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真的能讓知識分享流行起來嗎?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95.jpg)
分答,一款號稱“你睡了,你的問題還在為你賺錢”的付費問答類產品,在朋友圈火爆起來了。各領域的行家們,忙著在這一款付費問答平臺上靠回答問題賺錢。“分答”付費問答平臺的出現(xiàn)正在改變互聯(lián)網知識傳播的格局還是又一場實驗性的狂歡?分答真的能讓知識分享流行起來嗎?一時之間,一些疑問縈繞在我們的腦海。
什么是分答?
分答即知識零售版在行,60s語音付費問答。在分答上,回答者設計自己的價格,限制在1元到500元之間,通過對其他人問題的回答得到這筆錢,回復限制必須是60s的語音。如果你對別人的問題答案感興趣,選擇“偷聽”也需要付費1元,提問者和回答者都可以得到0.5元。
在網上搜索,分答并不是付費問答領域的先例,“略曉網”“找答案”以及課業(yè)輔導等線上課題已經成型。分答上網友的提問是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業(yè)、婚戀、健康的話題最受歡迎。
知識固然值錢,但不一定值得掏錢
常說知識是無價之寶,古往今來,我們一直知道知識是值錢的。但難處在于:如何科學地計量?商業(yè)解決了貨價的問題,但是市場的定價卻總是不盡如意的。比如《國富論》的售價,僅相當于兩公斤豬肉,如此有失公允的對照,總能引起悲鳴。
學習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見仁見智的社會產物,因此在如何權衡知識回報,未必能給出一個標準答案。社會如果是真正尊重知識分子,那就應該讓他們獲得比娛樂明星更高的收入。分答平臺的付費問答,問題和答案真的能帶來價值嗎?這個價值能用具體的錢來計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在直播平臺沖擊下,知識變現(xiàn)交易平臺的路能走多遠?
付費問答賺錢真的這么簡單嗎?目前大眾“無聊消遣”時間的注意力幾乎聚焦到了直播平臺,大部分流量涌入直播平臺。而且草根話語權的影響力與意見領袖不持平,往往是意見領袖為主導。只有擁有超多粉絲關注的大V和名人才有可能持續(xù)賺到錢,普通人想通過這種方式賺錢其實并不容易。一些網友認為分答分成機制是粉絲們的狂歡,大家都在思考提一個值得被回答的問題。另一些網友認為,分答在直播如此火爆的當下,只是多了個聊天解悶的工具而已,這股熱潮很快會消散的。分答作為分享經濟中的知識分享能走多遠,還是一個問號。
盤點:誰能成為分享經濟企業(yè)的未來巨頭
交通出行
主要以移動互聯(lián)網為依托,整合社會閑置車輛、車輛空間或駕駛技能等公共、個人交通資源,通過距離、便捷度計算匹配出行供給方和需求方,實現(xiàn)分享出行能力。代表企業(yè)包括滴滴出行、易到用車等。目前,滴滴以165億美元估值、2.5億用戶成為國內交通出行分享經濟的“超級平臺”。
技能分享
即把個人或機構分散、盈余的知識技能等智力資源在互聯(lián)網平臺上集中起來,通過一定的付費形式分享給特定個人或機構。代表企業(yè)包括時間財富網。在創(chuàng)業(yè)設計領域,眾包服務平臺時間財富網一家獨大,注冊威客超過900萬。技能分享的服務范圍正在從線上、線下的中低端應用逐步向知識技術轉移、全產業(yè)鏈服務等高端應用領域加快延伸。
生活服務
依托互聯(lián)網平臺整合線下餐飲、家政、社區(qū)配送等生活服務機構及個人閑置時間、技能等閑置資源,以滿足人們生活服務類的需求。代表企業(yè)58到家、人人快遞等。58到家是58同城投資打造的生活服務平臺。將家政人員納入到自己的平臺,打造閉環(huán)式服務。
結語
分享經濟的浪潮正席卷中國,分享領域不斷拓展,市場規(guī)模高速增長,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的平臺型企業(yè)。分答誕生之初的走紅、盈利模式不明朗,以及國人為知識付費的習慣尚未養(yǎng)成,讓其飽受爭議。不論怎樣,只要人類的求知欲不減,知識分享的探索就會一直向前,分享經濟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本文由 @張小魚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免費時代,獨辟蹊徑就能存活?知識獲取的渠道,成本多種多樣,其中不乏專,精,深的平臺,而且還是免費。
尊重提供知識的人,渠道。但,價格阻擋了大部分想要快捷獲取的人。
不太樂觀,而且我也不看好。
比較認可果殼推出的“在行”的模式,見面交流,價格最低也是99多則上千…問答這塊…有知乎哈哈…
一個不成熟的小看法:
分答也許在短期可能是一個流行
可能也能賺得一些
但是
這個模式是否長久不好說
而能不能實現(xiàn)知識的分享和變現(xiàn)
就更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