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Google要收購你的公司,你會收到這樣一封郵件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44.jpg)
2007年,Google 有意收購一家名為Zlio 的社交電子商務公司。Zlio 成立于2006年,是一個類似于國內的淘寶的免費網店服務網站,于2007年進入美國,隨后便有不少人將其稱為“亞馬遜殺手”。 Google 告知Zlio 將很快完成收購事宜,并向Zlio 的創(chuàng)始人Jeremie Berrebi 發(fā)郵件詳細列出了需要他提供的各種材料,以方便Larry Page, Sergey Brin 和Eric Schmidt 三人簽署收購協(xié)議。 Berrebi 表示自己簽署了保密協(xié)議,也對Google 提出的收購條件表示滿意,但一個月后他還是沒有見到最終的條款清單。于是,他和他的團隊轉而從Mangrove?投資公司拿了外部融資。Zlio 最終沒有加入Google,而它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F為Kima Ventures?聯合創(chuàng)始人和投資人的Berrebi 稱Google 在半年后把Zlio 放到了黑名單上,由于Google 搜索算法的原因于2011年9月11日正式停止運營,“Zlio 是被Google 殺害的?!彼f道。但Berrebi 仍表示自己并不后悔。 Google 發(fā)出的收購郵件究竟是怎樣的呢?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封郵件最早在Berrebi 的博客上貼出): Jeremie: 我們已經內部討論過了,希望能盡快推進收購事宜。你們急需資金,而我們資金充裕;說實話,你的idea 和個人背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公司高層也對收購表示同意。我們彼此都有相同的愿景,我們迫切希望能與你盡快展開討論并執(zhí)行起來。我們相信,結合你的遠見、領導力,和我們的渠道、開發(fā)Googlely 產品的先發(fā)優(yōu)勢、消費者和合作伙伴關系、Checkout 產品、以及大規(guī)模的基礎設施,一定可以獲得一個優(yōu)秀的解決方案,讓作為創(chuàng)業(yè)者的你更有效率地達成目標。在Google 內部,整個收購流程都比較流暢,但有你的協(xié)助的話,實施起來會更快些: 1) 請簽署保密協(xié)議,以便我們開始交換信息。這是我們的標準保密協(xié)議。請務心放心,我們絕對保證在評估此次收購期間不會有任何一位類似領域的Google 工程師參與。 2) 請把股份拼骨圖 (CAPTABLE) (附上名字)、貸款/負債信息、以及你們團隊成員的簡歷發(fā)給我。 3) 請開始考慮辦公地點的問題。對你們的產品研究與開發(fā)和編輯人員來說,以色列比較適合,但伙伴關系和業(yè)務團隊必須搬到美國或英國。我們在巴黎的辦公室正籌備擴張,只是目前還無法向你保證一定能入駐。 4) 請做好估值的準備。如果你希望盡快推進,請給我一個大概的數字,我再回應。從VC投資條款清單你就能看到大概的估值,我能告訴你,我們對收購進來的公司給予豐厚的金錢激勵,除了有機會拿到公司的股權外,還能拿到豐厚的獎金。 5) 請給我財務文件。 6) 請給我知識產權/專利的細節(jié)。 7) 請幫我準備點文件,說明在工程設計上面臨的挑戰(zhàn),并給你們的首席工程師和我們收購團隊的工程師成員安排一次電話會議,一起討論。 資料收集完成后(加上你之前給我的公司介紹),我會向公司高管(Larry, Sergey, Eric) 做一次內部演示,以獲得同意,之后再向你出一份條款說明書。 靜候佳音。 via?BI 來源:36KR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