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作品集優(yōu)化: 和你分享我的思考與總結

5 評論 32214 瀏覽 171 收藏 17 分鐘

本文作者整理了交互設計作品集制作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希望能夠幫到大家。enjoy~

之前發(fā)了一篇文章《成功跳槽后,我想和你分享這3個經(jīng)驗》,很多小伙伴在后臺留言希望分享作品集并且能夠多分享一些具體的操作方法,還有很多小伙伴問了關于跳槽的問題。作為一個仍在職場中不斷學習的奮青,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也希望馬上就能幫到大家。這兩天在工作之余,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去表達,才能更好地發(fā)揮這篇文章的作用。

以下是我整理的交互設計作品集制作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文章通過兩大方面分享:

  • 作品集的制作準備:作品集的制作工具、作品集的制作形式。
  • 作品集的制作過程:作品集要講些什么、作品集要如何展開、作品集的視覺呈現(xiàn)、其他事項。

一、作品集的制作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進行作品集的制作之前,我們需要先做好相應的準備,這樣在后續(xù)的制作過程中才能專注于內容本身。

1. 作品集的制作工具

「選擇越多,做決策的成本就越高?!?/p>

作為設計師,我們可以用來制作作品集的工具真的是太多了,PPT、keynote、indesign、sketch、word、pages,甚至 ps 也能用來制作作品集。

很多人還沒開始正式做作品集,就要花一番時間在工具的選擇上。好不容易選擇了一款工具,做到中途覺得不順手又想換掉。

大可不必在選擇工具上花太多時間。

我自己制作作品集就用過 PPT、keynote 和 pages,用起來都很順手,基本上只要排版方便就可以了,遇到一些需要做視覺效果的可以結合ps。最后完成后統(tǒng)一導成 PDF 文件。

這里給出的建議是,選擇 ppt 或 keynote 作為基本的排版工具,一些圖片的處理用更加專業(yè)的工具,開始正式制作后就不要再換工具了。

2. 作品集的制作形式

這里我所說的制作形式,主要是指作品集的呈現(xiàn)形式,即橫排還是豎排,以及每頁的大概尺寸。

(1)橫排 or 豎排

△ 橫排

△?豎排

這點我之所以拿出來講,是因為我自己在之前的制作過程中,吃過不小的虧。

最開始我參考了一個朋友的作品集,按照他豎排的方式去制作,結果做到一半的時候發(fā)現(xiàn)并不是很好展開。我忽略了他是視覺設計師,所以他的方式也許并不太適合交互設計師。

為什么這樣說呢?視覺設計師的作品集更多的是通過圖片去表達,而交互設計師需要用更多的文字去表達。

這里可以舉一個例子:

△?圖3

△?圖4

大家可以對比一下上面兩張圖的效果,同樣的圖片尺寸以及文字,但是明顯橫排的圖片視覺效果更好。

(2)頁面尺寸

如果你使用 ppt 或者 keynote,用軟件默認的尺寸就好了。

之所以說這一點,是有的小伙伴會特意把單頁的尺寸設置的很大,期望在每頁放更多內容,這樣并不好。一方面,每一頁內容過多,不利于閱讀;另一方面,在某些過度頁面或某些特定頁面,如果內容過少,會顯得頁面很空。

具體的尺寸不具體說了,如果使用其他工具,大家可以自行網(wǎng)上查一下。

二、作品集的制作過程

上面說了作品集的制作準備,下面進入作品集的制作過程。

1.?作品集要講些什么?

這個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點了。我之前在做作品集的時候,也是最頭疼這個,完全不知道該講些什么。

但是這個也分兩種情況:

  • 一種是真的不知道該講些什么,腦海里沒什么存貨;
  • 另一種是想講的東西太多了,所以不知道該講些什么。

第一種情況屬于平時的工作中,沒有形成自己的工作流,對于解決問題沒有自己的方法體系,所以到用的時候講不出所以然。

針對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多總結多思考,形成自己的工作流和方法體系,當務之急只能是博采眾長,結合網(wǎng)上分享的好的經(jīng)驗和自己實際工作中的經(jīng)驗,總結出一個工作流,然后深挖以往工作中的某一個解決具體問題的點,總結自己的思考過程。

但是對于這種情況,我的文章能起到的作用真的很小。

第二種情況,想講的東西很多,但是對于「度」的把握拿捏不準。我自己之前也是屬于這種情況,所以我的文章主要也是針對這種情況展開的。

(1)設計流程講不講?

