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步驟,教你寫出高質量的硬件產品需求文檔

3 評論 7965 瀏覽 69 收藏 15 分鐘

硬件產品開發(fā)成功的關鍵影響因素,很大程度上和PRD需求文檔的撰寫有關系,PRD的質量好壞,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硬件產品是否可以順利開發(fā)完成。那么,高質量的硬件產品需求文檔制定,需要經過哪些步驟?不如先來看看作者的解讀。

縱觀整個硬件產品的開發(fā)過程,核心問題其實只有三個:

  1. 滿足客戶需求;
  2. 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3. 降低和控制風險。

產品經理要提供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就必須創(chuàng)新,去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事,去突破認知邊界并探索未知。由于創(chuàng)新的高度不確定性,產品經理永遠無法看清每一件事,也無法預先得到所有答案,導致新產品開發(fā)過程中存在巨大風險。

根據(jù)美國產品開發(fā)管理協(xié)會PDMA的統(tǒng)計,每年上市的新產品中,有超過75%的新產品是失敗的。如果再加上在企業(yè)內部就已經失敗的新產品數(shù)量,比例將高達95%。

說到新產品失敗,我們自然而然會想到中小企業(yè),它們普遍存在資源短缺、品牌乏力、研發(fā)不強等問題,新產品失敗的風險自然比較高。

然而,事實上,大企業(yè)的新產品失敗也屢見不鮮。比如,谷歌的智能眼鏡、亞馬遜的手機、百度的渡鴉音箱,都是全球知名的新產品失敗案例。

高質量的產品需求文檔,是硬件產品成功的關鍵

產品需求文檔 (PRD),英文名是“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是硬件產品由概念階段進入設計階段的第一個重要文檔,其作用是將客戶需求轉化成開發(fā)團隊能夠理解的產品功能、性能、指標和參數(shù),將前期市場調研和需求洞察所發(fā)現(xiàn)的市場機會進行鎖定,落地到具體的產品定義。

產品需求文檔通常由產品經理制定,由開發(fā)團隊參與并提供輸入,是綜合了客戶需求、業(yè)務需求、市場競爭、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供應鏈能力和企業(yè)最佳實踐,所形成的一份開發(fā)文檔,是后續(xù)開展產品設計、測試驗證、物料采購、生產制造、訂單交付等活動的重要依據(jù)。產品需求文檔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硬件產品開發(fā)能否順利完成,并成功上市。

高質量的硬件產品需求文檔的制定過程,通常需要經過三個關鍵步驟:

  1. 明確客戶需求;
  2. 將客戶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
  3. 產品需求評審。

步驟一:明確客戶需求

無需求不產品,產品始于客戶需求,終于客戶滿意。

關于硬件產品需求的來源,請閱讀我的文章:無需求不產品,產品需求從哪里來

在制定產品需求文檔前,首先必須清楚地了解產品的預期用途,產品需要做什么,誰將使用它,需要如何使用,需要在什么環(huán)境條件下使用,以及目標市場由于法規(guī)、語言和消費者行為不同對產品的不同需求等等。

優(yōu)秀的產品經理,不僅僅關注終端用戶的需求,還會關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與產品產生接觸的所有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包括公司老板、開發(fā)團隊、供應商、倉儲運輸、銷售代理、售后維修等等,他們都會對產品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所有的利益相關方一起,就構成了完整的客戶地圖;所有利益相關方的訴求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客戶需求。

步驟二:將客戶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

客戶需求明確后,下一步就是將這些客戶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這是一個對客戶需求進行分析和篩選的過程,通常需要綜合考慮客戶需求、業(yè)務需求、產品戰(zhàn)略和市場競爭,對各種需求進行優(yōu)先級排序。

那些被選擇在這個產品上實現(xiàn)的需求,就是當前的產品需求。產品經理需要將這些產品需求翻譯和轉化成產品團隊容易理解的產品功能、性能、指標和參數(shù)等等。

通常,硬件產品需求包括如下內容:

1. 物理特性

  • 產品由哪些零部件或模塊組成,用什么傳感器、什么芯片、什么電池、什么外部接口,它們之間是怎么連接、交互和工作的。
  • 產品的外觀、風格、尺寸、重量、材質、顏色、表面處理等有什么要求。
  • 產品的外觀設計有沒有創(chuàng)新點,使用的材料和工藝有沒有新突破?

2. 功能要求

  • 產品為客戶提供什么功能,其中哪些是核心功能,哪些是輔助功能;哪些是使用功能,哪些是美觀功能。
  • 這些功能是如何開始和停止的,工作邏輯和流程是什么,邏輯狀態(tài)有哪些變化,使用條件和環(huán)境是什么?
  • 除了基本功能外,有哪些功能是競爭對手不具備的,有哪些功能是優(yōu)于競爭對手的?有沒有超出用戶期待的創(chuàng)新功能?

3. 性能要求

  • 產品完成既定功能需要達到什么程度,需要滿足什么性能參數(shù)或技術指標?
  • 產品的易用性、美觀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維護性、經濟性有什么要求,怎么評價和衡量?
  • 產品的設計壽命是多長,保質期是多久?
  • 有沒有哪些性能指標優(yōu)于競爭對手,需要在產品開發(fā)過程中重點關注和實現(xiàn)?

4. 交互要求

  • 用戶如何與產品交互,是通過按鍵交互、還是語音交互、或者視覺交互?
  • 用戶界面上有什么,需要采集、傳遞、顯示什么信息和數(shù)據(jù)?
  • 信息和數(shù)據(jù)的采集、存儲、處理和顯示,在速度、數(shù)量、質量、安全方面有什么要求?
  • 訪問和控制權限怎么設置?

