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加“雞肋”功能,監(jiān)測工具普通用戶需要嗎?

4 評論 3890 瀏覽 1 收藏 10 分鐘

編輯導語:微信作為一款全民APP,其用戶數量龐大,而當其在功能上有所更新時,也會有大量用戶對功能改版做出反饋。近來,微信更新的版本中加入了監(jiān)測功能,但這一功能是必需的嗎?對普通用戶來說,這一功能會否是一個“雞肋”?

日前,微信向安卓端用戶推送了8.0.22版本的更新,其中新加入的緩存清理功能,使得用戶可以更細致地針對系統(tǒng)、朋友圈、公眾號等臨時數據進行選擇性刪除,并且還帶來了諸如鈴音歷史記錄、新款收款碼、分類精準搜索等功能。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版本中微信還加入了監(jiān)測功能,可以實時檢測CPU核心溫度、占用率,以及當前幀率等設備狀態(tài)。

微信又加雞肋功能,監(jiān)測工具普通用戶需要嗎?

經我們的實際體驗發(fā)現,用戶可通過“我-設置-幫助與反饋-右上方的小扳手按鈕-性能檢測工具”來開啟這一功能。而在功能性方面,則提供了包括ANR檢測、耗時檢測、卡頓檢測、FPS檢測、功耗檢測等。盡管在這一工具頁面顯示,“在微信團隊引導下使用”,但其正如目前手機的開發(fā)者模式一樣,普通用戶也能便利地自行開啟使用。

但普通用戶真的會去使用微信中自帶的這個“監(jiān)測工具”嗎?顯然對于僅僅將微信作為社交工具使用的用戶而言,“監(jiān)測工具”與打開這一功能的復雜路徑一樣,大概率將會成為微信所提供的諸多功能里打開率極低的那部分。

微信又加雞肋功能,監(jiān)測工具普通用戶需要嗎?

然而質疑歸質疑,微信推出這一功能必然有其原因。事實上近一年來,微信方面屢次進行較大的功能更新,并加入了包括“微信狀態(tài)”、“通過當前微信號輔助注冊”、“語音通話看好友近況(語音時可以點擊看到對方朋友圈)”等功能。

但不難發(fā)現,除了面向C端用戶推出各類功能外,其實微信方面明顯更加關注開發(fā)者或B端的體驗。

微信又加雞肋功能,監(jiān)測工具普通用戶需要嗎?

去年11月,微信方面曾表示針對A級品牌區(qū)封面圖將升級為動態(tài)的封面故事,并支持在頭部位置播放視頻號內容,可一鍵跳轉到視頻號動態(tài),進一步打通品牌官方區(qū)與視頻號。

隨后在今年4月,根據微信官方文檔顯示,新增了一款名為“半屏小程序”的交互方式,主要面向政府民生、電商平臺、跨境電商、醫(yī)療等類型小程序。也就是說,未來微信或將能使得兩個小程序在屏幕上分為上下同時出現,以滿足上述場景的更好體驗。

微信又加雞肋功能,監(jiān)測工具普通用戶需要嗎?

而此次加入的“監(jiān)測工具”無疑對于開發(fā)者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內置于微信中也將可以為開發(fā)者免去再調用第三方相關工具來測試微信小程序等。并且這一工具在用戶不調用的情況下,對微信APP的大小以及存儲空間的占用也更是微乎其微。

事實上,此前在2022微信公開課上官方就曾透露,目前微信支付已鏈接了超千萬各類商戶;上線五周年的小程序,日活用戶已突破4.5億;視頻號也與公眾號、企業(yè)微信打通融合,使得其具備了私域運營的能力。

由此不難發(fā)現,在已經成為國民社交應用的同時,微信生態(tài)也聚集了大量的B端用戶,而針對后者,微信方面在新功能的加入上同樣需要考慮。比如小程序的優(yōu)化是為了商家,而監(jiān)測工具的補充也是為了給開發(fā)者提供更為方便的調試工具,既然對用戶體驗沒有太大影響、又不用再推出一個開發(fā)者版本,何樂而不為呢。

微信又加雞肋功能,監(jiān)測工具普通用戶需要嗎?

