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調整,“橫豎”都抓

1 評論 2691 瀏覽 3 收藏 15 分鐘

B站改變播放量指標,長視頻獲利好。B站將改以播放時長替代播放量作為影響內容推薦和變現(xiàn)的主要指標。改動的實施細節(jié)、用戶消費習慣、廣告商接受程度都將影響其意義。B站仍依賴短視頻提供流量,未來如何平衡兩者仍是難題。本文闡述B站此舉的意義及存在的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B站即將迎來一次重要調整。

6月26日的嗶哩嗶哩14周年慶上,CEO陳睿宣布,未來幾周內將以播放分鐘數(shù)替代當下外顯的播放次數(shù)。

改版之后,視頻中顯示播放量的位置將會被替換為播放時長,作為影響用戶判斷內容質量的重要指標,并且播放時長的統(tǒng)計受到倍速影響,且改動不影響熱門推薦。

“相比起播放次數(shù),用戶實際觀看這個視頻所花費的時間,是一個更具參考價值的數(shù)據?!痹谘葜v中,陳睿表示,“只要你的內容做得好,播放分鐘數(shù)就能比播放次數(shù)更能體現(xiàn)出內容質量?!?/p>

表面來看,只是改動了某一視頻外顯數(shù)據,但消息公布后卻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相關熱搜下,UP主們興奮表示,過去以來長視頻面對短視頻的劣勢終于有所改善;用戶們則開始提名他們的“意中”UP主們及賽道:“通遼可汗要殺瘋了”“asmr贏了”。

以播放時長為指標衡量用戶對內容的消費情況,意味著B站開始重新思考社區(qū)生態(tài)與商業(yè)邏輯,“抬一手”長視頻以加固平臺內容壁壘。

被短視頻“沖擊”一年后,中長視頻能否如愿“逆天改命”?

一、dunhao短視頻“犯眾怒”,長視頻“走暗巷”

最近兩年,B站似乎陷入了某種困境,稍不注意就卷進了社會輿論的漩渦。有趣的是,對于這項改動,用戶與創(chuàng)作者對的反應出奇一致,幾乎全部給予了正向反饋——挺好的,這某種程度上體現(xiàn)了用戶們對于短視頻的“積怨”。

自引入story-mode模式起,B站用戶乃至創(chuàng)作者們就一直為“橫豎”“長短”之差爭論不休,社區(qū)原生生態(tài)對短視頻的排異反應也堪稱激烈。今年上半年,創(chuàng)作者激勵縮減再度喜提微博熱搜,“停更潮”緊跟而上,其中也夾雜著對短視頻“霸屏”的不滿,不少頭部UP主都對B站的未來表示了擔憂。

B站UP主@-LKs-

“停更潮”熱度過后,頭部UP主@智能路障發(fā)布了一支長達50分鐘的口播視頻,指出“B站不是抖音”。這不是他第一次發(fā)表類似觀點,在2022年底的年終總結視頻中,他也提到了UP主的困境,“長視頻的播放量永遠不可能和短視頻競爭”“UP主們都麻了,再怎么努力也卷不過動輒百萬播放的短視頻博主”。

B站UP主@智能路障

擁有357萬粉絲的@吟游詩人基德,在今年5月的動態(tài)中憤憤不平,“真的建議B站把長短視頻分開吧。短視頻入口放在手機端下面第2個菜單,動態(tài)移到第3個位置,會員購塞進‘我的’就完事了,馬上起飛?!痹u論區(qū)內一片贊同之聲。

短視頻備受指責,核心之處并非長與短、豎屏與橫屏的差別,而是更多指向了短視頻與長視頻的流量競賽并不在同一起跑線,以及低質量短視頻對平臺社區(qū)生態(tài)的擾亂。

由于觀看場景豐富、試錯成本低、“短平快”令人上頭等諸多優(yōu)勢,短視頻總是能夠憑借高播放量和完播率迅速躋身熱門,這是長視頻并不具備的優(yōu)勢。知識區(qū)UP主@智能路障舉例說,他的一期45分鐘的視頻平均播放時長是10分鐘,一個小時也只有15分鐘。

