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字帶你搞懂Web3.0 與中國Web3.0趨勢
編輯導語:想必很多人對于Web3.0的概念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國Web3.0也在不斷發(fā)展中,本篇文章作者將帶你讀懂Web3.0 與中國Web3.0趨勢,從多個方面講述了有關Web3.0的內容與各方面的聯系等,感興趣的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基礎名詞對齊
說到Web 3.0 ,就會有一大堆的名詞,這里先簡單跟大家對齊。
- Web 3.0:指的移動互聯網后的下一個階段的互聯網生態(tài),主要是通過區(qū)塊鏈等技術手段,實現去中心化的網絡形態(tài),實現模擬真實世界感受、打破虛擬、現實邊界的互聯網;
- 區(qū)塊鏈:一種去中心化的數據結構,數據存儲在分布式節(jié)點上,而節(jié)點就是提供算力的電腦,可以是個人電腦或服務器,皆同時具備服務端和客戶端的性質,若要修改數據需有一半以上的節(jié)點,即大大增加數據修改的難度及安全性,借此解決人與人、人與平臺間的不信任關系;
- 以太坊(英文Ethereum)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qū)塊鏈平臺,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簡稱“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虛擬機(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來處理點對點合約;
- 加密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chuàng)造的交易媒介,并利用分布式賬本&區(qū)塊鏈技術實現,基于全體共識機制(智能合約)來規(guī)范貨幣發(fā)行的數量及使用;
- Dapp(去中心化應用程序)是一種在網絡上公開運行的軟件應用程序,他們與普通的應用程序沒有什么區(qū)別,都擁有一樣的功能,但不同的是Dapp是在P2P網絡上運行;
- 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用于表示數字資產(包括jpg和視頻剪輯形式)的唯一加密貨幣令牌,可以買賣;
-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 ):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zhí)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智能合約允許在沒有第三方的情況下進行可信交易,這些交易可追蹤且不可逆轉;
-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以比特幣和以太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區(qū)塊鏈和智能合約結合的產物,實現類似現實世界的金融交易、借貸、投資;
- GameFi(游戲化金融):或稱區(qū)塊鏈游戲,即俗稱的“鏈游”,游戲玩家可以通過玩游戲賺取加密貨幣、NFT;亦可通過加密貨幣,兌換游戲中的NFT(代幣、游戲道具、虛擬資產);
-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分散式自治組織:以公開透明的電腦代碼實現的組織結構,通過智能合約所約定的規(guī)則,用算法、腳本的電腦程式執(zhí)行,實現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
