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號:微信成長煩惱的「解藥」?
短內容的缺失,張小龍的遺憾。視頻號是否會逆轉微信沒有短視頻基因的現(xiàn)狀,成為狙擊抖音、快手、微博的“武器”?又或者,只是逐漸成為下一個被遺忘的“視頻動態(tài)”?
“秋葉PPT”創(chuàng)始人秋葉與他的的團隊,近期幾乎每天,都會整理更新關于微信“視頻號”的入門教程,基于他們對旗下四個視頻號的基礎運營及對平臺案例的觀察分析。
入門教程一天天厚重起來,到現(xiàn)在,已經聚合成一個頁碼共計240頁的PPT。從如注冊開通一個視頻號,到如何定位、運營,平臺上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號,都有詳盡的內容。
秋葉是吃到視頻號第一波紅利的人,2月18日,開通17天后,秋葉的一條視頻“爆”了,閱讀量10萬+。
這條關于視頻號怎么玩的視頻,從2月13日發(fā)布后,每天都有新增流量,目前閱讀量超過40萬。更為關鍵的是,由于附帶微信公眾號鏈接,隨之產生的效應是,其公眾號漲粉超過3000、公眾號單篇付費閱讀文章收入超過2萬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目前為止,大部分用戶的問題仍然停留在“如何擁有一個視頻號”上。但這并不妨礙外界對其熱火朝天的討論。
2019年以來,向來“克制”的微信有過幾個重磅的更新,從15秒的視頻動態(tài)、看一看,到微信搜索、微信圈子等。這些功能都從未像視頻號一樣,在正式推出前就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度,人們總害怕錯過新的浪潮和紅利。
“這就是2012年的微信公眾平臺”、“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下一波紅利”,視頻號讓許多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開始警惕起來。
與此同時,另一波唱衰的聲音涌起,不少人吐槽,自己的視頻號里是“中年大叔的狂歡”,內測階段并不智能的推薦流,數(shù)量、豐富度都極其有限的內容,讓許多人直呼“愛不起來”。
這個張小龍親自盯的功能,是否會逆轉微信沒有短視頻基因的現(xiàn)狀,成為狙擊抖音、快手、微博的“武器”?又或者,只是逐漸成為下一個被遺忘的“視頻動態(tài)”?
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的機會?
蘑菇租房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龍東平,最近成為了視頻號的“狂熱分子”。
他開始面對手機鏡頭說話,學著用手機剪輯軟件。在抖音、快手中做透明人的他,變成了視頻內容的生產者。
龍東平有十年的創(chuàng)業(yè)經歷,過去,他把自己總結的血淚教訓總結寫在微信公眾號里,每篇能有6000左右的閱讀。
將過去的文字內容視頻化,龍東平收到了更多的正反饋。他向表示,發(fā)布的第一批視頻,共六條,每條平均閱讀33000,點贊平均1000,最高的7萬多閱讀,點贊超過3000。
“像在喜馬拉雅山坡上滾雪球的效應,越滾越大,推背感特別強”,龍東平形容視頻號的流量增長規(guī)律時說。
短內容在微信生態(tài)內的缺失是張小龍的遺憾,也是回溯微信過去九年的發(fā)展時,張小龍總結出的微信團隊的“小失誤”。
2020年微信公開課上,未到現(xiàn)場的張小龍在時長12分的視頻中,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微信公眾號以文章為載體的模式,直接導致了微信短內容的缺失,而短內容將是未來微信的主要發(fā)力點之一。
毫無疑問,“視頻號”就是張小龍為補足微信短內容生態(tài)給出的解決方案。張小龍很明白,公眾號并非人人可以創(chuàng)作的載體,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能天天寫文章。
張小龍期待的是,“即便頭部大號會有最大的流量,長尾的小號也要有自己的生存空間”,這是頭部效應愈發(fā)明顯的微信公眾號一直忽略的部分。
微信生態(tài)內超11億的龐大流量池向來令人眼饞,視頻號的重磅動作,又一次讓所有人緊張起來。許多MCN機構、達人緊忙入駐,生怕錯過第一波啟動的流量紅利。
相較普通用戶,他們有積淀的內容生產能力,同時,有被驗證的或者已經爆火的視頻內容。內容幾乎為空白的視頻號,需要一段時間啟動內容生態(tài),并做基礎的測試和優(yōu)化,讓推薦算法更智能。一家MCN機構人士感嘆說,目前看來,視頻號比公眾號好做,冷啟動快,有長尾效應。
網紅達人們在怎么做視頻號呢?
