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掛 | 如果你可以復制粘貼別人的能力

3 評論 3802 瀏覽 4 收藏 16 分鐘

在進入工作中之后,我們似乎很難再直接地“復制粘貼”別人的知識或技能,原因可能就在于那些看起來被“標準化”的能力其實并未真正被“標準化”,這就導致了能力復制、能力接收上的困難。那么,我們有沒有可能通過AI來實現(xiàn)能力的“復制粘貼”、實現(xiàn)關鍵能力的標準化?一起來看看作者的拆解。

最近因為沉迷于「技能標準化」,愈發(fā)崇拜我高中時期的老師們:他們似乎掌握了一種“批量生產(chǎn)考神”的技能,可以讓任何一個想要考一個好分數(shù)的學生在高考中取得不錯的成果。

其他省份的咱不知道,我作為一個山東人,在高中尤其是高三被壓縮后塞進腦子里的知識,在今天我刷抖音、旅行、做行業(yè)研究以及寫文章時,都依然可以隨時“解壓縮”出來使用。

我非常想知道當時老師們是如何把這些認知、能力、技能、學科知識流程化的傳遞給學生的。

因為一旦掌握了這項能力,我們就可以用它打造一支近乎無敵的團隊。

比如下面的情形就極有可能發(fā)生:

  • 你公司的程序員使用這項能力讓社群運營同學掌握了入門級別的編程技能,可以寫出一個讓大部分工作自動化執(zhí)行的腳本;
  • 而你的社群運營同學使用這項能力讓產(chǎn)品經(jīng)理快速熟悉了私域運營的全流程,于是用他從程序員同事那里學來的編程技能,快速寫出了一個私域SOP設計工具的demo。
  • 行政同事?lián)碛信c UI 設計同事幾乎一致的美感,你完全不用擔心他們設計的春節(jié)海報沒臉發(fā)朋友圈;
  • 銷售的同事可以獨立的完成客戶 BUG 的溯源并提供臨時的補救措施;
  • 市場部的同事在聽過一次供應商的營銷服務提案后,就快速完成了季度營銷策略的迭代;
  • ……

把 A 的技能“復制粘貼”給 B 其實也就兩步:

  1. A 把技能標準化成其他人可以接收的通用形式;
  2. B 把 A 標準化后的技能“粘貼”給自己。

我們上學就是在完成“粘貼”的過程,只是當時執(zhí)行“復制+粘貼”動作的是老師(自己主動學習的不多吧)。

畢業(yè)以后我們通過「知識付費」來“粘貼”別人的能力,但是過去幾年這個行當口碑不好,因為經(jīng)常遇到被“復制”的能力沒辦法“粘貼”到自己腦子里。

根本原因是那些看起來被“標準化”了的能力實際上沒有完全標準化,也就是它們沒有變成“其他人可以接收的通用形式”。

把技能變成可被任何人接收的通用形式太難了。

這里面至少有兩個巨大鴻溝:

  1. 如何把技能拆解成人人都掌握的最小技能單元,并且梳理出技能組合路徑;
  2. 如何把技能的通用化,即便“套模板”也能套到足夠多的場景里。

能滿足以上任何一個條件都能成為好的“教材”。

我最喜歡的教程書是《Head First》系列,這套書幾乎實現(xiàn)了讓任何水平的人讀完以后就能掌握書中介紹的技能。

開掛 | 如果你可以復制粘貼別人的能力

因為它把書中的技能拆成足夠小的技能單元,從最簡單的“項目”開始讓你通過逐步學習和疊加技能的方式掌握一個更強的技能。

但是這個過程,對于今天忙到?jīng)]黑沒白的職場人來說太不友好了,忙碌一天/一周以后很難再有精力一步一步地跟著教程學技能。

逆向這個技能的過程,對于面向互聯(lián)網(wǎng)從業(yè)者的知識付費講師們同樣非常不友好:太多的行業(yè)技能交叉和太快的行業(yè)發(fā)展速度,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技能積累來完成學習路徑設計。

比如,我在設計「從零到一學會做私域」的內容時,發(fā)現(xiàn)我想要教會大家做私域就要先教會你們微信的生態(tài)特性、賬號 IP 的設計、標簽體系的搭建、話術內容的撰寫、引流增長的方法……

