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開始流行給自己買花

0 評論 4702 瀏覽 8 收藏 15 分鐘

悅己消費心理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為鮮花電商們的生存與發(fā)展帶來了機遇,那么伴隨著消費者們對鮮花消費的接受度提高,鮮花電商們又會迎來怎樣的較量和發(fā)展?本篇文章里,作者總結了鮮花電商市場的發(fā)展歷程,一起來看一下。

一個平凡的周五,Cathy興奮地向閨蜜分享著自己在網上買的花,“第一次買這種洋牡丹,還真挺好看的?!?/p>

對于網上購買鮮花,Cathy自從感受過之后,一直對此樂此不疲,不同平臺換著買,養(yǎng)一段時間就換,也不費事。

一捧鮮花帶來的儀式感,永遠不會過時。一直以來鮮花也都被認為是表達情意的禮品。消費行為基本集中在生日、紀念日、情人節(jié)、母親節(jié)或是婚禮、會議等固定場景之下。

但是,近兩年,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產人數(shù)增加,消費升級的概念開始在國內普及,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悅己消費”崛起,鮮花也不再只是節(jié)日禮品,年輕人流行起給自己買花,享受一束鮮花帶來的快樂。

鮮花消費,從節(jié)日儀式,變成日常悅己。

艾媒咨詢數(shù)據(jù)顯示,鮮花電商用戶買花送給自己的占比有24%,送給伴侶的占比近40%;而日常家居用花占比則達到了69%。

今年1月以來,國內鮮切花市場升溫顯著。據(jù)昆明花拍中心數(shù)據(jù)顯示,1月24日至2月8日交易量達5642萬枝,同比上漲近40%。

悅己消費給鮮花市場帶來了機會,也讓鮮花電商就此繁榮。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納鮮花消費,隨著盒馬、美團、京東等大廠們的入場,鮮花電商市場開始了新一輪的較量。

一、鮮花電商1.0: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提起鮮花電商,有個人不得不提。

時間回到24年前。當時,已在長安信息(現(xiàn)名曲江文旅)技術開發(fā)部門工作了兩年的郭峰,萌生了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想起大學時期給女朋友送花的經歷,決定辭掉工作做個網站賣花,這也是莎啦啦鮮花網誕生的契機,當時郭峰希望將網站打造成中國“網上鮮花第一品牌”。

最初,郭峰全憑興趣運營莎啦啦鮮花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郭峰對鮮花市場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后,生意才開始變得得心應手。基于當時的物流體系并不成熟,想把鮮花賣到全國各地并不現(xiàn)實,莎啦啦鮮花網做的只是一種連接器的工作,通過網站將用戶和各地的合作花店連接起來,將網上接到的訂單,分配給花店進行包扎配送。

由于當時大家對網上購買鮮花的新鮮感,加上郭峰在網易、新浪等上的廣告攻勢,莎啦啦鮮花網很快迎來了一個小巔峰,2000年情人節(jié),網站收到9000單訂單,超過團隊預期的三倍。

2001年10月,莎啦啦與國際鮮花速遞組織Interflora(國際花商聯(lián))結為合作伙伴,實現(xiàn)了全球配送。2004年5月1日,800buy買下莎啦啦鮮花網,希望補足自己的業(yè)務鏈條,增加現(xiàn)金流,讓自己能更有實力沖擊資本市場。

然而由于上市無望,兩年后莎啦啦被轉賣給智基創(chuàng)投。之后郭峰因與新的投資人意見不一致,帶領初創(chuàng)團隊徹底離開了莎啦啦,開始了新的創(chuàng)業(yè)。

至此,屬于郭峰的莎啦啦鮮花網時代過去了,但作為鮮花電商的創(chuàng)造者,依然擁有很多追隨者,在莎啦啦動蕩的同時,一批新勢力誕生,加入到競爭之中。

2005年,擁有絕佳域名的中國鮮花網(www.xianhua.com)、中國鮮花禮品網(www.hua.com)陸續(xù)成立,同一時期的還有中禮鮮花網、七彩鮮花網、愛尚鮮花網等等。

