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廣告:用價值換取用戶注意力

0 評論 1828 瀏覽 0 收藏 7 分鐘

【編者按】本文作者王鐳 ,移動互聯網產品經理(獨立運行微信公號“微觀察”,ID:bjwwwlll)。上一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個“信息私有化”的概念,在移動端,用戶是可以定制自己的信息的,硬廣對用戶的注意力是一種掠奪,如果廣告不能給用戶帶來價值,用戶為什么要把注意力消耗在它上面?本文作者認為這種價值就是服務。

今天,我們延續(xù)前一篇文章《靠廣告盈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的內容,在那篇文章中筆者沒有把精細化廣告說透,搞得好像廣告就要絕跡似的,其實不然。廣告依然會存在,只是換個活法,傳統(tǒng)的“硬廣告”日子將越來越難過,而精細化廣告將會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這個現實我們在今天的硬廣告中已見端倪:無論報刊、網絡、電視的廣告中,二維碼已然鋪天蓋地,它會把你引向廣告業(yè)主的wap、微博、微信、客戶端等等,總之,是能與用戶建立溝通的關系中。

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精細化廣告的本質就是服務,也是移動互聯網的盈利利器?!?/p>

前文說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yè)模式已經轉化為“信息服務模式”,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私有”特性,過去那種強硬的、單向度的、廣而告之式的“硬廣告”已經失去了主導移動互聯網盈利來源的掘金力。取而代之的將是符合用戶興趣的、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并為用戶口口相傳的互動模式,其效果是潤物細無聲式的,如果這些還能被稱為廣告的話,那就姑且這樣稱呼吧,不過我們得在前面加個限定詞,就是“精細化廣告”,它意味著“精準地到達用戶,細致地服務用戶”。

先來看“精準地到達用戶”,精細化廣告的發(fā)布和運作方式與過去的廣告有著較大的區(qū)別,它是建立在移動互聯網可掌握用戶行為數據的基礎上的,利用終端“私有化”可以產生數據的便利,對個體用戶行為的觀察可以了解個體的興趣、行為方式;對某個產品的用戶群體觀察可以了解產品對應用戶群的行為模式,這些數據擺在廣告業(yè)主面前,提高了提供精準命中率。因此,可以說移動平臺對廣告主提供了服務。

對于用戶個體來說,信息時代的來臨,帶來了信息的大爆炸,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被生產出來,對個人來說,大部分信息都是垃圾,“私有化”終端為用戶提供了信息雙向選擇的便利,通過平臺服務商可以找到需要的信息,包括需要的“廣告”。并且,這些在該出現的時候出現,該隱匿的時候隱匿的精細化廣告顯然更容易被接受,甚至成為用戶的主動需求。這是移動平臺和廣告主共同為用戶提供的服務。

所以,對于平臺服務商來說,要賺錢都要做好服務,服務好用戶,服務好廣告主,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為廣告主提供準確的用戶數據,從而實現廣告主與客戶間的雙向互動。由此,精細化廣告的高效性和精準性與傳統(tǒng)廣告不可同日而語。

再來看“細致地服務用戶”,對于廣告業(yè)主本身來說,精細化廣告也已經不是簡單的信息發(fā)布,而升級為一項“信息服務”。微信產品總監(jiān)曾鳴對此的解釋是:“什么是服務?我需要你的時候招之即來,不需要的時候揮之即去?!?/strong>

6月初,微信立了幾個微信公號的企業(yè)標桿,包括:招商銀行、南方航空和國家博物館,他們共同點就是側重服務,而非營銷。

目前南航的微信公眾賬號已經有33萬的訂閱數,并以每月10萬的速度在遞增,秘訣就在于他們提供了對用戶有價值的服務。今年1月30日,南航在國內首家推出了微信值機。這一功能深得用戶喜愛。此外,南航公眾號還有各種查詢功能,并支持用戶直接發(fā)送語音信息來辦理業(yè)務。

招商銀行信用卡的微信公眾賬號主要提供賬單查詢、消費提醒等服務功能。目前,招行信用卡公眾賬號的訂戶數已經超過100萬,每天發(fā)送的提醒消息數量在10萬級以上。

企業(yè)在移動的平臺上直接服務自己的客戶,在天長日久的服務中,提升用戶的忠誠度和滿意度,形成口碑傳播效應和服務品牌,這是過去企業(yè)要通過投入多少品牌廣告才能達到的效果。

企業(yè)應當認識到,自己的形象在終端里,在平臺中,在每一次與用戶的溝通中。企業(yè)的品牌需要融入在移動的信息傳導中,廣告也需要融合在服務的過程中。

圖片來自www.moveandstay.com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