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運營三板斧:微信7.0改版后的增長黑客指南

7 評論 11747 瀏覽 57 收藏 11 分鐘

微信7.0更新后的“好看”功能,被很多公眾號運營者們視為新的流量入口,本篇文章將從流量運營三板斧:內容、裂變、社群出發(fā),來聊聊微信流量如何運營這件事兒。

微信改版至7.0,可以說是2018年互聯(lián)網比較大的一個事情,恰好又發(fā)生在年末,有極其特殊的意味。

先看看微信都更新了那些功能:

  1. 增加時刻視頻,可保留24小時,在頭像處會以圈圈備注。
  2. 增加強提醒,可對好友的消息進行標記,以防錯過重要信息。
  3. 錢包改為支付。
  4. 點贊改為好看,在看一看里可以看到好友推薦的文章。
  5. 更改了界面,灰底變白。
  6. 大多數(shù)人比較關注的功能有三個:時刻視頻、強提醒和好看。

時刻視頻和強提醒功能其實是為了進一步增加熟人社交而設的,有人說前者是為了挑戰(zhàn)抖音,只能說這么想的人腦袋挺大,不服不行。

我個人不太關心時刻視頻和強提醒,因為這不是一個高頻功能,但不否定會有一定潛力,尤其是時刻視頻,微信應該會根據(jù)情況在后面做迭代,至于能迭代到什么程度,不知道。

我更在意的是好看這個功能,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微信內部的流量分配。

以前,微信流量大多分配在朋友圈,用戶閱讀公眾號文章后基本都分享到朋友圈,這已經成為一個習慣。

現(xiàn)在不一樣了,文章看完可以點好看(即原來的點贊),點了之后文章會自動推薦到看一看,還可以分享評語,而自己的好友還能看見。

這樣的設計等于增加了一個流量入口,被公眾號運營者們視為新的流量紅利。

我不知道這個會不會像小程序一樣成為新的風口,但能給已經持續(xù)下滑的閱讀率和打開率增加點反彈空間,還是不錯的,值得關注。

其實,我更想說這樣一件事,微信不管如何改變,對微信流量的運營方式都不會有大變化,所以我要簡單聊一聊微信流量如何運營這件事。

微信的流量運營,主要有三板斧,分別是內容、裂變和社群。

一、內容

內容是流量永動機,這是很多大佬都講過的話,事實也確實如此,因為用戶能夠被吸引來,都是因為你提供了讓他感興趣的內容,比如公眾號上的文章、抖音上的視頻。

那么,什么樣的內容是用戶比較喜歡的?這其實是流量運營里最基本的問題。

在我看來,能夠持續(xù)吸引流量源源不斷的內容,必須符合這四個特點:有趣、干貨、顛覆、情緒。

先來說有趣。什么樣的內容是最容易讓人欲罷不能的,答案是有趣能帶來快樂的,因為人只有感到快樂才會愿意堅持閱讀,愿意分享給他人共享快樂。

比如我很喜歡的公眾號混子曰,利用畫圖的方式描述歷史,詼諧幽默,閱讀起來非常過癮。

其次是干貨。干貨是最能為用戶帶來價值的,因為這樣的內容往往帶有指導性和實操性,容易讓用戶通過思考和實踐去檢驗,一旦被檢驗成功,就會帶來更大的傳播。

再者是顛覆。所謂顛覆,就是具有沖擊性和能夠改變認知的觀點或事實,用戶看到這類內容會有“哇,原來是這樣”的感覺,同時,因為人都有炫耀的需求,這類內容也容易被分享出去,以標榜自己。

羅輯思維就是憑借著顛覆性內容起家的,因為只有足夠顛覆,渴望進步的人才更會覺得自己要“落伍”,而一旦有這樣的想法,內心就會焦慮,自然也就有了需求。

最后是情緒。帶有情緒的內容,尤其是負面情緒,比如恐懼、嫉妒、憤怒等,最容易吸引流量。

比如咪蒙寫的“致XX“系列,幾乎篇篇幾百萬閱讀,就是善于制造矛盾情緒的結果。

二、裂變

裂變是流量運營的第二板斧,也是2018年最流行的獲客手段。

裂變本質上是一種傳播方式,即通過不同的形式讓用戶更愿意分享或邀請,這是裂變的本質。

而裂變能促使用戶進行傳播,關鍵點在于兩點:誘餌和玩法。

關于裂變的誘餌,其本質是內容,這一點在上一部分有較為詳細的分析,本部分不做更詳細闡述,但可以提供一條經驗,即大眾獎勵帶來的流量沒有小眾獎勵帶來的更精準。

什么是大眾獎勵?即滿足大眾需求的獎勵,比如圖書,這類獎勵往往要低價甚至免費送出,需要考慮成本,另外也很容易吸引到羊毛黨,讓流量質量變差。

那什么是小眾獎勵?即滿足小眾用戶需求的誘餌,比如教育行業(yè)的資料和課程,這些內容會自動匹配人群,比如粉筆公考做的資料一元包郵活動,吸引的就是想考公務員的用戶,流量非常精準。

