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業(yè)沒有“報復性”增長,自救才是王道
報復性增長是人們對疫情平復后大多數產業(yè)的一個良好預測。不過,并不是所有行業(yè)都能做到報復性增長,比如旅游行業(yè)就會因為眾多因素的影響,與報復性增長無緣。
各行各業(yè)都陸續(xù)復工后,一畢業(yè)就從事了旅游業(yè)的向陽,卻直接暫時性的“被失業(yè)”了。
雖然知道此次疫情中,旅游是最受重創(chuàng)的行業(yè)之一,并已經做好延遲復工的準備,但每天在家參與“廚藝大賽”,看似生活“歲月靜好”的向陽,在看到工作群里的消息后,還是心慌地去陽臺上抽了2根煙。
工作群里,老板說:“現(xiàn)階段我們還無法復工,大家可以想想我們的旅游產品怎么改革,不過,特殊時期公司也只能給大家支付基本的生活費,如果大家有經濟壓力的話,也可以去找找兼職吧?!?/p>
作為全職導游的向陽,短期無法復工就意味著每個月壓在頭頂的房貸車貸沒了著落,而他還是個“月光”90后。
沒有收入,更沒有存款,卻有大額支出,這怎么不心慌呢?
其實不僅是向陽這樣的個體導游,包括旅行社、酒店、景區(qū)以及OTA等等的旅游行業(yè),都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推進處于停擺的危機中。
而原本,根據中國文化和旅游部數據數據,在2018年就已經達到達到5.97萬億元市場規(guī)模,并在2019年一直保持高增速增長旅游業(yè),光在2020年春節(jié),預計就有高達4.5億的旅游人次。
然而,繁榮的市場,在肺炎的陰霾下,都成了泡沫。
市場上有聲音說“疫情之后旅游業(yè)將會迎來報復性增長”,畢竟在家宅久了,想出去放風基本上是廣大民眾的心聲。
只是,在“螳螂財經”看來,恢復行業(yè)繁榮的信心一定要有,但對于非剛需的旅游業(yè)來說,報復性增長,可能不會出現(xiàn)。
肺炎全面波及的旅游業(yè),只有危機,沒有機遇
危機與機遇并存,是大家的共識。正如老子所言:“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p>
因此,疫情危機下,我們也看到了很多行業(yè)在線上的爆發(fā)式增長,比如在線買菜、在線辦公以及在線教育等等。
但是,對于旅游業(yè)來說,疫情之下,只有危險,沒有機遇。
中國旅游研究院綜合有過數據測算,2019年春節(jié)假期,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xiàn)旅游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
而2020年春節(jié),疫情爆發(fā)后,按照2019年增幅推算,預計2020年春節(jié)將達4.5億,占全國總人口近32%的旅游人次,都成為了各個OTA需要緊急處理的退票訂單。
根據中國城市報報道:
- 飛豬境內行程訂單退訂率基本在70—80%,境外行程訂單退訂率在40—50%,機票、火車票、酒店退訂量最大;
- 馬蜂窩平臺上的各品類退訂單數已達百萬級;
- 攜程方面也接到了數百萬春節(jié)退改訂單,并啟動2億保障金,并為供應商提供10億資金支持;
- 驢媽媽退款給游客資金和預付給資源方、供應商款項未消耗占用資金累計數億元……
2003年的非典時期,攜程梁建章就曾說過:“對于旅游業(yè)來說,傳染性疾病是極大的風險。沒想到,那場SARS差點讓整個行業(yè)停止運轉。”
而此次的疫情,對旅游行業(yè),尤其是各旅行社、經典的影響,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凱撒旅業(yè)、眾信旅游等發(fā)公告表示,從1月27日開始暫停各自經營旅游及“機票+酒店”旅游產品;黃山旅游從1月25日起暫停對外開放旗下運營的黃山風景區(qū)和太平湖風景區(qū);宋城演藝1月24日起旅游演藝項目全部暫停……
這些上市旅游公司緊急按下的暫停鍵,不可避免地將對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業(yè)績產生影響。而放在整個旅游行業(yè),根據同花順報道,2019年春節(jié)旅游總收入為5139億元,2020年春節(jié)估計只有零頭,預計損失超過5000億元。業(yè)內人士更是估計,中國旅游業(yè)每停擺一天的損失達178億元。
