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蘇寧價格戰(zhàn)半年記:為何一個急退一個急進?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101.jpg)
815價格戰(zhàn)已過去半年多,但與之前的鬧騰相比,現(xiàn)在安靜得多。大嘴劉強東變溫柔了,扯什么休養(yǎng)生息,更表示即將停止價格戰(zhàn)。反觀另一頭,曾經在進退之間猶豫不決的蘇寧,卻像打了雞血一樣的發(fā)力。半年多以來,這兩家究意發(fā)生一些什么樣的故事呢?
張近東其人
事實上,張近東一直對電商不怎么感冒。
為何蘇寧易購到2010年才上線,為何當劉強東挑起價格時,蘇寧頓時顯得毫無準備?這還得從張近東的精明個性說起。盡管蘇寧比國美晚創(chuàng)立兩年,但在國美積極擴張規(guī)模的時候,蘇寧努力提升單店效率。2008年底國美靈魂黃光裕出事,一年之后即被蘇寧超越。
此間原因,固然有國美內亂、黃光裕遙控指揮所導致的決策過程緩慢等因素。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國美此前相繼收編永樂電器及大中電器,在規(guī)模上與蘇寧相比還是有較大優(yōu)勢的。然而,蘇寧迅速抓住了機會,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完成逆轉。
據(jù)《南方擊末》報道,在2007年前后,蘇寧電器在每次投資者見面會上都會被問到電商問題。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之后表示,“他們想給我們火上澆油,我們給他們潑潑冷水,讓他們冷靜一點?!?/p>
而且,在蘇寧開始規(guī)劃成立蘇寧易購時,阿里巴巴、騰訊、網易、百度和新浪等互聯(lián)網巨頭的掌門人紛紛前來,希望把蘇寧易購獨立出來,共同投資,謀劃獨立上市。但蘇寧作為上市公司,希望這些投資者共同投資蘇寧電器,再一起做蘇寧易購。結果是,投資人失望而去。
蘇寧易購最終于2010年1月上線,當年收入為20億元,第二年收入也不到60億元。但有知情人士向雷鋒網透露,直到2011年張近東仍未下定決心發(fā)力電商,人員及資本投入仍很有限。
劉強東少有的敗筆:價格戰(zhàn)適得其反,打醒了張近東
京東兩倍的收入增速,保持了很多年,要知道其2012年的收入已經超過600億元。在如此大的體量下,維持這樣的增長速度,即使在全球范圍內也是鳳毛麟角。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劉強東立志做中國亞馬遜,沒犯過什么戰(zhàn)略性的錯誤。但此前屢試不爽的價格戰(zhàn),卻在老奸巨滑的張近東這里失算了。
在“京東換標”一文中,已介紹過劉強東挑起價格戰(zhàn)的目的,在于嚇走蘇寧易購,令其放棄當年銷售目標;另一方面,也是利用占自己份額較小的品類去攻擊蘇寧的主要收入來源,以達到四兩撥千斤之奇效。
話說京東一開始挑釁時,蘇寧甚至沒有想好是否應戰(zhàn),此時劉強東也許喜上眉梢。但一天之后,張近東卻下令全軍撲上。什么情況?
趙楠在《晾底褲的京東》一文中,給出了一個解釋。大意就是,張近東看清了京東實屬虛張聲勢,其上表面上無底線的價格,本質上是通過價格戰(zhàn)擴張新品類的故伎重演,于是張近東決定犧牲掉短期利益,即使財報難看一點,也要跟京東拼一張,絕不做“當當網第二”。
因此,京東后來偃旗息鼓了,而蘇寧卻大張旗鼓地的推什么線上線下同價,為其“云商模式”組織盛大的發(fā)布會。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