此外,正如陳睿在演講中所展示的,在以播放量衡量內容質量的前提下,低質量內容也能憑借有噱頭的標題、封面,分走用戶注意,收獲70萬的播放數(shù)據。對于大部分創(chuàng)作者來說,這已是個難以企及的數(shù)字。

而在制作成本方面,長視頻的高制作成本也令UP主陷入“賭流量”的困境,@智能路障介紹自己,“任天堂的一期視頻一共寫了3萬4000字,寫之前看完了三本書,最后是改文案,加一些幽默段子,錄音頻,最后交給剪輯,又剪了15天?!?/p>

在創(chuàng)作者中,類似的困境并不罕見。B站急切引入豎屏短視頻,但并未妥善處理兩種視頻模式之間的關系。過去一年,不管是流量層面還是商業(yè)變現(xiàn)層面,短視頻都擠壓了長視頻創(chuàng)作者的生存空間。

二、B站“撿起”長視頻?

相較于以往的“以播放量論英雄”,以播放分鐘數(shù)替代播放量作為視頻外顯指標,一定程度上將長視頻與短視頻拉至相當?shù)馁惖郎稀?/p>

正如用戶們的吐槽,“想看短視頻,干嘛來B站?”相比于抖音、快手,B站的優(yōu)勢領域一直都是長視頻,穩(wěn)固長視頻生態(tài)也是其在“群狼環(huán)伺”的局面中為自己爭取差異化優(yōu)勢。

在微博,@盧詩翰表示,“播放分鐘數(shù)本質上反映的是用戶實際觀看視頻所花費的時間,它能更精確地聚焦內容,確實比播放量更適合B站生態(tài)?!?/p>

值得注意的是,B站并未公布播放分鐘數(shù)在算法推薦中所占權重,目前看來,視頻外顯數(shù)據的變化,更多影響了用戶對內容質量的評判標準。

那么,哪一類視頻在新指標下更容易受益?卡思認為,答案可能是信息量大、信息密度高、高復播率的視頻,即節(jié)奏感佳、能夠帶給用戶價值感及獲得感的視頻。比如游戲攻略、小眾文化圈教學視頻,這類視頻具有工具價值,會因為高復播率擁有一定程度的破圈可能,并贏得推薦。

以游戲實況類視頻舉例,過去用戶的觀看行為為播放數(shù)據所作的貢獻有限,但其實際在視頻中的消耗時長是極高的;再如知識課程類,由于具有一次播放不完、內容較多需要反復觀看消化的特征,而具備高復播價值,在新指標下也獲得重大利好;一些影視UP主,如@木魚水心,也或因視頻的高敘事度,收獲用戶的持續(xù)關注。

此前,B站發(fā)布的累計播放時長最高的10條視頻中,@宋浩老師的《高等數(shù)學》遙遙領先,在前十名中,知識課程類視頻占據7席,剩余的則是電競賽事、游戲攻略視頻。

圖源:B站

此外,能夠引起更多人興趣和共鳴的出圈視頻,即便復播率低,也可以憑借高播放量獲得較高的播放時長。部分擁有固定受眾的垂類視頻,核心粉絲們貢獻的消費時長可能會帶給視頻更多擴圈機會。

同時,一些低質量營銷號、標題黨視頻被推薦的頻率將會大幅降低,而部分直播切片類、水視頻因為具有低復刷率,將會面臨不利局面。

2015年就注冊成為B站會員的小A,歷經過多次平臺的改版、調整,至今仍保持著每天刷B站3、4個小時的習慣,是平臺的重度用戶。在小A看來,在B站生態(tài)內,播放時長還有一個特定利好,即其可以保護小圈子內的高質量視頻。小A告訴卡思數(shù)據,“b站有可能回歸到早期首頁刷到破圈寶藏、各圈子逐漸強化但依舊有小規(guī)模交流的形態(tài)?!?/p>

這或許正是B站原生用戶們心向往之的理想狀態(tài)。不過,現(xiàn)實將如何運作還未可知,雖然B站方稱改版將于7月初完成,但截至發(fā)稿前,B站仍未作出調整。

三、長視頻春天“如來”