即便,近日麗江市文旅局決定恢復營業(yè),麗江古城、玉龍雪山等景區(qū)向云南省內、國內疫情防控低風險地區(qū)開放,但微博里出現(xiàn)的高贊評論幾乎都是持謹慎態(tài)度:“如果不是怕餓死,連超市都不想去”、“還是好好在家呆著吧”、“太著急了吧,再緩緩”……
回暖是必然,但報復性增長或與旅游業(yè)無關
“我們相信,沖擊只是一時的,疫情過后,旅游行業(yè)終將回暖,甚至會有報復性增長?!睋虾WC券報,途家民宿執(zhí)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李珍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充滿信心。
不管是李珍妮還是旅游界,對報復性增長的信心,或是來自2003年“非典”結束后,旅游行業(yè)的強勁表現(xiàn)。
畢竟,根據攜程的數據,2003年7月,攜程平臺票量增長200%;“非典”后的首個“十一”黃金周,攜程平臺上的機票訂單成交量同比增長200%。而當時國家旅游局資料也顯示,2003年8月,旅游業(yè)數據回彈到2002年同期水平。這年“十一黃金周”,旅游業(yè)更是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旅游人數同比增長11.5%,旅游總收入13.07%。
但實際上,這些看似強勁的表現(xiàn),只是行業(yè)的回暖。
根據國家旅游局數據,2003年受“非典”影響,我國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出現(xiàn)十多年以來的第一次下降。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9166.21萬次,實現(xiàn)國際旅游外匯收入174.06億美元。分別比上年下降6.4%和14.6%;國內旅游人數8.7億人次,收入3442.27億元人民幣,分別比上年下降0.9%和11.2%。
要知道,國家信息中心曾于2002年底做了一份預測報告,分析出2003年中國旅游收入將達到6010億,同比增長12%。但2003年的旅游實際總收入,卻同比減少了12.4%。
這也意味著,以“非典”時期為參考,行業(yè)回暖是必然,但不足以說明旅游業(yè)會出現(xiàn)報復性增長。
不僅如此,“螳螂財經”認為,從需求、時間以及經濟這三點構成旅游的硬性條件來說,旅游業(yè)也不會出現(xiàn)報復性增長。
從需求上來說,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
在疫情的封閉期間,相比于旅游,人們對美食這種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有著最強烈的渴望。也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要滿足到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為新的激勵因素。
因此,對行業(yè)來說,疫情后的恢復,也是從最基礎的衣食住行需求恢復后,才會逐步走向旅游這些滿足精神享受的需求。
從時間上來說,旅游是有季節(jié)性的,不管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一個旺季過去了,有些景色或者有些表演等等就沒了。
即便是對于有強烈出行需求的人來說,也需要等待合適的假期,而目前最近的假期是五一,那時候即便疫情已經完全得到控制,但幾個月以來被疫情支配的恐懼依然讓人不敢輕舉妄動,尤其是五一、十一這種“人滿為患”的長假。
從經濟上來說,在疫情的停工停業(yè)期間,大多數企業(yè)、個人都是“只花錢不掙錢”,而旅游尤其是長途旅游,卻不是像出門吃一頓飯一樣,花幾十幾百就能滿足的需求。
當企業(yè)需要恢復生產、社會需要恢復活力、個人需要經濟來源時,大家是更愿意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先保證收入,還是貿然投入大筆資金去滿足非剛需的精神享受需求呢?