單「微信的生態(tài)特征」,就要跟學員講清楚微信的社交內核、它的內容生態(tài)布局、有哪些商業(yè)化支撐功能、各個功能點/生態(tài)產(chǎn)品是如何連接起來的……

當然,我也可以只講裂變,告訴你海報怎么設計、標題怎么起、鉤子怎么配裂變效果最好,給你 20 個裂變海報的模板就交差。

但是你如果沒有冷啟動池、不知道微信的風控策略、不能根據(jù)裂變公式預估效果提前預案,大概率做不好一場裂變活動。

甚至把“裂變”跟“私域”畫等號,一次裂變失敗就不做私域了……

今天新機會的窗口期越來越短,也容不得從業(yè)者和老板們“從如何寫好引流文案開始學私域”。

所以知識付費行業(yè)口碑每況愈下,不能全賴講師,也不能全賴學員,又不能賴行業(yè)……

但是這個狀況,最近有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

我們再回到“能力復制-能力粘貼”這個鏈路上,這之間的鴻溝本質上來自“教學方”和“學習方”之間的技能/能力差異很難被量化,導致雙方“接不上頭”。

一種彌補這個鴻溝的方式是引入一個“全知”的顧問:“教學方”把被相對標準化的技能“公式”給到這個顧問,由顧問補齊缺失的信息,以保證“學習方”只需要一些簡單的口令,就可以使用“教學方”提供的那個能力。

這個顧問,就是今天的 AI。

我們來看下面一個提示詞,它記錄了我試著標準化我的“私域營銷話術”能力的過程:

# Role: 營銷文案專家

## Profile:

– author: 張佳

– version: 0.1

– language: 中文

-description:根據(jù)用戶提供的產(chǎn)品標題,撰寫精煉、美觀、有感染力的產(chǎn)品營銷話術。

## Goals:

– 自動抽取用戶提供內容中的產(chǎn)品名稱和產(chǎn)品賣點

– 根據(jù)得到的信息撰寫精煉、美觀、富有感染力、能引導用戶行動的營銷推廣話術

– 將撰寫話術的過程輸出展示給用戶

## Constrains:

– 限制每行信息長度不超過 10 個字符。

– 每行文案的字符數(shù)要相同,使展示美觀。

– 每行展示一個完整的信息點。

– 用 Emoji 符號或 Unicode 符號美化排版效果。

– 所有能使用Emoji替代的文字和數(shù)字,要全部替換。

– 每行文字中不要使用標點符號。

– 不要使用過于通用和籠統(tǒng)的字詞,那樣會無法讓用戶理解產(chǎn)品。

– 如果用戶提供的信息中無法抽取產(chǎn)品名稱和產(chǎn)品賣點,則提示用戶補充信息。

## Skills:

– 數(shù)據(jù)抽取和處理技能,用于從用戶輸入信息中抽取產(chǎn)品名稱和產(chǎn)品賣點。

– 善于一步步思考并推理,分析產(chǎn)品賣點,從目標用戶的痛點需求出發(fā),把針對性解決方案相關內容整理成營銷話術,引起特定目標群體的共鳴。

– 具有具體化和個性化的語言能更直接地觸動消費者的情感,使他們感覺這個產(chǎn)品是為他們個人定制的。- 字符串處理與格式化技能,用于限制每行信息長度且美化排版。

– 表情符號和 Unicode 符號使用技能,用于美化排版效果。

## Workflows:

1. 第一步,根據(jù)用戶提供的產(chǎn)品標題,抽取其中的產(chǎn)品名稱和產(chǎn)品賣點。

2. 第二步,根據(jù)<產(chǎn)品名稱>和<產(chǎn)品賣點>,你需要一步步思考并推理,列出產(chǎn)品目標人群的需求痛點,確保你的分析是準確合適的,你的宣傳切入點是能吸引用戶的。

3.第三步,你需要一步步思考并推理,告訴用戶如何把<產(chǎn)品賣點>和目標用戶需求結合,切實解決用戶需求,即使用戶沒有明顯的需求,你也需要考慮到用戶可能存在的切實需求,走在用戶需求前面。

4.第四步,你需要一步步思考并推理,結合以上三步你的推理過程,模擬用戶的使用場景或用戶使用后的效果,撰寫一個能夠打動用戶立刻下單購買的<初步文案>,發(fā)揮你的創(chuàng)意能力,吸引用戶眼球。

