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最近發(fā)出的關于html5的規(guī)范的新聞寫下這篇文章。
在我們日常的接觸當中,接觸到的產品都是有形的,比如app,web,wap.所以在細分的時候,往往公司要么在招移動互聯網app的產品經理,要么在招pc端的產品經理。但真正工作了一些時日,有了一些經驗的產品經理,對于產品的看法應該不會再局限于這些有形的產品,而是任何滿足了用戶需求的,都是一種產品。
舉幾個例子。
一、以之前在朋友圈火起來的搖擺貓為例。搖擺貓這款游戲是基于Html5的方式進行開發(fā),從傳統(tǒng)的角度來說,這算是一款wap的產品。但這種產品的流動性非常的廣,他可以隨著朋友圈,微博等這些固定形態(tài)的app來流動,并且與這些app融合,它基于這些平臺而受到歡迎。但傳統(tǒng)的wap產品,從用戶的角度來看,他和傳統(tǒng)的app之間是脫離獨立的,wap或者PC端的產品需要去不斷的做seo來提升被搜索到的可能性,但Html5這種卻能借助于自己的特性在不同的app當中進行病毒式傳播。
二、比如前陣子吵得沸沸揚揚的微軟小冰,這款產品前陣子基于微信,目前基于微博,小冰是你只要@她,她就會跟你聊天。從用戶的場景來看,小冰就不是一個傳統(tǒng)的app或者wap,他就像平常的好友,只要你@她就會有回應。小冰就沒有傳統(tǒng)意義上的UI和所謂的交互操作了。但她滿足了用戶空虛寂寞冷時無人聊天或逗趣的需求,在這個需求的用戶場景上來看,這種展現形式的確是非常好的產品形式。方便,快速,符合用戶溝通習慣。
三、知名的產品都有所謂的開放平臺,比如微博開放平臺,微信開放平臺。但我們在這些平臺上做開發(fā)看到的是什么?都是API文檔說明。以產品形態(tài)來看,就是各種各樣的數據接口。那對于開發(fā)人員來說,哪些接口更符合需求,哪些接口健壯性靈活性會更好?這就是開發(fā)人員的需求,而數據接口的產品經理就需要思考如何把數據更好的包裝展現,更好的便于開發(fā)的使用。在大數據的時代,數據平臺型的產品經理就更重要了。
四、再說說定制化的系統(tǒng),以tripdavisor號稱能夠提升10%的用戶轉化率的Just for you 機制為例,用戶在接觸的時候只接觸到選取3個標簽和看到展示的頁面,對于內里機制是感受不到的。但這機制里面,得有多少個產品經理不斷的在琢磨用戶的需求并且去完善這套智能化機制?這套機制就是一套價值非常高的產品。
不管怎么說,產品的形態(tài)都是服從于用戶的需求。哪種形態(tài)更好,都要根據具體場景來改變。所以,從用戶場景出發(fā),肯定是產品經理思維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點。當然,不同的形態(tài)的產品都要花時間去琢磨,因為不同形態(tài)都有各自的規(guī)則。但需要提醒的是,不要狹隘的看待一件事,局限于某種形態(tài)的產品。用開闊的心態(tài)體會所處的世界,越真,才會越踏實,才能做出真正的好產品。
對于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的朋友,初心還是需要貼地,解決用戶的某個問題就行,忘掉平臺的魅惑。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VIA:PMFun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