在前幾份工作的求職過程中,我的作品集參考了知乎上某些問答后,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模式,即流水賬一樣的記錄整個交互工作開展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設計過程。

比如下面這樣:

△?交互設計流程

作品集中的大部分項目都按照這個流程去展示,怎樣做需求分析、用戶調研,怎樣進行信息架構設計,怎樣設計任務流程,然后直到開發(fā)上線、迭代,看上去內容很多很豐富吧?但是一個項目,想把里里外外都理清楚,怕是100頁也講不完吧。

同時,我們會有意識地控制版面,導致每一塊內容都有,但其實沒有一個講到位。倒不如拿自己參與最多或者自己最擅長的一塊去講。

比如,你在某一個項目中主要負責前期的需求分析,那你就深挖這一塊,集中展示你是如何從拿到一個需求開始進行分析,需求分析過程中運用了什么方法,最后得出怎樣的結論,你的結論是如何推動項目開展的。

你可能會說整個項目的交互是你獨自完成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參與,但是即使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參與,不還是有側重點么?

再者,作為交互設計師,大家的設計流程都大同小異,也沒有特意去講這個的必要。

而且,我們是在做作品集,它的目的只是告訴面試官,我們是可以解決問題的,是可以推動項目開展的,這就夠了。你的更多想法,完全可以留到當面去和面試官分享。

(2)設計方法講不講?

我們經(jīng)常在工作中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設計方法,高大上一點的說法是「方法論」,平時在看各種設計文章時也是被各種方法論搞的暈頭轉向,似乎時不時地提一下方法論會顯得更有格調?

△ 設計方法

那到底講不講設計方法?

我的建議是,「道法自然,切莫刻意」。

再多的設計方法,都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鄧小平同志說的「不管黑貓白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同樣的,能解決問題的設計方法就是好的方法,設計方法沒有高低之分,并不是你掌握了哪種設計方法就代表你有更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不要刻意去講設計方法,如果真要講,那只能是這個方法在你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揮了切實的作用。

比如我的一個項目是關于貴金屬交易的,一個設計重點是對交易流程的設計,那么在這個設計中,我使用的主要設計方法就是任務流程設計,所以我重點展示了怎樣通過設計任務流程去優(yōu)化交易流程。

還有一個項目,我通過競品分析,推導出我的設計目標,所以我重點展示了競品分析的過程。

你看,是你的設計目標決定了你的設計方法,為了達成目標,你選擇了最合適的方法,而不是目標去適應方法。

(3)設計原則講不講?

在我們日常的設計工作中,我們也會遵循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要不要講呢?

△ 設計原則

這個我還是持同樣的觀點,不要刻意去講。

想一下,你的作品集中單拎了一頁放了幾條通用的設計原則,整個行業(yè)都遵循的原則,然后就沒然后了??粗皇呛芷婀置??

如果你針對項目特點,有針對性的設定了設計原則,并且通過遵循該設計原則達到了提升用戶體驗、提升數(shù)據(jù)等等的效果,那我覺得你可以講,但是你要展開。你要從具體的點上去體現(xiàn)你是如何遵循該設計原則并達到目標的。

(4)數(shù)據(jù)講不講?

沒有什么比數(shù)據(jù)更能說明問題了。

如果你有具體的數(shù)據(jù)可以展示,比如通過你的某一個設計,用戶轉化率得到了提升,用戶滿意度得到了提升,那么一定要把前后的數(shù)據(jù)對比展示出來。

還有一點,數(shù)據(jù)對你設計的支撐,你的某一個設計決策是通過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的,你也可以講。

小結:展示一個項目時,不要去講整個設計流程,把流程中的某一點單拎出來講,結合一個具體問題來展開,比如我上面說到的優(yōu)化交易流程,在展開的過程中融入你用到的設計方法,最終達成了什么目的,帶來了怎樣的數(shù)據(jù)變化。

2.?作品集要如何展開?