-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chuàng)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二、區(qū)塊鏈技術特色
區(qū)塊鏈技術最大的特色就是“去中心化網絡”,技術上的細節(jié)就不在這里展開,因為我是PM(產品經理),不是RD(程序員),講也講不清楚。
簡單說,中心化網絡,就是我們現在大部分互聯網產品實現的技術方式,公司需要建設一套服務器或租用一套服務器(云端服務器),來提供代碼的運算及數據的存儲、調用,來實現產品功能與服務,提供給用戶,而用戶通過“客戶端”(可能是手機、Pad、PC、TV等等),來完成服務的接收與操作。
而去中心化網絡,所有的用戶的設備,皆具備了服務器及客戶端的特性,同時提供了他人服務、也享用服務操作功能,而所有的數據,存取在全部的節(jié)點上。
舉個例子,你現在通過微信發(fā)一條信息給朋友,事實上,你的手機(客戶端)是先發(fā)了一個信息到微信的服務器上,再由微信的服務器傳送信息到朋友的手機上,并且你們所有的聊天數據、操作數據,都會儲存在微信上,而微信也有能力隨時中斷你與朋友之間的聯系。
而去中心化,則你的手機直接將信息,傳到朋友的手機上,同時,通過區(qū)塊鏈的技術協定,同步給所有的節(jié)點,進行數據存儲,除非有超過一半的節(jié)點,要中斷你們之間的聯系,或調取你們之間的信息數據,不然無人可以中斷你們之間的聯系,與查看你們之間的聯系數據。
三、互聯網發(fā)展與Web 3.0
Web 1.0,PC互聯網時代,我們用戶主要依靠搜索網站及門戶網站,來找到我們想要的信息并接收,這個階段我們主要是單向地接收信息,無法主動與網絡交互,內容以PGC(專業(yè)機構生產內容)為主。
Web 2.0,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用戶可以依靠不同的平臺,來滿足我們的需求,并且我們可以主動與網絡交互生產內容,也就是所謂的UGC(用戶生成內容),人人皆可成為自媒體,但還是需要服從平臺的規(guī)范,平臺有權封鎖、下架我們的賬號或內容。
Web3.0,元宇宙時代,我們一樣可以與網絡交互,但我們與網絡不僅是個簡單信息交互,而是能突破虛擬世界的限制,可以直接影響現實世界的生活,例如我們在虛擬世界中賺取代幣,則可以在現實世界兌換、購買其他的商品或服務;并且通過智能合約等約定的方式來規(guī)范我們在網絡的行為,無中心平臺能對我們做出封鎖、或下架的處理。
四、Web 3.0與區(qū)塊鏈
Web 3.0 想要實現的,就是打破虛擬與現實世界的邊界,如果如Web 2.0,有中心化的平臺、服務器,來統籌管理所有用戶的信息、數據儲蓄,則掌握服務器的人則掌握了虛擬世界的一切,如同造物主上帝,隨時能決定你的賬號、你的身份、你在虛擬世界的一切。
而使用區(qū)塊鏈技術實現的去中心化,大家依靠智能合約約定的制度來規(guī)范整個虛擬世界,無人是造物主,一切由電腦代碼、腳本、算法來共同執(zhí)行規(guī)范,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用戶的數據及權利,保證每個用戶都享有一樣公平、平等的權利。
并且不用擔心有黑客潛入服務器篡改數據、或盜取數據,導致用戶賬號權利損失或個人信息外泄。
區(qū)塊鏈技術雖然已經發(fā)展好幾年,直到比特幣的出現,才開始吸引大家的目光,而比特幣的出現,只是將區(qū)塊鏈的技術運用在加密貨幣上,但并沒有運用在更多方面的發(fā)展,直到以太坊的出現,才算意義上用區(qū)塊鏈搭建出一套完善的技術運用平臺,可以在以太坊上制作發(fā)布DApp,并延伸出了DeFi、NFT、GameFi等一系列的DApp應用構成的產品形態(tài)及生態(tài)。
去年Web 3.0概念火起來的核心原因,不僅是NFT獲得了全新的發(fā)展高度,2021年3月11日,在佳士得拍賣行,加密藝術家Beeple的NFT數字藝術品《每一天:前5000天》,拍出6934萬美元,約合4.5億人民幣。