疫情的控制從來就不是戛然而止的結束,經濟的恢復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當然,我們十分確定,也十分有信心,旅游業(yè)肯定會恢復到如常的繁榮,當一切如常之后,該出門玩的會出門玩,但該加班的,也依然會還這一顆想出去玩的心,繼續(xù)在辦公室加班。
只有自救,旅游業(yè)才能“咸魚翻身”
等不來報復性增長,停擺的旅游業(yè)宛如一只“咸魚”。尤其是那些重資產、重資金的企業(yè),很可能會在這場疫情中遭遇洗牌,不僅無法成為“咸魚翻身”,很可能會因為“粘鍋”而最終離場。
“10-1不等于9,而等于0?!?/strong>驢媽媽集團董事長洪清華如是說。
疫情肆虐之下,沒有一家企業(yè)可以“獨善其身”。而只有報團取暖,奮力自救,整個旅游業(yè)最終才可能“咸魚翻身”。
從作為線上頭部OTA的攜程對抗疫情的動作來看,旅游業(yè)“咸魚翻身”或指日可期。
于2月5日開始,攜程向平臺上的機票、酒店、旅游度假等領域合作伙伴宣布推出“同袍”計劃,涉及設立10億支持基金、減免平臺費用、承擔退訂損失等10項措施。這其中,攜程的10億元供應商合作伙伴支持基金主要為平臺機票、酒店、旅游度假等合作供應商緩解資金周轉壓力。
同時,攜程開放線上旅行課程,為疫情過后的旅游復蘇做好準備。攜程數據顯示,自2月5日開放以來,幾天內活躍人數增加150%,達到近3萬人,每日人均在線時長77分鐘。目前已有超6700家攜程旗下門店加入學習計劃。
另外,針對疫情期間的出行,攜程發(fā)起“健康守護聯(lián)盟”,聯(lián)合商家共同守護客人健康,同時推動行業(yè)自救和復蘇。目前,已有300個城市、數萬家酒店加入。
巨頭的助力起到帶頭拉動作用,而行業(yè)里的各中小企業(yè)、員工,也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來自救。
首先,企業(yè)員工要互相取暖,共克時艱
當面臨不可抗拒的災難時,企業(yè)想縮減成本過冬,而員工又需要自身生活得到保障,這就需要互相取暖來渡過難關。
畢竟,如果企業(yè)以裁員來縮減成本,后期或將面臨無人可用的情況;而員工若一味只為自身利益,則可能導致企業(yè)無法存活,傾巢之下,又豈有完卵?
以向陽所在的旅行社為例,老板愿意保障所有員工的基本生活,而員工也愿意在公司沒有恢復盈利之前,放棄所有績效獎金。
其次,修煉內功,細分旅游產品,精細化運營
按照向陽所在的傳統(tǒng)旅行社,常規(guī)的旅行線路一般分為中高低三種路線,按客人的預算來推薦路線,沒有創(chuàng)新也沒有特色,從而,很少有回頭客。
疫情發(fā)生后,公司意識到,按照老一套產品,無法俘獲已經是消費主力的年輕人的心,因此結合自身的資源,做細分市場成了改革的趨勢所在。
最后,優(yōu)化現(xiàn)金流管理,增強企業(yè)“抵抗力”
旅游業(yè)中有很多重資產、重資金的企業(yè),當疫情給給旅游業(yè)踩下了急剎車后,每天都有現(xiàn)金流出、卻無現(xiàn)金流入的情況,成了酒店、民宿等旅游相關企業(yè)的生死線。
因此,也不得不讓這些企業(yè)重新審視自身的現(xiàn)金流管理,以各種“開源節(jié)流”的辦法,來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如果情況樂觀,預計旅游業(yè)務二季度將逐步起穩(wěn),三季度是暑期出游旺季和‘十一’黃金周銷售旺季,三季度或最遲四季度將迎來業(yè)務需求的充分釋放和反彈?!敝袊糜渭瘓F旅行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由此看來,雖然會姍姍來遲,但旅游業(yè)回暖的春天,已經不遠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過,我們可以慢慢來,暫時別扎堆。
作者: 易不二;公眾號: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泛財經新媒體,《財富生活》等多家雜志特約撰稿人,重點關注:新金融、新零售、上市公司等財經金融等領域。
本文由 @螳螂財經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看一看那些景區(qū)剛解封,就已經人山人海,就知道短期性的報復性反彈是必然的
同程不配擁有姓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