包括2007年成立的花集網,雖然徹底將自己定位成“轉單”平臺,但這一時期的鮮花電商們,始終沒有走出莎啦啦鮮花網的經營模式。

在鮮花電商1.0時代的近10年間,新的商業(yè)模式始終沒有出現(xiàn),而“轉單”模式的弊端卻逐漸暴露了出來。商品質量難以控制不說,還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維護商家以及消費者,導致平臺無法形成規(guī)模,難以走出被市場和消費者認可的頭部品牌。如何找到新的商業(yè)模式和經營模式成了賽道玩家必須突破的難題。

二、鮮花電商2.0:資本大入局

直到2015年,鮮花電商的2.0時代才到來,這一年,花加(Flowerplus)、花點時間相繼成立。

鮮花電商們,在成立之初,便已看準大眾家庭消費市場,立志培養(yǎng)起中國消費者的鮮花消費習慣。因為,在此之前,中國人的鮮花消費只是在某一個時間節(jié)點的特定儀式性消費。

在國內鮮花市場尚未成熟時,他們以“互聯(lián)網鮮花訂閱”切入賽道,用“99元包月,每周一花”的模式,率先捕捉大城市白領人群的日常購花需求,徹底打破了鮮花電商原有的模式。

新商業(yè)模式的出現(xiàn)讓鮮花電商賽道再次活躍了起來,這一時期也成了鮮花電商的高光時刻。一時間各品牌相繼涌入賽道,資本市場也掀起了一波投資熱潮。

花點時間在青山資本的引薦下,獲得了明星高圓圓第一個天使輪的互聯(lián)網投資,接著又引入了鹿晗的基金,風頭一時無兩。

主打奢侈鮮花的ROSEONLY,也是靠著明星火起來的,楊冪、林志穎、昆凌、章子怡等都在微博上曬過它家的花。

此時的野獸派似乎受到了啟發(fā),靠著黃曉明、周迅、林心如等明星婚禮的鮮花席卷了半個娛樂圈,成功出圈。

愛尚鮮花更是直接登陸資本市場,邁入了新三板,拿下“鮮花第一股”的頭銜。

2018年,弗洛花園強調“下班帶一束花回家”,以“無人鮮花貨柜”強勢進入鮮花行業(yè)。

資本市場的融資情況也足以證明當時鮮花電商的火爆。

據(jù)媒體梳理顯示,2015年是鮮花電商賽道融資能力的巔峰期,一年間,相關領域共產生22起投資,金額高達9.58億。2016年,融資活動也達到7次。到了2017年下半年,行業(yè)整體增速明顯放緩,洗牌加速,公開披露的融資消息更是逐年減少,2017年只有4次融資,2018年3次,2019年則只有2次,2020年更是未有融資消息傳出。

事實上,屬于鮮花電商2.0時代品牌們的輝煌并沒有持續(xù)太久,行業(yè)便迎來新的挑戰(zhàn)與洗牌,新的市場格局就要顯現(xiàn)。

三、3.0時代:垂直鮮花電商沒有未來?

鮮花電商從無到有,經過二十余年的發(fā)展,其市場規(guī)模已近千億元人民幣。據(jù)中研普華研究院統(tǒng)計顯示,2016年國內鮮花電商市場規(guī)模僅為168.8億元,2019年便已突破了500億元,到了2021年更是達到896.9億元的規(guī)模,預計2025年有望突破1500億元。

資本往往是行業(yè)風口的方向標,資本的頻繁加入讓鮮花電商賽道受到了熱捧,競爭變得愈發(fā)激烈。規(guī)模千億的賽道,自然少不了互聯(lián)網大廠們的加入。

2018年7月,美團點評上線美團閃購業(yè)務,涵蓋鮮花綠植等品類,30分鐘上門,24小時可配送。2019年前后淘寶、京東等電商巨頭上線自營鮮花業(yè)務,布局線上花卉零售,同時開通同城速配服務。