更是以太坊進行全新的升級,從2020年開始,以太坊陸續(xù)地執(zhí)行以太坊2.0 的升級計劃,改善原以太坊應用平臺的缺陷,如高額Gas費(手續(xù)費)、節(jié)點電力損耗、整體區(qū)塊鏈算力不足、網絡擁塞等問題。
此次升級預計在2023年會全部完成,屆時以太坊的整體算力預期能實現超級電腦同等算力,可以為DApp提供更強的技術底層能力,實現更強大的功能,進而有機會進一步取代Web 2.0的App及產品,實現元宇宙的終極愿景
另一方AR、VR,仍至XR技術皆在進步中,實現如電影《頭號玩家》腦機交互的科技未來,不再遙不可及,這也將更一步地打破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邊界,真正地融合現實、虛擬的科幻般的未來,同時讓在早期布局在虛擬世界的資產。
如NFT、加密貨幣也將獲得更大的價值估價,這就是近兩年為何元宇宙與NFT會火起來的原因,也是我們?yōu)楹尾艜_始關注以太坊聯合創(chuàng)始人Gavin Wood在2014年提出Web 3.0概念。
五、Web 3.0與元宇宙
雖然很多人會直接將Web 3.0 與元宇宙畫上等號,但元宇宙是Web 3.0 的一種終極形態(tài),兩者并非相等的關系。
元宇宙:
- 元:Byte,由代碼字元所構成的;
- 宇:空間,能無限拓展、容納所有人事物的空間;
- 宙:時間,能讓用戶沉浸其中的時間,并記錄著古往今來的數據。
元宇宙具備四種主要特性,才能真正走進大眾的生活。
1. 高度社會性
元宇宙不僅能超越空間限制,與世界各地的人共享虛擬“物理”環(huán)境。雖然現在的互聯網也可以做到這點,但受限于各地政府、平臺的限制,導致目前為止,還無任何一個產品或平臺能打造一個全地球都能共享的線上虛擬世界;
而若Web 3.0 發(fā)展順利+去中心化的特性,才可能能夠構建這一個能持續(xù)且實時為全世界居民提供服務的空間;且區(qū)塊鏈具備巨大的可擴展性,讓全球數億虛擬角色同時共存于同一個虛擬空間,具備可能性,形成與現實世界雷同的高度社會性世界
2. 持久性
現階段的大部分互聯網產品,都存在經營上的系統性風險,如果公司倒閉了,無法繼續(xù)維護服務器等相關運營成本,則該平臺或產品即無法運作,造成用戶永久地失去虛擬角色及虛擬世界中的一切。
區(qū)塊鏈技術提供了去中心化的服務器支持,讓元宇宙可以維持無限期的存續(xù),不用擔心虛擬世界暫停、停止的情況發(fā)生,人們皆可以在此進行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發(fā)展,不必擔心失去角色和成就。
3. 通用交互性
元宇宙使用開源代碼和加密協議,能夠在每次體驗中提供前所未有的數據、數字物品/資產、內容通用交互性。
如同現實世界中,人們可以任意地從不同商店中購買到的商品,或在各地制作、創(chuàng)作的作品,直接轉贈給朋友或他人使用,不出現因為不同平臺的差異性,而導致商品或作品無法轉贈或使用的情況,所有的數據、資產都在元宇宙中具備通用交互性。
4. 經濟效益
元宇宙是類似我們現實世界的另一個平行世界,身為人與社會群體,即需要經濟來進行社會分工及資源分配。
未來,元宇宙有可能會被視為合法的工作場所和投資工具,并將提供豐富的內容,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新興社區(qū)。元宇宙將給用戶提供創(chuàng)建、投資、擁有、租賃、出售或購買服務,就像在現實世界中一樣。
一言以蔽之,元宇宙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與現實世界同等分量的虛擬平行世界,而要達成完成這個愿景,還需各類軟硬件技術的配合與突破,不是未來幾年就可能實現的
六、Web 3.0 將帶來的益處
雖然Web3.0 的終極狀態(tài) 元宇宙,可能還離我們大家有一段距離與時間需要等待,但Web 3.0 仍帶給我們以下的這些改變與益處。
1. 數據主權歸還用戶