5. 環(huán)境條件

  • 產品將在什么環(huán)境條件下使用?
  • 正常的使用溫度、濕度、海拔高度是什么?
  • 正常的運輸、存儲和安裝條件是什么?
  • 是在室內使用、還是在室外使用?
  • 防水、防塵、耐候性有什么要求?
  • 耐沖擊、振動、跌落有什么要求?
  • 抗電磁干擾、通信方面有什么要求?

6. 標準和測試要求

  • 產品需要遵守哪些法規(guī)和標準,需要獲得哪些認證證書?
  • 需要進行哪些測試,測試要求是什么,驗收標準是什么?
  • 產品的功能、性能怎么驗證?
  • 可靠性、安全性怎么驗證?
  • 老化測試、壽命驗證怎么做?
  • 產品有哪些品質關鍵點,需要在產品開發(fā)過程中重點關注和實現(xiàn)?

7. 生產制造要求

  • 產品的哪些零部件和模塊需要外購,驗收標準是什么?
  • 產能方面有什么要求?
  • 關鍵元器件的供貨,有沒有備用供應商?
  • 有沒有卡脖子的生產技術和設備?

8. 包裝和運輸要求

  • 產品需要如何運輸和存儲?包裝和運輸?shù)臏y試要求是什么?
  • 產品有沒有包含諸如鋰電池、化學品之類的危險品,需要進行運輸安全鑒定或者運輸防護?
  • 產品需要哪些標簽、警告和認證標志?
  • 需要哪些用戶文檔、使用說明書、安裝指南等。

步驟三:產品需求評審

將客戶需求轉化成產品需求后,就可以組織團隊對產品需求進行評審。評審通過后,就可以將產品需求確定下來,形成產品需求文檔。

一般的說,需求評審需要對需求的如下特性進行評估:

1. 明確性

需求應該簡潔、精確、易于理解,且只有一種解讀方式。需求不應該含糊不清、或過于籠統(tǒng),以致出現(xiàn)多重解讀、甚至不正確的解讀。那些大量使用模糊性形容詞的需求,比如用戶友好、高效、及時、容易、可靠、盡量等等,都不是好的需求定義,需要進行量化。

比如:

  • 不好的需求:正常工作時,空氣凈化器的噪音應該盡量小,以免影響用戶體驗。
  • 好的需求:正常工作時,空氣凈化器的噪音必須符合《GB/T 18801-2015空氣凈化器》的要求,目標爭取控制在55dB以內,優(yōu)于競爭對手的60dB。

2. 正確性

必須準確捕捉、深刻洞察客戶和關鍵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并將需求洞察準確的轉化成硬件產品的功能、特性,以及性能指標。產品需求的確定是一個反復的過程,需要通過與客戶和關鍵利益相關方反復討論、假設和驗證,確保需求的正確性。

比如:

  • 不好的需求:一匹更快的馬。
  • 好的需求:福特汽車。

3. 完整性

需求必須陳述完整、沒有遺漏,以免導致誤解或不理解。當一項需求沒有明確適用條件時,常常會出現(xiàn)完整性問題。

比如:

  • 不好的需求:臺燈光源中心的發(fā)光照度必須大于1500lx;
  • 好的需求:將臺燈以正常工作位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投射在水平桌面上的、光源中心的發(fā)光照度必須大于1500lx。

4. 可驗證性

所有的產品需求都必須通過客觀的分析、檢查、測試進行驗證,并且能夠制定相應的測試計劃和驗收標準。那些當前無法進行驗證、或者驗證成本超出項目預算范圍的需求,當前都不是好需求。

如果無法驗證的需求是個性需求、或短期需求,建議取消該項需求。如果無法驗證的需求,是未來看好的長期需求,建議納入下一代的產品規(guī)劃中。

5. 定義“是什么”,而不是“如何做”

產品需求應該描述用戶和利益相關方的需要,將產品必須做什么、或者具備什么特性,描述清楚即可。切不可過多關注如何實現(xiàn)需求,過多描述具體解決方案。

這樣不僅剝奪了開發(fā)人員選擇最佳解決方案的自由,而且還可能因為技術背景的欠缺導致解決方案不能充分滿足客戶需求。

比如:

  • 不好的需求:產品有一個紅外傳感器,能夠探測當前環(huán)境是否有人出入。
  • 好的需求:產品能夠探測當前環(huán)境是否有人出入。

6. 一致性

產品需求與任何其它需求都不沖突,且該需求的描述和術語,在整個產品開發(fā)過程中、以及產品開發(fā)各個階段的文檔中,都是一致的。

當一項需求的實現(xiàn),禁止了另一項需求的實現(xiàn),兩項需求不能同時存在時,就會出現(xiàn)需求沖突和不一致。

對這種相互沖突或不一致的需求,需要進行綜合權衡,根據(jù)優(yōu)先級重新定義。

比如:

可穿戴電子產品總是希望功能豐富、輕巧、電池使用時間長,而這三項需求是互相沖突的:

  • 功能豐富往往會消耗電力,需要更大、更重的電池,產品體積和重量都會相應加大;
  • 輕巧則要求產品功能盡量少、使用更小更輕的電池;
  • 而電池則由于技術限制,能量密度有限,必須加大體積和重量才能提供更多電力,才能提供更長的使用時間。

產品經理必須在相互沖突的需求中找到平衡點,將要求明確在產品需求文檔中。

7. 可追溯性

每項需求都應該被記錄和唯一標識,每次需求變更都需要進行評審和記錄,以便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需求進行追蹤和管理。

專欄作家

鄧小亮,微信公眾號:產品人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工學碩士,資深產品人,近二十年產品開發(fā)及管理經驗,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沒有相關需求文檔的模板?

    來自福建 回復
  2. 對需求文檔有什么疑問,可以私我交流!

    來自廣東 回復
    1. 有沒有相關的需求文檔模板的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