)選擇性障礙,無從下手。

這時主播就充當了一個專業(yè)選品、專業(yè)推薦的“買手”角色。

其實“買手”是一個對國人來說相對陌生的詞匯,因為與歐美零售業(yè)不同的是,中國零售普遍走得是平臺路線——線下有大悅城、萬達等購物中心,線上的淘寶等,都是把平臺做熱,品牌在此入駐,平臺方賣的是流量。

歐美工業(yè)時代誕生的大型零售,為了提高效率,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的費用,紛紛采取買手制的商品運作體系。即一家零售公司通過它的專業(yè)買手把一批貨物從品牌方或者生產方購買過來以后,這批貨物的物權就轉移到了零售商手里。

買手能洞察消費者喜好,而且直接深入到品牌方或者生產端,省去了經銷商、批發(fā)商、渠道商這些中間環(huán)節(jié),極大提高了零售效率。所以買手制下的沃爾瑪,能用很低成本一次性采購上百萬件同樣的衣服,同時陳列到幾千家門店銷售。如果是平臺模式下,消化這樣一批產品,可能需要幾百個賣家,無數道中間環(huán)節(jié)。

從理論上來說,帶貨主播結合了平臺模式和買手制兩者的優(yōu)勢,既有巨量流量,又能幫助消費者選品,直接鏈接品牌方和消費者,縮短了中間環(huán)節(jié)。

但這里面需要擊穿的關鍵點就是信任,用戶為什么要相信你推薦的?

所以在直播電商的蠻荒年代,能成為超級IP的都是極具人格魅力,能迅速撬動用戶信任的主播。

初代超級主播的代表人物李佳琦,在一場直播中連續(xù)6個小時不停為粉絲試口紅,一共試了380支,不斷擦了化、化了擦,他說:“口紅在手上的質感和涂到嘴上的質感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不想那樣去敷衍我的粉絲?!?/p>

他擦拭口紅時像是給一件藝術品著色,然后身體微微前傾至鏡頭前,像是要傾聽鏡頭后的人說話。遇到自己體驗感不強的產品,他也會勸大家理性拔草。

直播間的粉絲把李佳琦當成了朋友。

幾乎所有初代超級主播都會用自己的獨特方式成為超級IP,撬動用戶信任,撬動直播間的巨量成交額,也撬動了自身財富的增長。

但超級主播注定是極度稀缺,難以培養(yǎng)的,極易出現(xiàn)寡頭效應——再好的主播,在一個時間段里能播出的產品件數也就那么一些,無數商家排著隊擠破頭想找李佳琦、辛巴、薇婭、雪梨等,頭部主播供不應求,導致推廣費持續(xù)上升,商家賠本賺吆喝。注定了這樣的銷售推廣方式不可持續(xù)。

此外,各大電商平臺也不希望超級大主播幾家獨大,成為本平臺不穩(wěn)定的存在,開始鼓勵品牌方自播。

更重要的是,這些年,超級主播們讓淘寶、抖音、快手的用戶養(yǎng)成了看直播購物的習慣,用戶在這個過程中也漸漸變得老練、挑剔,對直播購物有了相當程度的理智。

這些都迫使超級主播們從超級IP向更有可持續(xù)性的品牌進化。

三、進化中的直播電商

IP與品牌雖然都是攻占的用戶心智,但兩者有很大不同——IP更接近用戶心智的“心”,靠情感維系;而品牌是“智”,更邏輯化。也就是說,IP走心,而品牌入腦。

在直播電商凸顯個人IP的時代,超級主播往往會把領域做細,主打某個品類的產品、某種類型的人群,畢竟IP是靠情感維系,不是所有類型的人群都會被主播的風格及人設打動。這就帶來了超級主播與某個電商平臺的深度綁定,甚至成為電商平臺直播的代言人,比如李佳琦、薇婭之于淘寶,辛巴之于快手,羅永浩之于抖音。他們也獲得了所在平臺相當規(guī)模的流量扶持。

然而,當直播電商來到了凸顯品牌的時代,品牌不只需要某個類型用戶情感層面的依賴,也需要從理智層面獲得更多類型的用戶,需要從多渠道尋求“水大魚大”的機會,以及從供應鏈層面對產品力、服務力的把控,從而建立起更高的護城河。

薇婭兩年前遭遇變局,直播生涯被終結后,轉而專注于經營自己的直播品牌謙尋,布局直播矩陣扶持新人上位,還發(fā)布了AI數字人直播業(yè)務。

而李佳琦也在有意“去李佳琦”,用自身IP刷新美ONE品牌。去年11月12日晚,李佳琦官宣了開設新直播間“所有女生”的消息,助播旺旺、慶子擔任“所有女生”主播;雙12期間,“所有女生的衣櫥”直播間開張,爭氣、莫莫、蘇暢等人走到臺前。此后李佳琦主動降低個人出場時間,直播間的直播時長向助播天團傾斜。

正如美ONE高層在一次采訪中提到的:“未來的直播電商公司將會是一個多元發(fā)展、自我進化的生命體。多元發(fā)展,即意味著直播電商公司會嘗試探索更加多元的發(fā)展路徑,這里的多元包含內容、形式、服務以及技術等多個層面?!?/p>

此外,交個朋友直播間讓王拓、李正、龔晨、林爽等人在直播間混臉熟,甚至在抖音開設了“王拓-交個朋友”的矩陣直播間;董宇輝也逐漸淡出東方甄選的直播間,將黃金時段給到頓頓、彤彤等主播;瘋狂小楊哥開啟“瘋狂矩陣”,新孵化6個直播間,加速了自孵主播的進度。

幾乎所有超級主播和MCN機構都意識到,那個超級主播在直播間一呼百應的時代漸漸遠去了。之后就是打造品牌,構建“金字塔形”直播梯隊的時代。

我們也能從電商平臺中窺見這種趨勢。比如抖音帶貨榜中,如果沒有大促,排名前列的帶貨主播們每月帶貨銷售額基本都穩(wěn)定在5億以下,這一數值在抖音電商總體GMV里猶如九牛一毛。

從IP來到品牌,多平臺發(fā)展也就成為必選之路。所以即便沒有交個朋友、東方甄選入淘對李佳琦流量的擠壓,李佳琦和美ONE也很可能最終會走上多平臺探索的道路,去抖音、快手等平臺尋求更大的流量池。

但相比做IP,做品牌是對供應鏈管理、運營營銷、售后服務等的綜合考量,需要下更大力氣,更需要長期有耐心。比如,直播行業(yè)發(fā)展前期主播主要聚焦于帶貨,供應鏈體系各環(huán)節(jié)是松散的鏈接,總體上專業(yè)化程度不足,行業(yè)轉向品牌化發(fā)展之后,強化供應鏈服務能力也成為直播品牌的重要一環(huán)。

隨著直播電商行業(yè)的不斷進化,消費者對品質化貨品的需求將取代以低價為核心的選貨訴求,直播電商的私域性和粉絲經濟效應,也可能促生如開市客(Costco)般的選品運營策略,直播為粉絲選擇或定制高性價比的全系貨品,體現(xiàn)“俱樂部”服務屬性。真正把電商平臺的巨量流量優(yōu)勢跟專業(yè)性買手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

作者:李大橘

原文標題:交個朋友、東方甄選紛紛入淘,李佳琦們該著急了!

來源公眾號:商隱社(ID:shangyinshecj),探尋商業(yè)世界的隱秘角落。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商隱社 授權發(fā)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