過去Web 2.0 平臺掌握著用戶的數據,而現在每一個用戶則能自己掌握自己數據,不會再因為平臺的關停而丟失數據。
用戶的數據具備價值,但Web2.0平臺不會把價值分給用戶,甚至利用用戶數據進行商業(yè)變現,如廣告投放的精準投放、某些平臺的數據分析報告販售等待,而這一切都在用戶注冊時的《用戶協議》中,靜悄悄地拿走了用戶數據的歸屬權利。
2. 跨平臺的身份認證
過去用戶無法實現跨平臺(不同集團的平臺)的賬號操作,每一個平臺都需要注冊一個賬號才可以操作,且每一個平臺之間往往無法直接互通,例如支付寶上的余額,無法直接轉到微信錢包上,需要通過銀行卡來進行周轉
在Web 3.0人人皆可以擁有一個跨平臺的唯一性身份認證,并記錄著在鏈上的所有數據與行為,一個身份全網使用,大大提高用戶使用效率及便捷性
3. 互聯網的價值重構
過去互聯網平臺/產品最重要的就是用戶及用戶數據,所以新產品發(fā)布時都會盡可能地低價、免費、燒錢補助,來獲取用戶數的累積,用戶即是互聯網平臺/產品競爭的護城河。
如同上述所說,Web 3.0 將用戶數據主權歸還用戶,并打破原有的用戶與平臺/產品耦合在一起的賬號關系,用戶數即不再是互聯網平臺/產品的核心資產與護城河,互聯網平臺/產品價值則將就重構成其他的形式。
產品價值=(新體驗-舊體驗)-替換成本
從產品價值公式來看,Web3.0下,互聯網平臺/產品間的替換成本將降低、趨近于0,而平臺/產品間的競爭關系,將更看重臺/產品間的實際能提供給用戶的體驗及服務。
Web 3.0來臨后,互聯網的價值鏈也將重構,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服務的平臺/產品,將具備更大的價值
七、Web 3.0 的弊端與反思
上述內容描述了區(qū)塊鏈技術、Web3.0 、元宇宙等發(fā)展趨勢,聽起來Web 3.0 一片前景美好,如同其他新鮮事物一樣,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1. 用戶仍需要Web2.0平臺
普通用戶是沒有直接與區(qū)塊鏈交互的能力,必須仰賴Web2.0的平臺,例如交易NFT需要通過Opensea等一眾NFT交易平臺來進行交易,普通用戶無法成為區(qū)塊鏈中真正普惠收益的一方,依然需在平臺的監(jiān)控、掌控下操作。
2. 去中心化的本質,很可能是“再造中心化”
雖然表面整個Web 3.0 是個采用區(qū)塊鏈實現的去中心化世界,將各平臺、應用的中心化權利釋放,歸還給用戶,但實際運作中,各項目仍然是以發(fā)起人團隊掌握3、4成的份額,對DAO有著控制權利,并由提供底層技術支撐的以太坊,擁有最大的權利對生態(tài)進行協定的制定、更改等,形成對個別鏈上的小組織的去中心化,掌握鏈上核心權利及資源的少數階層成為超級中心化。
3. 安全性問題
目前Web 3.0主要的身份認證方式為“加密錢包”,但當加密錢包遇到“助憶詞”泄漏,導致虛擬資產被盜賣、盜取的情況,例如偶像巨星周杰倫的無聊猴在今年愚人節(jié)時被盜。
4. 加密貨幣不穩(wěn)定
比特幣、以太幣等一眾加密貨幣和各類NFT項目,內部因“去中心化”并無明確的貨幣/價格政策、調控的能力,導致交易結果一切以市場波動、和項目發(fā)起方的情況為主,不時就會遇到價值暴跌的情況;并且交易時間無限制,為24小時持續(xù)交易,可能一覺醒來,身價就瞬間沒有了。
5. 金融監(jiān)管缺失
加密貨幣與NFT交易,也存在著大量的金融監(jiān)管缺失,成為全球最新的洗錢管道,使用多人多加密錢包的形式,有組織地操作價值之間的流轉,很容易就能將錢洗白或洗出境內,逃離境內的管制與追查。
八、中國Web3.0世界可能是怎么樣的
1. 數字人民幣才是最好的加密貨幣
數字人民幣也是使用區(qū)塊鏈加密的數字貨幣,不同的是比特幣、以太幣這類的加密貨幣,是在“公鏈”上所發(fā)行的,且按各自的智能合約進行發(fā)行與分配,而數字人民幣是部署在“聯盟鏈”上,由中央銀行進行發(fā)行及管理,與現實中的法定有著同等價值及信任背書。