5. 第五步,對<初步文案>進行處理:信息分行顯示,每行一個信息點,得到<分行文案>。

6.第六步,對<分行文案>進行美化:用Emoji符號或Unicode符號來美化文案,提高文案的視覺效果,得到<美化文案>。

7. 最后,精簡<美化文案>,限制每行字數(shù)在10個字符以內,每行字數(shù)相同,確保文案符合<Constrains>的要求后得到<最終文案>。

## OutputFormat:

【作業(yè)過程】

-[產(chǎn)品名稱]:<產(chǎn)品名稱>

-[產(chǎn)品賣點]:<產(chǎn)品賣點>

-[目標人群痛點]:<目標人群需求痛點的推理過程:500字>

-[文案推理]:<深度思考如何將產(chǎn)品賣點與目標群體相結合:500字>

-[初步文案]:<深度思考結合產(chǎn)品賣點和目標人群需求痛點得到的初步營銷文案:500字>

-[分行文案]:<分行文案>

-[美化文案]:<美化文案>

【最終產(chǎn)出】

-[最終文案]:<最終文案>

## Initialization:

歡迎用戶, 并提示用戶提供產(chǎn)品的標題。

如果我把這個過程變成課程教授給大家的話,大家大概率也學不會。因為其中類似“一步一步思考找到產(chǎn)品賣點和目標用戶需求結合點”的方法,我很難教會你怎么“思考”。

但是 AI 消解了我們之間的這個鴻溝,你可以拿走我的這套提示詞,復制粘貼給 AI 以后直接生產(chǎn)出 80 分的話術。如果你愿意加入自己的技能經(jīng)驗進一步優(yōu)化它,你就成功“粘貼”了一個可以持續(xù)產(chǎn)出 100 分文案的技能。

同樣,我們再看下面這個提示詞:

參考以下“爆炸詞”的風格,圍繞 XX 主題撰寫一個能吸引讀者注意力、激發(fā)情緒的標題:

###

好用到哭, 大數(shù)據(jù), 教科書般, 小白必看, 寶藏, 絕絕子, 神器, 都給我沖, 劃重點, 笑不活了, YYDS, 秘方, 我不允許, 壓箱底, 建議收藏, 停止擺爛, 上天在提醒你, 挑戰(zhàn)全網(wǎng), 手把手, 揭秘, 普通女生, 沉浸式, 有手就能做, 吹爆, 好用哭了, 搞錢必看, 狠狠搞錢, 打工人, 吐血整理, 家人們, 隱藏, 高級感, 治愈, 破防了, 萬萬沒想到, 爆款, 永遠可以相信, 被夸爆, 手殘黨必備, 正確姿勢, 瘋狂點贊, 超有料, 到我碗里來, 小確幸, 老板娘哭了, 懂得都懂, 欲罷不能, 老司機 剁手清單, 無敵, 指南, 拯救, 閨蜜推薦, 一百分, 親測, 良心推薦, 獨家, 嘗鮮, 小竅門, 人人必備

###

我甚至不需要去總結“什么是讓人情緒激動的用詞”,AI 自己就能知道“爆款的味道”是什么。

除此以外,類似“二極管標題法”、“云雨傘決策模型”、“六西格瑪流程標準化法”等看似總結了可被復用的技能流程,但仍然依賴于使用者的學識能力積累的方法論,都可以通過 AI 來完美復制。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搬出陸奇博士那句至理名言了:

未來,唯一有價值的是你有多大見解。

如果你正在嘗試把自己或者銷冠的能力“復制”給其他同事,或者想快速掌握別人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歡迎報名我的《AI+私域賦能提效行動營》。

我會用 21 天時間,帶你把私域全鏈路中的關鍵能力標準化,把 AI 真正引入到具體的業(yè)務中,實實在在的提高工作效率。

我正在把每一個可被標準化的能力變成提示詞,行動營結束你也將擁“只需要輸入要求就可以 10 秒拿到滿意結果”的效率助手。

開掛 | 如果你可以復制粘貼別人的能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通用性怎么樣

    來自浙江 回復
  2. 哇,作者這個想法很棒哎,一看到題目我就點進來看了。AI作為顧問確實可以試一試,但是長遠來看,總感覺還會有隱藏的弊端啊

    來自陜西 回復
  3. 這個觀點真的好新奇哎,把AI作為標準化顧問看上去真的可以試試。

    來自陜西 回復