在B站捧起的熱門梗中,“如來”是時興的抽象“新頂流”。

郭繼承教授在視頻中魔性釋義,“如來,來了嗎?如來嘛。他真的來了嗎?如來。到底來沒來?如來。”微妙的語義引發(fā)了大量二創(chuàng)。

在該梗語義下,這種“好像來了,又好像沒來”的狀態(tài),也極適合來描述B站用戶所期盼的“長視頻的春天”。

度過“為愛發(fā)電“時期后,UP主們逐漸全職化、團隊化,做視頻的源動力在于能“恰到飯”。

而2023年已過半,距離B站立下的“2024年實現(xiàn)盈虧平衡”的目標,時間不足一年半。就其財報而言,2023年第一季度總營收50.7億,其中增值服務業(yè)務收入21,6億,占據43%,廣告業(yè)務收入12.7億,僅占25%。真正“解圍“長視頻困境,B站既需要在廣告業(yè)務上加把火,也需要找到其他可復制的變現(xiàn)打法。

在B站公布的數(shù)據中,PUGC(專業(yè)用戶自制內容)視頻依舊是其立足之本,占整體播放量的70%,同比增速超過26%。不管是為了穩(wěn)定社區(qū)生態(tài),還是強化差異化優(yōu)勢,“抬一手”長視頻,讓長視頻UP主“恰飯”都是必要的。

從這一角度出發(fā),以播放時長代替播放量這一改動可以說為UP主增加了商業(yè)競爭力。一方面,可以在衡量廣告質量、用戶觸達效果上再加一個維度,另一方面則是強調“B站的用戶觀看行為更值錢”,強化效果廣告。

“B站在替UP主們整頓定價權,”在微博,@闌夕提到,“廣告主的理解成本還是太高了,匯報時播放量列上去橫向一比,很容易讓UP主吃虧,做更重的內容,得到更低的評價,長期下來只會喪失競爭力?!?/p>

但是,這項改動只是為UP主撬動了一塊變現(xiàn)敲門磚。在品牌廣告預算縮減,“ROI論”又占據優(yōu)勢的大環(huán)境下,B站的商業(yè)化還需要爭取更多競爭優(yōu)勢,才能讓廣告主接受這一套規(guī)則。

B站也有相應動作:在6月底的內部郵件中,B站將整合多個團隊成立新的一級部門“交易生態(tài)中心”,服務用戶和UP主的商業(yè)需求。

另一方面,改版之下也存在很多問題。有人擔心一些高成本但播放時長短的視頻,如MAD視頻會不會受到影響,也有人質疑新標準下刷播放時長的行為如何控制,以及播放時長是否會納入算法推薦,而不是“讓數(shù)據更好看”的障眼法。

豎屏短視頻狂飆突進超過一年后,B站不可能放棄短視頻這一豐沃的流量之地。在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中,豎屏視頻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長82%。短視頻模式為B站帶來的流量、廣告依舊是B站不能失去的,那么未來如何平衡長短視頻推薦比重,不顧此失彼,就是擺在B站面前的又一難題。

以播放時長為外顯指標,是否會挑戰(zhàn)用戶以往的內容消費習慣,是B站另一深度用戶小B所擔心的問題。他認為,在觀眾熟悉現(xiàn)有指標前,很可能會繼續(xù)以播放量作為錨點,對播放時長進行換算,來判定某一特定賽道中視頻的質量。

對此,小A有不同的看法,“用戶仍然會下意識選擇數(shù)據最高的視頻?!毕噍^于用戶內容消費習慣,他更擔心的是技術問題。正如陳睿在周年慶的演講中所說,統(tǒng)計播放分鐘數(shù)意味著用戶倍速、多設備播放、拖進度條等行為也要被納入考慮,這比播放量要難得多。

總而言之,“實裝”之前,沒有定論。

作者:林懸

原文標題:B站“橫豎”都要

來源公眾號:卡思數(shù)據(ID:caasdata6),數(shù)據賦能短視頻內容創(chuàng)作、運營、營銷和電商帶貨。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卡思數(shù)據 授權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確實從表面上看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要處理的風險也是不少。而且過程中面臨的這些風險的意義和實際處理的效果遠比顯示一個播放時長的數(shù)字重要的多。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