而聯盟鏈的運算處理相較公鏈能夠更加穩(wěn)定及高效,聯盟鏈的節(jié)點都是由專業(yè)機構的服務器來承擔算力,而公鏈節(jié)點的設備參差不齊,雖然節(jié)點數量多好幾倍,但整體算力還遠遠不如聯盟鏈,也無法如i數字人民幣實現離線操作(硬錢包),可以在現實的場景中流暢使用。
另外,一般的加密貨幣在現實中不具備有法定貨幣(法幣)的性質,需要在加密貨幣的交易所上兌換成其他法定貨幣后,才具有在現實世界的使用價值,在這點上,數字人民幣遠遠甩其他加密貨幣好幾條街。
最重要的是數字人民幣的穩(wěn)定性極佳,不像其他加密貨幣波動性大,需按實時的交易所價格來決定兌換現實世界的價值,無法成為現實世界日常使用、金融結算,而數字人民幣等于人民幣法幣,無障礙地打通線上虛擬世界及現實世界的使用邊界。
且數字人民幣由國家進行擔保、管理,不怕遇到人為的惡意炒作,導致價值損失或異常波動,價值的穩(wěn)定性絕對是加密貨幣中最佳。
2. 中國將建設全世界最佳的Web 3.0世界
目前中國互聯網使用云服務器的占比,早在2020年時就超過7成,意思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互聯網公司都是使用云服務器提供的服務器服務來運營自己的互聯網產品,并未各自投入成本建設自己的服務器,所以將這個云服務器的集體結合成聯盟鏈,即可用較少的成本、時間,完成中國互聯網從Web2.0 一越升級到Web 3.0的愿景。
過去中國Web 2.0時代,我們想要使用微信、淘寶、抖音等不同平臺的服務,就得在不同的平臺上注冊賬號,且需在各平臺上完成手機號綁定、實名認證、銀行卡綁定等一系列的操作,且個人信息的數據都存儲在不同平臺的服務上,不僅有個人信息數據安全風險,也存在著較繁瑣的流程,容易讓有心人士通過惡意手段盜取賬號,造成經濟損失。
尤其在實名認證這塊,各平臺存在著各自認證標準,對港澳臺同胞及境外人士,存在著無法認證而無法使用的情況,尤其在日常生活強關聯的平臺,讓這些特殊群體感受到差別對待的感受。
另外互聯網行業(yè)間小公司還存在著用戶信息置換等惡性手段,不尊重用戶隱私及數據的情況。
而平臺間也會為了競爭或合作關系,刻意地僅顯示合作平臺的賬號關系綁定,形成用戶之間的使用壁壘,壟斷情況的發(fā)生。
到了中國Web 3.0時代,人人都有數字人民幣加密錢包,直接使用數字人民幣加密錢包作為網絡世界中的身份認證,不再需要各平臺注冊賬號來使用,并省去用戶反復操作手機號綁定、實名認證、銀行卡綁定等繁瑣行為,也打破了各平臺間的賬號壁壘,實現全部共存共榮。
數字人民幣一樣具有追溯性,也可讓公安機構快速地定位詐欺、網絡洗錢、惡意炒作、私下匯兌等違法行為,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戶在網絡環(huán)境的支付安全。
并大大提高用戶數據的安全性,不再被個別企業(yè)惡意使用獲利,也讓網絡生態(tài)能夠更加健康,不再存在有心人士惡意在網上造謠的情況,一切以數字人民加密錢包作為唯一的身份認證,大大提高用戶參與網絡平臺的便捷性、安全性及生態(tài)健康。
3. 中國Web3.0 世界或是能真的融合現實、虛擬世界的世界
中國Web 3.0世界,因為有數字人民幣與政府的介入,共建完整的聯盟鏈,并打通民營企業(yè)、公有機構的鴻溝,讓虛擬世界所有的資產價值都能直接兌換成現實世界中的價值(數字人民幣),并且政府有全國土地的所有權,用現實土地與虛擬世界資產聯動,構建最完善的虛擬融合現實的Web 3.0世界。
并強制境外人士要參與中國Web 3.0,就需使用數字人民幣,也可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在全球的法定貨幣地位,甚至可能一舉超越美元多年的霸主地位。
中國Web3.0 不僅能通過數字人民幣、土地資產等方式融合虛擬、現實世界,更能重構所有的經濟形態(tài),例如用戶在虛擬世界中釣魚,則現實世界操作著機器人在釣魚,獲得到魚貨可以直接在Web 3.0線上結算成數字人民幣,入賬到數字人民加密錢包上。
九、總結
這篇我們從區(qū)塊鏈的底層技術特色及發(fā)展的概況,并說明了Web 3.0世界發(fā)展的問題及局限,還有發(fā)想了未來中國Web 3.0的可能發(fā)展情況。