拿美食博主“貧窮料理”來說,現(xiàn)階段,無非是將此前在抖音等平臺上已經發(fā)布過的內容搬到視頻號上。成本極低,且可以用此前的舊內容試水,測試平臺的推薦運營機制及用戶習慣,重要的是,可以優(yōu)先拉取一部分流量。
視頻號視頻內容時長限制為一分鐘,對諸如“李子柒”一類著重生產長視頻內容的博主來說,則需要對內容進行時長上的優(yōu)化。目前來看,李子柒的策略也只是將此前的內容分割化,剪輯成為每段僅有1分鐘的短視頻,分集播放。
同時,還有一批微信公眾號內的KOL紛紛轉型做起了視頻博主,對他們而言,只是需要將文字內容視頻化,可以迅速上手。一定程度上,視頻號也無非只是為視頻內容創(chuàng)作者們增加了一個內容分發(fā)的渠道。
而優(yōu)先掌握規(guī)則的內容創(chuàng)作者們,必然會率先在視頻號內嘗到甜頭。微信強調普惠的價值觀,視頻號也強調人人都可用。
可以預見的是,就像快手生態(tài)內培養(yǎng)起來的快手達人一樣,視頻號也將成就一批根植于視頻號生態(tài)內,由素人轉化而成的網紅博主。
像抖音快手,還是微博?
過去一個月,關于視頻號“更像抖音快手還是微博”的爭論四起。
“國內更像是微博Vlog,國外更像是INS”,秋葉的判斷是,視頻號基于微信,會強化社交互動性引導關注創(chuàng)作者,不像抖音沉浸體驗,側重精致的內容,也不像快手的原生態(tài)。
從流量分發(fā)的類型來看,抖音為中心化的公域流量,靠平臺和算法進行分發(fā);快手則是著重社交關注和興趣,是更偏向私域流量的分發(fā);微博則是廣場式的公域流量。
而視頻號其實更像是,具有朋友圈、微信群等私域流量,以及類微博廣場公開流量的結合體。
事實上,市場上并不存在與視頻號重度類似的產品,一位微信內部人士表示,他們并不對標任何其他產品,微信只是缺什么就做什么。
在視頻號內,用戶無法直接瀏覽到微信好友發(fā)布的內容,但會收到微信好友點贊互動的內容。視頻號依賴于熟人圈子,如果對方為“大叔”類的視頻點贊,你也將收到系統(tǒng)分發(fā)。
也就是說,微信熟人圈子決定了一部分你能看到的內容,同時,朋友圈和微信群也可以幫助視頻冷啟動。
而相較其他平臺,視頻號最大的不一樣是,產品設計上,視頻號內并不具備轉發(fā)功能,甚至不具備轉發(fā)按鈕,也不可保存視頻號內容、不可分享到外站。同時,目前僅開放了分享至群聊和朋友圈兩個分享接口。
這些指向的,都是視頻號更歡迎原創(chuàng)內容,更聚焦在“評論”、“點贊”、“關注”等互動上。
張小龍想讓所有人參與創(chuàng)作,讓視頻號人人皆可用,生產分享更多的原創(chuàng)內容。畢竟,文字表達未必人人擅長,但圖片、視頻依然是當下最普適的表達方式。尤其在用戶經過抖音、快手多年的教育后,已經有不少用戶具備視頻拍攝習慣。
而從邀請路徑上來看,目前視頻號主要邀請明星藝人、網紅博主及一些有粉絲基數(shù)、內容生產力的達人入駐。除部分申請帳號外,其余均為隨機選定灰度測試用戶。
明星、網紅達人入駐是平臺吸納流量和關注度的不二法門,拿現(xiàn)在仍在試圖吸納流量的“綠洲”來說,這也正是他們正施行的路徑。
“視頻號的本質是微信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對于短內容供應鏈的升維打擊”,龍東平認為,視頻號大大降低了獲取好友關系鏈的難度,通向更私密的朋友圈和微信群,也通向公開的廣場。
“供應端的門檻也被大大降低,不需要140字,不需要多完美的表達和剪輯,一部手機就能快速、簡單操作”,這也是并不具備視頻內容產出經驗的龍東平正在做的。
視頻號的未來猜想
2020年微信公開課的主題被定做“未完成”,這或許意味著,微信生態(tài)內還存在更多可拓展的可能性,微信團隊還有更多的思考尚未轉化在產品上。
對于視頻號,這個尚未公開就如此具有話題度的功能來說,它代表的是微信成長中的煩惱與遺憾。視頻號是否能真正將微信內的短內容帶動起來尚未可知,但目前看來,冥冥之中,視頻號的商業(yè)潛能已經被激發(fā)。
