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視頻號:坐擁7大場景觸達入口的視頻號,啥時能越位?
編輯導語: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如今短視頻行業(yè)十分火熱,不少平臺都在開展短視頻業(yè)務,微信也不列外;作為一個社交大平臺,視頻號的出現也極大的進行了微信的創(chuàng)新;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視頻號的思考,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個人號,是登基已久的太子,坐擁10億用戶帝國,在圖文信息時代已是空氣一樣的存在。
視頻號,可以理解成微信帝王的新太子,在短視頻傳播主流時代,是新寵,是皇室重點打造對象。
基于微信,視頻號擁有7大流量入口,無限觸達:
- 公域觸達:直播和附近
- 精準觸達:搜一搜入口
- 關系觸達:朋友圈分享
- 關聯觸達:公眾號內嵌入
- 日常觸達:掃一掃+識別入口
- 展示觸達:微信號名片頁
- 對話觸達:微信對話框分享
新太子,受寵程度毋庸置疑。
微信全域工具各司其職,在大哥微信個人號,二哥公眾號,三哥小程序,四哥企業(yè)微信,五哥小商店的家族里,排行老六的視頻號的意義又在哪?
7大場景無限觸發(fā),讓視頻號和他的5位哥哥們進入同一平行線。
甚至,在直播觀看期間,和個人號切換身份的小功能,讓人遐想,六弟在皇室家族中的地位超越幾位哥哥指日可待。對于六弟你怎么看?分享4點感觸。
01 流量:流動起來,能量化
流量,并不是新媒體創(chuàng)造的一個概念,新媒體是借用,在新媒體之前早就有了。實際上是一個物理概念,最早指的是水在管子里流動和汽車在高速路上流動的一個量;所以,我們之前早就有了水流量和車流量概念。
- 水,管道中流動,可以量化流過速率、承載總量。
- 車,高速上流動,可以量化單位時間的數量,和整條高速預估承載量。
- 人,在互聯網各大媒介流動,可以量化Uv、pv、轉化率、關鍵行為點擊率等量化的數據。
流量,代表注意力資源,也代表了購買力資源。視頻號里,流量是超脫于冷冰冰的數字,是基于每個微信號背后那個活生生的人,不是沒有感情的數字。
既然流動能量化,那么私域和公域就是個偽命題。一切,都屬于10億+微信用戶下面的全域。
從朋友圈點贊傳播邏輯,文章在看傳播,視頻號點贊出基于朋友的朋友傳播,直播和附近朋友在看的直播,4個基于朋友傳播理念來看,基于人傳播而非流量算法。
微信,一直是鼓勵一堆堆小火苗自燃后,互相燃燒,但又拒絕唱獨角戲。一家獨大,只會破壞森林的平衡,這一直是空氣級產品的背后的理念。
02 以人流動的服務>以載體的信息化內容
李敖說,“網絡時代一大弊端就是信息流浪太過生猛,泥沙俱下,你無法一時辯識真?zhèn)危粫r不行,就時時不行,然后天天如此,人就更懶得動腦筋去思考。最后,只變成一個信息接受的容器,失去了個人思考的能力?!?/p>
信息的冗余,讓更多的人被奶頭樂吞噬,變成了只會被動接受信息的機器。
信息過剩時代,從來不缺傳播媒介,不缺好的內容。
抖音、B站、快手、公眾號等各類長短視頻,圖文信息載體已趨飽和。那么,視頻號的定位又放在哪里呢?本地生活服務>信息化內容。微信作為空氣級產品,更多的是承擔社會價值,不止于盈利、信息流商業(yè)變現。
有人總喜歡拿視頻號和抖音、快手等做橫向對比。其實,沒有任何可比性,我們可以從用戶體驗要素5個層面來看下視頻號。
表現層來看:蝴蝶號的視覺背后,就像流動的河流百川交匯,正如超脫公域和私域的全域流量。
框架層來看:界面、導航欄、信息設計都大同小異,正如幾室?guī)讖d的布局。
結構層來看:一個重磅不同。觀看直播時候能切換身份。注意,此處視頻號身份是和個人號,是平行關系。什么意思?你可以理解成個人號是圖文社交,視頻號是短視頻社交。
范圍層來看:微信生態(tài)里有7大入口能觸達視頻號,波及范圍之廣,遠超我們想象。短視頻和直播,兩輛馬車并駕齊驅,看似和抖音、快手類似,但是觸達場景和頻次,遠超過他們倆。
戰(zhàn)略層來看:視頻號的定位,早就不是在日活,用戶數等指標上和競品的對比。如果你還想著視頻號的打開率、使用時長、能不能超過抖音和快手,那么就太膚淺了。因為,在10億級別的微信下面,這些數據的超車只是遲早的事。
信息過剩不缺載體,脫離信息流動的本身,讓人群得以流動是蝴蝶號不變的訴求。那么視頻號未來的生態(tài)遐想會是怎樣?