2020年10月,叮咚買菜上線鮮花業(yè)務。2021年3月,餓了么上線了企業(yè)訂花服務,4月,每日優(yōu)鮮上線鮮花極速達業(yè)務。2021年5月,盒馬宣布旗下鮮花品牌升級為“盒馬花園”,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身邊花市”。為保證鮮花的穩(wěn)定供應,盒馬采用產地直采的方式。僅在云南省,盒馬就擁有14個鮮花基地。

在互聯(lián)網大佬出現(xiàn)后,垂直鮮花電商的市場份額受到了擠壓。各路人馬同時發(fā)力,價格戰(zhàn)必不可少。

一眾生鮮電商平臺的進場,讓買花變得像買菜一樣,9.9元8枝的睡蓮、19.9元10朵的洋牡丹比比皆是,不僅價格優(yōu)惠,還可以直接送貨上門。

花加、花點時間們拿到的融資與背靠大佬、實力雄厚的生鮮電商平臺顯然無法相提并論,后者不但補貼的起、虧的起,還能用規(guī)?;牟少從玫絻r格更低的鮮花,一上線就擁有難以比擬的議價權。

除了線上平臺的壓力外,垂直鮮花電商還要面對線下帶來的壓力,游蕩在地鐵口、商場口的鮮花小攤都是其競爭對手,10元、15元一捧的花,隨處可見。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鮮花電商行業(yè)的洗牌仍在進行,垂直鮮花電商們又該如何破局呢?

從供應鏈入手,抓住上游供應商,抓住議價權,實現(xiàn)產能和質量的穩(wěn)定。

以花加Flowerplus為例,通過自建供應鏈來減少周轉環(huán)節(jié),采用承包花田、原產地收割鮮花的模式成為其差異化的競爭優(yōu)勢。可以讓消費者通過“線上訂閱+產地直送+增值服務”的方式,直接買到產地直達的鮮花。

花點時間則通過科技手段對鮮花供應鏈進行優(yōu)化和升級,將互聯(lián)網和工業(yè)化管理的思維應用到鮮花產業(yè)中。為實現(xiàn)供應鏈可視化,花點時間引入信息管理系統(tǒng),覆蓋從設計、采購、到貨、質檢、分揀、運輸、加工、發(fā)貨全程管理。并且,花點時間合作開發(fā)的物流周轉箱,具備追蹤和保鮮功能,可以實現(xiàn)運輸過程中的冷氣循環(huán)暢通。

除此之外,從品牌定位入手,做“小而精”的高端市場,或許也是一種“破局”選擇。

以野獸派為例,主打高端禮品市場,憑借“鮮花故事”這一個獨特的營銷點以及線下門店,將產品線向永生花、珠寶飾品、香氛、家居用品、藝術品不斷擴展,致力于滿足部分追求高品質人群的送禮需求。

垂直鮮花電商們與生鮮電商不同,前者可通過一周一花、或會員制綁定的形式與用戶基本保持著穩(wěn)定地互動,此時商家便可抓住機會增加用戶的消費頻次。比如,可在節(jié)日前的一周鮮花里,附上節(jié)日鮮花的花束圖樣和快捷的下單方式,讓節(jié)日鮮花隨著一周一花一起送到用戶的手中,增加用戶消費的同時,還可提高用戶的體驗感增加用戶粘性。

“我覺得鮮花是自然回饋給人類的一個禮物。不同的季節(jié),可以擁有對應當季的鮮花,就是最幸福的事情?!盋athy已經開始盤算下次買哪種花了,并研究起在哪個平臺買更劃算、更新鮮。

有沒有大品牌,這似乎不是消費者會關心的事情。鮮花帶來的愉悅是直接而熱烈的,不管它來自于精致的禮品盒,還是來自于地鐵站邊的小推車,不同的需求有對應的選擇就好。

作者:Kyra;編輯:Ray

來源公眾號:潮汐商業(yè)評論(ID:daily-case),專注大消費、TMT及金融領域,分享有趣的商業(yè)評論和商業(yè)洞察。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潮汐商業(yè)評論 授權發(fā)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