裂變的另一個關鍵是玩法,尤其是微信生態(tài)里的玩法,這里做一個簡單盤點,共有9種:

(1)轉介裂變:即分享后得福利,典型案例是有書的社群裂變。

(2)邀請裂變:即邀請者和被邀請者享有同等優(yōu)惠福利,比如一修讀書的推薦有禮。

(3)團購裂變:即邀請者與被分享者組團享福利,被千聊等電商或知識付費平臺所應用。

(4)分銷裂變:即發(fā)展下線賺取傭金,本質是直銷的二級復利,典型案例是2018年初的新世相、網易、三聯(lián)周刊等刷屏的知識付費課程。

(5)眾籌裂變:即邀請好友幫助得利,主要是利用好友間的認同感,例如小程序的助力解鎖。

(6)紅包裂變:即分享得真紅包或虛擬紅包,比如連咖啡的拆紅包咖啡。

(7)抽獎裂變:即邀請好友組隊參加抽獎,常用團購形式,比如連咖啡的組隊抽咖啡。

(8)打卡裂變:即把分享作為簽到方式,堅持一定時間即得福利,典型案例是薄荷閱讀。

(9)社交裂變:即滿足炫耀、同情等社交需求而進行的分享,典型案例是網易系的刷屏H5。

三、社群

社群是流量運營的第三板斧,其目的是對通過內容和裂變吸引來的流量進行激活和留存。

關于具體的社群運營,有很多專業(yè)的書籍和文章可以做參考,我只談兩個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點。

第一、告訴用戶社群存在的目的。

社群是干什么的,這是第一個要跟用戶說清楚的,不然他進群之后會非常懵,過不多久就會退群,很容易造成流失。

所以,當流量灌入社群時,必須及時更新群公告或艾特某人,告訴他們這個群的目的和作用,比如每天有案例分享,組織話題討論,提供免費課程等等。

第二,告訴用戶社群具體的規(guī)則。

社群的活躍是需要規(guī)則來保證的,而所謂規(guī)則,則包含兩個方面,即群規(guī)和等級。

群規(guī),就是一個群有什么事情是必須做的,有什么事情不能做的,需要做的沒做或不能做的做了,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懲罰,比如發(fā)廣告移除群。

等級,則是根據(jù)群內各用戶的表現(xiàn)進行的階層劃分,常以積分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積分越高,說明越活越,可得到的獎勵也越多,而積分低的,則沒有獎勵,甚至會被淘汰出群。

通過社群規(guī)則,可以發(fā)現(xiàn)或培養(yǎng)社群內的意見領袖,這對以后的流量運營有非常大的幫助。

當然,社群目的和規(guī)則可以保證社群有良好的活躍度和留存率,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能夠做到嚴格的執(zhí)行,如果做不到,任何目的和規(guī)則都將失去意義。

以上就是我對于微信改版后的一些想法,雖然調整比較大,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流量運營模式,如果有,也僅僅是讓公眾號運營者們提醒讀者們多點“好看”,以此得到看一看的流量。

最后,希望本文的內容對正在閱讀你的有幫助。

#專欄作家#

獨孤傷,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一名潛伏于某龍頭教育機構的無名小卒,裂變研究者,運營老司機,教培行業(yè)觀察者,對教育機構的增長有獨到見解。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盤點了一下微信新功能。。。然后又裂了一下老的微信玩法 前言不搭后語 標題黨無疑

    來自浙江 回復
    1. 被你猜到了

      回復
  2. 額,核心技術點是什么?怎么沒有太明白,就是解讀一下微信7.0功能使用說明書么?

    來自遼寧 回復
    1. 主要是盤點一下微信流量的運營思路

      回復
  3. 談增長黑客就有些大了,題目明顯標題黨

    來自上海 回復
    1. 同意…

      來自廣東 回復
    2. 好吧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