剛剛講了要講什么,現(xiàn)在談談如何講。

我在上一篇文章《成功跳槽后,我想和你分享這3個經(jīng)驗》中說過,去展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過程。

我今天想分享的展開思路也很簡單,就是「問題 – 方案 – 驗證」的過程:

  • 拋出你要解決的問題;
  • 通過某一個或某幾個方法得到解決方案;
  • 得到什么結果或者數(shù)據(jù)。

你還可以有第四步第五步,比如驗證后的總結、迭代等等,我就不再往下說了。

3.?作品集的視覺呈現(xiàn)

作品集的視覺呈現(xiàn)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一個大點,不僅要考慮頁面的美觀度,還要注意信息傳達的有效性,以及頁面與頁面之間的銜接。

這里有幾個具體的建議:

(1)對比

對比一定要明顯。

通過字號、字重和顏色進行對比,迅速傳達重要信息,不要害怕使用大號字體。

△ 上圖是前面提到的一個項目,我用了一整個頁面拋出了一個問題,通過大號的字體,迅速傳達我的意思

(2)留白

已經(jīng)被說了很多次的留白,大家可以用起來,不要把每個頁面都塞滿,得讓頁面透透氣。

通過留白和對比,讓整個作品集的展示更有節(jié)奏感。

(3)主題

為每一頁確定一個主題,方便觀看者能夠快速得到關鍵信息,知道每一頁的中心思想,減少理解成本,讓整個閱讀體驗更順暢。

△?個人簡介

上圖是我在作品集第二頁的個人簡介,我在每一頁的「左上角」為當前頁面確定了一個主題,并且通過字體的字重和大小對比,對頁面進行適度留白,使頁面的層次還算清晰。

(4)大圖

在展示項目的過程中,可以運用一些大圖,增加頁面的節(jié)奏,提升作品集整體的觀賞性。

圖片的選擇最好和項目契合,能更好的襯托項目。

(5)封面

作品集完成了,不妨多花點時間琢磨一下封面,作用不言而喻,我就不多說了。

各大設計網(wǎng)站應該都能找到很多優(yōu)秀的封面設計,可以琢磨一下。

更多關于視覺方面的呈現(xiàn),大家也可以自己去網(wǎng)上查看更多相關的文章。

4.?其他事項

(1)項目背景

可以簡單的對項目背景或問題背景進行描述,可以使后面的講述更易理解。

(2)項目數(shù)量

我個人覺得3~6個就差不多了。你也可以展示更多,但是展開講述的時候,可以選擇其中的幾個進行重點展示。

在項目類型上,建議可以展示不同領域和不同平臺的。

(3)解決問題

一個項目集中展示一到兩個點,我覺得就足夠了。

(4)對作品集負責

上一篇文章被轉載到脈脈后,看到有一條評論說「作品集沒啥用」,理由是很多作品集「華而不實」、甚至弄虛做假,這種情況我不否認,但是對于這種評論依然不敢茍同。作品集只是我們的一塊敲門磚,一個求職的武器,至于真假,面試時自然有面試官們檢驗。

給小伙伴的最后一條建議,對自己的作品集負責,別在面試時被問懵了。

 

作者:kki,微信公眾號:「kki的設計筆記」

本文由 @kki 授權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請問你的公眾號怎么找不到

    來自廣東 回復
  2. 想問問樓主,交互設計作品集,怎么放?結合說明放原型圖嗎?這是我一直困惑的問題!

    來自四川 回復
    1. 我也是 不知道你解決了這個問題沒有….

      來自湖北 回復
  3. 感謝n(*≧▽≦*)n

    回復
  4. 3年+輔導經(jīng)驗,risd研究生入學改卷經(jīng)歷,清楚各類作品集的”準入規(guī)則”。35+學生,進入全球top20的學校
    有申請或者作品集問題可以在這里提問,有時間都會一一解答。詳詢可+V?:caojinlucky 請備注信息來源 個人精力有限 非誠勿擾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