龍東平最近常常向別人提到,“每個做2B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都應該重視視頻號。”在他看來,很多人把微信當成通信工具,但本質上是微信是連接的工具。2B公司面對的是數(shù)量固定的客戶,而做營銷最難的就是觸達,他很看好創(chuàng)始人自己出來做內容營銷、做IP,從而改變廣告主和客戶連接關系。
正因此,龍東平“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瘋狂向外界安利,有投資人找他去被投企業(yè)講講視頻號的經驗,他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織,叫“紅楓路視頻號研究所”,紅楓路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地址,群里專門研究視頻號,都是他的中歐校友,在各個行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CEO們。
有人調侃,目前視頻號內最火的內容,就是教大家如何做視頻號。事實上,還有一批教大家如何做視頻號的公眾號推送也隨之被關注。
龍東平發(fā)布的一篇《關于視頻號的7點思考》付費閱讀文章,設置了半杯星巴克18元的價錢,現(xiàn)在,已經有200人購買。為他賺到了將近4000元。而且,隨著他的視頻在視頻號內被推薦,流量和付費人數(shù)也將一直上漲。
秋葉設置價格為8元的付費閱讀文章,有超過1000人直接付費?;ヂ?lián)網KOL劉興亮則憑借一條推送《如何抓住視頻號的機會?我給9點建議》,設置價格3元的付費閱讀,賺取了10000+的收入。這意味著,基于視頻號的內容付費在邏輯上是可行的,這也是利用視頻號變現(xiàn)的方法之一。
圖片來源:公眾號劉興亮時間
秋葉認為,現(xiàn)在很多人還沒有發(fā)現(xiàn),視頻號允許帶公眾號推文鏈接,這將為兩個并未打通的平臺的內容創(chuàng)作者,打造一個內容閉環(huán)。未來,帶小程序鏈接,做電商、直播,像抖音小店一樣也未嘗不可。同時,基于視頻號會反復推薦的機制,也將幫助如今長尾效應大不如前的公眾號引來新的長尾流量。
內測階段的視頻號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目前服務器會時而卡頓,操作并不流暢;內容豐富度不夠,算法機制也還不夠智能,Tech星球在使用中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推薦大多均為官方新聞或宣傳視頻號,且更新數(shù)量極少;同時,視頻號后臺僅可查看閱讀、轉發(fā)、點贊、評論,可查看數(shù)據(jù)不夠精確或直接,有內容創(chuàng)作者指出,這并不利于運營。
解決這些問題,或許只需要時間,但未來視頻號會如何進化,這可能是抖音、快手、微博最想在乎的。
作者:李曉蕾 ;公眾號: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本文由 @Tech 星球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fā)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yè)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tǒng)。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xiàn)、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huán)系統(tǒng)。覆蓋企業(yè)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yè)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