以人流動的服務>以載體的信息化內容。因為,以人為基礎的生活服務和微信人群流動更匹配;以短視頻和直播切入的信息載體,信息內容已趨飽和。視頻號,他的對手只有自己。
03 社交工具產品的背后動機
4年前,公眾號盛行時代,周文江一個觀點。
微博與微信,就是大海與澡堂子。大海,什么人都有,什么風浪都有,風平浪靜是暫時的,經風雨、見世面是必然的。澡堂子,都是街坊鄰居熟面孔,一團和氣在池中,一池水的風浪,一池人的見識,一池人的話題。
知風雨,在大海里;知冷暖,在澡堂子。大海里的風雨,可以理解成沒有溫度的公域流量;澡堂里的冷暖,可以理解成無線觸達隨意鬧磕兒的私域流量。
只不過視頻號介入,把澡堂升級連鎖了。可以相互串門打通,哈爾濱澡堂的用戶通過視頻號的連接,在上海也能出共享一池人的話題,和冷暖。
在黑暗森里,視頻號初期鼓勵賽馬,又杜絕一家獨大,禁止寡頭破壞生態(tài)。因為,產品的初衷一直是從人的流動訴求出發(fā),視頻號里不需要第二個李佳琦、薇婭等龐然大物。在一向克制的微信產品觀里,個人號添加需要同意,朋友圈可選擇關閉或者3天可見。而視頻號,算是一個特例,開放了。
讓相對封閉的澡堂文化開放,打通私域的標簽直逼全域鏈接。現在私域環(huán)境里,很多企業(yè)想通過個人號留存用戶無限觸達,就像一個美好而又易碎的夢。
第一,新消費時代的用戶沒有太強的品牌忠誠度概念,用戶會說,“想留住我?那看看你的誠意吧?”
第二,微信的社交關系就是流動,杜絕自建山頭,本該屬于微信的公域流量,卻要被你劫持,變成你專屬私域流量,這違背流動理念。
04 傳播關系鏈:復雜多變的人>算法背后的數據
流量,代表注意力資源,也代表了購買力資源。視頻號里,流量是超脫于冷冰冰的數字,是基于每個微信號背后那個活生生的人,不是沒有感情的數據。
既然流動能量化,那么私域和公域就是個偽命題。一切,都屬于10億+微信用戶下面的全域。
從1997年到如今,25年電商的歷史里經歷過4次大迭代。人找貨的淘寶搜索1.0、移動互聯網興起朋友圈入口的社交2.0、5G及短視頻興起跟人成交的直播3.0、一直未曾丟失持續(xù)迭代載體的內容4.0。
其中,包含最初淘寶的千人千面,到最近抖音火熱的興趣電商,都是數據核算法在驅動,而視頻號里的傳播邏輯是基于關系鏈的傳播,分布式去中心化蔓延。
對于算法和推薦,有個真實案例想和您分享——
小王在某寶上買了一臺華為mate40 pro,收到貨后再次逛某寶的時候,關聯推薦全部是競品手機,要么是華為p40pro ,要么是小米11pro,要么是Find x3,反正除了手機沒別的產品了。
表面上看,數據算法很精準,知道小王的消費喜好。事實呢?人家都買了手機,冰冷的算法推薦難道就不能推薦個手機殼?;蛘叱潆妼殕幔?/p>
說到這,想到一個段子,中國人和猶太人開加油站的故事。猶太人在一個地方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很好,然后第二個猶太人就來開了一個餐廳,第三個猶太人就開了一個超市,這片區(qū)域很快就繁華。中國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很好,第二個中國人肯定開第二個加油站,第三個、第四個……這背后的傳播理念。你品。你細品。
從朋友圈點贊傳播邏輯,文章在看傳播,視頻號點贊基于朋友的朋友傳播,直播和附近朋友在看的直播,這4個基于傳播理念來看,視頻號的傳播是基于人的關系鏈,而非流量算法。
人,是一個及其復雜的動物,人性的心理變化和習性,算法并不能精準洞察,而人心和溝通可以。數據和算法下的千人千面不會因為你賣了個mate40 pro,而給你推薦手機殼,而基于關系鏈下面的人可以。
19年雙11數據,天貓秋褲成交數量最大的群體是90后,這怎么解釋?
90后真的比60、70后更怕冷,更需要保暖嗎?拋開數據和算法,看看背后的行為。
我們從人的角度去做個設想,其一,60、70后更本不用淘寶;其二,購買者和使用者并非同一人群,90后買了孝敬60、70后的父母。
一切商業(yè)行為都是以人展開,脫離了人的數據,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傳播是如此,交易同樣如此,而視頻號的起點就是人,和人的關系鏈。
作者:zhrayan;公眾號:炏的黑匣子(zydsgj);專注用戶研究,用戶運營。聚焦影響圈的事,抽絲剝繭做時間的復利者。
本文由 @鄭火火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fā)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yè)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tǒng)。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huán)系統(tǒng)。覆蓋企業(yè)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yè)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視頻號越早入局,越早運營,等登基那一刻,就憑誰在朝中混的久而穩(wě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