曾經,微信的形容詞一直是“小而美”,但隨著商業(yè)化進程以及愈發(fā)多樣的各類功能,其如今也難逃向著“大而全”的超級APP發(fā)展。

在過去的十一年時間里,微信也已經從一款即時通訊工具,逐步加入了公眾號、開始折疊訂閱號內容,并陸續(xù)上線小程序、看一看、視頻號,以及不斷擴大“搜一搜”的類型和范圍,甚至已經在灰度測試的“微信熱搜榜”,也使得其朝著“連接一切”的目標再進一步。

而這樣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顯然就不止有普通用戶了,開發(fā)者和商家同樣是包含在其中的重要部分。

然而在上線“監(jiān)測工具”后,諸如“凈整些沒用的”、“不要再加了,有什么用呢”等網友評價層出不窮,畢竟比起商家與開發(fā)者的數量,普通用戶的基數顯然仍占多數。畢竟又不可能在微信里玩到大型游戲,用戶又何須隨時關注CPU占用率或核心溫度呢。

其實許多APP在推出新功能時,都難免會得到諸如“雞肋”這樣的評價。比如QQ此前上線的氣泡背景、QQ看點,都曾被吐槽“雞肋”;比如只愿意聽歌的用戶自然會吐槽音樂APP的直播功能,一不小心點進去就會誤入“嗨歌直播現場”;比如支付寶此前花里胡哨的“活動推薦卡片”、“智能服務卡”等,“占滿了首頁不說,還根本拉不到底”。

微信又加雞肋功能,監(jiān)測工具普通用戶需要嗎?

但微信在這之中則尤為引人注意,其推出“雞肋”功能的可能性遠比被稱贊“有用”要高,甚至幾乎每天都有人對微信的產品經理“指手畫腳”,而微信團隊則更像是“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有著數以十億計用戶的微信,怎么可能逃得過“人多嘴雜”。同時,作為一款高頻、且體量巨大的“免費”應用,也意味著微信如今在商業(yè)化進程中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微信又加雞肋功能,監(jiān)測工具普通用戶需要嗎?

遙想當年,優(yōu)化代碼都是從“減少對存儲單元的讀取”、“更小的代碼段體積”出發(fā),但這其實是因為當時的軟硬件條件不允許。而如今的APP更新,有多少又是真的在進行優(yōu)化呢?

此前QQ在更新中“塞入”虛幻4引擎、安裝包直逼900MB;而微信每次更新的系統(tǒng)通知,則是顯示“修復了一些已知問題”,卻加入了越來越多的“雞肋”功能,雖然沒有占多少存儲空間,但架不住本地聊天記錄動輒幾十G。

再說了,微信難道不知道目前用戶更需要的是“雙向刪除”、“云端聊天記錄”、“朋友圈編輯”這些功能嗎?

微信又加雞肋功能,監(jiān)測工具普通用戶需要嗎?

QQ集成虛幻4引擎,好歹還有個3D版超級QQ秀需要,微信難道還指望未來能夠支持高刷新率的游戲,或是極高碼率的視頻播放嗎?

但言歸正傳,大家平時聊聊天、刷刷朋友圈、開幾個小程序這樣的應用,與開發(fā)者的調試工具真的有關聯(lián)嗎?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三易菌;公眾號:三易生活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2w8ALluqgC0mbCRYrOAnbg

本文由 @三易生活 授權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覺得是有關聯(lián)的!微信還是很好用的,而且功能也很人性化。

    回復
  2. 微信還是保持界面簡潔好一些,QQ看起來就太冗雜了

    來自貴州 回復
  3. 站在用戶側來講,就是沒用。對B端有用跟我C端用戶有啥關系

    來自江蘇 回復
  4. 微信真的越來越像一個應用商店了啥都有,但是還是希望某些急切被呼喚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