其中最關鍵的影響要素就是“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比其他加密貨幣提供了一個更安全、更穩(wěn)定、更可靠,且可無障礙暢通虛擬世界、現實世界的場景,提供Web 3.0世界底層的穩(wěn)定經濟體系,并配合中國互聯網發(fā)展的成熟度、硬件設備發(fā)展的進度,借此可推論到未來中國Web 3.0 極可能是全球最快發(fā)展、最佳的Web 3.0 生態(tài)世界。
1. 從戰(zhàn)略層面來說
數字人民幣相較其他加密貨幣,有更佳的價值穩(wěn)定性,還有靈活有效的貨幣調控策略,有政府信用擔保背書,且與真實世界的法幣具有一樣的法律效力,絕對是加密貨幣中最佳的貨幣;
在未來發(fā)展Web3.0中,承接著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重要連接橋梁,并且可能在Web3.0時代中,超越美元成為全球的通用貨幣。
2. 從技術層面來說
中國Web 3.0 的聯盟鏈,相對國外的公鏈,具備更穩(wěn)定的算力提供,公鏈的節(jié)點可能受到個別地區(qū)停電、管理員操作錯誤等情況中斷節(jié)點算力提供;
另外聯盟鏈的升級迭代速度能比公鏈更快、更安全,且有政府、大型企業(yè)作為背書,更加可靠,可以提供更前沿的技術支持與迭代速度
并且,公鏈的管理方針主要依靠智能合約,智能合約隨著時代、時間推移之后,不一定適用于當時的治理情況,而中國Web3.0 能更便捷地調整治理策略,因應時代變化,也更能滿足Web 3.0發(fā)展衍生的多場景新需求
3. 從用戶面來說
數字人民幣的硬錢包在離線也能操作,讓用戶能在無網絡的情況下,也能感知到Web 3.0的行為價值,是真正地打破現實與虛擬世界的邊界,其他加密貨幣或虛擬身份,在無網絡的場景中,則相當于歸零,只有數字人民幣滿足現實世界的使用及身份。
對用戶而言,更重要的是應用的使用體驗,目前國外的DApp都因為公鏈的算力不足,導致實現的功能及服務體驗,遠遠低于目前市面的一般應用,而中國Web3.0 上述的技術優(yōu)勢,則可以提供更好應用體驗,滿足用戶的使用需要,加速用戶從Web 2.0 遷移到Web 3.0上。
最后,期待國內將云服務器整合中國聯盟鏈的那一天到來,也就是中國Web 3.0 世界向全世界亮相的一天。
本文由 @有趣的宣宣仔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并沒有說到本質,另外中國的Web3不是真的Web3
從概念到發(fā)展寫的很詳細,但是說白了現在的應用場景還是單一,無法做到覆蓋層面,懸而未定
贊????
挺清晰,作者好樣的??春弥袊腤eb3.0前景
借你吉言
聯盟鏈——東數西算
不完全是,但也差異不大
看過很多寫web3的文章,但都沒有這篇講的清晰和有條理,給作者點贊,很棒!
謝謝你的喜歡與認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目前虛擬貨幣的交易還是需要靠第三方
個人感覺并沒有真正的去中心化,而且手續(xù)費巨貴。。。
是的~沒有真正去中心化,ByTheWay,個人認為金融、貨幣這類物品,就不可能去中心化
給宣仔點個贊 靚仔一出手 就知有沒有 框架完整 nice!
筆芯~
web3.0時代,以元宇宙為基礎,涌現了很多新型數字化產品,總之機遇與風險并存。
是的~~
例如有哪些新型數字化產品?
寫得非常棒~~??!請教一下大大,作為不懂技術的產品,有那些書籍或者資料值得去看一下,特別想了解在WEB3.0時代作為產品經理在DAPP等應用開發(fā)過程可以做的事情
目前這塊發(fā)展速度太快,沒有什么能夠實時的書籍能看,可以去Mirror、跟推特上找找資料,或著看看 增長黑客 范冰XDash的Notion
寫的真的是太棒了!?。?!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